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高雄市長補選投票日,由於藍綠白實力懸殊,因此這是一場早就知道結果的戰鬥,因此民眾更感興趣的,不是陳其邁會不會當選,而是陳的最大心魔——前高雄市長韓國瑜。
儘管6月遭罷免後歸隱雲林,韓國瑜的未來仍備受關注,尤其高雄市長補選,選戰氣氛冷,三位候選人討論度都比不過韓國瑜;投票前最後一周,討論重點竟是選前之夜韓國瑜會不會現身。
不管韓國瑜是否站臺,藍綠連日攻防,這場高雄市長補選顯然已變成「瑜邁之爭2.0」。
韓市府團隊成員、前高雄市勞工局長王秋冬日前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韓國瑜已號召市府團隊動起來,且從民進黨陣營的反應看來,態度顯得緊張,代表韓影響力仍在。他透露,韓在最後一周動員市府團隊有所評估,意味著韓在選前之夜現身站臺的機會大,壓軸出面,有助催出藍營在高雄的基本盤。
但民眾黨候選人吳益政卻不這麼認為。12日,他在廣播節目中呼籲韓國瑜不要站臺,因為這樣可能會激發罷韓的群眾,進而增加陳其邁的得票。對此,李眉蓁正式表態,清廉跟貪腐是一種對比,對吳益政的說法她不評論。她一點都不擔心,反而希望藍軍表現大團結,所有來幫忙的她都很歡迎。
韓國瑜會不會為陳其邁站臺,最揪心的當然要屬陳其邁。韓陳二人2018市長選舉首次交鋒,韓國瑜跌破眼鏡大勝陳其邁,今年6月罷韓投票,93萬高雄市民送走韓國瑜,但陳其邁深知,罷免韓國瑜的人,未必等於就會支持陳其邁。儘管如此,陳其邁還是給自己定下了超高目標——誓言拿下市長補選93萬票。因為對於陳其邁來說,2018敗得慘烈,捲土重來心境複雜,輸給韓國瑜,贏了市長又如何,非得跨越89萬、甚至93萬票的「韓國瑜魔咒」,否則難言雪恥。
簡單算一算,高雄選舉人數約230萬,補選投票率能達50%已是高標,假設囊括6成,也不過69萬票,想催出93萬票,綠營還得花多少力氣動員?但陳其邁最大問題,在於未凸顯個人價值來爭取認同,卻是不斷強調「不要打臉罷韓結果」、「市民不希望糾結在韓市長的糾葛」,似乎不打韓就難以刺激投票率。
這,就是高雄人的悲哀。
高雄市長補選已經打了快兩個月,雖然藍綠白實力懸殊,但如果各自拿出絕活、各言己志,也會是場好看選戰,豈料這三人只會互嗆互酸比爛,搞成一場毫無格調的選舉。
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與民眾黨候選人吳益政,提不出大高雄建設的願景與規畫,兩人繞了一大圈只質疑陳其邁若當選市長會貪汙,因他的父親陳哲男、好友蘇震清都涉弊案。李與吳有志一同打泥巴戰,想盡辦法要求陳有「貪汙血統」,這是拙劣的選舉策略。而被網友形容「苦戀高雄」的陳其邁,理應有說不完的市政規劃,卻選擇逞口舌之快,刻薄地猛批狠酸李、吳兩人,這對一個號稱為高雄市長已準備十幾年的候選人而言,同樣沒格調。
高雄市長補選已淪為扒糞大賽,李眉蓁的論文抄襲風暴,未來從政路都得一再面臨誠信質疑;吳益政詐領助理費案底,已被陳其邁「精巧營銷」放大;親屬好友的涉貪事跡,陳其邁則揮之不去。這場既沒品、又沒格調的補選,有選舉沒選擇,是高雄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