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聽音樂,是否會影響學習效率?

2020-12-18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們常說「一心不能二用」,又說「學習時專注力很重要」,所以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通常都會認為在學習的時候是不應該聽音樂的。

現實中不可否認的是學習是一件比較辛苦的事情,往往越是全神貫注地學就越是容易更快地讓身心都感受到疲憊。而如果一個人喜歡聽音樂,那麼在這個時候停下學習聽會音樂放鬆一下,應該是非常好的放鬆方式。

但一邊學習一邊聽音樂,相信就不會有多少人會支持了。

對此我基本上也是同樣的觀點。

但是諸事沒有絕對,儘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或者說是對於多數情況下一邊聽音樂一邊學習應該是會影響到學習效果的,但也有可能存在一些比較積極的作用的,只不過可能這種情況比較特殊,且並非適合所有的人。

畢竟,有些時候經驗都是別人的,自己是否符合還是需要通過實踐進行檢驗的。

比如我們可以做一個嘗試:

1、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個人建議儘量不要選擇有歌詞的,因為有歌詞會比較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而且不要選擇節奏感太強的,否則搞不好就被節奏帶跑了;

2、選擇好音樂之後設置成循環播放,避免聽完一首之後就要去操作一下;

3、不要戴耳機,採用公放的方式;

4、音量一定要低,到如果兩個人輕聲交流都能夠很容易聽清對方說什麼就差不多了。

然後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可以進行如下幾種常見學習的測試:

1、背誦和朗讀

一般來說按照上述的方式設置好的話是不會影響朗讀的,畢竟自己的聲音是一定會蓋過音樂的聲音,這個時候「背景音」幾乎都會被掩蓋住的。

而背誦的時候就不好說了,尤其是當自己並不願意去背的時候,這個時候一個人的神經是非常敏感的,任何的聲音都會被放大,所以我想對於很多人而言這個時候播放音樂終究還是會有影響的。

2、做題的時候

正常來說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如果能夠專注一些,那麼在多數時候是會進入一個個短暫的「忘我」境界——即在某些思考的時候所有的專注力都會集中到問題本身上,此時外部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事實上不說是輕音樂了,即便是身處鬧市中也會「鬧中取靜」的。

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時常進入這種學習的狀態。

大多數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其實精力是很難做到絕對集中的,反而非常容易收到一些外界的幹擾,而這些幹擾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會讓學習者的腦子出現短暫的「離線」,但是就是這個可能是極其短暫的「離線」就可能導致我們所謂的「粗心」錯誤發生!

如果是平日裡還好說,但是如果是在「一分一操場」的關鍵性考試中,任何的粗心都有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所以這種情況下,如果發現自己的精神會被音樂「帶走」,那麼要麼可以終止這個測試,要麼可以嘗試把音樂的聲音再降低一下試試看。

3、閱讀的時候

這裡的閱讀指的是讀課外書。

我想很多人都會覺得在有音樂的背景下,一杯咖啡或者一杯茶,然後一本書……別說是做了,就是想想好像都覺得挺有格調的。

但是我們要知道,學生時代的讀書其實還是跟成年後的讀書有所區別的——前者無論如何都會帶有一些很強的功利性,因為就當下的應試壓力來看,我們更希望學生在讀書的時候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且收穫還得是儘可能多的。

而想通過閱讀獲得更多的收穫,那麼就可能需要做如下的幾件事情:

閱讀之前做一些「助讀準備」,例如搜一些關於作者、創作背景、內容方面的介紹,如此可以有助於自己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內容,提高閱讀的效率。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很容易失去自己的思考,而更多的是去「驗證」別人的思考。而由於我們國家目前並沒有完整的助讀系統,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能夠搜到的資料往往都是缺少「權威性」的。

如果能夠寫讀書筆記是最好的,不寫也沒關係,可以嘗試在書上做一些批註也是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我個人覺得如果能夠跟別人分享一下自己的閱讀收穫,哪怕就是故事情節的複述也是極好的。不要小看了複述,其實在複述的過程中我們就已經在進行思考了——最起碼我們會思考如何能夠表達的更清楚。

在這個過程中我個人認為聽聽輕音樂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4、寫作的時候

這個時候我是反對聽音樂的。

這是因為我認為大多數學生其實並不喜歡寫作文。

而一個人在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時無論是行為還是思想都會時不時出現「斷片」、「跳躍」的情況,即突然之間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了,或者突然之間又想到了去做別的事情……

這種情況下任何的幹擾,哪怕是極其細微的幹擾都會加劇這種問題發生的頻率的周期。

所以,經過上面的分析,不語認為在學習的大多數時候的確是不建議一邊學一遍聽音樂。

而且除了上述問題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習慣」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從一個極端到另外一個極端的問題,如果自己習慣了在有音樂的環境下學習,那麼一旦在沒有音樂或者說是在絕對安靜的環境下學習,那麼會高概率出現另外一種不適應。

不語一向認為,日常的學習我們應該儘量去跟考試時的狀態相結合,即儘量做到全神貫注地去解決問題,這是能力的培養,也是習慣的養成。

所以,如果真的想聽音樂了,那麼不如在自己的作息上做出調整,比如學習1小時之後聽5-10分鐘的音樂放鬆一下。

對於一邊學習一邊聽音樂這件事情,您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學習的時候可以聽音樂嗎?學霸們都是這樣做的,學渣:學到了
    學習必須專心才能學得會,才能成績好。如果孩子沒有邊聽音樂邊學習的習慣,那家長不用擔心孩子分散注意力影響學習,保持這個專心學習不受外界影響的好習慣。但孩子如果有邊聽音樂邊學習的習慣,家長也不要過於著急,訓斥孩子不聽話。家長了解了原因後再和孩子商量如何做更有利於學習。一邊聽音樂一邊學習會影響學習,在父母眼裡已經是固化思維了。
  • 孩子邊寫作業邊聽歌,會影響學習效率?這3個好處你想不到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喜歡邊聽音樂邊做作業,多數家長對孩子這種行為表示不理解也不贊同,認為會影響效率。那麼,究竟孩子聽歌做作業會不會影響學習效率呢?其實孩子邊做作業邊聽歌是有原因的,這3個好處你想不到。尤其是抄寫課文或公式時,聽音樂還能讓他們保持清醒,避免重複性的抄寫使自己變困,所以此時聽音樂能提高學習效率。二、放鬆心情,緩解不良情緒現在的學生課業繁多,學習壓力比較大,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
  • 孩子聽音樂寫作業有利有弊,父母應正確引導和督促,以免影響學習
    家長總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喜歡帶上耳機聽著音樂。有的孩子會安安靜靜,但有的孩子卻會跟著音樂亂動,「邊聽音樂邊寫作業,到底是不是壞習慣」是很多家長疑惑的問題,那麼聽音樂在孩子下作業的過程中到底都會有什麼影響呢?聽音樂對孩子完成作業的影響其實是因人而異的,而孩子喜歡在寫作業的時候聽音樂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 哪些性格的人,工作學習時可以聽音樂?
    音樂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取決於聽音樂者的性格,特別是對外界刺激的需求。對刺激需求較大的人們,更容易變得不耐煩,轉而尋求其他刺激。但是,他們在完成學習任務時聽音樂,往往表現得更糟。而對於對外界刺激需求較低的人,聽音樂更容易改善他們在學習任務中的表現。
  • 學生上網課學習效率不容樂觀 「授人以漁」引導學生自主在線學習
    學生上網課學習效率不容樂觀 「授人以漁」引導學生自主在線學習 2020-03-04 09:36:47 來源:法制日報  |  作者:韓丹東 | 字號:A+ | A- 各地響應「停課不停學
  • 【分享】聽音樂寫作業效率更高?
    缺了音樂,做事情的時候總覺得像是少了一隻手。而有些人則認為,做事情時聽音樂會分散注意力,降低效率。很多同學喜歡邊聽音樂邊寫作業、看書,這個時候就會有家長過來嘮叨啦,「一邊寫作業一邊聽音樂,一心不可二用,把音樂關了,好好寫作業!」那麼,寫作業真的不能聽音樂嗎?這事因人而異吧!
  •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學校實行統一髮型,網友:學生太難了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學校要求女生統一髮型,網友:學生太難了學生們已經開始陸陸續續地上課了,一些學校也會制定一些相應的管理規定,例如:男學生的頭髮?女學生不能染頭髮,不能染指甲,不能戴耳環等。相信很多父母和學生也是可以接受。
  • 在家學習效率低?vivo手機「分屏多任務」,教你提升學習效率
    眾所周知,由於當前嚴峻的形勢所影響,以及為學生們的安全考慮,各大院校均已推遲了開學日期,並展開了全新的「線上教學」模式,讓學生們在家做好安全防護的同時,也能繼續學習課程完成各自的學業。不過,「線上教學」模式雖好,也需要良好的網絡設備支持。
  • 運用好大腦學習的「黃金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實現「彎道超車」
    每個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想盡各種辦法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其實,提高學習成績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提高學習效率,這樣我們學習起來就能事半功倍!而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就是讓孩子運用好大腦學習的「黃金時間」,實現「彎道超車」!
  • 早上學習起不來,晚上學習影響記憶?哪個時間段學習效果更好
    在上學的時候,學生基本上都會為學業發愁,曾經也都是做過努力向上的決定,但是很多人一開始就難在了一個問題上,那就是應該早上學習還是晚上學習?我們都知道,初高中的學生都處於成長期,對於睡眠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學習時間有限,學生想要學習就只能壓縮在家裡的睡眠時間,那麼究竟應該早上學還是晚上學?
  • 學校為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居然要求女生統一髮型,網友:太拼了
    學校為了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居然要求女生統一髮型,網友:這也太拼了隨著時間推移目前學生們已經陸續都開學了,學生們也期望已久地回到校園,開始久違的校園生活,有些學校為了管理,制定相應的規定,如:男學生的頭髮長度是什麼樣的標準,女學生不能染頭髮
  • 這個假期,提高學習效率的3個方法,家長快快轉發
    不要以為25分鐘的時間很短,堅持很容易,對於在家複習學習的學生來說,25分鐘專注度,已經是對自己的毅力的一個考驗了,25分鐘的專注是很重要的,你心不在焉的,在那裡熬上25分鐘和專注學習25分鐘是不一樣的,所以專注25分鐘是習慣養成重要條件,當然,科學實驗也證明過,人的集中注意時間,25分鐘為一個極限,超過25分鐘則會下降。
  • 運動健身時,聽歌對效率有影響嗎?來看看專業的解答!
    在健身運動的時候聽歌,是很多堅持健身的人都有的習慣。畢竟有的運動相對比較枯燥,不來點音樂就會讓人覺得十分無味,甚至身體似乎會更容易感到疲憊。特別是那些好的音樂,如同充滿魔力一般,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瞬間開始燃燒,運動效率也顯著增強。
  • 在家學習效率低怎麼辦?幾招教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大家只能在家裡學習線上聽課很多學生的效率不高有時會出現拖延的情況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提高學習效率的乾貨指南01早睡早起所以,想要學習,別和手機待在一個房間是最好方法!03遠離各種舒適區在家學習,學習環境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因為學習環境可以直接影響你對學習的專注度。在暖烘烘的被窩、軟綿綿的沙發,或者邊看電視邊看書的客廳等,都不是適合的學習區域。
  • 學生寫作業有謎一樣自信,聽音樂根本不是事,該如何解決
    ,所以在這情況下,遊戲真的影響很多學生學習,有的學生把手機帶到課堂上,上課基本也是低頭族。上課也不會聽課了,而寫作業的時候一般也都是把書本拿出來,但是一般也不會看,就是在那玩遊戲。這樣不僅影響學生學習,還影響學生寫作業。
  • 關注學生的道德內隱學習
    本期刊發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沈嘉祺關於德育工作的第三篇————————————————————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費盡心血教育學生,效果卻不甚理想,家長身上的不良習慣學生卻能自然習得且難以更改。為什麼會形成這種結果?這是因為學生在與家人相處時,大多進行了內隱學習。
  • 提高學習效率,強本領,寬肩膀
    黨的老一輩領導人就非常重視學習,毛澤東就非常形象地說: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裡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因此,他提出一句名言:學習學習再學習。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面對錯綜複雜的新形勢,鄧小平就號召全黨同志一定要善於學習,善於重新學習。他語重心長地告誡領導幹部:不學習或不注意學習,忙於事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就要犯錯誤。
  • 家庭領讀人 | 科學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我現在是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十幾年的學習經歷,我自己總結出一套思維導圖記憶法,下面我以《語文》學科為例具體陳述。《語文》的文言文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翻譯、斷句等都是非常重點的內容,同時每個知識點後面又會對應不同的知識內容。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文言文中的知識點概括出來,便非常的清晰簡單、一目了然。
  • 找出自己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段,學什麼都輕鬆,做作業也快了
    每個學生都有屬於自己學習效率最高,做事效率最好的時間段。如果同學們能找到自己的這個時間段,並且牢牢地把它抓住,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相信同學們一定有這樣的體驗,有的時候放學回來,人感覺到非常的疲倦,即便想要做作業,也會發現原來那些會的題目好像突然就不會了,或者腦子裡感到一片放空,無精打採,但是稍微休息調整一些後,過一陣子突然這種疲倦感就會消失了,說明這段時間其實就是自己效率比較低的時間段。
  • 高三衝刺階段,襄陽學生如何合理安排複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在這一階段,學生們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去面對學習帶給自己的壓力才可以,高三所要面臨的苦相信很多學生經歷過一下就已經不想再經歷第二次了。  1、端正自己的心態和學習態度  對於高三衝刺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實學習壓力會非常的大,所以,在這一階段學生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和心態,這兩者是非常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