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一心不能二用」,又說「學習時專注力很重要」,所以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通常都會認為在學習的時候是不應該聽音樂的。
現實中不可否認的是學習是一件比較辛苦的事情,往往越是全神貫注地學就越是容易更快地讓身心都感受到疲憊。而如果一個人喜歡聽音樂,那麼在這個時候停下學習聽會音樂放鬆一下,應該是非常好的放鬆方式。
但一邊學習一邊聽音樂,相信就不會有多少人會支持了。
對此我基本上也是同樣的觀點。
但是諸事沒有絕對,儘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或者說是對於多數情況下一邊聽音樂一邊學習應該是會影響到學習效果的,但也有可能存在一些比較積極的作用的,只不過可能這種情況比較特殊,且並非適合所有的人。
畢竟,有些時候經驗都是別人的,自己是否符合還是需要通過實踐進行檢驗的。
比如我們可以做一個嘗試:
1、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個人建議儘量不要選擇有歌詞的,因為有歌詞會比較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而且不要選擇節奏感太強的,否則搞不好就被節奏帶跑了;
2、選擇好音樂之後設置成循環播放,避免聽完一首之後就要去操作一下;
3、不要戴耳機,採用公放的方式;
4、音量一定要低,到如果兩個人輕聲交流都能夠很容易聽清對方說什麼就差不多了。
然後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可以進行如下幾種常見學習的測試:
1、背誦和朗讀
一般來說按照上述的方式設置好的話是不會影響朗讀的,畢竟自己的聲音是一定會蓋過音樂的聲音,這個時候「背景音」幾乎都會被掩蓋住的。
而背誦的時候就不好說了,尤其是當自己並不願意去背的時候,這個時候一個人的神經是非常敏感的,任何的聲音都會被放大,所以我想對於很多人而言這個時候播放音樂終究還是會有影響的。
2、做題的時候
正常來說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如果能夠專注一些,那麼在多數時候是會進入一個個短暫的「忘我」境界——即在某些思考的時候所有的專注力都會集中到問題本身上,此時外部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事實上不說是輕音樂了,即便是身處鬧市中也會「鬧中取靜」的。
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時常進入這種學習的狀態。
大多數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其實精力是很難做到絕對集中的,反而非常容易收到一些外界的幹擾,而這些幹擾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會讓學習者的腦子出現短暫的「離線」,但是就是這個可能是極其短暫的「離線」就可能導致我們所謂的「粗心」錯誤發生!
如果是平日裡還好說,但是如果是在「一分一操場」的關鍵性考試中,任何的粗心都有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所以這種情況下,如果發現自己的精神會被音樂「帶走」,那麼要麼可以終止這個測試,要麼可以嘗試把音樂的聲音再降低一下試試看。
3、閱讀的時候
這裡的閱讀指的是讀課外書。
我想很多人都會覺得在有音樂的背景下,一杯咖啡或者一杯茶,然後一本書……別說是做了,就是想想好像都覺得挺有格調的。
但是我們要知道,學生時代的讀書其實還是跟成年後的讀書有所區別的——前者無論如何都會帶有一些很強的功利性,因為就當下的應試壓力來看,我們更希望學生在讀書的時候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且收穫還得是儘可能多的。
而想通過閱讀獲得更多的收穫,那麼就可能需要做如下的幾件事情:
閱讀之前做一些「助讀準備」,例如搜一些關於作者、創作背景、內容方面的介紹,如此可以有助於自己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內容,提高閱讀的效率。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很容易失去自己的思考,而更多的是去「驗證」別人的思考。而由於我們國家目前並沒有完整的助讀系統,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能夠搜到的資料往往都是缺少「權威性」的。
如果能夠寫讀書筆記是最好的,不寫也沒關係,可以嘗試在書上做一些批註也是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我個人覺得如果能夠跟別人分享一下自己的閱讀收穫,哪怕就是故事情節的複述也是極好的。不要小看了複述,其實在複述的過程中我們就已經在進行思考了——最起碼我們會思考如何能夠表達的更清楚。
在這個過程中我個人認為聽聽輕音樂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4、寫作的時候
這個時候我是反對聽音樂的。
這是因為我認為大多數學生其實並不喜歡寫作文。
而一個人在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時無論是行為還是思想都會時不時出現「斷片」、「跳躍」的情況,即突然之間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了,或者突然之間又想到了去做別的事情……
這種情況下任何的幹擾,哪怕是極其細微的幹擾都會加劇這種問題發生的頻率的周期。
所以,經過上面的分析,不語認為在學習的大多數時候的確是不建議一邊學一遍聽音樂。
而且除了上述問題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習慣」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從一個極端到另外一個極端的問題,如果自己習慣了在有音樂的環境下學習,那麼一旦在沒有音樂或者說是在絕對安靜的環境下學習,那麼會高概率出現另外一種不適應。
不語一向認為,日常的學習我們應該儘量去跟考試時的狀態相結合,即儘量做到全神貫注地去解決問題,這是能力的培養,也是習慣的養成。
所以,如果真的想聽音樂了,那麼不如在自己的作息上做出調整,比如學習1小時之後聽5-10分鐘的音樂放鬆一下。
對於一邊學習一邊聽音樂這件事情,您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