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位於四川盆地腹心,
成都城東三百裡,
重慶城西三百裡,
巴與蜀交匯之地。
涪江從雪山之巔蜿蜒而至,
在盆地腹心的丘陵叢山之間
衝刷出一片不小的平原,
賜予遂寧一方富饒宜居的福地。
有人說,
遂寧是一座安居之城,
公元347年,
東晉大將桓溫滅成漢,
凱旋而歸,
途經「遂寧」時,
見風和日麗,
歌舞昇平,
一派祥和安寧的氣氛,
命名此地「遂寧」,
喻意「和平安寧」。
有人說,
遂寧是一座荷花之都,
遂寧「城市之心」——
聖蓮島上有荷花800餘種,
各式各樣的荷花,
或亭亭玉立,
或嬌羞可人。
正如《詩經》所言: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作為遂寧的市花,
出淤泥而不染,
每逢六月,
盛開於聖蓮島上,
人們覓香而來。
烈日褪去,
清風徐來,
散步在江邊,
一陣清新的荷葉香撲鼻而來,
沁人心脾,
仿佛全身褪去了一天的疲憊,
重新注入了活力;
萬畝荷花風姿綽約,
在霓虹的映襯下,
宛如異彩紛呈的畫卷。
有人說,
在遂寧,
巴蜀文化的交融,
造就了溫婉
卻不失豪邁的遂寧人。
在巴蜀文化的碰撞中,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初唐詩人陳子昂在這裡誕生。
陳子昂故裡▲
飲一杯美酒,
交一方朋友,
品一地文化,
從「射洪春酒寒仍綠」,
到「悠悠歲月酒,滴滴沱牌情」,
射洪市沱牌鎮捨得酒廠▲
融合包容的人文環境,
醞釀出「捨得」文化。
多少文人騷客
為之傾倒。
有人說,
遂寧是一座紅色文化之都。
深厚的文化底蘊,
為「紅色」精神的發揚
奠定了基礎。
革命英雄曠繼勳,
在遂寧蓬溪建立了
四川第一個紅色蘇維埃政府。
國網四川電力(遂寧)共產黨員服務隊在曠繼勳紀念館宣誓▲
有人說,
遂寧是一座色彩斑斕的城市,
華燈初上,
萬家燈火通明,
映出幽美溫和的光影。
祖國70華誕,
遂州燈光旖旎,
登上央視,
萬眾矚目,
閃耀的光束,
照亮了城市的夜空。
而在2005年以前,
220千伏電壓等級,
還只是市政府的一個構想,
全市3000餘戶貧困戶家庭
還在煤油燈下度日,
即便是主城區的市民,
在炎熱夏季仍未擺脫「拉閘限電」的陰影。
那時,
遂寧電網35千伏及以上線路61條,
全長841.09公裡,
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42座,
變電總容量56.59萬千伏安,
總裝機容量17.56萬千瓦。
薄弱的電網結構,
完全無法滿足全市發展用電需求。
2005年8月24日,
國網遂寧供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在「紅色」精神的引領,
和「捨得」文化的薰陶下,
被涪江養育的遂電人,
肩負使命,
扛起責任,
開始建設遂寧電網。
一座座鐵塔,
拔地而起,
輸送光明和動力的線譜
蜿蜒伸展。
在遂電人的拼搏與奮鬥下,
遂寧電網的發展,
如奔湧的涪江水,
濤濤向前。
2006年2月15日,
220千伏雙堰變電站開工建設;
從仲春到末冬,
櫛風沐雨,
手胼足胝,
遂電鐵軍,
奮戰十月,
2006年12月21日,
遂寧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
雙堰變電站建成投運,
遂寧無220千伏變電站成為歷史。
2006年12月21日,遂寧市首座220千伏變電站建成投運▲
2007年7月,
「戶戶通電」工程
提前半年竣工。
解決通電戶數2117戶,
工程覆蓋33個鄉鎮,
全面實現「戶戶通電」的目標。
「十一五」期間,
「工業強市、商旅興市」戰略振興遂寧,
遂電人
以實際行動
追尋著「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夢,
在遂州大地上
抒寫「電力精神」。
2013年11月6日,110千伏清鐵線26號塔組塔建設現場▲
因為血液的流動,
我們有了溫度,
因為電壓的變換,
電網有了靈魂,
雙堰、萬林、石門
3座220千伏變電站
拔地而起,
打破遂寧電網無220千伏網絡的格局。
從此,
遂寧電網不再孤單,
與國家電網主網牽手相連,
電網結構和供電可靠性顯著增強,
為全市招商引資培育了沃土。
遂電人
追求光明的腳步,
從未停歇,
2011年4月4日,
遂寧首座500千伏變電站
正式投運,
遂寧電網從220千伏
升級至500千伏,
正式進入超高壓、大電網時代。
2011年4月4日,500千伏遂寧變電站建成投運▲
2013年,
110千伏遂北變電站增容改造完成,
拉閘限電的日子
一去不復返。
「十二五」期間,
遂寧市新建、擴建220千伏
及以下變電站44座,
雙環形供電網架結構已然成型。
工業穩則經濟穩,
工業強則經濟強。
2019年7月18日,
220千伏海棠變電站投運,
為助推打造「中國鋰電之都」核心區
提供了堅強的電力保障。
2019年7月18日,遂寧市首座220千伏智能變電站建成投運▲
2019年8月7日,
南津北路110千伏明霞變電站
順利投入運行,
源源電力猶如涪江之水,
滋潤著遂西片區居民。
2019年8月7日,遂寧市首座全戶內智能變電站建成投運▲
整個「十三五」期間,
遂寧電網共計投資18億元,
新增變電容量178萬千伏安,
新建(改造)線路7332.6公裡,
全社會用電量突破50億千瓦時。
截至2019年12月31日,
國網遂寧供電公司負責運維的
35千伏及以上線路183條,
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96座,
變電總容量513.32萬千伏安,
總裝機容量27.75萬千瓦,
其中水電裝機25.85萬千瓦。
於1957年投運的廣玉水電站,
目前仍在運行。
東風水電站在運設備中,
尚有全國唯一一臺
上世紀50年代
生產的貫流式發電機組。
一個祥和的安居之城,
一片斑斕的荷花之園,
一座千年的文化之都,
一段紅色的革命記憶。
因為有了奮鬥的人,
遂寧城市更加繁華;
因為有了奉獻的人,
遂寧故事更加動聽;
因為有了鑽研的人,
遂寧文化更加深厚;
······
2013年7月14日,遂寧電力人馳援映秀搶險復電▲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告別親人,
遠離家鄉,
穿行在崎嶇的雪域高原,
用愛和陪伴,
訴說心中的情愫和守望;
沐雪浴霜,
用執著和堅守,
溫暖藏區的人民;
國網四川電力(遂寧)藏區共產黨員服務隊巡視變電設備運行情況▲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他們,
甘願做高原上的格桑花。
他們就是——
國網遂寧供電公司藏區運維班。
從2014年8月至今,
累計援藏300餘人次,
負責甘孜州53座變電站運維工作,
已實現安全運行2200餘天。
2018年7月14日,黨員服務隊奔赴黑水浩村進行搶險復電▲
2020年8月,
暴雨洪水再次襲擊遂寧,
四處一片汪洋,
200名電工頂著暴雨,
踏著泥濘,
趟過齊腰的積水,
開展搶修復電。
2020年8月13日,電力工人趟過齊腰積水開展搶修復電▲
燈重新點亮的那一刻,
人們的焦躁和恐懼,
被希望和喜悅代替,
歡呼聲蓋過洪水咆哮聲。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時刻踐行著
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
同時,
遂電人還以共產黨員服務隊為主陣地,
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國網四川電力(遂寧)共產黨員服務隊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 ▲
他們
舍小家顧大家,
得民心創口碑,
傳承「捨得」文化,
時刻做到「有呼必應、有難必幫」。
建立留守學生之家,
為留守學生開設愛心課堂,
給孩子們帶去歡樂,
陪伴孩子們成長。
有人說,
這是一群藍衣能量衛士,
一頂藍色安全帽,
一面藍色口罩,
一套藍色工作服。
在他們的堅守下,
疫情下的復工復產、
春耕生產,
就能開足馬力。
他們,
甘於平凡,
絕不平庸,
披荊斬棘,
鑄造堅強電網。
在他們的努力下,
美麗遂寧進行著一次次蛻變,
一座綠色「亮麗」的海綿城市,
已在成渝發展主軸上冉冉升起。
共產黨員服務隊學習毛偉明董事長署名文章《讓「共產黨員服務隊」旗幟高高飄揚》▲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上
全體遂電人將為建設
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
能源網際網路企業
書寫好「337」四川樣板的
遂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