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DC漫畫公司換logo引發一陣議論,其實主要的幾家漫畫公司,其標誌也曾不斷沿革,才形成了如今的樣子,同時也折射出漫畫界的變遷。
文 | Multivac
DC漫畫公司換了logo沒幾年,2016年又更換了新logo。其實主要的幾家漫畫公司,其標誌都各有特色:有的比較樸實,就是公司的名稱加上一點設計元素;比如Dynamite,就是單純的黃底紅字,因為這個詞是「炸藥」的意思,所以在期號的地方有一個爆炸的背景。或者使用公司名的縮寫,如暴風工作室就取WildStorm的WS兩個字母,再加上藍色閃電的底紋。有些則取字面意義,像黑(Dark Horse)的logo就是黑色的馬頭剪影。
WildStorm logo
今天,就來講一講這些logo背後的故事吧。
DC
作為歷史最悠久的老牌漫畫公司,DC的logo也經過了一系列的沿革。雖然DC的前身「國家聯合出版公司」早在1934年就已經建立,但直到1940年才有了商標。此時,它只是個普通的圓環,中間寫著「DC」二字,周圍是「出版」字樣。DC代表它的經典產品「偵探漫畫」(Detective Comics)。
雖然超人是在DC旗下另一本刊物《動作漫畫》上連載的,但很快,超人的風頭就蓋過了一切。於是,為了提升其他漫畫的銷量,DC在1941年在logo上加上了「超人」二字,變成「A Superman DC Publication」。
DC漫畫推薦
《超人:美國外星人》
作者: [美] 馬克斯·蘭迪斯
譯者: 洌月
頁數: 224
定價: 68.00
裝幀: 平裝
出版時間: 2017-10
到了1949年,DC的正式名稱改為「國家漫畫出版公司」,於是logo又ー次相應變化。除了加上了公司名稱外,「超人」和「DC」字樣仍舊保留並改成了紅色。這個logo一直用到了七十年代。
1970年,DC想充分發揮旗下人物的宣傳作用。他們放棄了簡單的logo,改為在封面上印刷該漫畫的領銜角色,比如超人。但是在1972年,DC又恢復了簡潔的路線,圓形標誌裡除了紅色粗體的DC兩個字母以外別無他物。1974年,DC稍微修改了一下這個logo,加上了「超級巨星系列」小字,中間的大字「DC」也改成了藍色。
1976年,珍妮佛・卡恩當上了DC的發行人。她領導DC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之一就是請專人重新設計logo。由著名設計師米爾頓・格拉瑟(Milton Glaser,代表作是「我愛紐約」標語)所設計的標誌簡明而醒目,DC二字四十五度斜放,頓時變得活潑了許多,圓周上則加上了四顆小星星,整體看來好像一粒子彈的底部,因此也被稱為「DC子彈」。它一直用到2005年,成為DC歷史上使用最久的logo。(多年以後,香港流行雜誌《Milk》也使用了類似的子彈logo,只不過中間的字母是MK——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嚇了我一跳,以為DC穿越了。)
DC logo的變遷
2005年,DC啟用了一個更具時代感的新logo,稱為「迴旋」,斜體的DC被一道橢圓形軌道貫穿,加上更具動感的星星,代表DC從漫畫出版拓展向電影等更廣闊的領域。
2012年初,DC再次推出了全新logo,完全拋棄了多年來的「粗體字母+圓環」傳統,採用了「不乾膠」的概念:「D」字覆蓋在上面,右上角剝開一點,露出下面的「C」。它不僅體現了漫畫英雄通常的兩面性(秘密身份),還可以有許許多多變化:」D〞字可以加上不同的顏色,下面的「C」字更可根據具體內容做出多種特效,尤其適合做成動畫效果,在互動平臺上使用。
「不乾膠」概念的DC logo
然而在2016年,DC出人意料地再次發布了全新的品牌logo,這款logo非常簡潔明了,和1972年版很像,同時也突出了DC公司藍色的主題色調,這甚至可以說是DC公司80年來最簡潔的一款logo。
Oni
獨立漫畫公司Oni Press從前的logo是由著名漫畫家戴夫・吉本斯 Dave Gibbons(《守望者》作者)於1997年設計的,來源於日本的鬼(Oni,就是日文的鬼的意思)。新logo則由Oni的藝術總監基斯・伍德(KeithA.Wood)設計,使用了黑白紅三色,配色很強烈,在封面上一眼就能看到。保留了從前的日本能面元素,但只選取了隅,更加簡化,並突出其裝飾風格。新logo採用漫畫的「對話泡」的形式,將圖案、文字、漫畫標題和期號欄、網址欄囊括在一起,但這幾個部分也可以根據需要隨意拆分。
Oni新舊logo
漫威(MARVEL)
漫威公司的logo歷史則比較複雜。它在1939年起步的時候叫做時代出版公司(Timely Publications),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專門的標誌。有時候封面上會使用一些logo,有時候又除了標題和價格外一無所有。
「時代漫畫」用過許多不同版本的標誌,比如一面小盾形上面頂著三顆星星什麼的。比較著名的是1942年開始使用的藍白條紋三尖大盾形,上部寫著「Timely Comics」,中間的小紅方框裡則寫著「Inc.」字樣。實際上,這個大盾logo只在封面上出現過一次(《美國隊長》第14期),在內頁的廣告上倒是出現得比較多。但如今在再版舊漫畫的時候,經常會用這個logo代表時代漫畫。
1944年,漫威曾使用過「阿特拉斯」logo圖案是一條寫著紅色字母「ATLAS」的帶子環繞著彩色的地球。這個logo並沒有使用多久。到了1951年,漫威建立了自己的分銷渠道「阿特拉斯新聞公司」,並在漫畫封面上加上了阿特拉斯的logo,只不過這次變成了黑白的,地球的圖案也簡化了,由原來的政區圖變成了經緯線。內文鼓勵讀者「注意封面上的阿特拉斯標誌!」。不過,儘管讀者們開始將它稱為阿特拉斯公司,大部分作者和員工還是稱其為時代漫畫。阿特拉斯公司於1956年停業,1957年,阿特拉斯logo不再出現。
漫威漫畫推薦
《新復仇者聯盟4:聚合》
作者: [美] 布萊恩·麥可·本迪斯 著 / [加] 史蒂夫·麥克尼文 繪
譯者: 路半仙
頁數: 120
定價: 46.00元
裝幀: 平裝
出版時間: 2018-8
其實早在1949年,「漫威漫畫」(Marvel Comic)的標誌就出現在了一些漫畫上,圖案是寫有「漫威漫畫」的黑色圓環套著紅色圓形,裡面有一串白色的葉子。1963年,隨著漫威再度崛起,「漫威漫畫集團」(Marvel Comics Group)這個名字開始出現在漫畫的左上角,通常在期號或定價的附近。自此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這個「MARVEL」標誌都沒有太大的變動。
八十年代,漫威開始在一些漫畫的期號和定價欄裡加上M形背景,以區分直銷市場和其他銷售體系。這個大M字發展到九十年代,和上面的「MARVEL」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立的 logo。
它的變體比較多,顏色也不固定,但都是粗體「MARVEL」下面一個巨大的M形,手寫體的「Comics」(漫畫)覆蓋於其上。根據情況,也會替換成「Films」(電影)和「Studios」(影業)。
2001年,樸實剛健的粗體MARVEL標誌再一次煥發出了青春,加上了紅色的背景,成為漫威的主打logo。另外,漫威還根據情況推出了ー些特殊的logo如七十周年紀念logo等。
Marvel logo的變遷
image
image漫畫公司的logo很簡單,就是首字母的「i」。這個logo是由漫畫編劇漢克・卡諾茲(HankKanalz)設計的。
公司在創辦之時就宣布,旗下漫畫的版權屬於各個作者,公司本身所擁有的只有它的名稱和這個logo——可以說這就是公司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它也有一些變體,比如根據漫畫內容變換不同的背景,或是特殊紀念logo。
image漫畫推薦
《烽火世家1》
作者: [美] 布萊恩·K. 沃恩
譯者: 來茲
頁數: 172
定價: 48.00元
裝幀: 平裝
出版時間: 2015-11
IDW
以《極夜三十天》等恐怖漫畫聞名的IDW出版公司創立於1999年,其名稱含義為「創意+設計工房」(Idea+DesignWorks)在動漫裡,我們經常會見到人物頭上冒出一個點亮的燈泡,表示「好主意」;因此,這個以創意為理念的公司,選擇了燈泡作為logo圖案。
IDW新舊logo對比
不過,在IDW創立十周年的時候,公司的logo也進行了變更,如今它只是簡簡單單的「IDW」三個大字和下面「Publishing」(出版)ー行小字了。
IDW漫畫推薦
《小尼莫:重返夢中王國》
作者: [美]埃裡克•善諾威爾 著 / [智] 加百列•羅德裡格斯 繪
譯者: 街雪
頁數: 96
定價: 68.00元
裝幀: 精裝
出版時間: 2018-10
更多精彩,可戳「閱讀原文」了解。
世圖美漫qq4群(群號:338415376)
世圖歐漫qq群(群號:231132709)
世圖美漫qq1群(群號:210737195)[已滿]世圖美漫qq3群(群號:397043000)[已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