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興國之本、富民之基、發展之源。使命引領未來,時代呼喚擔當,要讓一線成為人才打造的「搖籃」,讓一線鍛鍊成為人才成長的必經之路,在一線戰場上考察識別善作為、敢作為、有作為的幹部,讓有為者有位,無能者讓位,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要做新時代的優秀人才,就要學會做「拓荒牛」,埋頭苦幹、實幹、真幹,深耕「責任田」,為黨盡忠、為民盡責。
大事難事看擔當,小事雜事看品性。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這是共產黨人的真實寫照;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這是共產黨人的鐵血擔當。新冠肺炎疫情沒有嚇倒我們,不計其數的「逆行者」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擔當;洪水猛獸沒有嚇退我們,數以萬計的「守護者」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責任。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共產黨人,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共產黨人,共產黨人就是人民的「勤務兵」。不怕苦、敢吃苦、善吃苦,到條件最艱苦的地方,磨礪共產黨人的吃苦精神;不逃避、不推諉、不遲疑,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磨礪共產黨人的鋼鐵意志。要率先垂範、身先士卒,敢於在一線戰場進行真刀真槍的磨礪,從而強弱項、補短板,學真本領、練真功夫。所謂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守一方土,就應該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做好一方的「拓荒牛」,深耕一方的「責任田」。
幹部幹部「幹」為先,基層工作重在實踐。黨的隊伍愛人民,黨的隊伍為人民,一個幹部有沒有作為、敢不敢擔當、能不能與群眾打成一片,關鍵在於工作是否做到位。走基層,重在「走」字,要堅持「走」、長期「走」、一直「走」,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應付了事,要走出感情、走出實績。訪民情,重在「情」字,要學會帶著真情、真心深入群眾,通過走訪凝聚民心、拉近距離、增進感情。聽民聲,重在「聽」字,要學會眼睛向下看,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多與群眾拉家常,善於做群眾最忠實的「聽眾」,在不斷傾聽中聽出問題、聽出方法。我們不僅要處理好經濟發展的大事,也要處理好雞毛蒜皮的小事,學會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政於民、問效於民,在「一枝一葉」的小事中做群眾工作的「拓荒牛」,深耕群眾工作「責任田」。
以鋼鐵般的意志,鑄造如鐵般的隊伍。「在崗一分鐘,盡職六十秒」是共產黨人履職盡責的真實體現,「勇於攻堅克難,敢於迎難而上」是共產黨人薪火相傳的革命本色。要學會在基層「大熔爐」的冶煉之下鍛造過硬的政治品格,真正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在黨愛黨,永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提高政治覺悟,時刻保持「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思想意識,爭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斷增強政治定力,時刻保持「打鐵還需自身硬」的紀律觀念,爭做作風上的正派人;不斷夯實政治責任,時刻保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做事決心,爭做工作上的帶頭人。要敢於滾石上山、爬坡過坎,勇於攀高峰、涉險灘,不畏險、不懼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實幹家姿態,爭做復興路上的「拓荒牛」,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奮鬥者姿態,深耕復興路上的「責任田」。
讓我們充分發揚工匠精神,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做好新時代的「拓荒牛」,發揚「釘釘子」精神,穩紮穩打、腳踏實地,耕好新時代的「責任田」。來源:先鋒文匯作者: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古河鎮人民政府 鄧麗娜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