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今的娛樂圈中更看重流量,但是在看一些影視劇的時候,觀眾朋友還是更喜歡老戲骨們的戲。
因為這些老戲骨演技更好,他們的戲更容易讓人看進去。
而且這些老戲骨在接戲的時候,就算演的是小角色,也可以引起觀眾的關注。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位老戲骨,有很多的人也都是非常喜歡他演的戲。
這位老戲骨就是——劉佩琦。
劉佩琦1958年出生於北京。
在小的時候特別的喜歡武術,因此5歲的時候就開始習武。
但是父母卻覺得一直練武,並沒有好的出路,還是想讓他好好讀書。
而劉佩琦卻非常的倔強,並沒有放棄無數,並且在12歲的時候又開始學習跳舞。
雖然說劉佩琦長得不怎麼好看,但是在1979年,他還是憑藉著舞蹈功底考進了解放軍藝術表演系。
不過因為長相老師並不看好他,因此在上課的時候還總是被老師故意挑刺。
在當時劉佩琦也非常的叛逆,在被老師挑毛病的時候,還曾大罵老師。
而且明明知道學校不讓談戀愛,但是還是在畢業前談了戀愛。
因此在畢業以後,劉佩琦並沒有被分到北京而是被發配到了新疆。
因為自小就在北京長大,因此剛到新疆的時候,劉佩琦是非常受不了這樣的生活的。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劉佩琦才開始反省自己。
直到兩年之後,劉佩琦才又再一次被調回了北京。
而當時的同班同學都有了很好的發展,只有他事業還是停滯不前,有些同學還嘲笑他,如今也成了「北漂」。
儘管事業停滯不前,但是劉佩琦並不氣餒,決定從跑龍套開始做起。
在當時,劉佩琦也和很多的無名小輩一樣蹲在北影廠門口,尋找機會。
在得知陳佩斯父子正在籌拍電影時,劉佩琦也去報了名。
本來並不抱什麼希望,但是沒有想到還是被錄取了。
當時一天的片酬只有5塊錢,但是劉佩琦還是非常高興的,因為他終於能在熒幕上露臉了,雖然角色只是個配角。
在此之後,劉佩琦就每天蹲在北影廠門口,等待機會。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91年,劉佩琦的人生再一次迎來了轉折點。
當時張藝謀正在準備拍攝電影《秋菊打官司》,女主角仍然是鞏俐。
而在影片中也是需要一個男人飾演她的丈夫。
張藝謀在挑選角色的時候,一眼就看中了劉佩琦。
有了這次好機會,劉佩琦也更加努力。
甚至為了演好角色,還專門跑到陝西跑到農村學習陝西話體驗農村生活。
在拍攝的時候,張藝謀導演也被劉佩琦驚訝到,因為他一點都不像一個北京人,而是更像陝西人。
因為劉佩琦的用心,張藝謀導演還給他加了薪,從原來的一場戲加到了7場。
電影在上映以後,劉佩琦的出色演出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有名氣。
在之後劉佩琦又拍攝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拿下雙料影帝,名聲大噪。
從此以後,劉佩琦不僅在電影方面資源不斷,也開始接拍電視劇。
比如大家都看過的《大宅門》。
據說當時劉佩琦還在拍其他的戲,因此就拒絕了《大宅門》劇組的邀請。
但是導演並沒有放棄,而且還三顧茅廬邀請,直到劉佩琦答應。
雖然名聲越來越大,但是劉佩琦也並不是什麼樣的劇都接。
在挑選劇本的時候,眼光非常的高,對於那些爛劇本一概不接,而對於一些好的劇本,就算角色再小他都會去演。
如今劉佩琦已經62歲,但是依舊在兢兢業業的演戲。
最後還是希望他能夠帶給我們更多更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