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1日 15:04 來源:南寧晚報
參與互動鄭春華與學生講述童年故事
昨日,《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作者鄭春華攜新書《小餅乾和圍裙媽媽》來到南寧,在接受採訪時。她稱現在的動畫片太注重科技手段和打鬥場面,低俗和粗製濫造的作品不少。她希望動畫片的審美觀進一步提升。
下午,鄭春華來到南寧民族東小學,和小學生一起聊關於閱讀和寫作的故事。鄭春華稱是「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系列圖書為她和小讀者們搭起了一座交流的橋梁,她非常願意給小讀者們講她的作品,並且讓大家了解她的作品是怎麼創作出來的。
「為什麼不寫一本母女的故事」
除了經典之作《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外,鄭春華這次還重點和小讀者們分享了她的新作「小餅乾和圍裙媽媽」系列。鄭春華透露,「小餅乾和圍裙媽媽」系列是她專門為女兒小餅乾創作的全新系列故事。鄭春華在四十三歲的時候又生了第二個孩子——女兒小餅乾,從此作家就成為了全職媽媽,在陪伴女兒的過程中,她記錄了十幾本女兒的成長日記,這些日記都變成了新書的創作素材。「女兒和哥哥相差16歲,女兒五六歲時就開始嫉妒了,嫉妒我寫了很多哥哥(大頭兒子)的故事,卻沒有寫她的故事。若干年後,在我女兒12歲那年,我突然想到我之前寫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故事是寫父子的故事,那我為什麼不寫一本母女的故事呢?於是我就開始創作『小餅乾和圍裙媽媽』系列」。
另外,鄭春華講到「不管時代如何進步, 不管科技如何發展,人類對於親情和愛的追求與嚮往是永遠不會被智能設備和電子遊戲所取代的。」所以她所創作的「小餅乾和圍裙媽媽」 不僅是描寫她和女兒的故事,更是呈現紛雜生命中人類至純至美的奇妙情感。
講座現場很多小讀者都在詢問,「小餅乾和圍裙媽媽」中的圍裙媽媽和「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中的圍裙媽媽是不是同一個人。面對這樣的問題,鄭春華解釋道:「圍裙媽媽你可以說她是跟大頭兒子是同一個媽媽,也可以想成不是同一個媽媽,因為在《小餅乾和圍裙媽媽》裡面,我並沒有講到大頭兒子的故事,我覺得圍裙媽媽就是中國傳統女性的一個典型形象,戴著圍裙,在家操持家務的形象,就像我們的小朋友們戴著紅領巾就是小學生一樣的,圍裙媽媽代表我們所有人的媽媽。」鄭春華還表示,「小餅乾和圍裙媽媽」不只是寫給孩子們看的,也是寫給媽媽們看的,通過這部作品她們也能陪著孩子一起回憶自己的童年。
「我還是喜歡當年的動畫片」
在講座過程中,鄭春華告訴小讀者們寫作是一種本領。她小時候從來不被大人強迫讀書。甚至還會用手電筒躲在被窩裡看書。而談到現在的動畫片。她表示了擔憂,「現在電視上來來回回就放的是《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和《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原創的作品太少。我們的動畫片太強調科技的力量。我倒是依然喜歡我小時候看的《草原小姐妹》《半夜雞叫》」。同時,她還透露,她寫《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都是根據現實生活故事所寫,但是在電視上已經很少找到生活的影子了。
據悉,「小餅乾和圍裙媽媽」系列圖書是接力出版社的重點原創圖書,首批4冊《沒有鼻子的小人兒》《小鴨子搖擺車和大公雞搖擺車》《第一次分開睡》和《鍋碗瓢盆湯》圖書上市僅一個月就銷售了3萬冊。今年6月,接力出版社還將出版後續4冊「小餅乾和圍裙媽媽」系列圖書以及首批4冊「小餅乾和圍裙媽媽(拼音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