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網飛終於對《咒怨》下手了。
對於這個號稱「史上最嚇人的恐怖片」劇版的上線,應該是無數「咒怨」粉絲期待已久的事。只不過,就目前的各種風評來說,《咒怨:詛咒之家》表現平平,甚至有原IP粉絲唱衰不斷。
《咒怨:詛咒之家》
不滿者大多抱怨,6集長度,結果還是沒說清楚《咒怨》系列裡最關鍵的謎團:伽椰子為什麼總是殺人?
可這部劇版真的對此沒有交代嗎?讓我們先來挖挖《咒怨》的墳。
01
《咒怨》的前世今生
說起這個誕生了20周年的恐怖片大IP,不得不提它的創造者清水崇。
在90年代後半期,清水崇作為助理導演時,《午夜兇鈴》的編劇高橋洋,就曾向日後恐怖片大佬一瀨隆重(《午夜兇鈴》和《咒怨》系列的製片人)大力舉薦過他。
那時候,清水崇一邊向前輩黑澤清學習,一邊從爆火的《午夜兇鈴》中取經,找尋思路。
與此同時,他也長期受到美國虐殺恐怖片的影響,比如1980年代興起的《十三號星期五》系列和《猛鬼街》系列。
尤其是《猛鬼街》中的弗雷迪這一角色,其夢魘般的猛鬼形象,更是和《咒怨》中伽椰子的怨念形象如出一轍。
由此,清水崇在本國原始傳說中的「怨靈」故事,以及美國虐殺電影美學的影響下,創作出《咒怨》這一影響深遠的日式恐怖片。
雖然從2000年開始,《咒怨》系列的作品層出不窮,然而真正被死忠粉推上神壇的,並不是2002年的日本影版《咒怨》,而是2000年以錄像帶發行的上下兩部《咒怨》。
在這兩部家庭錄像帶版本中,清水崇用粗糲的影像質感,以及超低成本的家庭置景,為我們陳列了一樁又一樁詭異的鬼嚇人事件。
之所以說這個版本最為經典,令一代人為之後怕,甚至產生「貓叫後遺症」(「咒怨迷」都懂),恰恰來源於它的廉價和別具一格的恐怖風格。清水崇沒打算精雕細琢出一個因果鏈完整的鬼故事,而是以不同人的視角為篇章,圍繞一間兇宅來呈現令人捉摸不透的遇害瞬間。
關鍵是,這些讓人猝不及防的「撞鬼」事件,都被樸素的影像捕捉。而充滿cult片氣息的運鏡,又很容易讓觀眾有代入感和臨場效果。
2016年,馬凱執導的超低成本恐怖片《中邪》,就是以業餘的影像風格,來講述一件尋常的農村鬼故事,調動著觀眾緊繃的神經。
當然,《咒怨》能夠先憑藉錄像帶在日本國內小有名氣,之後再以2002年的影版引起西方影壇注意,接著在2004年以換湯不換藥的美版在全球席捲近2億美元,靠得絕不只是廉價粗糙,而是得益於清水崇創造出的一個公式。
家庭怨婦+家暴男+無辜童嬰+兇宅=史上第一恐怖片
網飛此次的劇版,依然在這個公式下解題。
02
被詛咒的「兇宅」
劇版《咒怨》雖沿用了清水崇的創意,但是卻沒有用他的靈魂。所以,這次乾脆沒讓清水崇執掌導筒,而是換成了以《你的鳥兒會唱歌》為人注意的新人導演三宅唱。
但是劇本層面依然得由「老人」掌舵,於是,《午夜兇鈴》的編劇高橋洋,以及日式恐怖片大拿一瀨隆重撰寫了劇本。
本劇沒有採用以不同人為視角的單元敘事,而是以時間為單位的線性敘事,故事線從1952年,跨越到1997年。這便讓《咒怨》不再以「無因」作為恐懼的源頭,而是以「尋覓」挑起觀眾的興趣。
既然是尋覓,就得有尋覓者,劇中安排了兩位從1988年就在找尋答案的當事人,一個是女藝人本庄遙(以下稱小遙),一個是靈異研究者小田島泰男(以下稱泰男)。
小遙本來和兇宅事件毫無瓜葛,但因為男友為了兩人結婚,便四處尋找婚房,這才進入了兇宅。
沒多久,小遙和男友常常在夜間聽到腳步聲和某人的絮語。幾次三番後,小遙不得不求助於專家泰男。
當泰男找到小遙的男友,打算詢問他看了哪處兇宅時,男友卻緘默其口。但下場得他一人承擔:被活活嚇死,死後連嘴都合不攏。
小遙雖然想查出男友的死亡真相,但出於忌憚,她一直和迫切想要知道兇宅下落的泰男保持距離。
可以說,小遙和泰男的這條線是在追查真相,而少女聖美的半輩子人生則在演繹悲劇,這悲劇和兇宅同樣分不開。
聖美還在高中時,先是因為母親和自己的老師亂搞男女關係,而被迫轉學。之後,又被兩個新同學出賣,在兇宅內被一名男生強姦。
這還不算,兇宅像是看準了聖美的悲劇命運,先是給了她一個「鬼胎」,又影響著她的潛意識,令她驅使強姦她的男生殺死自己的親生母親。
之後的她,更是悲慘,不是被那位強姦過她的丈夫家暴,就是淪為妓女。
最後,聖美只能帶著絕望回到兇宅內以失蹤收場。
和聖美命運類似的,還有第四集中的兩對中年家庭。因為雙方出軌,迫使被戴綠帽子的丈夫殺妻挖子。
另一居住在兇宅內的家庭結局也類似,丈夫在殺了妻子之後,上吊自殺。
而小遙和泰男則循著這些慘案,一步步靠近兇宅最初的秘密:1952年,房東兒子在兇宅內,將一名女子囚禁,並強迫她生下孩子,之後反被女子殺死。
更重要的是,泰男也在這棟兇宅中尋覓到了自己的往事。原來,他曾在這裡住過一年,而且父親在這裡消失,姐姐經受過驚嚇。
一切的線索在最後形成了耐人尋味的閉環,這座長達半個世紀的兇宅,其實早就被那位囚禁的孕婦所詛咒,因此,只要是住過這裡的人,基本不會善終。
03
咒怨不止發生在兇宅內
在劇中,既沒有伽椰子和俊雄的形象,也沒有標誌性的類似打嗝的恐怖聲響,但是相比於清水崇及諸多影版的《咒怨》來說,劇版的視角既聚焦於兇宅內,也指向了日本八九十年代的廣闊社會。
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電視機裡無處不在的社會犯罪新聞。
比如第二集的電視新聞上,就提到了「綾瀨水泥殺人案」。這是一樁發生在1988年到1989年間的真實案件。受害人古田順子是個17歲的女高中生,她在被一些未成年的社團少年囚禁後,遭受著慘無人道的輪姦和凌辱,時間竟長達41天之久。
在順子被折磨至死後,這些萬惡的少年將屍體扔到鐵桶中,用水泥封住,成為日本第一件用水泥棄屍的案件。此案也和韓國電影《熔爐》中的性侵案件一樣,促使日本修改了《少年法》。
再比如第四集中提到的「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便是由奧姆真理教的邪教人員在地鐵站釋放沙林毒氣,致使13人死亡,5000多人受傷。這一臭名昭著的恐怖事件,令世界為之震驚。
後來,大師是枝裕和還將此事拍成了電影《距離》。
類似上述這樣的犯罪新聞,隨著劇中時間的流逝,在角色身邊不斷發生。
顯然,劇集在向我們傳達一種隱藏的觀點,兇宅內的咒怨,讓居住其中的人不斷罹難,可這些在日本社會中遭到各種死亡侵害的人,又何嘗不是在另一棟更大的社會兇宅中,碰到咒怨呢?
有人曾分析《咒怨》中怨恨如此之大的原因,在於日本傳統的家庭婦女,於上千年的壓抑迫害下,承受著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摧殘。
的確,不管是伽椰子這個恐怖原型,還是歷來影版中遭受驚嚇而死的女性,亦或者是此次劇版中被性侵、囚禁,乃至活生生被剖腹取子的女性,哪一個不承受著血淋淋的男權壓制。
所以,劇中大量和劇情看似毫無關係的社會犯罪新聞,其實和《咒怨》中的女性議題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這次所譴責怨懟的不再是男權,而是日本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所導致的扭曲人性。
房產中介對於售賣兇宅毫無顧忌的態度,以及那些敢於買下兇宅的年輕夫妻,他們都將生死看淡,對金錢順服。
房產中介是醜陋,而遭受詛咒的夫婦是悲哀。
伽椰子雖然沒有出現,但是她卻像是幽靈一般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