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期拉著行李箱返回到大學宿舍的時候,門口大大的廣告燈牌上是《風犬少年的天空》的大大的海報,彭昱暢的青春洋溢的大大的笑臉讓我毫不猶豫的打開B站開啟了追劇之旅。
打開B站還可以看到,B站還給風犬開了專欄,可見小破站對這部青春劇的重視程度。片子的主人公有八個。
塗俊。綽號,老狗,八歲那年媽媽改嫁走了,爸爸在家裡經營著一家豬肉鋪。
朱瑋嬌,綽號,大力嬌,天生神力原因不詳,父母在老狗家豬肉鋪旁邊開著一家尖叫麵館。
丁榮亮,綽號,咪咪,父母都已步入老年,卻總是為難老母親吵著吃咪咪的孩子,喜歡同班一個女孩子從小學到高中。
羅坤喜,綽號,大嘴,看似不學無術,實則智商過人,天賦異稟,日常沉溺於推銷自己的泡妞指南。
劉聞欽,老狗的大哥,因為父親的病不得不輟學做燒烤的神秘少年,據說是解放碑中學的神話。
李安然,藉口父親工作調動轉學到重慶,來解放碑中學尋找劉聞欽。
馬田,陪著李安然轉學的三好學生,身高出類拔萃,長相出眾。
片子開頭,馬田,李安然與大興村的四個主人公之間存在著種種矛盾,兩個從小家境優渥,學習成績優秀的三好學生與四個調皮搗蛋的追風少年互不理解。
矛盾是自然的,從小生活的環境不同,各種觀念也不一樣。馬田和李安然是高階層的代表,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住的是大別墅,穿的是名牌鞋,名牌裙子,從小接受的是大城市的教育,禮貌,優雅,優秀。
但他們身上缺少,偏偏追風少年身上有的是那一股子真實的,青春的,野蠻的活力與氣息。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情節就是,在馬路的兩旁,馬田和李安然與追風少年們各走一邊,李安然說,你說他們四個怎麼那麼奇怪,他們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啊。
追風少年們也背著書包,邊打邊鬧,討論著這兩個新來的同學,你說新來的那兩個到底是什麼樣人啊,啷個那麼奇怪。看似兩個很對立的群體,其實卻沒有相互討厭,只是對對方不了解,對對方存在著誤解罷了。
矛盾化解的第一個機緣是在一次馬拉松賽跑的訓練過程中,大馬路上,城管突襲菜市場,同學的媽媽艱難地推著水果攤車往坡上跑,幾個追風少年看到了,風似地跑過去,「大娘,我們來幫你」。
那一刻,從馬田的眼睛裡我看到的是不解,下一刻便是佩服,便是加入。追風少年固然調皮幼稚,但他們身上的善良、真誠和熱情也在閃著光不是麼?
老狗看到過來幫忙的馬田仿佛也覺得,原來這個人並不一直是冷冰冰的。
作為一部青春劇,整部劇中少不了的自然是愛情故事了。
劇中穿插著咪咪和陳圓圓,李安然和劉聞欽,老狗和李安然,馬田和大力嬌四條感情線,咪咪從小追求陳圓圓,抓住一切機會向陳圓圓表白,但陳圓圓卻從來沒有接受過,李安然轉學來尋找劉聞欽,劉聞欽因家境原因卻輟學去做了燒烤,老狗喜歡著恬靜美麗的李安然,卻一直幫著李安然尋找劉聞欽。
馬田在剛入學的時候看到嬌嬌揍老狗,以為嬌嬌是除暴安良,喜歡上勇敢的嬌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這也是全劇中我最喜歡的cp,隔著屏幕都能看到馬田對嬌嬌的寵溺。
劇中最虐的一對大概就是李安然和劉聞欽了吧,劉聞欽帶李安然去吃必勝客,一頓飯錢花完了劉聞欽一個月的飯錢,去逛商場一雙鞋就要一千多。為了李安然的生日時可以送她一條項鍊,即使受傷了還去打球賺錢,卻在吃飯的時候發現自己買的那條項鍊竟然只是和高檔餐廳的五等獎是一樣的,連拿出手都沒拿出手。
這些都讓劉聞欽感覺自己和李安然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他問李安然,你說,海裡的蝦和河裡的蝦能生活在一起麼,安然回答,當然不能啦,海裡的蝦和河裡的蝦從小生活的環境就不一樣,怎麼能生活在一起呢?
最後劉聞欽選擇了離開了李安然,即使即使兩個人彼此都十分喜歡,但生活和現實就決定了兩個人不能在一起。
劇中充滿了笑點和淚點,誇張的情節中卻又是真實生活的折射,有人說這部劇不應該被稱作青春校園劇,它是一部青春社會劇。
與以往一些青春片不同的是,這部劇沒有將焦點過多的集中在校園裡,而是投射在校門外的社會中,犄角旮旯的麵館,青石板小巷的那棵樹,樹下總坐著老爺爺在下象棋,在閒聊,斜坡上的水果攤,城管,豬肉鋪,靚麗的商場櫥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庭,或圓滿,或殘缺,這一戶戶人家中上演著不同的故事,有歡樂和感動,也有無奈和悽涼。
為什麼追風少年會讓我觸動,或許答案是,追風少年們活出了我想要的青春的樣子,勇敢,熱烈,無所畏懼。恐怕這也是大家喜歡這部劇的原因吧。
須臾間大學已是第三年,抬頭望向天空,問自己,我們是否也能稱作追風少年呢?我們的夢還存在麼?一直以來我們在追求的又是什麼呢?
又或許這就是生活的意義吧,在迷茫中尋找自己,等風來,不如追風去,我們也可以成為勇敢的追風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