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面無私的包青天包拯一直都是民間的神明圭臬,他清正廉潔,敢於替百姓伸冤的事跡流傳千古,在影視作品中,深受觀眾的喜愛。
從上世紀到現在,關於包拯的影視劇多達二三十部,很多都已經找不到資料。
能夠留在觀眾記憶深處的,還要數金超群版本的《包青天》以及《三年包青天》系列作品了。
01,
其實,很多人都記得金超群老師扮演的包青天。
尤其是那一首很洗腦的歌曲——
「開封有個包青天,
鐵面無私辯忠奸。
江湖豪傑來相助,
王朝和馬漢在身邊。」
聽到這一首歌,腦海中就出現了那一位大公無私的黑臉包拯。
他威風凜凜地坐在中間,俊雅帥氣的展昭站在旁邊,王朝馬漢這都是多少人的偶像啊。
這一個版本的電視劇是足夠優秀的,將近30年還是有很多的網友無限回味。
實際上,最早的影視劇版本還要追溯到1974年的臺版電視劇。
看過這一版的網友們年齡都挺大的,它一共是350集,創下了臺灣電視劇播放集數最高紀錄。
對一些奇特的刑案都有細緻入微的介紹,儀銘扮演包拯。
因為年代太過於久遠,這一版的電視劇都找不到相關資料了。
95年,狄龍,黃日華等人也出演過一版包拯。
這一部電視劇可謂是大咖雲集,集齊了很多當紅演員,也取得了不錯的評分。
狄龍版的包拯正氣勇敢,不過仔細看,眉眼之中還能看到《英雄本色》時候的眼神。
說到TVB這一版,還是充滿了坎坷的。
TVB曾在94年想要邀請金超群班底一起拍攝《包青天》續集,但是拍完了第五個單元之後,製作方捲款潛逃,金超群也沒有拿到製作費。
雙方還對簿公堂,於是這一版的《包青天》被無線倉底。
而今天我們重點要說的,是周杰和陸毅兩位演員主演的《少年包青天》。
這個版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不說別的,光那個恐怖的《誤入迷失森林》的配樂,就可以嚇倒一大片大老爺們。
02,《少年包青天》和《聊齋》。
前者注重推理和懸疑,後者則側重於故事情節,嚴格來說,都不算是恐怖片。
但是這兩部電視劇能夠成為童年的陰影,配樂功不可沒。
這段音樂有點像是「鋸琴」,是著名作曲家韋啟良的作品,他還曾經拿下了金像金馬最佳電影配樂獎,以及最佳電影音樂的殊榮。
這段音樂放到懸疑驚悚的劇情中,帶給觀眾更多的恐怖感。
《血祭壇》中的「詛咒」,《隱逸村之謎》中的「乾屍殺人」,《殿前揚威》中千裡湖連環案中的「女鬼」,詭異的氣氛一出現,這一段音樂就出現了。
這一版的電視劇,好在內容的走心。
當然,這也並非沒有爭議,這一版故事被網友指出多處抄襲了《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名偵探柯南》等日本推理以及美國偵探劇《X檔案》等作品。
但是攝影方卻不以為然。
爭議歸爭議,不可否認的是,在20年前,知道《金田一少年記事簿》作品的人數並不太多,所以觀眾看得還是意猶未盡的。
03,除了配樂恐怖之外,這部電視劇在畫面鏡頭上也是費盡了心思。
在那個年代,特效,化妝等技術等不太成熟,很多的畫面都要依靠演員的精湛演技來完成。
所以,那個年代的演員沒有摳圖,沒有替身,還是很可敬的。
而在表現一些恐怖畫面的時候,主創們還是能夠依靠有限的經費打造出不一樣的「視角奇觀」。
很有技巧地「騙」過了觀眾。
比如,在第二部的故事中,出現了大量的墳墓和被燒焦的屍體。
當時覺得恐怖,哪敢仔細看啊?
早都跑到門外邊去了。
現在膽兒肥了,很多眼尖的觀眾還是發現了裡面的一些小細節。
才發現有兩具屍體是「黑人」扮演的。
造型師非常聰明,這樣做既節省了經費,還能夠打造出恐怖的氛圍。
甚至不用化妝,可謂是一舉兩得。
現在想想,真的是很好玩的。
04,這部劇是商業上很成功的一個典型。
當時在播出的時候,好幾個臺輪播,尤其是第一部周杰版的,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它的創新之處在於打破了觀眾傳統印象中那個臉譜化的包拯,塑造了一個血氣方剛,意氣風發的黑炭形象。
和那個高高在上的「神」相比,周杰版的包拯更像是一個多面化的「人」。
他有喜有怒,或聰明智慧,或幽默詼諧,年輕人身上有的魯莽和衝動他身上也有,有血有肉。
當然,現在看來,包拯這樣的人設更像是一個初出茅廬,初入職場的新人,他有一腔熱血,卻不懂得左右逢源,明哲保身,甚至得罪了很多的權貴。
尤其是面對北宋的奸佞,他能夠遊刃有餘地偵破案件,生存下來,還是得益於八賢王的相助和「主角光環」。
但是這一份率真和衝動,不就是每個人最真實的一面嗎?
還記得這一部劇嗎,童年有沒有被它「嚇」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