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機GAME 建安餘韻 | 3月26日 訊
2018年的遊戲開發者大會(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簡稱「GDC」)於3月19日至23日在美國舊金山召開。大會最終日,SteamSpy網站創始人Sergey Galyonkin登臺發表了演講,稱2017年是Steam平臺最賺錢的一年。
SteamSpy是一個Steam資料庫網站,可以查詢遊戲的銷量數據。它每天監測80萬個Steam用戶的配置文件,並通過Steam的API收集為期三天的樣本,所以該網站的數據有滯後性,不是即時呈現的,而且小遊戲的數據因為樣本問題「特別不準確」。由於該技術只追蹤擁有者和玩家,而不是指直接追蹤銷售數據,所以無法區分是在Steam平臺還是其他渠道售出的,且不能識別免費贈送,也不追蹤退款。
SteamSpy
Galyonkin在演講中表示,2017年Steam平臺的數字銷售額達到43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營收是《絕地求生》拉動的,平臺得益於此創造了無與倫比的業績。現在Steam有2億9100萬個註冊帳戶,其中6300萬個是去年註冊的。
Galyonkin還列舉了一系列數字,表示成功者和失敗者在服務和收入上的差距非常懸殊:
「半數的錢掉進了一小部分開發商的口袋。事實上,Steam上共有21406款遊戲(其中7696款是去年發售的),然而大部分錢被排名前100的現象級遊戲賺走了。《絕地求生》賣出了近2800萬份,創造了6億美元的營收;緊隨其後的是《反恐精英:全球攻勢》,銷量1250萬份,營收為1億2000萬美元。一款遊戲的總收入必須達到2200萬美元才能衝進Steam暢銷榜前20——2200萬美元這條標準線已經很多年沒變過了。像這樣的現象級大作同樣能為Valve賺很多錢。」
Sergey Galyonkin
經過2017年的飛速增長,Galyonkin表示對Steam平臺的發展很有信心,毫不擔心2018會有所放緩:「過去兩周Steam平臺有5700萬個活躍用戶,25%的帳戶持有人都在玩遊戲。」
「然而,並不是所有遊戲都有偉大的一年,」Galyonkin補充道。「Steam平臺用戶平均擁有10.8個遊戲——這個數字隨著用戶快速擴張逐年下降;核心玩家擁有大量遊戲,中位用戶平均只擁有區區兩個遊戲。」
「Steam平臺的服務還不像App Store那麼健全,可見度成了一個大問題。現在Steam平均每天推出30款遊戲,超過1小時1個。玩家不可能把每個遊戲都看一遍,甚至很多遊戲根本聞所未聞。」
Galyonkin還表示,中國已成為Steam最大的市場,但最具代表意義的Steam市場仍然是美國:現在美國用戶佔總量的13.9%;美國用戶購買遊戲的平均數量是中國用戶的6倍。
「中國Steam用戶去年大幅上漲,」Galyonkin表示。「這是因為中國網吧大量安裝Steam客戶端作為『吃雞啟動器』。中國用戶在《絕地求生》裡投入的平均時長比美國用戶多一倍。」
對於遊戲內容的變化,Galyonkin稱去年增長最快的遊戲標籤是「恐龍」和「陰謀」,「團隊導向」和「PVE」則是減少速度最快的。
除了運營SteamSpy,Galyonkin還是Epic Games的發行總監。在演講的最後,他也沒忘了據此進行調侃:「Epic Games的發行策略,就是不在Steam上推出遊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