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片有兩條線索,一條主線關於密室兇殺案,另一條是和Q的遊戲,但是二者並沒有什麼關聯性,顯得整個故事有些割裂
2.除了主角二人外,其他角色都成為了景片和工具人,都沒有任何性格和個性,都是功能性的
3.Q成為一個組織沒有問題,但是劉德華出現是非常突兀的,仿佛是隔壁《人潮洶湧》的肖央和劉德華走錯片場了
4.Q組織的信條是很有趣的,但是僅僅是布道式的,而沒有任何的實際行為,讓觀眾無法真實的感受到
5.唐探系列一方面要講清楚主線,又要為了整個品牌的續集做鋪墊,一部片子講兩件事兒,並不是很成功,但思路是對的
6.秦風一方面極其聰明,另一方面又很偏執,這個角色本身可以挖掘的更深,他可以與Q的組織產生關聯,但本片並沒有做到
7.整個片子在q的支線部分,讓秦風最後做的救人殺人的選擇,應該放到秦風知道兇手是小林之後,會更加貼合影片的主題
8.懸疑電影做賀歲檔本來就不太合適,因為並不是一個合家歡的品牌定位
9.對照《嫌疑人X的獻身》,偵探的成長是和案件息息相關的,但是本片卻沒有把秦風的成長和案件關聯上
10.唐探系列一直以來都鋪展的非常紮實,相比於早早撲街的《捉妖記》宇宙,唐探在第二部沒有止步於類型的融合,是真的有用心在拓展這個偵探世界
11.本以為第三部會往更深的層面去挖掘秦風角色的內心,因為前兩部其實秦風都發現了真兇,卻沒有將二人正法,第一部是因為沒證據,第二部則是秦風其實是欣賞宋義的,尤其是他結尾的那一笑,完全是有著可以將其作為「反英雄」的潛質
12.第三部秦風就像被格式化一樣,完全就只剩下「偵探」一個身份特徵,然後變成了一個正義的捍衛者,完全沒了可能存在的灰色地帶的思考,不再用世俗的道德去做是非判斷,而是一切皆以偵探所謂的「真相」為追逐的目標,然而這一部完全沒了對於秦風的挖掘
13.片中所有角色都圍繞著秦風在發展,而沒有任何人物弧光和個性
14.通過閃回交待秦風沒殺人這件事兒很破壞懸疑片的懸疑感,但如果不是秦風自證,通過死者落地的實驗來做本身也很經不起考究
15.Q本身承擔了很多唐探系列的敘事疑點,包括劇集當中殺害林默家人的是Q,很多陰謀其實都是受到了Q的指示,結果把Q搞成了一個精英主義的滅霸式的存在,一個強調血統和階級的,這完全就是把系列前作落得很實的一個懸念搞得毫無意義
16.本片中的「一周期限」並沒有承擔什麼敘事意義,也沒有強化影片本身的緊張感
17.片中的密室殺人並沒有很好地完成本格推理的懸念鋪設和解謎給觀眾帶來的快感,所謂的第十四種面試,其實只是前十三種當中某一種的變體
18.對於本片中出現的案件和小遊戲,其實都應該關聯到底是設計的,尤其是Q的遊戲,並沒有將其和Q組織的教義之間相關,非常的兒戲
19.感覺本片中兩條線仿佛兩個團隊做的,完全是平行的,沒有什麼交集
20.偵探團的對面面對的組織是要改變世界的,一群靠腦子吃飯的並沒法與其抗衡
21.中段與Q的遊戲中,相撲和劍道的情節都和主線無關
22.泰國偵探在知曉小林身世後,其實可以有心理變化的,走上和秦風的對立面,但是現在完全成了一個武力輸出的工具人
23.如果把這個救小林的情節放到秦風知曉真相之後,會不會讓主題變得更加聚攏,綁架小林的是姦殺犯,而小林本人也是殺人兇手,在這兩個同樣有「罪」的人面前如何選擇,這個其實更有思辨的空間
24.對於女性的描寫,是非常讓人不適的,女性只能靠出賣身體來養活自己和孩子
25.唐探系列在女性角色刻畫上一直是短板,沒有非常立體的角色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