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當侍奉神,更當努力奉養父母!

2021-01-07 基督教資訊平臺

每一次接到尋求幫助的電話,我都會不遺餘力的盡本分。有很多人誇我是一個「好牧者」,也有很多人說我是一個能夠安慰人的輔導員,但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好兒子。

輔導求助者時我會記錄每一次與他們的談話內容,並會嚴格等待約定時間的來到,但對於父母,我卻常常沒有時間給他們打一通電話。對於需要看望的肢體,我常常會盡力定期去探訪,但是我卻常常忘記關心自己的父母。

其實我覺得作為傳道人的親屬挺不容易,因為要付出很多代價。記得之前在禾場侍奉時春節同工們是不會家的,每年春節同工們都聚在一起學習神的話,一起為著靈魂禱告。其實從個人靈性的角度來講當然好,但家人卻要承擔更多的思念兒女的情感壓力,以及親朋所帶來的輿論攻擊,但每一次我回家父母都沒有任何的埋怨,總是默默承擔著一切。

母親感冒了、父親腳燙傷了、姥姥暈倒了、父親得病住院了,母親最近沒有力氣躺在床上起不來......這些家裡面的事情父母沒有和我說過一次,都是家裡的親戚背著父母告訴了我,舅舅常說:「你父母就是擔心你在外不能好好侍奉神,擔心成為你的累贅。」......

愛不一定要說出來,不說出來的愛,更顯得深沉和厚重。

安慰過許多人,教導過許多人,但等安靜下來時才發現唯獨辜負了父母。

有人稱讚我侍奉的心志,也有人對我豎起過大拇指,但我知道這都是因為背後的父母給了我無比巨大的支持,才讓我可以安心侍奉。然而曾幾何時,支持我的人也會變老,給我勇氣的人也會力量衰微......

前兩天我回家待了幾天,忽然發現母親頭上的白髮多了許多,父親的身體變得瘦弱而乾枯,他們已經老了。雖然每次我回去他們還拿出最好的給我吃,但我知道此刻的他們已經再也沒有以前的精力和體力為我遮風擋雨,因為他們已經老了,需要的是我來照顧他們。

而我安慰了很多人,卻唯獨忽略了我最不該忽略的父母。我曾經以為幫助弱勢群體是一種崇高的侍奉,現在我卻覺得,不能讓愛自己的人傷心更是一種成熟。

我常常以為「以後」會有很多時間陪伴他們,但時間仿佛比我預料的快很多。當看著上樓之後都要喘息一段時間母親的背影,心中有種莫名的酸楚,因為在我記憶中母親一直都是智慧、堅韌的代表,家裡面的大小事情都是她在操心,但卻不想有一天母親也會老去。

人生實在太短,好像還沒有來得及認真思考就已經上路;還沒有學會珍惜就已經在不斷地失去;還沒有學會抓住很多東西就已在指尖溜走。

大衛在詩篇中說:「你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數,在你面前如同無有。」摩西曾說:「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當仔細思想這些經文時不禁倒吸一口涼氣,父母還有多少年日能陪在我身邊呢?

人這一生所擁有的美好的事物本身就不多,但有些事物卻註定要失去,這又是怎樣的一種無奈呢?這幾年參加的比較多的就是婚禮和葬禮,看著新人結合,看著老人的離開,感受著人間的悲歡離合,心中說不出來的感覺,或許這就是人生吧!

有神,我才能心中找尋到盼望和方向。因為耶穌曾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這話在我無力前行的時候給了我莫大的安慰,因我知道儘管今生有限,今生有很多沒有來得及做的事情,但神在永恆中都會為我存留機會。

當然人生在世,本分與義務還是要努力完成。就像在十條誡命中也曾吩咐人說「當孝敬父母」。只願神能給我機會,讓我在有限的時間中回報自己的父母。

每次我想起約瑟的人生就非常羨慕,當然不是羨慕他經歷的苦,而是羨慕他人生中的完整,每一個生命的階段他都沒有遺漏。當看著約瑟對待雅各時我也無數次的向上帝祈求,求神也能給我力量去善待父母。我也深願上帝賜給我一顆敬虔的心,去珍惜與父母的相處,就像路得對待她婆婆一樣的真誠。

聖經中留下了很多孝順父母的美好榜樣,甚至耶穌也曾在十字架上時將自己的母親瑪利亞交給他心愛的門徒,因為耶穌也知道人世間一切的情感。

我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孝敬父母的人,無論是時間、精力、金錢的投入都非常有限,也願意神能憐憫我,讓我不成為一個忘恩的人。

很多事情可以重來,很多錯誤可以補償,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這種悲傷,將會追隨人一生之久,每一次回想都將成為心中的隱痛。

生活中有做不完的事、有幫助不完的人、有解決不完的問題,但是身邊愛自己的人卻僅僅只有幾個,不要等到失去時才後悔,也不要等到沒有機會時才想要抓住,只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在親人面前不留遺憾!

相關焦點

  • 保羅的侍奉
    主耶穌再來的徵兆和預備    什麼比金錢更重要關愛牧養我們的人             屬靈領袖的榜樣侍奉人員的須知                教會領袖的素養神的憐憫          教會領袖的進修與福利待遇工人與侍奉                教會領袖應有的裝備
  • 基督徒父母,你當按照神的旨意來教導兒女
    我認為,基督徒父母這種焦慮的產生,往往是父母對孩子寄予了過高的希望,把自己未曾實現的願望都寄托在了兒女身上。從本質上分析,是基督徒父母把孩子當做了自己的私有財產而忘記了神的教導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
  • 基督徒,都聽聽這些警戒吧!不要越侍奉越得罪神!!
    一個人在神面前侍奉祂,需要他用聖潔公義和虔誠敬畏的心來侍奉神。如果侍奉主的動機錯誤,或者沒有用聖潔公義來侍奉祂,我們就會得罪神,就會服侍得很可憐,一個服侍事主的人,若不認識神的聖潔公義,不認識神的威嚴和法則,便摸不著神的心腸,這意味著他服侍神越多就會得罪神越多,受到的審判就越多,甚至會被神擊殺,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
  • 基督徒當如何與神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或許站在父母的角度看,父母覺得如果孩子這樣做的話,孩子會受到傷害,所以就會拒絕。比如:青少年想要在同學家過夜,父母就會認為這樣孩子有受到危險的可能;青少年想要和同學出去喝酒唱歌,父母就會認為這樣孩子就會墮落;青少年想要染個黃頭髮、買一件流行的衣服……面對這些可能帶來潛在危險的事情,父母就會說「NO」。
  • ESPN基督徒評論員遭遇同性戀點評風波 以「我被討厭,神得榮耀」回應
    據基督郵報報導,ESPN基督徒評論員克裡斯•布洛薩德(Chris Broussard),本周二在一次基督徒弟兄聚會上說,雖然他自己被討厭,但是神得到了榮耀。日前,在國王運動(K.I.N.G Movement)組織的國家電話祈禱會議上,布洛薩德表明:「雖然我被很多人討厭,但神是值得稱頌的。」
  • 一粒麥子的侍奉---進入生命的侍奉
    這節經文其實是在講解一種生命的侍奉,藉著與基督同死而使人得著生命供應的侍奉。要明白生命的侍奉是怎麼回事,先要明白這節經文的意義,要明白這節經文必須先了解其中的「麥子」、「死」、結出子粒的「生命」是指什麼說的。   一.一粒麥子的比喻   按上文可知主耶穌是把祂自己比作一粒麥子,祂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
  • 每日默想丨基督徒當靠主常常喜樂
    監獄的生活很艱苦,更可怕的是看不到未來,是讓人很絕望的位置。然而在監獄的保羅對腓利比的教友說,弟兄們,你們要靠主喜樂。監獄裡面的人去安慰監獄外面的人,說你們要喜樂,這是很難的事情,可是保羅說,我把這話再寫給你們,於我並不為難,於你們卻是妥當。保羅已經學會了怎樣靠主喜樂,他希望腓利比的教友也學會靠主喜樂。保羅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 聖經裡的經濟學:基督徒的金錢觀
    耶穌說:「一個人不能侍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瑪門(瑪門:財利的意思)。」一些讀者將這話解讀為對貨幣的全盤否定。如果選擇被明確地定義為上帝或金錢,二者只能擇一,沒有中間過渡,那麼信徒當然應該選擇前者。但請注意上下文:耶穌並不是在這裡談論實物市場上的消費者,有如你對百貨公司的店員說:「與其用現金換取那件襯衫,不如讓我來給你講道。」
  • 基督徒父母如何輔導兒女遠離早戀?
    當下基督徒輔導兒女遠離早戀是重中之重的問題,因為不及時的輔導和勸誡,難免兒女會做出更過分的行為生活。當然基督徒輔導兒女也是講究技巧和方法的,並不是一味地言責,乃是幫助兒女認識早戀的問題,以及認識自己的問題,並且調整兒女對的思想,在對的年紀做對的事。
  • 基督徒,我們的工作是為了榮耀神
    在伊甸園裡,按神的吩咐,人是吃菜蔬和有核的果子,至於吃動物的肉,那是洪水滅世之後的事。「凡活著的動物,都可以作你們的食物,這一切我都賜給你們,如同菜蔬一樣。」在工作過程中,亞伯顯然不是為吃喝而牧羊,他所牧放的羊,並不是用來吃的,乃是用來「獻祭」的,也就是服事神、榮耀神。這裡隱含著的信息就是:亞伯的工作全然就是為了榮耀神。
  • 一90後基督徒來稿:對呼召中國年輕人回宣的一點反思
    聖經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24)願主親自安慰他們的家人,更願他們的血沒有白流,盼望在巴基斯坦的硬土上,能夠開出靈魂的花朵。我們可以看到兩種完全不同的角度,對這樣的一個事件的態度,我們基督徒還是應當兼聽則明,需要通過兩個不同的視角,去客觀的看待這個問題。
  • 基督徒如何榮耀神
    當一個人成就基督徒,努力為榮耀神而活時,他便無暇像過去沉溺於無意義的事,得罪神的事,而是單單為榮耀神而活。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榮耀神呢?我們在神的殿中敬拜,為的是要榮耀神的名。因此,我們還應當認識到,我們每一次與神的親近,都不是為了自己得益處,更應當記住我們要榮耀神。這也提醒我們,在敬拜的過程中,不能搶奪神的榮耀,將榮耀歸給自己。
  • 感恩 是基督徒人生的方向
    感恩,是一個基督徒認識神應有的態度。我們常常說感謝神,我們的口也時常隨著牧師感恩的禱告回應著阿門!可是太多的時候我們只是在用口來感謝神,我們的心卻遠離神,作為基督徒,我真的認識神嗎?
  • 基督徒未婚男女交往三步驟
    基督徒青年男女交往是門藝術,在婚戀書籍《兩性之間》我們看到,想進入到婚姻中,需要循序漸進。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等候期、肯定期、發展期。等候期基督徒男女,在教會,團契,或者基督徒的圈子裡,借著團體的活動,在共同的事奉中,彼此觀察,同時等候聖靈感動與神的引導。
  • 主日聽道:聽聽這些警戒吧,不要越侍奉越得罪神(下)
    服侍神的人,如果自己的兒女不敬畏神、不謙卑、不順服、不聖潔,就不要讓他們到教會裡來參與服侍,免得他們得罪神,否則我們的家就有禍了!  如果小孩子在家裡沒有被管教好,帶到教會後他們又不受約束,不是說話就是吵鬧,這就是因為我們對神缺少敬畏。當我們看到異教徒對假神的敬畏,相比基督徒對真神的敬畏要認真的多。
  • 一粒麥子的侍奉
    這節經文其實是在講解一種生命的侍奉,藉著與基督同死而使人得著生命供應的侍奉。要明白生命的侍奉是怎麼回事,先要明白這節經文的意義,要明白這節經文必須先了解其中的「麥子」、「死」、結出子粒的「生命」是指什麼說的。
  • 黃世明丨天天站著侍奉神
    從古到今,我們看到了很多殷勤服侍神的榜樣,我們現在又有祭司的身份,那麼我們又是如何可以天天為神服侍呢?1 天天在家教導兒孫認識神①提摩太家庭信仰成功傳承:我們這裡的長輩,應該立志奉耶穌的名教導自己的兒孫可以天天殷勤服侍神。
  • 從羅得的選擇與結局反思:基督徒遠離神的危害性
    直到為人父母才發現,好的環境要比好的條件重要得多,好的環境帶出好的影響,能使人正面積極的成長。而好的條件不善其用會使人變得不思進取,好高騖遠,總想走捷徑。例如,孩子在一個有學習氛圍的環境中,他也願意去嘗試像其他孩子一樣學習,即便他心裡不是特別渴望學習。但如果孩子在一個這遊戲氛圍的環境中,即便這個孩子很優秀,從不玩遊戲,但長期在這個環境中耳濡目染,他也會邁向遊戲的深淵。
  • 「人在做,神在看」這話並不適合基督徒常放在嘴上!
    「人在做,天在看」是民間帶有自證清白、咒詛或恐嚇效果的話,如今被一些基督徒改成「人在做,神在看」來為信仰所用。這可能是基督教信仰和傳統民間文化相結合的嘗試,可我認為這句原話意思和聖經的教導不一樣,不適合套用。
  • 基督徒靈修:特別的身份之被揀選的族類與君尊的祭司
    這些身份當然也很重要,也是服侍神的人配得的身份。但基督徒更重要的,是在神眼中的身份。地上的身份,到了上帝的國中,並不一定蒙紀念。不可成為主所不接受的人——「我不認識你們。(路13:25)」我們所追求的,不應該是地上的身份和職分,更應當追求的是配得神眼中的身份。這樣的身份才是特別的,是重要的,是我們一生去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