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一談話強化一把手監督 安徽探索實行黨內政治監督談話制度

2020-12-22 人民網

「談話時,先是對我做了一個總體評價,然後結合具體事例和數據,直接指出了我在履職中的三方面不足,包括本地脫貧攻堅存在短板、環境汙染出現反彈等,問題一針見血、直指要害。」

回憶起接受省委主要負責人黨內政治監督談話時的情景,安徽某市委主要負責人仍感到如芒在背。今年以來,安徽省委積極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在該省紀委監委協助下探索實行黨內政治監督談話制度,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集中開展的談話中,該省省市縣三級黨委共談話4861人次,其中省委開展談話70人次(中管幹部21人次、省管幹部49人次),省轄市黨委開展談話724人次,縣(市、區)黨委開展談話4067人次。

一對一談話讓政治監督看得見、有抓手

建立黨內政治監督談話制度,是安徽破解市縣黨政一把手等「關鍵少數」監督難題的關鍵一步。

「剖析楊振超、陳樹隆、周春雨等案不難發現,問題大多發生在他們擔任省轄市黨政一把手崗位之時。」安徽省紀委監委政策法規研究室主任柯常松說,如何強化同級監督和一把手監督,一直是紀檢監察工作的薄弱環節。「今年中辦下發《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後,我們結合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協助省委制定了《開展黨內政治監督談話辦法(試行)》。」

「省委書記找市委書記談,市委書記找縣委書記談,上級黨委抓下級黨委,突出的是黨委黨組主體責任,產生的是以上率下的示範效應。」安徽省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孫自權告訴記者,黨內政治監督談話每年一般不少於1次,時間安排在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前,主要採取一對一談話方式,並安排專人全程記錄,「指出問題的同時,談話人也會聽取被談話幹部的說明和意見建議,在互動交流的氛圍下把情況談清楚、講明白。」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突出談話的政治性、嚴肅性,將其與一般的工作性溝通性談話、誡勉談話、廉政談話區別開來,在布局談話內容時,主要聚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推進作風建設、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等4方面情況,而非一味追求面面俱到。

多名參與談話的幹部表示,黨內政治監督談話讓政治監督看得見、有抓手,對加強政治建設意義重大:「過去總說『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現在開展的這種監督方式有力有效,較好地解決了以往政治監督不經常、不規範、不精準的問題。」

突出問題導向,找準麻筋直擊要害

如何提升談話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安徽省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鄭斌告訴記者,正式談話前,省紀委監委會提前梳理匯總省直各單位提供的綜合考核、選人用人、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材料,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巡視巡察時掌握的情況,對各地各單位政治生態狀況和領導幹部個人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研判,用大數據為談話對象精準「畫像」,會同省委組織部形成初步談話提綱。

「問題導向是我們設計談話提綱時的重要原則。」鄭斌說,考慮到今年是第一次開展談話,問題不宜過多過散,談話提綱中一般僅包括3至4個問題,但每個問題都要做到切中肯綮,「不痛不癢的問題一概不提,要提就提那種能戳到領導幹部『麻筋』的」。

位於安徽東部的天長市連續6年被評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眾多民營企業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主動力。然而,前幾年,該市部分領導幹部與企業老闆交往親清不分,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嚴重影響政治生態。這一情況被作為主要問題列入談話提綱。

「前幾年發生的一些案件說明天長市在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要引以為戒,進一步修復政治生態,構建親清政商關係。你作為市委主要負責人,必須給予重視,既要鼓勵幫助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又要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引導幹部堅守紀律底線。」開展政治監督談話時,滁州市委主要負責人向天長市委主要負責人當面點明問題。

有的省級領導幹部履行「一崗雙責」不夠有力,對分管部門「關鍵少數」幹部的教育管理監督不到位;有的市委書記、市長幹事創業精氣神不佳,面對轉型發展步伐緩慢、歷史遺留問題複雜多樣等困境存在畏難情緒……一系列直指痛點的辛辣問題,讓紅臉出汗的效果更加顯著。

「以前搞監督時總有顧慮,怕問題講得不準,下級或同級輕則不服氣,重則生怨氣。這次有了大量數據和事例作為支撐,開展談話時心裡底氣很足,接受談話的幹部也都認為問題點得很準、很服氣。」一位市委書記說。

建立「兩報一看」機制,督促做好談話「後半篇文章」

在柯常松看來,政治監督談話決不能一談了之,督促做好「後半篇文章」才是關鍵:「對談話指出的問題,一方面要求談話對象在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上作深入剖析,第一時間制定問題、舉措、時限『三清單』;另一方面,將整改情況作為省委『三查三問』的重要內容,與日常工作結合起來,加強跟蹤督促,推動形成閉環。」

在5月14日開展的政治監督談話中,安徽省委主要負責人向黃山市委主要負責人指出,該市在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推進相關創新舉措方面還存在不足。黃山市委高度重視談話指出的問題,紮實開展「融杭接滬突破年」行動,與杭州市累計交流互訪1800餘次,建立交流機制190項,推進合作事項471個。據悉,在近期舉辦的第二屆黃山發展大會上,總投資近500億元的99個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其中來自長三角區域的投資企業佔比達65%。

在持續推動理念接軌、做好規劃對接、加強產業協作的同時,該市聚焦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創產業協同發展、生態環境共同保護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我們積極開展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完善『六大體系』,抓實『十大工程』,推動生態補償試點向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建設升級。」黃山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完成新安江流域3700多家企業排汙權確權,同時加快開展上下遊資金、產業、人才等多種補償,健全縱向生態補償機制。

「對於領導幹部而言,這次談話是一次政治上的全面檢視,能夠讓大家正一正腳步,深入思考後重新出發。」該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聯合省委組織部建立談話後續整改「兩報一看」機制,將省委開展政治監督談話情況專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中央組織部,於今年年底前將中管幹部整改進展情況統一上報,並適時開展整改「回頭看」,確保立行立改、真改實改。

相關焦點

  • 西秀區紀委監委:強化政治監督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
    「對黨內規定製度理解不透徹,受到談話函詢、約談問責的都要在民主生活會或組織生活會上作說明。」西秀區紀委區監委監督檢查組在開展監督檢查時,向所監督的單位黨組織指出存在的問題。    今年以來,西秀區紀委區監委立足政治機關定位,聚焦監督首要職責,在該區範圍內開展嚴格執行制度規定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專項監督檢查,進一步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提高黨員領導幹部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自覺性。
  • 鷹潭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到白露街道開展政治談話
    12月23日,鷹潭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李衛國來到白露街道,就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對白露街道黨工委班子進行政治談話。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紀檢監察工委書記吳初升隨同參加。高新區黨工委對此次談話高度重視,切實把對下級黨組織的政治談話作為落實主體責任、探索加強同級監督和「一把手」監督的重要舉措。在聽取了白露街道黨工委領導班子成員相關工作情況匯報後,圍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李衛國指出了白露街道黨工委存在的不足和短板。
  • 岑鞏:緊盯「關鍵少數」 著力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
    「領導幹部是『關鍵少數』,『一把手』則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從近年查處的案件來看,『一把手』掌握著重大決策、幹部選拔任用、資金管理使用等重要權力,一旦發生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往往『一查一大片』,嚴重破壞政治生態。」
  • 秦皇島著力破解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
    各級領導班子一把手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如何有效破解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讓監督更聚焦更有力?去年以來,秦皇島市紀委監委堅持靶向思維,創新監督載體,健全制度機制,推進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貫通聯動、一體落實,著力破解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讓監督更聚焦有力。
  • 貴安新區:強化政治監督助推黨內政治生活嚴起來實起來
    今年以來,貴安新區紀檢監察工委強化政治監督,進一步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集中開展嚴格執行制度規定、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專項監督檢查,以監督責任推動主體責任落實,真正發揮好黨內政治生活的「大熔爐」和「淨化器」作用。
  • 加強黨內監督心得體會感想: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意義
    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民主集中制、批評和自我批評、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等黨內監督思想和制度,為黨執政後開展黨內監督打下了堅實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開始探索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黨內監督的方式方法。鄧小平同志提出,「對領導人最重要的監督是來自黨委會本身」,黨內監督「最重要的是要有專門的機構進行鐵面無私的監督檢查」。
  • 「書記說紀」這樣的監督,我們歡迎!
    (原標題:這樣的監督,我們歡迎!——石家莊市紀委強化同級監督的有益探索)「個別常委同志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壓擔子派任務多,深入實際解決問題少。」但是相較於對下級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同級監督仍是需要探索破解的難題,難就難在紀委要處理好與同級黨委的關係,在接受領導和開展監督之間找準自己的位置,這既考驗紀委的擔當和能力,又考驗黨委的覺悟和責任。工作中我們深切感受到,黨委一把手履行第一責任人意識強不強、主動接受監督的觀念強不強,是同級監督能不能做好的關鍵。
  • 廣西突出關鍵少數強化政治監督 找準靶心 制度生威
    廣西突出關鍵少數強化政治監督 找準靶心 制度生威 2020-11-13 20: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發揮巡視在黨內監督中的利劍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巡視作為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推進巡視工作理論、實踐和制度創新,不斷賦予巡視制度新的活力,使黨內監督煥發出新的生機,並在推動依法治國、完善國家治理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談話傳遞嚴管厚愛 警誡激發使命擔當
    自去年3月廣東省委制定《各級黨組織一把手開展黨內談話實施辦法》以來,市紀委監委創新出臺黨組織一把手黨內談話考核機制,通過「指揮棒」層層壓實主體責任,同時細化談話「說明書」,堅持問題導向,確保談出實效。去年至今,我市各級黨組織一把手開展黨內談話1717人次,其中提醒談話242人次,警誡談話59人次。
  • 監督覆蓋八小時+ 常寧落實「四個監督」文件不留「死角」
    近日,紅網記者專訪常寧市委書記劉達祥,了解常寧如何優化政治生態,有效破解同級監督和對「一把手」監督難題。壓實黨委主體責任,尤其是「一把手」的主體責任,成為常寧的出發點。以「主體責任落實年」為契機,常寧市委出臺了《進一步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的若干意見》,把落實主體責任作為對「一把手」考核、述職的必備內容,明確主體責任清單、目標要求、工作措施,印發《黨員領導幹部落實主體責任操作手冊》1200餘份,推行履職紀實制度,細化工作流程圖、工作內容及過程記錄。
  • 立足海島特色 提升監督質效 舟山推進同級監督制度化常態化
    舟山市近年來積極探索同級監督新方法新路徑,搭建線上線下融合監督模式,採取政治生態評估和政治監督、全面從嚴治黨履責提醒函、任前廉政談話等舉措,著力破解同級監督難題,並將監督延伸到海島「最深處」,不斷提升監督效能。
  • 李鴻忠:加強政治監督 強化巡視巡察利劍作用 大力營造正氣充盈海晏...
    李鴻忠在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巡視作為黨內監督的重要戰略性制度安排,作為黨之利器、國之利器,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巡視巡察彰顯出前所未有的力度、效果、權威、震懾力。
  • 電視專題片《國家監察》第二集 《全面監督》
    五集電視專題片《國家監察》,今天央視綜合頻道晚8點檔播出第二集《全面監督》。該集展現了黨中央從黨內監督全覆蓋破題,以黨內監督帶動其他各方面監督,通過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實現對全體黨員和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
  • 推進紀檢監察監督與審計監督貫通協調 有合力更有威力
    作為審計監督助力黨內監督的重要手段,經濟責任審計對領導幹部任期內執行財經紀律、是否正確履行經濟職責、是否遵守廉潔從政各項規定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從而及時發現一些隱藏的腐敗問題。除了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外,十八大以來,在各項審計中聚焦財政資金分配、國有資產處置、公共資源交易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以及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小官巨貪」問題,都成為審計監督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重要內容。
  • 書訊|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典型案例剖析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中央紀委的工作部署,在實踐中努力轉變工作理念、創新思路方法,從信訪受理、線索處置、談話函詢,到執紀審查、調查談話、審理報告,都堅持紀在法前,把「四種形態」運用情況作為檢驗工作的標準,為從制度上固化「四種形態」打下了實踐基礎。三是制度固化階段。
  • 浙江舟山推進同級監督制度化常態化 立足海島特色 提升監督質效
    舟山市近年來積極探索同級監督新方法新路徑,搭建線上線下融合監督模式,採取政治生態評估和政治監督、全面從嚴治黨履責提醒函、任前廉政談話等舉措,著力破解同級監督難題,並將監督延伸到海島「最深處」,不斷提升監督效能。
  • 用監督民主生活會有效方式推動巡視整改
    青海省紀委監委第五監督檢查室的同志們全程指導監督該廳黨委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廣大黨員幹部錘鍊黨性的『大熔爐』。民主生活會是黨內政治生活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依靠自身力量解決問題和矛盾的有效途徑。如果自家爐膛裡的爐火不旺,就要有外設的風箱『加氧加風』。這個『加氧加風』就是紀委監委的監督。」青海省紀委監委第五監督檢查室負責人形象地說。
  • 馬森述:加強規範化法治化建設 以高質量監督促高質量發展
    為維護黨和國家、人民的利益,江西省委、省紀委監委堅決對其予以查處,幫助國家和企業追回損失4.46億元,強化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修復政治生態,推動健全完善制度22項,讓企業經營狀況不斷改善,起死回生。推進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法治化,不是一般的技術問題,而是嚴肅的政治要求。只有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堅持人民立場,才能抓住「綱」和「魂」,把準政治方向。
  • 用好廉政檔案,合陽紀委為監督對象「把脈」
    今年以來,合陽縣紀委監委立足把監督職責做實、做細、做到位,給全縣領導幹部建立健全了廉政檔案,給監督對象精準「畫像」,同時定期綜合研判,切實加強對地區政治生態的「把脈」,讓黨員幹部感受到全面從嚴治黨就在身邊、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