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寫了幾篇關於春晚的文章——
《她是香港第一個登上春晚的女星,也是先後嫁給侄叔倆人的最美新娘 》《他是第一個上春晚的香港男歌手,走紅後卻只能回到電子表廠當小工 》《她29歲因結婚退出歌壇,5年後卻成為第1個上春晚的香港女歌手 》《她是春晚第一個女主持人,曾是電影小花,也曾投資給姜文拍電影 》
結果,出乎意料。
有的成了爆款,有的成了寂寞,有的不溫不火,有的卻被評為不合格,不予出廠。
幸福的是,還有讀者私信我,誇我寫得好,要我再寫幾篇,寫個臺灣的,比如《臺灣第一個上春晚的男歌手、女歌手、男演員、女演員》之類。
恭敬不如從命,我今天就再寫一篇得於春晚的文章——《他是臺灣第一個登上春晚的歌手,冬天裡一把火,點燃了所有姑娘的心,如今61歲卻仍舊未婚》,大家應該都知道是誰吧?
沒錯,他就是費翔。
當年,一首《冬天裡的一把火》,點燃了所有姑娘的心,卻61歲仍舊未娶,依然單身一人。
其實,關於費翔的爭議和謎團有很多。
比如,他是美國人,還是中國臺灣人?他的國籍,到底屬於哪一國?比如,他是第一個登上春晚的臺灣歌手,還是第一個登上春晚的美國籍歌手?
有人說,比他小1歲的潘安邦,才是第一個登上春晚的臺灣籍歌手,這話對嗎?
費翔在春晚唱的兩首歌《故鄉的雲》《冬天裡的一把火》,原唱真的像傳聞中說的那樣,是活躍於臺灣的印尼歌手文章,和號稱「青蛙王子」的臺灣歌手高凌風嗎?
比如,費翔當初之所以來中國,是因為熱愛祖國,還是在臺灣被封殺,混不下去了,才跑到大陸來發展,還美名其曰看望在大陸的姥姥,成了愛國歌手?
還比如,費翔的婚姻,他和葉倩文金童玉女熱戀多年,葉倩文卻一轉身甩了他,最終嫁給大自己14歲,而且還是二婚的老男人林子祥,這是真的嗎?
後來,費翔又戀了幾次,據說戀愛對象分別有前著名央視主持人,後來嫁給香港「陽光傳媒」集團主席吳徵的楊瀾。還有臺灣名嘴李敖前妻胡因夢,以及大陸美女歌手朱樺。
卻可惜,每次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有緣無分,一片冰心錯付了三月陽春,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所以,至今費翔都不敢結婚,傳聞說是因為被女人傷過,所以怕了,這些都是真的嗎?
還有,傳聞費翔不愛武裝愛紅裝,與臺灣美男歌手劉文正在紐約同居。並且,還有其他美男,也是他之所愛,而證實人則是大名鼎鼎的旅美畫家陳丹青,是真是假?
還有,他……
美國大學生費翔1958年,一個大眼睛的姑娘,昂首闊步走在臺北的大馬路上。
不料,卻被路邊的一個專門看美女的美國(流M)大兵,啪啪啪,一陣快門亂按拍下了倩影。女孩見狀,又羞又氣,還有些急。
覺得對方未經自己同意,就亂拍,屬於偷拍,侵犯了她的肖像權。
於是,怒氣衝衝上前就與那個美國大兵理論起來。
卻沒想到,這個美國大兵不好惹。兩人就此——不打不相識,理論變成了實踐,地點也從大馬路上,換到了公園電影院。後來,竟然還玩起了戀愛遊戲,打起了俄羅斯方塊。
這一打,後果很嚴重。
而這個美國大兵費偉德,竟然是一個畢業於耶魯大學亞洲研究系高材生,還獲得中文博士學位。本來是駐日本的空軍基地服役的大兵,這次來臺灣是找戰友玩,卻一不小心——
邂逅美麗姑娘畢麗娜。
後來,他不斷申請,最終成為美國駐臺北「大使館」的一名武官。
隨後,在兩人夜以繼日地玩耍下,1960年12月24日,終於玩出一個孩子。只好按這個美國武官的中國名字費偉德,給孩子取名——費翔(英文名Kris Phillips),希望他將來展翅飛翔。
而費翔母親的名字,叫畢麗娜,是一名臺北廣播電視臺的播音員。家鄉卻在東北松花江畔的哈爾濱,還有一個老母親仍在家鄉,兩地分隔,只有靠書信輾轉聯繫。
就此,為小費翔20多年後回到祖國大陸看望姥姥,順便演唱,埋下了一抹深情的伏筆。
可惜,愛神它很殘酷。
總是在給了你一份浪漫風流真愛永遠的愛情後,又會順手給你搭配一份悽悽慘慘戚戚的婚姻。
費翔6歲時,他那個曾經風流倜儻,愛他至深的美國大兵父親,卻和他的母親離了婚。母親備受打擊,一蹶不振。唯一想到的辦法,就是自殺。
如果,不是因為兒子費翔,她可能就真的香消玉殞,與世訣別了。
幸好,有費翔,才讓他最終堅強站了起來,撫養費翔長大,還供他去國外讀書。小時候的費翔,被母親嚴格要求,每天必須讀書,完成規定的任務後才能出去玩。
也許,因為從小沒有父親,小時候的費翔特別害怕天黑。每次費翔害怕地大哭時,母親就會放下手上的工作,陪他聊天,給他講故事,溫言細語呵護他,給他唱歌....
後來,相依為命的母子倆,感情好得不像母子,而是姐弟。
有人說,為什麼費翔後來一直沒有結婚。據說,有兩個原因,一是他找的第一個女朋友,帶回家時,母親不同意。二是他後來自己主動不願意結婚,因為不忍心丟下孤零零的母親。
費翔曾對朋友說,這一輩子母親為他操碎了心,他不想讓母親再受委屈,更不想讓母親不開心。他怕自己對妻子的愛,超過了他對母親的愛。
因為他確實親眼看到過身邊的一些朋友,婚前挺好的,可結了婚後,卻讓老人家不高興了。「這事不會出現在我身上,媽媽為我辛苦了一輩子,她老了我得照顧她……」
1978年,18歲的費翔從臺北士林美國學校畢業,以優異成績考入美國史丹福大學,但,念的卻是醫科。雖然,他從小喜歡的是戲劇。
不過,一年後,他就自作主張。為自己的命運做主,轉入史丹福大學戲劇系。接著,又考入紐約專攻舞臺表演的Neighborhood Playhouse School of the Theater繼續學習他熱愛的戲劇表演。
臺灣歌手費翔1981年,21歲的費翔,學成歸來,回到臺灣。
沒想到,一回到臺灣就遇到了一個霸氣的大姐。
一把就把他拽住,說他帥,非要拉他在自己執導的電視劇《十一個女人》裡,演一個角色。
此時的張艾嘉,28歲,早已聲名在外。
就在這1981年,她和臺灣「黑道」演員柯俊雄,一起主演電影《我的爺爺》,輕鬆斬獲第1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成功封后。
還同樣在這一年,又出了一張由羅大佑製作,自己主唱的校園歌曲《童年》唱片,竟然擠入「臺灣百大唱片」前20位。
有一個人,這裡也必須提一下,他就是也在這一年紅的不能再紅的劉文正。
前一年,他演唱的校園民謠歌曲《鄉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被聽眾開始傳唱,火了起來。1981年,又憑歌曲《三月裡的小雨》更加紅上加紅。
但,他卻沒有想到,命運的安排,後來卻出乎他的意料。因為,另一個即將紅起來的準歌手,已經從美國回來了。馬上就會成為他的師弟,並「好基友」。
所以,她目中就忍不住有些無人,看誰都霸氣的很。但,不知為什麼,卻對費翔——情有獨鍾。
就這樣,年少無知的費翔,就被這位霸氣大姐拉下水,糊裡糊塗就跌進了演藝圈,成為一名什麼也不「懂」——
既不懂張艾嘉和他講的什麼香港新浪潮模式,也不懂如何把這種模式應用於電視臺裡的單元劇的「新秀」男演員。算是正式出道。
所以,第二年,渾身不得勁的費翔,就迅速逃離了張艾嘉。
一轉身投入總部設在英國倫敦,前面曾培養出周旋,胡蝶,劉德華,後來又培養出「永動機」羅志祥,蕭亞軒,張惠妹等歌手的EMI(百代)唱片公司的懷抱。
與音樂路上的第一個貴人,臺灣著名音樂人譚健常,合作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流連》。
這個譚健常,可不簡單。他和夫人小軒合作寫下過《三月裡的小雨》《三百六十五裡路》《故鄉的雲》,以及《我悄悄的蒙上你的眼睛》等流傳至今的歌曲。
費翔搭上譚健常,就像一屁股坐上了小汽車。
一出手,不僅獲得了金唱片獎,還憑主打歌《流連》成為冠軍歌曲。一夜之間,一炮而紅。
紅起來來的費翔,和還在紅的劉文正,立刻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經常一起在臺北一起逛街,一起喝啤酒,還一起「泡妞」,一起背唐詩。
而從唱歌上嘗到甜頭的費翔,趁勢而起,再次推出兩張專輯《問斜陽》《海闊天空》。儼然成為一名在臺灣冉冉升起的著名歌星,完全忘記了他在美國的所學,戲劇表演。
第一次戀愛的費翔事業上得意的費翔,也開始被愛情垂青。
一個小他1歲的女孩開始惦記他,她的名字叫葉倩文,也是從國外回來的。她從小就隨父母移居加拿大,現在回到臺灣,很不適應。感覺和很多人都說不到一塊去。
卻在一次聚會上,認識費翔。結果,兩人一見如故,談得火熱。愛情的小火苗,刷刷就燒了起來。
這是兩人的第一次戀愛,愛得大膽,也愛得毫不保留。於是,費翔就把他和葉倩文的戀愛告訴了母親。不料,卻遭到了母親的默默反對。
母親慢慢和費翔說,你事業正處於上升期,戀愛會耽誤你的工作。而她的事業也剛剛起步,你們兩人都不能幫助對方。
據說,費媽媽當時有個忘年交 " 閨蜜 " ,就是被稱為—— " 臺灣第一美女+才女 " 的胡因夢。與林青霞、林鳳嬌、胡慧中並稱為 " 臺灣四大美女 "。
而更要命的是,費媽媽心中早已經相中了與胡因夢齊名的林青霞,所以,對葉不論從哪一方面看,都沒什麼出彩的倩文十分不滿。一次還直接對葉倩文說——
" 我的兒媳婦是林青霞。"
這讓費翔很是難堪,卻又無可奈何。自從父親離他們而去,這些年來,與母親相依為命,不管做什麼事情,他都不忍心傷了母親的心,什麼事情他都聽母親的。
在這期間,費翔無心唱歌,躲出去又拍起了電影。
由瓊瑤小說改編的電影《昨夜之燈》,李佑寧導演的《竹籬笆外的春天》,與梁家仁和張明敏合作的《皇家大賊》。雖然都是鄭少秋,陳玉蓮,鍾楚紅這樣後來都成為大腕的明星。
但,費翔的電影事業,卻並沒有濺起什麼浪花。以至於坊間還傳出——費翔演戲不如唱歌,唱歌不如跳舞。
1984年,23歲的葉倩文,與費翔正式分手,毅然離開臺灣這個傷心地,轉戰香港。
當年,就緊鑼密鼓推出第一張個人粵語專輯《葉倩文》,其中的歌曲《零時十分》,還被入選1984年度十大勁歌金曲。
果然,老人說得沒錯,情場失意,事業得意。
1985年,25歲的費翔,也只好早早結束自己這第一段戀情,也毅然重回他已經越來越喜歡的歌唱事業。
上春晚的費翔也許,是受好朋友劉文正的影響。費翔也離開EMI公司,加入劉文正早在3年前就進入的寶麗金公司,推出的第一張專輯,竟然是《埋藏過去》。看來,他真是傷心了。
1986年,26歲的費翔,也想步葉倩文後塵,離開臺灣。
他把目標首先放在大陸,與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合作,出版了他在中國內地的第一張個人專輯《跨越四海的歌聲》,成為第一位跨越海峽進軍中國內地歌壇的臺灣藝人。
而就在這一年,費翔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
一位哈爾濱老太太,從家鄉寄了一封信,卻輾轉經過北京一手一手轉交,還到美國繞了一圈,才到了臺灣,最終到了費翔母親手裡,也最後到了費翔手裡。
原來,是費翔的姥姥。
已經40年沒見自己的女兒,也就是費翔的母親了,更別說自己的外孫費翔。
手捧姥姥的信,費翔心潮澎湃,非常渴望自己能去內地見姥姥一面。同時,費翔也對祖國大陸那片土地充滿憧憬,他和母親說——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到北京演唱給外婆聽該多好!
有一個成語,說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如果你天天念叨一件事情,久而久之,還真能心想事成。
也許,老天真地聽到了費翔的念叨,掐指一算,命中注定有費翔到北京一遊的承諾。於是,很爽快地就兌現了承諾。
1987年,27歲的費翔,以第一位回到祖國大陸的臺灣歌手身份,登上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唱了兩首歌——《故鄉的雲》《冬天裡的一把火》。
當時,費翔的節目被排在第31位,已是晚會尾聲。大家看了3個多小時的節目,已經有一些疲憊了。然而,當費翔一身充滿活力的紅色燕尾服登場,兩首歌曲一唱。
立刻徵服了現場觀眾,以及坐在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
27歲 臺灣青年歌手,費翔。一唱成名 ,一夜爆紅!
人的機會一輩子可能就這麼一次,而且還要分個先後。就像這上春晚,對很大多數人來說,就是機會。而費翔在人生 最初階段,穩穩地抓住了命運拋來的機會。
2年後的1989年,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臺灣籍歌手(號稱「民歌王子」),只比費翔小1歲的潘安邦,也和費翔一樣。
被命運送上一份上春晚的機會,他唱了3首歌,《外婆的澎湖灣》《太陽與月亮》《跟著感覺走》。尤其是《外婆的澎湖灣》,還是他第一個在臺灣首唱紅的。
可惜,他卻沒有費翔紅。他也不是第一個從臺灣來的臺灣歌手,雖然歌唱的一點也不比費翔差。
所以,這命啊,只能遇,而不可求。
而還是在1989年,沒有再上春晚的費翔,卻在內地12個城市一場接一場,連著舉辦了65場演唱會,場場爆滿,場場火紅。
隱退歌壇的費翔而就在這個1989年,費翔卻做了一個驚人的舉動。
這一年的10月22日,費翔卻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開了最後一場告別演唱會,已經紅得發紫的他,當眾對臺下觀眾說出了一個,他想了很久,最終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
離開現在已經有的掌聲和榮耀,告別中國流行樂壇,去美國百老匯。從頭開始,去完成早就在心中久久不能忘懷的音樂劇夢想。
「我能給觀眾的東西給的已經差不多了,如果再單調重複以往,最終就會榨乾了自己,疲憊了觀眾,我必須要學習些新的東西,挑戰自己,一定要在覺得自己很強的時候,就要邁出那一步。」
1990年,30歲的費翔,在而立之年勇敢放下此前的所有榮耀,只身前往紐約百老匯。
在百老匯,一切都是從零開始。費翔參加音樂劇《西貢小姐》的演員篩選,和300多個演員一起排隊候場,先後經歷不下7輪淘汰率很高的殘酷面試,接受評審團嚴苛的考核。
最終,費翔憑藉實力,從一眾演員中脫穎而出。參演歌舞劇《西貢小姐》,成為班底演員並登上了百老匯舞臺。也從此成為第一位被百老匯錄取的華裔歌手。
在音樂劇的道路上奔跑的費翔,先後演過《日落大道》中的Leo,《歌劇魅影》裡的子爵,《尼哥與諾拉》等等,一步步得到行業和觀眾認可。
甚至,後來還被著名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韋伯先生看中,被選為他專題作品的四大主唱之一,先後與莎拉.布萊曼、伊蓮.佩姬等天后合作。
再次戀愛的費翔而就在美國的這些日子,費翔又遇到了他的第二段似是而非的戀情」。
留學國外的楊瀾,是費翔的小迷妹。
1994年,26歲的楊瀾,放棄主持紅極一時的《正大綜藝》,赴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和公共事務學院主修國際傳媒。一次偶然機會,與費翔在一次聚會上再次相遇(上一次還是在北京)。
兩人只要有空,就相約一起去看展,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看音樂劇……
但後來,兩人還是「分開」了。據說,是楊瀾發現自己對費翔只有崇拜,沒有愛情。她很務實,和費翔這樣的美男子戀愛玩玩感情遊戲還行,要真選老公,她絕不會選費翔這樣的「大眾情人」。
果不其然,幾年後,楊瀾與香港富商吳徵結婚,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第二年,就為「牛糞」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
再次失戀後的費翔2001年,41歲的費翔,牽線搭橋。
邀請韋伯先生攜百老匯班底,第一次踏上中國,在人民大會堂和上海大劇院為觀眾獻上5場精彩絕倫的《非凡之作韋伯爵士世界音樂劇盛典》音樂會,讓西方主流音樂劇第一次進入中國。
2005年,45歲的費翔,又心痒痒,開始嘗試演電影。
與言承旭、張鈞甯出演臺灣電視劇《白色巨塔》,演醫生莊明哲。在《畫皮2》,演天狼國邪惡而又法力高強的巫師,造型需每3小時補一次妝,費翔依然笑忍片場高溫酷暑。
費翔之所以能成為費翔,不僅有命運的眷顧,還有他對藝術的認真,嚴格。上臺唱歌,他對燈光音響各方面都要求一絲不苟。表演前,認真走位,用心排練,其敬業程度,令同行欽佩不已。
他說:「藝人,就是要把最好的一面留給觀眾。」
為了把最好的一面給觀眾,多年來,他不管何時何地,都嚴格自律。
為管理好身材,可以一天只吃一頓飯,而且只吃蔬菜,可以戒掉自己最愛吃的麵食餃子。同時,還長期保持健身的習慣和規律的睡眠。
如今的費翔,美國呆幾個月,臺灣呆幾個月,內地又呆幾個月。也演戲,也演劇,還唱歌。不過,他對名利已經淡了。畢竟61歲的人了,這麼多年來,什麼沒見識過啊。
只是,有網友很擔心他的晚年,一個人孤獨。
但,費翔卻一直有著自己的愛情觀,他說「幸福不是目標,是一種狀態和過程,我不給自己施加壓力,一切順其自然。」
所以,他也是隨遇而安的人了,愛時,就在一起;不愛了,就分開。誰也別纏誰,誰也不誤誰。
但,費翔曾經說過的一種愛情,卻有很多網友表示不能苟同。
他說:「理想中的那個情人絕對不是我想要的。」
」我過去曾經愛過的人,還有我看我身邊的人,深愛另外一個人,你其實愛上的是她的缺點,是那些地方你的那種動心,然後你會想幫助她,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愛。」
照費翔這樣說,沒有幫助,就沒有愛情了?
不僅網友不敢苟同,我也不願苟同。你呢,你願意苟同費翔的愛情觀嗎?
其實,費翔內心真正想的是,自由。
費翔曾在多個場合,說自己——「已經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婚姻是要慎重考慮的,兩個人在一起天天快樂最重要。」
也許,父母的婚姻,早已影響了他。童年的經歷,讓他害怕被人拋棄,也害怕自己拋棄別人。因為他從小就知道,愛情是不可控的,也就是不可靠的,而唯有親情,才是永恆。
就像他和母親,母親和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