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兩年前風靡一時的【上癮】麼。
很遺憾這篇推送兩年後才寫,因為在我心底裡始終認為能把這部劇裡的愛恨情仇整理成細膩的文字來表現的人都很厲害。
我也是對文字有種痴狂地迷戀,但我卻遲遲沒有梳理這份愛。
就想讓它亂成一麻全在心裡,陪著我埋藏在這個城市的車水馬龍中。
我非常喜歡這部劇,瘋狂到只上映一集的時候,就用了兩天的時間刷完了原著小說。
雖然小說裡兩個人物的設定有點脫離現實,一個是品學兼優隨便考考就是清華北大的高材生白洛因,一個是富二代官二代集一身堪比王思聰的顧海。
劇中社會環境那麼寬鬆自如,人物性格那麼真實無謂,大膽的追求、激烈的碰撞、英俊的臉龐。
我看到了他為博紅顏一笑默默為愛付出的那份不辭辛勞;看到了他因戀人誤會而盡力釋明的焦灼難耐;看到了他終於抱得愛人歸時的濃情似火;也看到了他許下長相廝守諾言時的炯炯目光。
讓我乾涸的心鑿出了泉眼,讓我那「痛並且從不快樂」的生活有了一些春意。
我終於可以不只是從男女愛情片中獲得一些暖心的體驗。
這部劇給我的感覺是,兩個人在談戀愛,而不是兩個男人在搞基。
大概我們每個人都在學生時代全心全意地愛過一個直男,我們每個一個人都曾為一個不可能的未來義無反顧的付出過。
想起了我高中時候的一段故事。
因為一些往事,我高中休學了一年,重回學校的時候,我上了寄宿學校。
他在我的隔壁寢室,是初中靠藝術上來的,長相清秀,也愛運動,但是不是跑步之類的,而是細膩的遊泳、羽毛球。
很開朗,愛笑的眼睛,說話的聲音軟綿綿的。
剛來學校的那幾天,雖然不是一個寢室的,但是他對我比別人都好,我也只是把他當好朋友來看待,覺得他很有勇氣走近我,因為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不好相處的怪人。
後來軍訓那幾天,意外得知他的母親重病入院,離死亡不遠,不知道為什麼,看著他那麼開朗的他變得鬱鬱寡歡,我的心裡也慢慢變得複雜了起來。
他的心思也比普通大大咧咧的直男細膩的多,在我難過時總是他第一時間送上溫暖,而他惆悵的時候我也會出現在他的身邊,更多的是噓寒問暖和打情罵俏。
這大概也是顧海和白洛因剛開始吸引彼此的時候吧,喜歡一個人就默默的關心著他。
留住一個人,就要拴住他的胃。沒錯,所以顧海經常出其不意地在白洛因桌箱裡擺滿零食。
夏天的時候,他愛吃西瓜,我都會跑好幾家店給他買最好吃的南匯西瓜,還要冰鎮的,我怕我到學校就涼了,拿著厚棉襖保溫。
冬天的時候,早起排隊買一個熱乎乎的烤馬鈴薯,燙的我手通紅通紅。
從來不吃早餐的我,也因為他變得開始吃早餐。
晚自習下課,偷偷和他翻牆出去吃火鍋,在來一桶扎啤,美滋滋。
還有啊,每次他問我吃過沒,我都說自己吃過了,其實自己看他吃也饞得要死。
愛一個人就像飛蛾撲火,犧牲自己,把僅存的溫存都留給他。所以顧海會在自行車上用書包替白洛因遮風擋雨。
每次梅雨季節,他總是沒有傘,為了不讓他淋溼,我總和他撐一把傘,結果到教室我的肩膀溼了一片。
有一次他生病了,我掐著表算著宿管阿姨起床的時間,天還沒亮就衝到樓下幫他燒熱水;
他住一起的時候,洗他的衣服和內褲比洗自己的都勤。
他不愛寫作業,我又是課代表,每次都包庇他,把老師愚弄的團團轉我們暗自竊喜。
性和愛無法分離,和愛的人做愛是件多麼美妙的事情。所以顧海在床上多次對白洛因動手動腳。
當然,我也一樣,每次我都藉口我的床鋪有問題去他的床上和他一起睡,我是一個很獨立的人,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和他睡覺的時候總愛抱著他,他也從不反抗,一整晚都想偷摸他,想扒開他的內褲,那種小鹿亂撞的感覺現在也不會有了。
而且,也會故意聊一些兩性的話題,但是每當他對女孩子更提的起性趣的時候我又倍感失落。
那段時間,我真的是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每次上完課他有事情不得不分別的時候,我都會站在那裡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我才會走;放假回家,我都會送他先上回他家的地鐵,在人群擁擠的時候輕輕地抱住他。
我對我們每次的曖昧中得到小小的幸福就像對海洛因一樣上癮,但我卻因為他變的不自信,甚至變的討厭自己。
因為我不是顧海,他也不是白洛因。
他和因子不一樣,從一開始,他就有女朋友。
有時候候真的只想做他最好的朋友,但我還是會忍不住用我的一些對他好,那種好真的卑微到塵埃裡,我可以對他好,但我不能打擾他們的生活。
他的宿舍和我的宿舍只有一隻腿的距離,但我們還要用手機互道晚安。
你知道嗎,每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早晨睜開眼看到他還在睡覺,看到他躺在床上的時候忍不住爬上去親兩口。
他不用說我愛你,只要說我想你了,就會幸福的親吻手機,睡不好覺。
每次去到不同的城市旅遊,都會像佛系青蛙一樣給他寄一封明信片。不管走到哪裡,喜歡的東西都會給他買一份。
喝酒的時候都會想要把自己灌醉,因為想看到他關心我的樣子,故意玩國王遊戲,因為我在等待我和他被抽中一起接吻。
喝醉了,能對他說「我愛你」。
可是,我也不是顧海。
我多想和顧海一樣和他在球場打球,為他出頭打架。
我多想能像顧海一樣,對他說:我從來都沒有把你當哥們,我對你好,是因為我喜歡你!但我只是在心裡默默地把這句話每天說幾百遍。
我多想能像顧海一樣,24小時都能在他身邊,但我只能每天看著他去和女朋友一起出去,然後自己一個人在宿舍默默等他回來。
我多想像顧海一樣,理直氣壯告訴他,我他媽今天吃醋了,但我只能每天撫平自己不該有的小情緒。
我多想能像顧海一樣,厚臉皮地在他面前說:我就是喜歡你,我就是想上你,怎麼了?我可以用大把大把的愛砸你,我就不信我砸不動你。
但是我怕說出這些話後,我們會連朋友都做不成。
顧海身上有著所有我對他在愛情裡美好的幻想。
如果我當時濫情一點,也許不會現在回想起來還心有餘熱;如果我絕情一點,那麼我日後必定想不起來他的名字。
濫情很酷,絕情也很酷。可是我啊,沒膽量一直濫情,也下不了決心一直絕情。
於是我就在這兩種狀態中擰巴著,對他的感情現在都變成了矯情。
我本是一個想要被保護的人,因為他,我想要把一個不那麼堅強的自己變得堅強,想要用自己所有的愛去去保護他。
對,也許你們有點頭腦不清了,到底誰是攻?誰是受?(敲黑板,上價值了)
平心而論,之所以這部劇讓我如此迷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沒有特定的強化攻受這個角色。
不知道到底是文學作品的引導還是低劣影視作品的誤導,很多人把兩個人的角色分得十分明朗,除了外型上的強化、更多的是在個人責任上的角色分明。
一些人喜歡強調自己這也不會那也不行以為很蠢萌,以示弱博取對方的好感。
一方面這樣做毫無價值,另一方面說明這是一個低情商且自卑的人。
如果沒有尊嚴,那麼愛情也只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表達而已。
同性戀的美好之處在於強者對碰高手過招,這是顧海白洛因身上讓我很羨慕的,也是我一直憧憬嚮往的感情。
而現在,圈裡一直都是受多攻少,就是因為對於很大一部分人而言:受是被照顧的、付出少的、弱的;攻是強大的,是照顧人的。
可是誰不缺愛、誰不缺安全感、誰不想被照顧呢?
談戀愛的時候我只想以一個男人的身份去上你,或者被你上。
我很希望圈裡的人包括我自己學學顧海、學學白洛因。
多點勇氣跟耐心、少點浮躁和欲望。
不論是在gay的路上,還是在人生的路上,勿忘初心也走點心,別被光怪陸離的圈子嚇成一個猥瑣又市井的人。
顧海和白洛因的愛情太過美好,他們彼此陪伴,一起成長,好得沒有一絲瑕疵。
他們的故事裡,沒有所謂的對同性戀的寬容,沒有所謂的同性戀和我們都一樣,只有如男女一般簡單的愛情。
但越看越覺得,熱鬧都是他們的,我們什麼都沒有。(敲黑板,上價值了)
眾所周知,國內的這些媒體,還有廣電的魔爪,從來都是讓同性戀題材寸草不生的。
因而我們,沒有多少機會能接受到這種精神慰藉的。
年齡增長、家庭壓力、社會壓力、職場壓力,圈子內的混亂和浮躁,讓每一個哪怕外表看起來再風光的名媛,內心也有著一碰就碎的角落。
我寫這個公眾號給你們安慰,我們獨自堅強,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不斷地給自己打著雞血,我們可以說服自己,甚至說服家人,但我們始終被劃分你我,區別相待。
以及,心裡總會有一些不曾實現的遺憾。
誰沒有愛過幾個鐵直男,誰沒分過幾次撕心裂肺的手,誰沒有幾段無疾而終的暗戀,誰沒有想過牽著個男人的手,用男人的方式面對和反抗這個世界。
我記得我上一段認真談過的戀愛,在一起一年的時候,我問他,:「你說咱們也老大不小了,將來怎麼辦,怎麼才算結婚,是以後住在一起買個房子才算結婚麼?」
他沒有回答我,只是有些心酸。
我和他都相信一點:將來我們沒有辦法結婚去糟蹋愛我們的女人。
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只能渾渾噩噩的過著每一天,小心翼翼的從不談論未來。
這不是一部同性戀是否可以結婚的法律可以解決的問題,只要我們的親人還期盼著兒孫滿堂的福氣,只要我們深愛的父母還在嘮叨著希望你能輕鬆些的話語,只要你不願意父母背負著他人異樣的眼光,這些問題總會存在。
你和父母,和男朋友的感情越深,顧慮也會越多。
我不敢拿父母和男朋友的感情去賭博。
生活不是電影,不像上癮的演員一開始就知道故事有個美好的結局,一開始就註定兩人會走到一起。
現在,我依然擔心如果再次談戀愛了,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他或者我的父母出現在我們面前。
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我倆會撐不住社會的壓力。
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我們雖相愛但終歸不能攜手同行。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