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珍藏的小提琴協奏曲】布魯赫《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2022-01-09 古典音樂

德國作曲家馬克斯·布魯赫的《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MAX BRUCH -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G Minor. Op. 26)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小提琴名曲,它感情豐富、浪漫抒情,深受人們的喜愛,是音樂會上經常演奏的曲目。在音樂愛好者圈定的"十大小提琴協奏曲"裡它佔有一席,與孟德爾頌的《e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在表情方式上同屬一類,優美而浪漫,旋律性強,容易使音樂愛好者上口,在出版的唱片中,這兩首協奏曲經常被編輯在一起。布魯赫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與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不僅在浪漫風格上近似,在其它方面也有一些有趣的聯繫。這兩部協奏曲的第二樂章,也就是柔板樂章都寫得異常恬美溫柔,可以把人引入一種半催眠狀態,心理學家把這兩個柔板樂章與其它一些音樂的慢樂章編在一起,用於心理臨床實驗,一個作用是製造一種心理環境,進行語言記憶訓練,另一個作用是克服失眠。此外,布魯赫由於寫過一首大提琴與樂隊的《希伯萊禱歌》,在納粹德國時期被認為是親猶太者,作品遭到禁演,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此時也被禁演,理由是孟德爾頌有猶太血統。

(珍妮·楊森)

  如今,如果不是談到《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和一部熱情洋溢的《蘇格蘭幻想曲》,便很少再提起布魯赫的名字了,但是在十九世紀歐洲浪漫派音樂家裡,布魯赫是一位很顯赫的人物。他生於1838年,卒於1920年,大部分的創作和演出活動都集中在十九世紀後半葉。他是以一位音樂神童的身份登上樂壇的。自幼學音樂,十一歲已寫出一部四重奏,十四歲寫第一部交響曲,十九歲時寫下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的部分草稿。布魯赫在世時已獲得世界性聲譽,創作甚豐,作品涉及各種體裁。他寫有三部交響曲、三部歌劇、三十多部合唱和清唱劇、三部小提琴協奏曲和許多室內樂,現在經常演奏的只有兩部小提琴協奏曲,《蘇格蘭幻想曲》和《希伯萊禱歌》了。布魯赫生前聲樂作品在德國流傳甚廣,合唱團體都愛排練演出他的作品,而在他身後,卻是以器樂作品流傳於世。他的器樂作品旋律優美流暢,富於激情又含蓄內在,不事張揚,其中尤以獨奏樂器的高超技巧而贏得人們的普遍讚賞。

  布魯赫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於1866年舉行首演,很快就取得成功。樂譜出版時,布魯赫把它題獻給小提琴的一代宗師約阿紀姆, 由於約阿紀姆的演出推廣,這首協奏曲很快就被許多演奏家接受,並列為自己的保留曲目。從那時起到現在,一百多年過去了,這部協奏曲從來沒有衰微過。小提琴名師奧爾在他的一部小提琴演奏技巧的著作裡專門論述過布魯赫的這首協奏曲。

  傾聽《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會給人留下許多難忘的東西,樂曲的第一樂章由微弱滾奏的定音鼓引入,獨奏小提琴一開始就進入大開大合的華彩樂段,跌宕起伏的樂句光彩四射,但是定音鼓沉穩鎮定地一步步走來,暗示著某種不安,這裡定音鼓彳亍不肯離去的聲音令人印象尤深,它使洋溢著優美旋律的第一樂章罩上一層隱含的憂鬱,感情就更豐富了。第二樂章的柔板富於歌唱性,恬美的旋律使人們常把它和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慢樂章相提並論,當做柔板樂章的典範。但是在這個樂章裡能聽到的並不是一味的溫柔甜美,柔情中也從遠方傳來號召性主題,進入熱情的高潮。第三樂章充滿了光輝與激情,小提琴使用了大量的雙音技巧,這部協奏曲的演奏難度都集中在這個樂章。在這個精神飽滿的樂章裡,小提琴和樂隊都有熱情的發揮,帶給人內心的動。但是這個樂章裡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妙點,就是小提琴和弦樂器組交替出現的走句,它在熱烈激情中平靜地一帶而過,確有驀然回首燈火闌珊的妙處。善於捕捉瞬間之美而不事鋪張,給人出乎意料的美感,正是一個藝術家難以企及的境界。


施洛莫·敏茨演奏(阿巴多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

  布魯赫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算不上是標領風氣的經典巨著,但它優美浪漫的藝術風格深得人們喜愛。在英國一本權威的音樂雜誌上,開列出二十部最受歡迎的小提琴音樂,評選的標準是唱片版本的多寡,布魯赫的協奏曲以45種版本位居第十,足見其在音樂愛好者中的流行程度。不過英國的雜誌編輯在統計時肯定忽略掉一個重要的版本,這就是中國唱片社在六十年代初期出版的一張唱片,說它重要,是因為演奏者是世界聞名的小提琴大師大衛·奧依斯特拉赫。那是40年前中國樂壇上的一件盛事,蘇聯小提琴家,大名鼎鼎的大衛·奧依斯特拉赫,攜一把斯特拉底瓦裡到中國訪問演出,在民族宮劇場的演出拉了布魯赫的第一協奏曲,沒有樂隊,鋼琴伴奏。當時中國唱片社做了現場錄音,後來出了唱片,33轉密紋片,淺藍色盤心,在唱片的開頭部分還可以聽到劇場雜音。由於這張唱片的發行,許多中國音樂愛好者對這首協奏曲耳熟能詳。直到那次演出過去了許多年,北京的音樂愛好者中還在流傳著奧依斯特拉赫訪華時的種種軼聞。

  《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在當時被認為有一定的演奏難度,但是現代小提琴教學手段已經解決了技巧問題,在小提琴協奏曲裡屬於技術較為平易的一首。現在這首協奏曲也被列入業餘演奏者的曲目,在中央音樂學院校外水平考試中列入第九級,每年都有一批十幾歲的孩子在練習這首曲子,他們的父母家人和鄰居們也就在一個音符一個音符、一個樂句一個樂句掰開揉碎地在聽布魯赫的協奏曲了。

  布魯赫的音樂風格是浪漫派的,在音樂手法上與德國古典傳統一脈相承,他在世時才名遠播,音樂活動範圍很大,獲得過許多種榮譽和名銜。但是由於他不是音樂上的開拓者,所以一般的音樂史裡寫不進他的名字。不過他的《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卻是不朽的,它給世界各地的音樂愛好者帶來無盡的浪漫之美。

(Nicola Benedetti)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欣賞布魯赫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沙漢姆/鄭明勳)(建議在WiFi下收看)。

相關焦點

  • 布魯赫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布魯赫-德國浪漫樂派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最具代表性作品有兩首小提琴協奏曲、布魯赫也像其它許多作曲家一樣,並不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但是由於他卓有成效的努力,為小提琴而寫的一些作品卻最聞名,而這一首《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則成為他的代表作!
  • 布魯赫《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1921
    他的作品超過了200部,包括了三部歌劇、三部交響曲、小提琴和管弦樂作品超過九部、七部其他器樂協奏曲、為數甚多的室內樂、合唱、歌曲和一些鋼琴曲。布魯赫出生於科隆一個警官家庭,母親是一位業餘歌唱家。布魯赫從小便跟從母親學習音樂,他從作曲家費迪南德·席勒那裡接受了早期的音樂教育,之後在曼海姆、科布倫茨、柏林等地從事音樂教學和指揮。
  • 祖克曼:布魯赫小提琴協奏曲
    > 1.點擊上方藍字「iMorning」訂閱;2.訂閱成功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查看往期內容布魯赫小提琴協奏曲
  • 美女小提琴家​韓秀珍,演出《Libertango》、布魯赫《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今日推薦:點擊觀看小提琴大師於翔免費直播課韓秀珍(Soojin Han)1986年出生於韓國
  • 布魯赫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 這才是直抵內心最柔軟的聲音
    德國作曲家,馬克斯·布魯赫《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作品26號,是演出曲目單中最受歡迎的小提琴協奏曲之一。
  • 十首經典小提琴協奏曲推薦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中庸的快板,D大調,4/4拍子,奏鳴曲形式。規模宏大的第一樂章表現了生活的樂趣。具有俄羅斯民間音樂的寬廣氣息和明朗悠揚的詩意。其主部主題具有動人的歌唱性,體現了俄羅斯歌曲寬廣動人的氣息。  第二樂章,行板,g小調,3/4拍,三段體。其沉思般的抒情,被稱為「小抒情曲」。主要旋律真摯動人,略帶傷感。
  • 布魯赫第一小提琴協奏曲III
    1.點擊上方藍字「iMorning」訂閱;2.訂閱成功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查看往期內容布魯赫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 不該忽視的十部浪漫主義小提琴協奏曲
    推出這份榜單的目的,旨在提高人們對被忽視的十九世紀小提琴協奏曲的認識。儘管我們這個時代一些最鼓舞人心的小提琴獨奏家依然繼續堅定地支持這些作品,但很少有音樂會節目單會接受這樣的挑戰。如果你想聆聽十九或二十世紀早期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就只能局限在貝多芬、孟德爾頌(E小調)、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布魯赫(G小調)或西貝柳斯等少數作曲家的作品之中。
  • 【音樂】躍動的音樂精靈:欣賞世界十大小提琴協奏曲
    欣賞:《b小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d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維尼亞夫斯基《D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作品第22號,這是維尼亞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欣賞:《D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布魯赫布魯赫《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於1866年,布魯赫一生中共留給世人三部小提琴協奏曲,其中本曲是繼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之後,被演奏得最多的小提琴協奏曲之一
  • 【音樂】律動心弦:世界十大小提琴協奏曲
    十七世紀後半期起,指一件或幾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競奏的器樂套曲。巴洛克時期形成的由幾件獨奏樂器組成一組與樂隊競奏者稱為大協奏曲。古典樂派時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鋼琴、大提琴等一件樂器與樂隊競奏的協奏曲稱「獨奏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即屬於此列。
  •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這位時年28歲的天才正在擔任萊比錫格萬特豪斯管弦樂團(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也稱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指揮,當時的樂團首席小提琴手叫斐迪南·大衛(Ferdinand David),這首協奏曲就是為他創作的。
  • 如何欣賞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賞析《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是孟德爾頌的晚期力作,生命的縮影,與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一道,共同享有最傑出小提琴協奏曲的美譽,並被稱為「三大古典小提琴協奏曲」。 本文作者孟德爾頌的作品創作從1838年開始,歷經6年的反覆修改,直到1844年定稿,是為他的老朋友、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菲迪南(1810~1873)而作。
  • 這是德國浪漫樂派誕生以來,最美麗的小提琴代表作丨淺談孟德爾頌和他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淺談孟德爾頌和他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維爾德·弗朗演奏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探析 在本文中,筆者對1844年他所創作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進行分析。這部作品優美抒情,是浪漫主義協奏曲早期優秀典範之一,同時,還和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歐洲古典三大小提琴協奏曲。 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和貝多芬與勃拉姆斯的協奏曲相比,雖然不夠壯闊,但卻更臻完美。
  • 小提琴伴奏曲《羅蜜歐與朱麗葉》、《新疆隨想曲》、《孟德爾頌e小調協奏曲第一樂章》
    小提琴曲《羅蜜歐與朱麗葉》演奏示範:小提琴曲《羅蜜歐與朱麗葉》伴奏試聽:小提琴曲《新疆隨想曲》         隨想曲也叫奇想曲,是作曲家憑自由幻想創作的樂曲通稱小提琴曲《新疆隨想曲》演奏示範:小提琴曲《新疆隨想曲》伴奏試聽:
  • 莫扎特《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的藝術賞析丨協奏曲賞析系列⑩
    》莫扎特《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的藝術賞析④;埃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的音樂分析丨協奏曲賞析系列⑤;聆聽海頓《C大調雙簧管協奏曲》丨協奏曲賞析系列⑥;如何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丨協奏曲賞析系列⑦;巴託克《第一鋼琴協奏曲 》賞析丨協奏曲賞析系列⑧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 -1791),奧地利作曲家。
  • 小提琴伴奏曲《我的野蠻女友》、《莫扎特弦樂四重奏》、《巴赫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我的野蠻女友》主題曲,由申升勳演唱;2016年,《I Believe》作為《我的新野蠻女友》電影的主題曲,由張信哲演唱小提琴曲《我的野蠻女友》演奏示範:小提琴曲《我的野蠻女友》伴奏試聽:小提琴曲《莫扎特G大調弦樂四重奏》
  • 必聽之作 | 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今天為大家分享有「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美譽的經典作品,它們分別是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先來說說前三首作品。這三首小提琴協奏曲和著名的小提琴家約阿希姆(Joseph Joachim)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們和布魯赫的《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被約阿希姆讚譽為「德國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 聆聽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首先,1876年,43歲的勃拉姆斯完成了《第一交響曲》,1877年乘勝前進,以極短的時間完成《第二交響曲》,1879年創作《第一小提琴奏鳴曲》,1880年完成《大學典禮序曲》和《悲劇序曲》,1881年又完成了特大型樂曲《第二鋼琴協奏曲》。時隔一年之後,1883年誕生了《第三交響曲》。由此可見那時他的創作激情正像爐火一般旺盛地燃燒著,那時的勃拉姆斯簡直在邁著巨人的步伐。
  •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希拉蕊.哈恩
    這位時年28歲的天才正在擔任萊比錫格萬特豪斯管弦樂團(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也稱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指揮,當時的樂團首席小提琴手叫斐迪南·大衛(Ferdinand David),這首協奏曲就是為他創作的。孟德爾頌原計劃第二年首演這首協奏曲,誰知卻在創作過程中遇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那就是信心不足,孟德爾頌感到自己無法創作好這部作品。
  • 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你都聽過嗎?(附完整視頻演出)
    古典樂派時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鋼琴、大提琴等一件樂器與樂隊競奏的控協奏曲稱"獨奏協奏曲"。可有單樂章奏鳴曲式如《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亦可有多樂章的古典四大小提琴協奏曲。黃蒙拉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維也納交響樂團全曲由三個樂章構成:第一樂章 熱情洋溢的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