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成功之後,韓國真人秀模式繼歐美之後成為國內電視臺爭搶的熱點。近日,有消息傳出,在韓國如日中天的戶外真人秀《Running Man》(跑男)正在洽談中國版權,此舉卻引來了粉絲們強烈的反對。在一項名為「《Running Man》中國化,你支持嗎?」的調查中,高達95%的受調查者把票投給了「求放過」。許多網友留言表示,「跑男」製作難度大,費用高,藝人無條件配合,造成這檔節目「漢化」難,「難於上青天」。
「跑男」製作難。首先是隊伍龐大,「跑男」中,扛著攝影機奔跑的攝像、精心設計遊戲環節的製作組,每期cosplay各種角色的工作人員,再加上後勤保障,製作人數多達幾百人,相當於央視春晚的規模。但春晚是一年一次,節目完成就地解散,而「跑男」是每周一次,許多人員從2010年節目誕生就開始共事,一路將「跑男」的收視從3%拉升到18%,團隊的耐力和默契程度都讓國內電視臺望塵莫及。另外,「跑男」的製作也很難,製作地點一般都是韓國標誌性的建築物和旅遊景點,遊客多,沒法封閉拍攝,充滿不可控因素,拍錯了不可能重來。2011年後,「跑男」先後到泰國、北京、香港、澳門取景,有人透露,一期海外版的費用高達2億韓元,折合人民幣超過了100萬一集。而「跑男」對於觀眾也異常闊綽,2010年至今,送出去的金條不計其數,這也成為「跑男」經久不衰的魅力之一。
以上難點還只是「跑男」作為戶外真人秀的「常規難度」,國內電視臺如果交個土豪朋友,不愁拿錢買來一切。「漢化」「跑男」最難的還是如何讓參與的大腕們無條件地配合遊戲進行。「跑男」的7個主持人中,41歲的劉在石,已經是韓國主持界獎項的「大滿貫」選手,節目中能頂著恐高症跳下蹦極臺;池石鎮,是脫口秀的頂級人物,在室外的泥潭、水稻田、遊泳池中摸爬滾打、任勞任怨;金鐘國,國民歌手,因為錄製節目受傷臉上貼滿膠帶,形象全無;姜Gray,HIPHOP界領袖,在節目中大跳狗腿舞;宋智孝,唯一的女性,素顏出鏡,跟男生揪頭髮打架,不受任何性別優待……常駐主持人之外,作為嘉賓出場的Super Junior、東方神起、少女時代、崔智友、河智苑等無一不是大牌,但在節目中無一不是潑得髒水,下得泥潭,經得調戲。
而這種在韓國娛樂圈看來再正常不過的「演出」,對國內藝人來說卻是「不可思議的遊戲」。說到底是兩國藝人所處的生態環境大相逕庭。在韓國,電視臺只有三家,藝人們為了上鏡輕易不敢說不,敬業就成了韓國藝人受到觀眾、同行、電視臺尊重最實用的辦法。國內的情況卻恰恰相反,有人氣的藝人有限而上鏡的機會無窮,上半年為了爭搶少數幾個符合條件的明星擔任自家選秀導師,13家電視臺開出了天價,擠破了腦袋。請回來的明星,電視臺逢迎多於控制。於是,當某強音要展示導師和學員一對一教學時,我們只能看到導師帶著學員在自己的發布會上露一小臉便草草結束。在某跳水秀中,當被寄予厚望的小天王中途退場時,電視臺只能出面給自己打圓場,沒辦法,來跳水的明星是一期一期籤的,跳完這次人家已經履行完了任務。這種情況還出現在正在進行中的《全能星戰》中,當帶著自己的樂隊上場演唱的孫楠一次次斬將奪魁時,只能共用節目組樂隊的其他歌手抱怨「和孫楠比賽,輸在了起跑線上」。但當所有人都默認不唱自己的成名作,張韶涵卻違規演唱《隱形的翅膀》時,其他人也難免憤憤不平——節目組缺乏對比賽規則的維護,對一些人的遷就,造成了對所有人的不公,也降低了比賽的激烈程度。
所以,是否引進《Running Man》,除了有錢有製作班底,還要看國內真人秀的進化程度,在現有的狀態下,明星在節目中,還是秀的成分多,真的內容少,節目組對於明星缺乏約束力,明星們即使甩手不幹,也不愁找不到飯轍。如果此時引進《Running Man》,難保這檔節目不會成為另外一檔《Showing Man》。與其搞個「半生不熟」、「四不像」,不如先放過《Running Man》。文/本報記者 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