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風颳走了我們的周末,然後又迎面給了我們一個不一樣的「周一見」。這次新聞的主角不是誰誰誰出軌,更不是誰誰誰出櫃。讓人萬萬沒想到這次的主人公竟是一個的普通女人。
5月3日發生在成都三環路嬌子立交橋附近的「暴打女司機」事件可謂一波三折。我們可以簡單粗暴的想像成這是一場輿論戰役,男女雙方均藏隱在水軍背後,藉助著一群腦子聽錢使喚的「鍵盤俠」左右著輿論方向。
起初盧某以據性別優勢率先取勝,致使這個打女人的男人背上惡名,於是張某不得不公開致歉。
誰料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不知是不是張某主帥的指導有方,盧某被打前連續變道且碾壓實線的視頻遭到曝光。
於是輿論開始反轉,指責和謾罵盧某的聲音出現。輿情日益爆炸,除簡單的站隊支持外,女司機盧某遭遇「人肉」,各類信息在曝光與澄清中混亂交織。終於盧某心力交瘁,以一封道歉信舉起白旗。
其實這封語言嚴謹、條理清晰的道歉信,大致可以概括兩句話:我錯了,求放過。在看到這樣的結果後大部分網友紛紛表示:你終於還是認了。更有資深媒介分析了女司機被打後上億的商業策劃案,唉、這個世界真是複雜的可以。不得不讓人感嘆這個玩腦子的時代了。
也有網友質疑這封道歉信的真誠度,其實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這信是花錢找來的危機公關所寫。也對,這樣的危機處理也不是普通市民所應對來得。至少我們在接受義務教育的時候,語文老師教會我們的是寫請假條,沒教過我們這類型的道歉信。當然我們責怪的不是人民教師沒教會我們寫道歉信,而是自責未能遵紀守法,傳遞中華美德。事情的起因不就是少基本的禮讓和包容嘛。
其實早在2012年陳凱歌大導演仿佛就預知了「網絡暴力」的威力,在電影《搜索》中高圓圓扮演的公司白領因為一次公車不讓座的小事,蝴蝶效應般的引發了大規模的網絡暴力。
從電影中葉藍秋的自殺式死亡,到現在的危機公關版的道歉信。我們可以看到無數的鍵盤俠揮舞這社會輿論的雙刃劍,一面伸張正義,利用社會評論譴責各種的路怒症,和暴力狂。而另一面是人肉搜索式的將當事人拉入輿論的漩渦,只因大多數人都不具備藝人屹立風口浪尖而不倒的特異功能,
最終盧女士以公開道歉的方式舉起了白旗,希望息事寧人。而張某也沒未能大獲全勝。看足熱鬧的我們也該散了。其實車道嘛,讓讓還是有的,公德心嘛,忍忍還是在的。
↓關注5月奇瑞西南全區大促↓
↓到店即送彩票電影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