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策克頓旗下劇酷傳播出品,導演蔡晶盛執導,編劇饒俊執筆,黃曉明、宋茜、盛一倫、張儷、翟天臨、羅雲熙、吳倩、沈泰等主演的古典神話劇《上古情歌》以團滅的形式結束了這段在大荒之內亙古綿延的悲歌。當阿寞一人守望整個大荒時,那些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木青廖若、昱辰、知若、亦籬、好閨蜜雲桑,她此生最愛的男人赤雲,統統都不在了。此時的木青寞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活,她是為所有犧牲的人而活。
電視劇很少有這樣角色集體被「滅」的情況出現,即使最終不是大團圓的結局,但全劇終的字幕出現之前,都會設置一些主角的留白,讓觀眾有一絲幻想,畢竟活著就皆有可能。但《上古情歌》直接讓角色「死得透透的」,打破幻想,沒有留餘地。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比起喜劇,悲劇更具震撼力,會產生令人流淚的衝動——從來沒有傷害過任何人,善良正義的知若,死於與童崢的對戰中,而他的妻子亦籬更是不肯獨活,殉情而死;明明是希望自己喜歡的角色有個幸福的結局,然而當赤雲只能「換心」的方式去救阿寞時,便註定了期望會落空,阿寞終失去了愛人的守候。悲劇放大了人心中的痛苦與遺憾,將人生美好的東西進行「毀滅」,通過這種「殺死」美好的方式引起壓迫感和痛苦感,讓情緒到達極致,這就是悲劇的魅力,也是本劇設置這樣的結局希望達到的效果。
《上古情歌》利用後半段的重要情節——昱辰之死,浩許之死,知若、亦籬之死,景時、雲桑之死——盡力渲染悲劇的魅力,希望在藝術表現手法上取得共鳴。以景時、雲桑為例,從最初相遇時的相互誤會,大婚之際又遇淵寒之死,雲桑為玄牧斬斷青絲,景時以雨塵的身份守護在雲桑身邊,到最後兩人幻化成靈蝶比翼雙飛。試想一下,這對情侶的愛情一路坎坷,倘若最後兩人幸福美滿地在一起了,必然會稀釋掉之前為這份愛情鋪墊的無奈與遺憾,而以「幻化靈碟」結尾,會讓觀眾產生心理上的「共振效應」,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悲劇中傳達的心理壓抑感。說白了,就是如果梁山伯與祝英臺最後快樂地在一起生活了,那麼他們只是中國歷史上成千上萬才子佳人中的一對,沒有人會知曉,但他倆沒有在一起,則變成了後世流傳千古的愛情故事,之所以把他倆摘出來就是因為梁祝這對cp能產生「共振效應」,最大限度地將悲劇的魅力及藝術的張力發揚光大。
能產生這種效應的不僅僅局限於愛情,《上古情歌》深諳此道,所以有了「昱辰之死」,作為大荒公子榜上的風雲人物,昱辰有的不僅是超強的功力,更有著堅毅優秀的品質——強大、聰明、驍勇善戰、洞悉局勢、愛護家人,所以當無所不能的昱辰死的時候,刺痛的不僅是知若、阿寞、紫株的心,也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在我們的常規認知中強大的人一定能笑到最後,然而認知並不代表結果,藝術可以折射現實——在命運面前誰都無法說不,昱辰之死造就了一種悲劇上的反差美——以為的與出乎意料的。而《上古情歌》以悲劇結尾,也是為了打造上述效果。
有了悲劇作為皮肉還不夠,更為關鍵的是骨血,將大義這個主題定為骨血,作為打造整部劇的基調,也讓悲劇的這副「皮肉」更加順理成章地生成。劇中的大義,從小處著眼,是阿寞、知若、昱辰的互相扶持的兄妹之情,是阿寞、赤雲,知若、亦籬,景時、雲桑的不離不棄的男女之情,是昱辰、晟侖,赤雲、浩許的兄弟之情。昱辰與晟侖,雖立場不同,仍舊能推心置腹、肝膽相照。阿寞、知若、昱辰,更是相互疼愛彼此,在昱辰、知若相繼離開之時,阿寞的悲慟之情讓人動容,最疼愛自己的兩個哥哥都死在了戰場之上,四哥甚至連屍首都沒有,想來阿寞最終披掛上陣也是為了替自己的哥哥們完成遺願。
作為本劇的主線,在愛情方面,最濃墨重彩的兩處情節要數亦籬為知若殉情、赤云為阿寞換心。亦籬在得知自己丈夫去逝之後,葬禮上佯裝堅強,為的是手刃間接害死知若的兇手佶侇、亦籬的殉情有跡可循,從成親時讓知若承諾一生只娶她一人,到戰場上要與知若同生共死,亦籬對知若的愛讓她無法獨活,自刎於知若衣冠冢前。知若亦籬的愛情濃烈而決絕,至死不休。
而赤雲與阿寞的愛情同樣濃烈卻夾帶著被迫的隱忍——兩情相悅,桃花之約,另嫁他人,痴心守候,每一次過一道關,消一個坎都以為之後一定可以相守在一起,與子偕老,但每一次都是赤雲、阿寞和觀眾的「以為」,直到最後兩人兵戎相見,對峙沙場,劇情到了最劍拔弩張的時刻,當阿寞選擇犧牲自己時,赤雲選擇阿寞——以心換心,阿寞對彌留之際的赤雲訴衷情,故事講到這裡驟然放慢了節奏,赤雲作為團滅軍團中最後一個下線的人,承擔著一切歸於平靜的美感與對阿寞的愛與善意,也給觀眾留下了消化悲傷的空間。
從大處著眼則是他們每個人心中用盡全力去守護的信念——家國天下。阿寞寧可犧牲自己也要阻止戰爭的進行,因為她不忍看到大荒生靈塗炭;雲桑寧可與景時分開,也要盡全力維護玄牧的安定,讓子民免受迫害;昱辰知若戰死沙場,為的就是保證宣陽的平安,甚至晟侖的「不出兵」也是考慮到整個凌雲的安危。在「大我」面前自願變成「小我」,在愛情與大義面前選擇後者,每一個人的每一次犧牲都是為了讓自己所守護的人活得更好。在利己主義大行其道的今天,《上古情歌》堅守宏大愛情觀的情感表達,將「大義」「自我犧牲」等崇高精神重新以戲劇的形式回歸觀眾的視野,告訴世人——「有些事,你沒有做,但總有人在做」,這個世界從來沒有天生的「歲月靜好」,如果你遇見了,那是因為有人替你「砥礪前行」,所以請牢記那些人,他們值得被銘記。
除了悲劇的藝術表現形式和集體主義精神的價值觀輸出,劇情方面,通過高潮迭起的劇情設置——幾段愛情與集體利益的衝突、不同陣營之間的相互博弈、劇中角色赤雲晟侖童崢的pk對決,使得整部劇節奏很緊湊。製作方面,22萬坪的人工置景、111個的場景設計、7個完整的園林搭建、近千人的攝製團隊,以及片方利用微縮景觀巧妙融合全CG動效,虛實結合所營造出來的恢弘磅礴之氣勢,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給觀眾呈現真實唯美的視覺感受。此外,劇中的造型服裝也很養眼,作為王姬,阿寞和雲桑多套仙氣十足、典雅大氣的長裙造型引得熱議。
雖然熱播劇《上古情歌》在東方衛視已迎來大結局,但有興趣的觀眾還可以在騰訊視頻上繼續觀看這段大荒中的虐心情歌。
微信號: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交流平臺
【影視獨舌】
由媒體人李星文主編的影視業垂直媒體。我們對行業感興趣,對新聞有動力,對思想光芒趨之若鶩,對審美高地心嚮往之。覆蓋微信公號,微博,新浪看點,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網易自媒體,搜狐自媒體等十大平臺。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