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婭、李子柒又上熱搜了。
一個火遍外網的「網紅」,一個叱吒國內的「主播」。
這一次齊名熱搜榜,不是因為什麼合作,而是因為她倆一起被評為選「全國青聯委員」。
消息一出,無異於一顆炸彈,瞬間引爆網絡。在這條微博下的10000多條評論裡,70%都在陰陽怪氣地說著:這兩個女人不配。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就這也配?」
「網紅當道,社會的悲哀」
「我是更看不上全國青聯委員了」
「一個做直播都可以的話,那我們讀書有什麼用?」
批評、謾罵、不服、不甘。各種負面情緒充斥在評論區。
在這些人眼裡,薇婭和李子柒,不過是兩個難登大雅之堂的炒作網紅,根本配不上這樣的榮譽。
但如果你仔細看看,會發現今年的青聯確實與往年不同。
除了李子柒、薇婭外,還有電競選手,塗鴉師、視頻博主、烘焙師、作家、快遞員等之前從未出現過的職業。
其實本就是評選各行各業的優秀青年代表,回看李子柒和薇婭的履歷,你會發現,她們的努力,真的值得。
持續奔跑,才會被時代選中
在我們眼裡,薇婭是1年賺超過20億,全網擁有超過2千萬粉的女主播。
但在你看不見的,是她——
幫袁隆平推廣水稻,1分鐘就賣出86萬斤;
與阿里魚嘗試直播帶貨新模式,5000條牛仔褲1秒被搶斷;
幫薛兆豐賣書,65000冊瞬間秒光。
同時,她也是援助了37所貧困學校的人。甚至在「2020中國慈善家榜單」中,薇婭位列44位,捐款數額達1316.7萬元。
你更不會知道,在淘寶直播1000多天裡,薇婭每天都是7點開播,12點下直播。
每天高強度工作10個小時以上,不喝水,甚至都沒時間上廁所。全年無休,每天只睡5、6個小時。
即便如此,還是有人覺得她的成功太輕而易舉了。
你認識的李子柒,可能是在外網擁有千萬粉絲,每條視頻播放量高達500萬的網紅。
她的粉絲,遍布全球。李子柒本人,也被稱為新一代的中國文化輸出者。
但你又知不知道,那個令她大火的《蘭州拉麵》視頻,她一共拍了200多個鏡頭,整整拍了3天,每天只吃一頓飯,拍廢的麵粉有20多斤,做成大饢吃了半個多月。
拍雪景的時候,她一個人去爬海拔2000多米的雪山頂。手凍得沒知覺了就放衣服裡捂著,緩過來了接著拍。
那幾十秒的雪景,是她在雪山上凍了7、8個小時換來的。
李子柒名言光滑的臉蛋,你覺得不是農村的寫實,那她那雙見證了所有苦頭,粗糙、關節突出的手指呢?
比起「網紅」,或許「匠人」這個詞更適合她。
這個世界從沒有一夜成名,有的只是百鍊成鋼。所有你羨慕的生活背後,都有你熬不了的苦。
你的刻板印象,是一道枷鎖
我們總說,英雄不論出處。
但事實上,大部分人都是會被英雄的「出處」先入為主。只要不是主流群體出身,獲得了這個行業鮮見的褒獎與榮譽,那必然會點燃人們的憤怒。
十幾年前,李宇春登上《時代周刊》的時候,也遭受過不少人的質疑。一個選秀出身的年輕女孩,憑什麼登上世界雜誌的封面。
不滿並沒有隻存在於此,當某個人打破了你對行業的刻板印象後,他也會成為眾矢之的。
還記得倍受敬仰的鐘南山院士,因為自己兒子在某節目裡佩戴了愛馬仕皮帶,被網友群攻的事嗎?
你不是應該穿著打補丁的衣服,每頓飯兩個白饅頭,天天擠公交車上班嗎?
你居然敢用愛馬仕?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這種思想,著實狹隘。
就因為他不符合你心中那個完美的清貧醫生形象,便破口大罵。實在太傻了。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就會收穫多少。獎勵可能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
與其在看見別人享受榮譽時嘶吼:憑什麼是她!
不如冷靜下來思考:為什麼不能是我?
現在吃過的苦,都是以後可靠的樹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富人會越富,窮人還是窮人?
有一個只有8個字的高贊回答:強者互持,弱者互撕。
確實,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欣賞別人、相互成就;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通過打壓對方,來填補自己內心的自卑感。
高層次的人,也更容易明白一個道理:現在比你優秀的人,他們都咬著牙度過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沒人噓寒問暖的日子。
2000年,華為成立13年。
那時的華為屬於班裡的差生:招來的學校精英擅長理論,連真正的交換機都沒見過;工資不能按時發,有人領了年終獎就跑了;小偷經常翻進辦公室,偷完空調偷研發的新產品。
最要命的是,沒錢。
那段時間裡,任正非每晚都做噩夢,要麼就是半夜哭醒。他幾近崩潰,動不動就想跳樓自殺。一查,抑鬱症。
「我知道這是一種病態,知道關鍵時刻要求救。但我真的承受不了這麼大的社會壓力。」
但後來,華為讓5G,成為我們1840年以來,第一次領先世界的技術。
牛B都是給別人看的,只有苦B才是自己的。
年收入過億的李佳琦在爆火之前,默默無聞了十幾年;
嶽雲鵬在成為「小嶽嶽」之前,被人欺辱,只能打雜;
董明珠在成為全網都愛的「董小姐」前,是一個喪偶的銷售員;
馬雲在淘寶成功前,被人唾棄被人罵「騙子」也是常有的事。
與其猜測懷疑別人的成就,不如沉下心自我修煉。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就像茨威格說的: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努力過,就絕不會被辜負。
而當你面對別人的成就,如果鼓掌太難,就安靜相待,這也是一種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