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接到尋求幫助的電話,我都會不遺餘力的盡本分。有很多人誇我是一個「好牧者」,也有很多人說我是一個能夠安慰人的輔導員,但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好兒子。
輔導求助者時我會記錄每一次與他們的談話內容,並會嚴格等待約定時間的來到,但對於父母,我卻常常沒有時間給他們打一通電話。對於需要看望的肢體,我常常會盡力定期去探訪,但是我卻常常忘記關心自己的父母。
其實我覺得作為傳道人的親屬挺不容易,因為要付出很多代價。記得之前在禾場侍奉時春節同工們是不會家的,每年春節同工們都聚在一起學習神的話,一起為著靈魂禱告。其實從個人靈性的角度來講當然好,但家人卻要承擔更多的思念兒女的情感壓力,以及親朋所帶來的輿論攻擊,但每一次我回家父母都沒有任何的埋怨,總是默默承擔著一切。
母親感冒了、父親腳燙傷了、姥姥暈倒了、父親得病住院了,母親最近沒有力氣躺在床上起不來......這些家裡面的事情父母沒有和我說過一次,都是家裡的親戚背著父母告訴了我,舅舅常說:「你父母就是擔心你在外不能好好侍奉神,擔心成為你的累贅。」......
愛不一定要說出來,不說出來的愛,更顯得深沉和厚重。
安慰過許多人,教導過許多人,但等安靜下來時才發現唯獨辜負了父母。
有人稱讚我侍奉的心志,也有人對我豎起過大拇指,但我知道這都是因為背後的父母給了我無比巨大的支持,才讓我可以安心侍奉。然而曾幾何時,支持我的人也會變老,給我勇氣的人也會力量衰微......
前兩天我回家待了幾天,忽然發現母親頭上的白髮多了許多,父親的身體變得瘦弱而乾枯,他們已經老了。雖然每次我回去他們還拿出最好的給我吃,但我知道此刻的他們已經再也沒有以前的精力和體力為我遮風擋雨,因為他們已經老了,需要的是我來照顧他們。
而我安慰了很多人,卻唯獨忽略了我最不該忽略的父母。我曾經以為幫助弱勢群體是一種崇高的侍奉,現在我卻覺得,不能讓愛自己的人傷心更是一種成熟。
我常常以為「以後」會有很多時間陪伴他們,但時間仿佛比我預料的快很多。當看著上樓之後都要喘息一段時間母親的背影,心中有種莫名的酸楚,因為在我記憶中母親一直都是智慧、堅韌的代表,家裡面的大小事情都是她在操心,但卻不想有一天母親也會老去。
人生實在太短,好像還沒有來得及認真思考就已經上路;還沒有學會珍惜就已經在不斷地失去;還沒有學會抓住很多東西就已在指尖溜走。
大衛在詩篇中說:「你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數,在你面前如同無有。」摩西曾說:「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當仔細思想這些經文時不禁倒吸一口涼氣,父母還有多少年日能陪在我身邊呢?
人這一生所擁有的美好的事物本身就不多,但有些事物卻註定要失去,這又是怎樣的一種無奈呢?這幾年參加的比較多的就是婚禮和葬禮,看著新人結合,看著老人的離開,感受著人間的悲歡離合,心中說不出來的感覺,或許這就是人生吧!
有神,我才能心中找尋到盼望和方向。因為耶穌曾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這話在我無力前行的時候給了我莫大的安慰,因我知道儘管今生有限,今生有很多沒有來得及做的事情,但神在永恆中都會為我存留機會。
當然人生在世,本分與義務還是要努力完成。就像在十條誡命中也曾吩咐人說「當孝敬父母」。只願神能給我機會,讓我在有限的時間中回報自己的父母。
每次我想起約瑟的人生就非常羨慕,當然不是羨慕他經歷的苦,而是羨慕他人生中的完整,每一個生命的階段他都沒有遺漏。當看著約瑟對待雅各時我也無數次的向上帝祈求,求神也能給我力量去善待父母。我也深願上帝賜給我一顆敬虔的心,去珍惜與父母的相處,就像路得對待她婆婆一樣的真誠。
聖經中留下了很多孝順父母的美好榜樣,甚至耶穌也曾在十字架上時將自己的母親瑪利亞交給他心愛的門徒,因為耶穌也知道人世間一切的情感。
我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孝敬父母的人,無論是時間、精力、金錢的投入都非常有限,也願意神能憐憫我,讓我不成為一個忘恩的人。
很多事情可以重來,很多錯誤可以補償,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這種悲傷,將會追隨人一生之久,每一次回想都將成為心中的隱痛。
生活中有做不完的事、有幫助不完的人、有解決不完的問題,但是身邊愛自己的人卻僅僅只有幾個,不要等到失去時才後悔,也不要等到沒有機會時才想要抓住,只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在親人面前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