上一篇分析了姚金鈴這個角色,這一篇來分析一下姚金鈴和劉三好到底誰更適合做姐妹。會有這個想法,是因為之前看評論裡說討厭劉三好這種性格,更喜歡和姚金鈴這樣的人做朋友。在重新看了一遍《宮心計》後,我對這一觀點感到一言難盡,到底為什麼,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前面我說過,姚金鈴就是屬於那種雙標兩面派的性格,既自私又虛偽,她不敢反抗權貴,卻又渴望成為人上人把所有人都踩在腳下,一邊害人又一邊擺出受害者的面孔振振有詞。她和劉三好的思想是兩個極端,所以即使起點一樣,最後的結果也完全不同。不得不說楊怡的演技很到位啊,真的把那種壞演到骨子裡了。
劉三好與人為善,奉行說好話做好事,受到欺負最後也能寬容待之,這在現在看來有些軟弱,甚至讓人感覺很聖母很白蓮。但其實很多人都只看到了表面,劇中劉三好幾次化險為夷,受到重用,甚至是成為皇上、太后和寵妃身邊的紅人,哪一樣不是因為她與人為善所得的結果。這就是這部劇的主旨了:好人有好報。現實中,我們雖然做不到事事以德報怨,但最基本的也應該害人之心不可有。
而姚金鈴則不同,她的野心讓她放大了世間的惡,她說上司下藥害她,馬元贄欺她卑賤,賢妃母子害她流產,事實上壓根誰也沒害到她,這些不過是她為了上位的藉口,真正意義上主動傷害到她的只有她身邊的丫環,但是她卻對這種趨炎附勢的人委以重任。在重新看了一邊劇之後,我是越來越討厭姚金鈴這個角色,也發現劉三好是真的三觀超正。之所以這麼討厭姚金鈴,我自己做了一個分析,首先姚金鈴她惡,壞,耍手段,玩心機都不是我討厭這個角色的原因,我最討厭的是這個角色的虛偽和雙標。
她一邊時時跟劉三好強調「我們是好姐妹」,一邊又處處利用這個好姐妹,即使這個利用並沒有傷害到劉三好,但那也是利用啊。她說她只有劉三好一個好朋友,而劉三好卻和誰都很要好,這一點咱先不說對不對。講道理,親情、愛情、友情人類三大情感,其中親情最堅固,愛情最幸福,友情最幸運,愛情可以是一生只有兩個人,友情可以一輩子,但是這就代表我和你好,就不能和其他人好了嗎?顯然友情的概念不應該如此狹隘,真正的友情即使不時時掛在嘴邊,有事也會挺身而出。劉三好是光做不說的行動派,而姚金鈴則是光說不做的表面派。
如果姚金鈴真的如她所說只對劉三好一個人好,那麼也沒什麼說的了,管他什麼與人為善,我肯定站姚金鈴這邊,但是,沒錯轉折來了。但是姚金鈴卻只是用這種她口頭上的好來捆綁劉三好,其他的各種利用先不說,就說害死好姐妹的母親不坦白;在好姐妹父親葬禮上對好姐妹耍心計;一邊背後耍手段使心計讓人陷害好姐妹,一邊跟好姐妹哭訴「我只對你好」,利用姐妹情讓好姐妹包庇自己,這些種種有哪一樣當得起「好姐妹」三個字?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再三,愛情都經不起這麼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更別說是友情。劉三好也是因為察覺到姚金鈴的轉變才和她的關係生疏起來,開始恪守尊卑身份。
說劉三好三觀超正當然不是說她說好話做好事,而是她懂得分善惡辨是非,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是一味地用善心去苛責別人。當姚金鈴為了救尚宮局的人出賣信任她的寵妃時,劉三好並非有苛責她反而安慰她,這足以證明劉三好的三觀很正。
當姚金鈴陷害自己的上司時,劉三好指責她做得不對,我不認為這有什麼問題,難道看到自己的好朋友走上錯路還無動於衷,什麼都不說嗎?姚金鈴說她是為了自保是別人陷害她所以她才反抗,我們所說的逆襲打臉,通常指的是被算計時反將對方一把,最後結果大快人心,但並不是傷害還未造成且對方已經道歉的時候倒打一耙,這不叫自保,而是得理不饒人。
既然有證據,姚金鈴完全可以向尚宮告發,而不是用卑鄙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我猜這就是劉三好責問對方的原因。一邊討厭壞人,另一邊自己卻正在做著壞人做的事,那麼自己和自己最討厭的人又有什麼區別。換做是我,看見朋友做錯事,我也會直接指出,如果我不直接指出的,那只能說明我們的關係不是那麼好,還沒到可以直言不諱的地步。
任何一個有原則且真心待人的人都不會刻意地去迎合別人的觀點,而姚金鈴需要的就是一個會迎合她可以為她做事的人。當劉三好不再為她在皇上面前說好話的時候,不再處處站在她一邊的時候,這個好朋友就開始變得礙事了,所以她才授意鍾尚宮刁難對方,這時候劉三好可沒有半點對不起她,如果說心地善良人緣好也是一種錯,那麼劉三好確實罪無可恕。
一個是把姐妹情掛在嘴邊卻時時利用你,隨時可能在你背後捅一刀的姚金鈴;一個是在危難的時候會挺身而出,光做不說的劉三好,這兩人選一個做朋友,你們會選誰?如果在認真看完《宮心計》後還是說選姚金鈴,那麼我確實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