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娛樂圈的酬勞很多,明星們掙得多,花錢也如流水。這似乎是每個人的天性,有錢首先要拿來享受,提升自己,最起碼物質上要有很大改變。比如楊超越就想出道給自己換套大房子。
但也不免有例外,有的明星樂於做慈善事業,有的也依舊會省吃儉用,比如張少華到晚年時還住著40平的小房子,生活依舊簡樸。
張少華在螢屏中的形象可能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按常理來說她拍了那麼多集電視劇手裡應該有不少錢。其實不然,她的現狀並不好。父親在張少華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而她真正開始登上舞臺演戲是在47歲,那時她才真正出道,這在娛樂圈是很少見的,一般都是十八九或者童星就出道了。
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我的醜娘》了,也正是因為這部電視劇讓她一炮而紅,看過的人都被她的演技徵服了,讓人感動地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這麼出名的張少華到底經歷了什麼?迫使他和丈夫擠在破舊的小房子裡呢?一個大明星怎麼會淪落到如此地步,我們一起來看看真相到底是什麼。
張少華是1937年出生的,生於那個不安穩且貧窮的年代,本來幸運的是她的家庭是幸福的,父母恩愛,孩子可愛,不幸的是父親早早就去世了,只剩下張少華和奶奶相依為命。都說奶奶帶大的孩子是堅強的,是懂事的,當然張少華也不例外,她從小就勵志改變自己,改變家庭現狀,讓奶奶過上幸福的日子,一定要長大之後好好孝敬奶奶。
張少華本身對演戲有著濃烈的興趣,但是年輕時的長相跟大眾明星臉實在不符,沒有導演看上她,也不願意給她機會,看來長相真的是很重要啊。
但是張少華並沒有放棄,依舊努力地在中國評劇院裡學習,同時迷上了唱戲。我們知道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正是因為她沒有放棄,終於在1982年的時候等來了機會,她和趙麗蓉一起參演《花為蝶》電影。
雖然第一次參演了電影,但是並沒有大紅大紫,而是沉寂在人海裡。但張少華依舊沒有放棄,在1993年的時候機會又一次來臨了,有導演邀請他出演《武夷仙凡界》。就是通過這部電視劇,大家才開始真正注意到她。
當然她真正開始走紅的時候都已經62歲了,走紅的電視劇就是《我的醜娘》,劇中她的演繹非常真實,讓人動情,讓人感動。可能也與她自身的經歷有關。
自從那部電視劇火了之後,我的醜娘這個形象就印在人們的腦海裡。都說人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張少華火了之後,也承擔起照顧母親的責任。她也是真的很孝順,並且還曾被評為演藝界的十大孝子之一。
每個母親都是愛孩子的,甚至無條件付出,當張少華掙到錢之後第一時間就是給兒子買房子。北京的房子大家都知道不便宜啊,為了幫兒子還貸款,張少華又出來努力拍戲。
其實張少華這麼拼命地幫兒子還貸款,這麼大一把年紀還在演戲完全是因為覺得小時候虧欠兒子太多,她覺得自己忙碌一生並沒有讓兒子體會到更多的母愛。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張少華在努力地學習技藝,俗話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她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照顧孩子,更沒有那麼多時間去顧及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人年齡越大越重視感情,越懷舊,慢慢地她明白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身邊最親的有血緣關係的人,到了晚年她才恍然大悟,這才想方設法地去彌補兒子缺失的母愛。為了買北京的房子,張少華掏空了自己所有的存款。現在仍然和丈夫擠在一個40平的小房子裡。他們老兩口在平時生活中也非常樸素,沒有見過他們一次穿金戴銀。
她身上穿的並不是什麼名牌,而是幾十塊錢的地攤貨。很多媒體很快就發現了,問她為什麼這樣穿呢?張少華給的回覆是:無論什麼時候,她只記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不管自己多有名,多有錢,過日子需要的是平平淡淡,需要的是樸實無華。這樣一個樸實樸素的明星在娛樂圈真的很少見,大多數明星晚年都是住豪宅,四處旅遊。
人到晚年當然想財譽兩全,可是晚年的張少華卻名節不保。一件醜事弄得沸沸揚揚。讓張少華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晚年誰不想要兒孫成群,承歡膝下,享受天倫之樂,誰想惹得滿身流言蜚語呢?
這件事就是當面張少華帶人抄了新鳳霞的家,並且在爭執中無意把新鳳霞弄傷了。幾十年過去了,可能看到大紅大紫的張少華產生嫉妒之心。新鳳霞依舊不甘心,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文字:還記得當年的往事嗎?並且在張少華病危時親兒子卻避而不見,讓人寒心,最親近的人竟還沒有普通人親近。
張少華的一輩子可以說是悽慘的,她從小到大經歷各種風風雨雨,吃盡了各種苦頭,這麼多年過來依舊是苦命的一生。也許這就是命吧。
當張少華躺在病床上時,因為她的人品和本性並不差,很多毫無血緣關係的明星都來床邊安慰她,祝她早日康復。給她鼓勵和安慰,可她最疼愛的親兒子卻遲遲不出現。
不過拋開一切外部因素,張少華老人還是值得我們尊重的,起碼她做人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並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為人也比較隨和。還是配得上老一輩藝術家的稱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