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國民初戀」金莎疑似因為重大舞臺失誤被淘汰。看她哭得稀裡譁啦的時候,忽然很想說:金莎,或許,你可以學學張含韻。
網絡截圖
幾期節目追下來,總覺得金莎和張含韻很像:一樣年少成名,一樣外形甜美可愛,一樣人設崩塌、突然沒落。所不同的是,張含韻憑藉自己在影視、配音上的發展,讓人看到了不一樣的她,而金莎似乎永遠活在「藍菲琳」的年代。
因為一部《十八歲的天空》金莎成了「國民初戀」,走紅後的她順利籤約海蝶音樂,是海蝶音樂籤約的第一位中國內地歌手,並送到新加坡海蝶音樂森林學校特訓,起點頗高。
《十八歲的天空》劇照
之後的2005-2010年,可以說是她的巔峰時期。
以「小師妹」身份和林俊傑合唱《被風吹過的夏天》成為KTV必點曲目、各種音樂類新人獎拿到手軟;和胡歌搭戲參演熱播劇《神話》並獻唱插曲《星月神話》;赴臺灣錄製王牌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娛樂百分百》;可謂影視多棲發展。
當年「酸酸甜甜」的張含韻
首屆「超級女聲」亞軍王提,估計很多人都不記得她的名字了;冠軍安又琪倒是發了幾張專輯,可惜蹭著周杰倫的名聲還是反響平平。而只有15歲的張含韻成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街頭、電視、網絡都是她的新聞,那句「酸酸甜甜就是我」是那個年代最流行的廣告語。
剛出道的金莎被公司要求走可愛路線,她坦言,公司給她的企劃要求就是三個字——「裝可愛」,這讓她有點鬱悶。
《乘風破浪的姐姐》截圖
而張含韻卻被貼了十幾年「酸酸甜甜」的標籤,她說,剛拿到這首歌的時候她就和著名製片人文雅吵了一架,因為她覺得這首歌「太噁心」了,一度罷錄,最後迫於壓力還是硬著頭皮唱完。
十幾年後,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金莎說,她最大的優勢就是自己的「聲線」,唱的依舊是青春氣息十足的抖音紅歌《少年》。張含韻自彈自唱的《Wonderful U》卻豔驚四座,網友贊她氣質優雅,眼神溫柔而又堅定,她說:「還可愛啊,我都可愛了十幾年了!」
Wonderful U
這,也許就是兩個人的差別。
兩位年少成名、形象相似的女藝人,甚至都有相似的演藝經歷,一起體會「斷崖式」跌落;一夜成名,也是一夕間,人設崩塌,進入人生中的「至暗時刻」。
如今喊著3年沒談戀愛的金莎,當年的緋聞倒是不少:一會兒被拍到和梅婷老公鄢頗「牽手」進KTV,一會兒又被拍到和韓寒月下漫步。網傳林俊傑和當時還有些名氣的阿杜都對金莎有意,在2010年林俊傑演唱會上,甚至有個「下跪求婚」的橋段。雖然,都沒什麼「實錘」,但對金莎清純的形象打擊很大。
圖片來源:網絡
而最嚴重的還是2008年的「潑婦門」事件。
2008年3月,金莎在錄製完《舞林大會》後,因和歌迷合影耽誤了時間,和她同車的女歌手斯琴格日樂當場發飆,據說是爆了「粗口」,金莎為了維護歌迷下車。自覺委屈的金莎,在自己的博客上以一篇《當女歌手變成潑婦》的博文,拉開了她與斯琴格日樂的口水戰。斯琴格日樂則發文回擊是金莎耍大牌讓所有工作人員等待半小時,並澄清了自己現場沒爆粗口。之後,金莎祭出第二篇博文《出陰招是一種藝術》,直指對方還用粗口罵過其他歌手。對此,斯琴格日樂為維護自身名譽,直接一紙訴狀把金莎告上法庭,結果金莎敗訴,刪除博文並道歉。
圖片來源:網絡
事件的真相,也許只有當事人知道,但有時候真相併不是最重要的,成年人的世界裡更講究得失、利弊。也許一時衝動的金莎,怎麼也沒想到,這件事會是她走「下坡路」的預兆。
和金莎的「實錘」事件相比,張含韻的「黑鍋」背得有些冤枉。年僅15歲的她,承受更多的是惡意想像、無端揣測和網絡暴力。
圖片來源:網絡
2005年6月,張含韻被北京女子實驗中學退學,理由是:「名氣太大,影響其他孩子學習」。此後,沒有哪所普通高中願意接納她,「上學」是她那一年許的新年願望。在訪談節目《天方夜譚》上,她把「憧憬」念成了「撞憬」,人們嘲諷她發明了「新詞」,說她沒文化、連漢字都沒認全。隨後,謠言四起,坊間盛傳她成績差,數學只考了2分,在學校裡抽菸、打架,是個「不良少女」,甚至還有更難聽的名詞——「校園交際花」。更可怕的是,她的頭像被嫁接到各式AV女優身上,點擊率很快超過200 萬,網上瘋傳「張含韻裸照」……
十八歲,應該是每個人最美好的青春年華,迎接她們的應該是陽光和未來的希望,而十八歲的張含韻,她的天空卻是灰色的,甚至是如夜般黑。
為了生活、為了養活團隊,金莎開始走穴、接各種商演,沒有合適的劇本,她就演演小配角或者偶爾客串。商演的時候可能沒有正式的舞臺、設備很差,有時甚至直接在路邊開唱。演出的曲目大多數是《被風吹過的夏天》、《星月神話》、《愛的魔法》,被她自己調侃成「商演三件套」。
商演
雖然說多了都是辛酸,但這是她認為的她能做到的最正當的賺錢手段。
張含韻回憶起那段從爆紅跌入谷底的歲月,這樣寫道:
「那五年裡我沒有工作,沒有社交,每天呆在屋裡想自己可以做點什麼改變現狀。如果說我五年前像一直走在暖洋洋的大道上的話,這五年裡我就一直在走冷冷的夜路。這條路那麼長那麼黑,中間無數次我都在想,什麼時候才能看到一點點光啊?」
大家都懂得:這世界唯一不變就是改變。
金莎說,她慢慢意識到「過氣」之後,也嘗試著改變自己,2013去韓國受訓練習聲樂,也進修表演課,但似乎大家看不到結果。
易立競在《對話》中曾問過金莎:有沒有一段時間是沒有東西來找你的?金莎說:我的命運挺奇怪的我想要的不會來找我,找上我的都是我不想要的。
《定義》採訪截圖
從這個對話中,我們不難發現,其實金莎還有著一份不甘心,可是,我們不禁要問,那她對自己的認知就是對的了嗎?她坦言自己喜歡美麗的舞臺,享受忘我和觀眾的歡呼,即便她現在已經不具備這樣的資本了。
回到《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期,金莎唱的那首《少年》。她說她本以為沒有什麼打分、考核,所以才選了一首對她來說有挑戰性的歌曲。
少年
可是,她的舞臺表現有多好嗎?似乎並沒有。唱跳都很一般,還是那樣甜甜美美的聲音,打扮的像日本女團的青春少女,比劃著幾個簡單的動作。如果這樣並沒有太大難度係數的表演對她來說是挑戰的話,那不敢想像,她的舒適區是多麼平庸。
張含韻這幾年的發展卻是真正讓人眼前一亮。
影視方面,她逐漸擺脫了「酸酸甜甜」小女生的形象。《蘭陵王妃》播出後,很多人評價張含韻的演技「讓人意外」 ,她把元清鎖的拿捏得恰到好處,一段段哭戲,隱忍中帶著無盡悲傷,把觀眾虐得肝疼。
《蘭陵王妃》劇照
《新蕭十一郎》很多觀眾不喜歡劇情、不喜歡人設、不喜歡很多差強人意的演員,唯獨張含韻的「小公子」讓人覺得舒適,她把人物的清新靈動又帶點腹黑演繹地淋漓盡致。《知否》中,只有客串戲份的盛淑蘭,面對丈夫的羞辱,聲音顫抖,「呸」地一聲,道盡所有憤怒、屈辱、悲傷,釋放中有克制,柔弱中有堅定,封建禮教之下,婦女的隱忍與爆發,被她演繹得酣暢淋漓。大家突然意識到:張含韻可不再是個「小姑娘」了。
真正讓她大放異彩的還是《聲臨其境》,無論是馬冬梅的大碴子東北腔,還是《冰雪奇緣》中三個年齡段的安娜,抑或是和韓雪合作的《後媽茶話會》,讓人驚呼:張含韻簡直是個寶藏女孩兒!
聲臨其境
張含韻變了,很少有人會再把她和「酸酸甜甜就是我」聯繫在一起了,回憶起那段歲月,她說,這些都是她的寶藏,她對過往充滿了感恩。
「人設」是很多藝人出道時公司給的「標籤」,這代表著你的形象,你的路線,但有時候「標籤」貼久了很有可能就撕不下來了。更可怕的是,有些「標籤」在觀眾心裡,而有些卻在了藝人自己心裡。
張含韻說:三十歲之前,我們的青春,我們的美好是天生的,是父母給的。但是三十歲之後是我一手創造的。
但誰都知道創造的過程是痛苦的、煎熬的,就像長了翅膀的小鷹想要振翅高飛是要被老鷹折斷翅膀扔下山崖重新充血、磨合、重塑的。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勇氣和能力親手打碎自己的固有標籤,把自己的過往形象都徹底撕碎的。有些人也努力、也想改變,卻依然在自己的舒適區內渾然不知。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希望每一段經歷都能變成你的能量,讓你真正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