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誰在破壞國際法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事實與法理辨析

2021-01-09 環球網

浩渺南海,水天相接。本是商舟漁船自在穿行的地方,近來卻波詭雲譎頗不尋常。

7月12日,所謂南海仲裁案結果即將出爐。圍繞這毫無合法性可言的一紙裁決,一些人籌謀算計、排兵布陣,企圖用它來強化對中國的輿論攻勢,將莫須有的罪名強加給中國;一些人顛倒黑白、借題發揮,期望以此抹黑中國的形象,把「不守法」的帽子扣向真正的受害者。

種種急不可耐的喧譁與躁動,無一例外都打出了國際法的旗號,南海問題的真相卻被有意忽略了——中菲南海爭議究竟源於何處?菲律賓南海仲裁案實質為何?仲裁案所激起的種種波瀾,又將給南海的和平穩定帶來何種影響?

對於這些問題,7月5日在華盛頓舉辦的「中美智庫對話會」,提供了一個視角——即使是一些來自美國的專家也認為,「中國在南海的權益是歷史上形成的」「歐洲和其他國家的知名法律專家都表示,南海仲裁案整個過程都是非法的,菲律賓單方提起仲裁,違反了國際法」。

看來,有關南海仲裁案並非難以搞清。撥開一些人以國際法為名蓄意在南海上空製造的迷霧,還原真相,對於中國而言,是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神聖使命;對於世界來說,是主持國際公理正義的必然要求。

(一)

一段時間以來,西方輿論連篇累牘渲染南海問題,然而對於南海問題特別是中菲南海爭議的歷史經緯、事實真相,自詡「主持公道」的西方輿論卻「選擇性迴避」了。

南海諸島究竟屬誰?歷史早就給出了明確答案。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屬於中國,歷代中國政府通過行政設治、海軍巡航、生產經營、海難救助等方式持續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進行管轄。二戰期間,日本在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侵佔了中國南海諸島。二戰結束後,中國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所作出的明確規定,收復南海諸島,在島上派兵駐守並建立各類軍事、民事設施,從法律和事實上恢復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

在二戰結束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美國通過外交詢問、申請測量、通報航行飛越計劃等方式,承認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中國還曾在南沙群島有關島礁上接待過美國軍事人員。同期美國出版的地圖和書籍等,如1961年版《哥倫比亞利平科特世界地名辭典》、1963年版《威爾德麥克各國百科全書》、1971年版《世界各國區劃百科全書》,均確認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

可以說,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相關權益,二戰結束後數十年沒有任何國家提出異議。因為南沙群島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和相關領土安排的一部分,受到《聯合國憲章》等國際法保護;否認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就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否定,就是對國際法的公然違背。

對於南海諸島屬於中國這一點,菲律賓同樣心知肚明。菲律賓固有領土範圍是由1898年《美西巴黎和平協議》、1900年《美西關於菲律賓外圍島嶼割讓的條約》、1930年《關於劃定英屬北婆羅洲與美屬菲律賓之間的邊界條約》明確規定的。南沙群島和黃巖島根本不在上述條約規定的菲律賓版圖內。

但自上世紀60年代末南海地區發現豐富的油氣資源後,這片原本安寧的水域頻起波瀾。在巨大資源利益的誘惑下,菲律賓等國開始非法侵佔和蠶食屬於中國的南沙島礁,成為南海問題產生的根源。更有甚者,菲律賓等國還以南沙群島位於自其本國海岸起200海裡範圍內為由,企圖以海洋管轄權主張來否定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

顯而易見,在南海問題上,中國絕不是加害者,而是受害者。如果真的遵從法律,應該譴責的是菲律賓等國公然違背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的行徑,應該禁止的是一切非法侵犯他國領土主權的行為。

作為南海最大沿岸國,中國從維護南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大局出發,在南海問題產生後的幾十年裡始終保持了極大克制,從未主動挑起爭議,也沒有採取任何使爭議複雜化、擴大化的行動。中國最先提出並始終堅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堅持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爭議;按照2002年《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所確定的原則,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探討與南海聲索國之間建立信任的途徑;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原則,切實保障在南海的航行及飛越自由。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南海局勢總體保持穩定,有關爭議得到妥善管控,東南亞地區實現高速發展,這一地區成為世界上和平、穩定和繁榮之地。這自然得益於中國與東協相關國家的共同努力,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綜合國力較強的一方,中國的克制是南海得以保持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最重要原因。中國政府有權利也有能力收復失地,但是中國並沒有這樣做,目的就是為了南海的和平穩定,以及沿岸各國人民的共同福祉。

遺憾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2012年4月10日,菲律賓蓄意挑起「黃巖島事件」。2013年1月,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置昔日談判協商解決南海爭議的承諾於不顧,單方面提起有關南海爭議的仲裁案。

縱觀南海問題演進脈絡,2009年以前,雖然相關國家間存在摩擦,但矛盾卻總體保持可控。可是從2009年起,南海問題開始步步升級。

為何2009年成為中菲南海爭議重要分界線?為何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會在南海問題上選擇一系列政治賭博?

(二)

審視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逐步走向「活躍」的整個過程,不得不說美國的「戰略轉變」提供了最有解釋力的視角。

2009年1月,歐巴馬政府就職,美國外交政策出現方向性調整,在「重返亞太」的戰略布局下,南海問題迅速成為美國維護地區霸權地位、對中國進行戰略牽制的重要抓手。

2010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在東協地區論壇上宣布美國在南海地區「擁有國家利益」。觀察人士指出,此舉標誌著美國對南海問題開始走向事實上的「選邊站」和「引導式」路徑,柯林頓本人更是在事後回憶稱,「這是精心選擇的措辭」。此次會議被美方視為「檢視美國在亞洲領導地位以及反擊中國擴張的臨界點」。

正如美國卡託研究所國防外交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卡本特所言,美國想要通過幹預中國與鄰國的南海爭議來達到制衡中國的目的,「最具挑釁的做法是歐巴馬政府支持菲律賓及其對南海爭議島礁的聲索」。

大量新聞報導顯示,菲律賓正式提起南海仲裁案之後,美國的「深度參與」幾乎無處不在。美國律師出任菲方法律顧問,全面幫助菲方向仲裁庭提交總計12冊、長達3000頁的答覆書以回答有關菲方訴求和依據之問題,並一手代理了第一輪口頭辯論的文件起草和庭辯。此外,美國多次公開發聲,力挺菲律賓非法主張。2014年3月,美菲在華盛頓發表包括所謂以仲裁解決南海國際爭端等內容的聯合聲明;同年4月,歐巴馬在與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會談時再次對菲律賓訴諸國際仲裁表達了公開支持。

人們看到,美國借南海問題無端抹黑中國國際形象,無所不用其極。近年來,國務卿、國防部長、國會議員等各色美國高官在東協地區論壇、東亞峰會、香格裡拉對話會、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七國集團峰會等各種場合,熱炒南海問題,試圖把「規則破壞者」「現狀打破者」「軍事擴張者」的帽子強加於中國頭上。

人們看到,美國以所謂「航行自由」為藉口,以種種手段炫耀武力,實質上推動了南海軍事化。美國航空母艦、戰略轟炸機多次闖入南海,美國飛彈驅逐艦不斷抵近中國南海島礁,美國與盟國在南海的軍事演習更是接二連三。美國還敦促東協國家在南海地區進行聯合海上巡邏,支持日本在南海地區進行海上巡邏。

人們看到,美國拉幫結派,迫切希望把南海問題引向多邊化、國際化,妄圖給中國施加所謂外交壓力。美國極力推動在各種地區及全球性多邊組織框架下討論南海問題,企圖使東協在南海問題上統一口徑,鼓動日本、澳大利亞、印度、歐盟等與南海問題無關的域外國家和地區關注南海問題。

美國有識之士對於華盛頓在南海問題上製造對抗之舉深表憂慮。知名戰略學家布熱津斯基就曾發出警告,美國在南海必須非常小心,南海問題不應成為美中關係的中心問題。然而,在霸權本性驅使下,美國在南海問題上製造緊張局勢、破壞和平穩定的冒險之舉依然愈演愈烈。

(三)

事實清楚地表明,菲律賓南海仲裁案完全是一個由美國鼓動操縱、菲律賓挑頭、仲裁庭客觀上予以配合的針對中國的一個「局」。

這個「局」其實不難看穿,自仲裁鬧劇開始後,國際社會「不平則鳴」的正義之聲從未停歇。迄今,已有近70個國家和地區組織明確表示支持中方在仲裁案上的立場,其中既有東協國家,也有域外國家,還有阿拉伯國家聯盟、上海合作組織等區域組織。即使在西方國家,也有很多國際法專家從專業角度發表嚴肅、公正的評論,表達對中方法理主張的認同,表明對該案的批評和質疑立場。

為什麼中國立場的支持者那麼多,越來越多?歸根結底,是因為中方不參與、不接受立場有著充分的法理依據,而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仲裁庭違法擴權、濫權,才是在真正破壞國際法。

首先,禁止反言是國際法治的一條基本原則,但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卻置自身昔日承諾於不顧,單方面強行提起仲裁,侵犯了中國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享有的自主選擇爭端解決方式的權利。正如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前主席、聯合國國際法院特別法官布朗利所言:「一般國際法上不存在解決爭端的義務,以正式法律程序尋求解決的程序取決於當事各方的同意。」爭端提交國際仲裁,通常都需經當事國達成合意,尊重當事方意願才是體現「各國主權平等的一種必然結果」。如今,仲裁庭擅自擴大管轄權限、漠視一國之主權,哪裡還有「法的精神」?

其次,菲方不顧基本歷史常識,妄稱中國人歷史上在南海沒什麼活動和存在,從未擁有對南海諸島的主權。然而,中國漁民在南沙水域捕魚作業,已成為南沙群島主人的歷史事實,有多個版本的《更路簿》可以證明;19世紀以來的外國文獻,也明確記載了只有中國漁民在島上生產生活的歷史事實。法律的基點本就是「以事實為依據」,如今,昭昭青史仍在,鑿鑿證據如山,菲方卻敢如此顛倒黑白篡改事實,對南海島礁的有關論述缺失最起碼的可信度。這樣一個「並不構成爭端」的無理訴求,竟然被仲裁庭接受,哪裡還有「法的權威」?

再有,仲裁庭不顧中方一貫堅持將南沙群島視為整體的立場,玩弄「切割」伎倆,歧視性地把中國駐守的南沙有關島礁從南海諸島的宏觀地理背景中剝離出來。對菲律賓等其他國家非法侵佔的島礁,仲裁庭卻隻字不提,還將有關領土主權問題包裝為所謂的島礁法律地位問題。如此偷梁換柱、翻雲覆雨,哪裡還有「法的公信」?

南海仲裁案是否具有合法性和正當性?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前主席拉奧·佩馬拉朱的判斷一針見血:中菲南海爭端的實質是關於主權和海域劃界,而領土主權問題不屬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調整的範圍,劃界問題也可據中國政府聲明而排除強制仲裁程序,此案仲裁庭對主權和海域劃界問題都沒有管轄權。菲律賓訴求的實質是領土問題,因此不屬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調整的範圍。

然而,仲裁庭擅自擴大解釋其自身管轄權限。對於領土和海洋劃界問題,仲裁庭罔顧中菲早已選擇談判協商作為解決相關爭議唯一方式這一前提,罔顧中國早已於2006年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將海洋劃界爭議排除適用強制爭端解決程序這一事實,惡意解讀此前中菲對爭端解決方式的共同選擇,輕易否定國與國之間達成的一致意見,嚴重侵犯中國作為主權國家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享有的自主權利。其實質,不過是為個別國家濫用仲裁程序製造國際輿論實現政治目的提供配合。

培根在《論司法》中寫道,「一次不公的判決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猶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髒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決則把水源敗壞了」。菲律賓及仲裁庭濫用強制仲裁程序,讓《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失去嚴肅性,其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破壞性、對國際法治秩序的衝擊,不容低估。

事實上,很多西方專業法律人士都對強制仲裁程序被濫用表示擔憂和關切。如果今後別國都效仿菲律賓的惡劣先例,只要將領土和海洋劃界問題包裝成《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解釋和適用問題即可提交仲裁,不僅會讓30多個締約國所作排除性聲明成為一紙空文,也將傷害《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爭端解決機制的信譽,破壞《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建立的國際海洋秩序,對現行國際秩序構成重大威脅。

正如英國牛津大學國際公法副教授安東尼奧斯·察納科普洛斯、英國外交部前法律顧問克裡斯·沃默斯利指出,如果仲裁庭允許菲律賓背棄其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的承諾繼續推進強制仲裁,這種處理方式或造成「惡法」,會對國際關係的整體穩定造成潛在破壞。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中國為捍衛國際法做針鋒相對的鬥爭,不僅是在捍衛自己的領土主權,更是在切實捍衛國際海洋秩序、維護世界長治久安。

(四)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如此公然違背國際法,為何向來以「國際法官」自居的美國卻在裝糊塗?美國著名律師布魯斯·費恩直言,美國的南海政策體現了其「危險的帝國思維」。

這種為所欲為的「帝國思維」,就是霸權主義。美國比任何人都喜歡把國際法掛在嘴邊,但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美國對待國際法,總是對人不對己,且每每玩弄法律於股掌之上——如果國際法對美國有利,美國就高高祭起這面大旗;如果國際法可能約束美國的行為,美國就會把它踩在腳下置之不理,甚至將「非法」尊為「合法」,將「合法」抹黑為「非法」。

美國如果真的關心國際法治,為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推行幾十年了還不願加入?眾所周知,作為規範當代國際海洋關係最重要的法律文件,《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被譽為當今世界的「海洋憲章」,目前大部分國家都已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國家之一,卻一直沒有加入該公約,是安理會「五常」中唯一沒有加入該公約的國家。根子就在美國霸權主義的國際法觀和傲慢自私的海洋特權思想。

美國口口聲聲以海洋法治的維護者自居,卻為一己之私拒不批准加入公約;口口聲聲要求別國接受第三方爭端解決方式,自己卻又拒不接受國際法院這一聯合國最主要司法機構就尼加拉瓜訴美國案所作出的判決和命令;口口聲聲要求其他國家遵守國際法,卻對自己和所謂盟友大開違法之門,長期以來對菲律賓非法侵佔中國島礁的行為視而不見。

這種自相矛盾與雙重標準,集中體現了美國對待國際法「合則取,不合則棄」的虛偽本質,暴露了其根深蒂固的「帝國思維」。美國現實主義國際關係學者米爾斯海默談及南海問題時曾說,「中國的鄰國有動機在現階段就把問題解決掉,而不是等到中國強大了,到時候就來不及了」,一句話道出了對中國防範遏制的陰暗心理。

中國正在成長,但一個多世紀裡屢遭外敵入侵、強權欺凌的屈辱經歷,是中國人民不可磨滅的記憶。在這樣的歷史記憶中強起來的中國,最懂得遭受欺凌和屈辱的滋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這樣的歷史記憶中走過來的中國人民,也決不會答應「屈辱的過去」哪怕在局部重演。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這道出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心聲。

放眼南海,閃閃發光的航標燈,照亮的應該是和平的方向,驅散的應該是霸權主義的心魔,警醒的應該是被眼前蠅頭小利衝昏的頭腦。不合法的裁決不過是廢紙一張,它否定不了中國在南海的合法權益,改變不了中國人民維護國際法治尊嚴,與相關國家一道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堅定意志和決心。( 國紀平)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註明來源,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南海仲裁結果公布,中國的態度在這裡!我支持,我接力!
    這一仲裁案是阿基諾三世治下的菲律賓擔當主演、美國幕後操縱、日本充當「託兒」的一出反華鬧劇。  正如荷蘭烏得勒支大學法學院教授湯姆·茲瓦特所言:「仲裁庭的裁決在東亞必將被視為毒樹之果,無法得到認可和支持。」  烏雲終難遮蔽太陽。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國際人士認識到南海仲裁案背後的真相。
  • 南海仲裁案結果公布,中國不接受,不承認!國防部這樣表態
    新華社快訊:7月12日,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
  • (小標題)導演:誰在把南海當成好萊塢 過去幾年,伴隨南海仲裁案,美國、日本等一些域外國家不斷在南海拋出各種「規則」,例如「航行自由」、「捍衛國際法」...
    土耳其著名政治人士、愛國黨主席多烏·佩林切克表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明確規定,領土主權問題不屬於《公約》所調整的範圍,有關爭端涉及海域劃界、歷史性海灣或所有權、軍事和執法活動等,締約國有權聲明不接受強制仲裁。上述被一國排除的爭端,其他國家不得提起,仲裁庭也無權管轄。
  • 央視詳解:誰設了「南海仲裁」的局?誰在苦情出演誰又匆忙當「託兒」?
    在宣言指導下,中國和菲律賓也有過很多合作、達成了很多共識。>>>新聞連結:中菲南海爭端究竟從何而來?但後來風雲突變,菲律賓時任政府不斷挑起爭端,2013年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出仲裁又激化了矛盾。這背後的原因到是什麼呢?
  • 【青年之聲】關於南海仲裁的十問十答,青年人你get到了嗎?
    這一仲裁案是阿基諾三世治下的菲律賓擔當主演、美國幕後操縱、日本充當「託兒」的一出反華鬧劇。那究竟仲裁案由何而來?背後有哪些內幕?中國為何不接受不參與?將怎樣刺激本就複雜的南海局勢?將對南海和平有何影響?……以下十問十答,讓您簡單、清晰地看清南海仲裁案的錯誤本質。  1.中國不接受、不參與南海仲裁案,不承認、不執行仲裁結果是違反國際法?
  • 造勢 菲律賓播南海紀錄片 傳遞的所謂「真相」是什麼?
    菲律賓外交部聲稱,製作這部片子是為了所謂「讓全世界了解南海問題的真相」。但事實上,這部片子卻連英文字幕都沒有,全片只有菲律賓語。製作這麼一部片子,菲律賓究竟是何用意?  號稱面向世界 實為煽動國內   這部紀錄片名為《自由》,由菲律賓外交部、總統府新聞辦公室和菲律賓新聞局聯合製作。
  • 美國國務院發表所謂涉南海聲明 中國外交部:美方挑撥離間的圖謀絕...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無視中國和東協地區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肆意歪曲南海有關客觀事實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渲染南海地區緊張局勢,挑撥中國與地區國家關係,對中方進行無理指責。
  • 東協會為何不提南海仲裁案?菲外長一連串回答懟懵CNN
    這名記者隨後問,為什麼不加入……卡耶塔諾直接打斷記者的提問,問道:「你是想說,我們應該給中國一個難堪,然後菲律賓開始跟中國對抗?還是應該讓南海維持和平穩定,讓 南海行為準則 框架順利達成?」「你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菲外長:重提南海仲裁案,是不是你想回到過去?
  • 中美在南海:兩種秩序想像的碰撞
    我們知道,任何人類事件的發生都有一定的語境和背景,這次的南海仲裁案也不例外。從法理上看,它確乎是一樁技術繁雜的國際法問題,但另一方面,這個案子的發生和某種政治結構與政治動機密切相關。如果我們把時間線拉長,甚至不難得出結論,所謂南海問題其實是關乎二戰後美國秩序安排的一個歷史遺留問題,而仲裁案不過是時勢變遷的表徵罷了。
  • 關於南海問題,中國「外交天團」火力全開
    針對美國國務院發表涉南海聲明,趙立堅表示,美方聲明罔顧南海問題的歷史經緯和客觀事實,違背美國政府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的公開承諾,違反和歪曲國際法,蓄意挑動領土海洋爭端,破壞地區和平穩定,是不負責任的做法。美方挑撥離間的圖謀絕不會得逞。
  • 關於南海仲裁案的來龍去脈,這幅漫畫終於說清楚了
    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指出,中菲南海有關爭議的核心是菲律賓非法侵佔中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而產生的領土問題。應菲律賓單方面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自始無管轄權,所作出的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  南海仲裁案到底是怎麼回事?本質是什麼?
  • 大事件背後的小夥伴 ——「南海仲裁案」之後的寮國與柬埔寨
    在相關問題上,柬埔寨幾乎什麼都反對,包括反對呼籲尊重法理和外交程序,而這樣的呼籲在以前的東協聲明中就有過。法新社看到的本屆外長會議閉幕聲明草案上,「南中國海」題下的一段還是空白。報導稱,東協本年度輪值主席國寮國也與中國有密切關係。該國也試圖阻止東協10國在南中國海問題上形成一致立場。不過,外交官們指出,作為輪值主席,寮國希望有一份哪怕實際意義有限的聲明。
  • 2021年,英國將派「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前往南海?網友懟:還以為...
    「美方聲明罔顧南海問題的歷史經緯和客觀事實,違背美國政府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的公開承諾,違反和歪曲國際法,蓄意挑動領土海洋爭端,破壞地區和平穩定,是不負責任的做法。」7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記者會上表示,美方借炒作(南海)仲裁案來服務自身政治目的,是對國際海洋法的濫用,中方絕不接受。
  • 英國宣稱明年要派航母到南海,本國網友嘲諷:看這口吻,我以為自己...
    「美方聲明罔顧南海問題的歷史經緯和客觀事實,違背美國政府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的公開承諾,違反和歪曲國際法,蓄意挑動領土海洋爭端,破壞地區和平穩定,是不負責任的做法。」7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記者會上表示,美方借炒作(南海)仲裁案來服務自身政治目的,是對國際海洋法的濫用,中方絕不接受。
  • 南海風雲主題歌,美極了
    南海風雲只仲裁案作者李小託菲律賓南海仲裁案已經刷屏了好幾天了,但是還有點意猶未盡因為大多數人還不知道這個仲裁案有啥作用告訴你,屁作用也沒有,真是就是廢紙一張我們先看看聯合國怎麼說?聯合國安理會五常從未接受任何一項有損其主權或國家利益的國際法庭裁決結果,我們可以看一些例子:美國:有一個與南海仲裁最為相近的一個案例
  • 這些事實告訴你為什麼中國不能接受南海仲裁!
    今天各大媒體都在報導一件事:南海仲裁。 而這一仲裁案,其實是阿基諾三世治理下的菲律賓擔當主演、美國幕後操縱、日本充當「託兒」的一出反華鬧劇。 有多鬧?南中國海島礁裡,越南佔28個,菲律賓佔9個,馬來西亞佔9個,印尼佔2個……所謂東南亞的經濟繁榮,其實就是以這種明目張胆的佔島行為,幾十年如一日撈南海的魚,採南海的油! 當然臉皮厚的小偷,也都是常有理,被人戳穿了偷,也常有說辭:你說是你的?你叫它,它答應? 但敢說南海諸島不是中國的?中國的老祖宗就不答應!
  • 美公然侵犯南海主權,是「島」不是「礁」
    作者:溪月審閱:臨既早在7月13日,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有關於「2016年菲律賓南海仲裁具有法律拘束力」這一聲明,中方表示強烈譴責和反對。重申太平島是「島」不是「礁」在南海仲裁案中,確定太平島不是「島」而是「礁」。當時蔡英文還曾發文稱「這件事沒有徵求過他們的意見」。仲裁判斷對太平島「認定已嚴重損及我南海諸島及其相關海域權利」,「我們絕不接受」。
  • 《旺報》社評:南海同心,兩岸再多些「不約而同」
    《旺報》社評稱,非法「南海仲裁案」的所謂「判決結果」一出,大陸方面立即發表聲明,表態「四不立場」。國家主席習近平當日借與歐盟領導人會晤的時機強調,中方「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所謂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影響」,「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有關爭議」;而臺灣當局也第一時間發聲,強調對結果「絕不接受」、「對中華民國不具法律拘束力」,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重申,南海諸島及其相關海域主權屬「中華民國」所有,絕對會捍衛「國家的領土與主權」,主張透過「多邊」協商,共謀爭端的和平解決。
  • 外交部:《南海宣言》不是菲律賓的「洗錢工具」
    中國網5月8日訊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今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駁斥了菲律賓方面利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為其對非法侵佔島礁「維修養護」辯解的行徑。問:近日,菲律賓官員就中國在南沙部分島礁建設事說了不少話,一方面批評中國,另一方面為自己辯解,稱菲方對島礁進行維修養護工程都是小規模且符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而且菲方在中業島的機場建設是在2002年籤署《宣言》前。中方對此有何回應?答:關於中方在南沙群島部分駐守島礁進行的建設活動,中方已多次闡明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