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出於少典,生於壽丘(軒轅丘),長於姬水,故而以姬為姓,以軒轅為名。
有些人還未出生就註定了不會平凡
相傳黃帝的母親是附寶,聖賢之人,但是卻又無比的想要做一個母親,於是日日夜夜地向上天祈禱,能生一個大胖小子。有一天,附寶一個人來到了荒郊野嶺,她又想兒子了,開始就祈禱。上天被她的真誠所打動,開始電閃雷鳴,狂風大作,一個雷劈中了附寶,她全身麻木,眼花繚亂,自此她便有了身孕。附寶懷孕24個月,生下了黃帝。出生當天,天空出現五彩祥雲,百鳥朝鳳。
據司馬遷寫的《史記》上說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聰明。」大概意思就是說,黃帝生下來就是個神人,幾個月就能說話,長到七八歲時,就有大人風度,十二三歲就有大智慧。
既然生得逢時何不一番作為
《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犯,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天予不取反受其害,既然生在這個時代為什麼我不去爭取呢?炎帝年紀漸漸大了,力不從心,其他的部落首領開始不安分了,導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這個時候黃帝站了出來,誰亂就打誰,平定了諸侯,諸侯臣服於黃帝,其中最能折騰的是蚩尤,還得聯和炎帝、諸侯一起去攻打蚩尤。之後,黃帝開始修行德業,整頓軍業,研究節氣變化,種植五穀,訓練猛獸,最後與炎帝戰雨阪泉。自此黃帝統一了各個部落,被諸侯尊為共主。
後世的人們為了表示對黃帝的尊重,以及對他功績的讚揚,稱之為「人文初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