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觀賞魚,玩自然水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水族圈!
許多剛開始為水晶蝦著迷的朋友,一般上都沒有什麼經驗。一時心血來潮,開個小缸開始試養,結果多數是慘劇收場,不堪入目。沒恆心的人,找不著門路,就此放棄。有恆心的人,就一而再的從頭開始,參考書叢,網上論壇或請教有經驗的朋友,慢慢的經過幾次失敗的考驗,最終成功了。但卻花費了一段很長的寶貴時間和金錢來換取成績。
這篇短文是聚集幾年的個人經驗,雖然算不上專業質料和分析,只是分享一些飼養水晶蝦的入門知識供大家參考。
基本上,開始飼養水晶蝦有兩個重要步驟——養活水晶蝦、繁殖水晶蝦。
想要養活水晶蝦對有些人並不難,但對沒有經驗的人,切實個很大的考驗。養水晶蝦這個興趣,能夠長久持續下去與否,就要成功衝破這一關。有淡水草缸知識的人,多多少少會比較容易上手。這是因為草缸需要很好的水質管理,而無可否認的,水質管理就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飼養水晶蝦成功關鍵所在。
那麼怎樣才能有一個好的開始呢?以下幾點最基本的條件,供大家參考:
1、魚缸
選用的玻璃魚缸,不能太小,最好是選用60cm或以上的魚缸。魚缸太小水量少,水質不容易控制。小缸水質變化的衝擊,往往就是水晶蝦存活率高低的因數。60cm, 90cm, 120cm 的魚缸比較容易找到適合的配備。例如市場上普遍的過濾器,燈具都是為了配合這種魚缸標準尺寸而造的。
2、過濾器
普遍上可分為底濾+桶濾或桶濾的應用。我個人比較喜歡和草缸一樣,用普通桶濾過濾設備。不論底濾+桶濾或桶濾,其實最重要的目的是過濾水中骯髒雜物,培養足夠的益菌在過濾桶裡,來分解對水生物有害的成分。另外如有必要,可再加裝一組氣動式海棉過濾增加溶氧量。
3、底床
大致上來說,飼養水晶蝦最普遍和常用的是泥。如ADA Amazonia,GEX 等等出品的泥都是很適合的選擇。我個人是用ADA Amazonia 泥,它可維持水質偏酸,對水晶蝦生長和繁殖有益。當然還有其他品牌的一些產品,只要是適合養水晶蝦的都行。
有些人建議低床先鋪上一層火山巖,再鋪上泥也可以。底層的層火山巖有養菌作用,幫助化解水生物有害的成分。
4、水草,沉木和其他配備
莫絲是最為普遍用在水晶蝦缸的水草種類,生長條件的要求很低,不需要怎麼打理。把它綁在沉頭上即可使用,它有助於蝦兒的躲藏,尤其是蝦子在脫殼後,處於最脆弱的那段時間。而且蝦子也很喜歡啃咬長在沉木上的一些藻類。所以密植水草和放入適量的沉木是最好的方法。如果要放進一些石頭擺設,只要是不會影響水質的都可以。
5、燈具和燈管
一般上只是注重養水晶蝦,燈具的選擇並不這麼重要,單或雙燈管的燈具都沒問題。如果是要同時種些水草的話,建議用水草專用燈管給予足夠的燈光。別忘了除了燈光,有些水草也需要二氧化碳(CO2)的添加。
有些人認為燈光對水晶蝦的發色有些幫助,但我個人覺得即使有幫助也並不是很明顯,蝦兒本身的基因遺傳還才最大的的應影響。只是適合的燈管,不同的光線可突出水晶蝦的體色。就像養魚很多人都選紅色燈管同樣道理。所以燈光對於蝦子後天的生長又有多大的影響就要自己來斷定了。
6、養水
一開始設好缸,許多人都急著放蝦進去,後果多數是死傷參半,嚴重的整缸蝦都死完。原因不外是水質還沒穩定,消化系統還沒完全成立。消化系統不成熟,水中將有害成分如氨(Ammonia) 的存在,對蝦兒來說是一種絕對有殺傷能力的。如果缸裡長期有氨的存在,代表著生化過濾系統可能出現問題了!將對蝦子造成危害。那麼要阿怎樣才能走出成功的第一步呢?答案是」養水」
何謂養水?養水是一種設缸過程。當我們把全部魚缸器材安裝好後,鋪上低床(沙/泥),加水,沉木,水草,開電讓過濾器操作,那麼基本設缸就完成了。接下來,並不可操之過急放蝦,要等魚缸過濾循環2-3天,換掉三分之一或半缸水,每個星期換水1-2次。這樣重複至少2-3個星期過後,益菌開始生長在過濾器材,底床和水裡。這時候消化系統開始成熟,水質就開始穩定下來了。如果有種水草的話,小心觀察,它們在這時候應該有穩定生長的跡象。 那麼,就可以放幾隻水晶蝦來試養。如果經過3-5天它們都沒什麼問題的話,而且如果蝦兒換殼也順利的話,那麼」養水」這階段就可以說是完整了。這時候水質已經達到養水晶蝦的要求了,可以把其他水晶蝦放進去了。
如果想要加速養水過程,可以加些市場上售賣的硝化細菌。加速硝化細菌的生長,使水質更快穩定。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這種產品,有些甚至說明可以在開缸2-3天後,就可放魚蝦。但大家還是要放些試水蝦,自己觀察幾天過後才決定是否繼續加蝦進去。
7、對水
何謂對水?其實各種從別處買回來的魚蝦,它們多活在個別的水質裡。如果馬上把它們放到和原本水質相差太遠的魚缸裡,肯定死傷無數。通常最基本的做法是,把裝蝦袋子裡的一半的水倒掉,加些魚缸的水進取去,讓蝦兒慢慢適應新環境的水質和水溫。等半個小時過後,再重複一樣的做法一次。再等半個小時過後,才開始把蝦慢慢倒進魚缸裡。
然而還是有些人可以成功養著水晶蝦,有母蝦抱卵,但總是不能成功孵出小蝦,或者是小蝦的存活率很低。慢慢的,蝦兒老死了,又得添購新蝦填補,這麼一來並不划算。只要可以成功的繁殖,就會有難以形容的成就感。
繁殖水晶蝦的需求比養活水晶蝦需要更多的日常管理。繁殖水晶蝦是每個養蝦的人都想要達到的另一個層次。繁殖,改進水晶蝦等級,達到個人的目標就是一種無形的推動力,讓人們不知不覺的沉醉其中。還有養到整缸滿滿的大大小小水晶蝦,也是每個養蝦人家的夢想。
如何才能成功的繁殖水晶蝦?根據我的經驗,以下幾個要點往往就是成功繁殖的主要因素。
1、水溫
飼養水晶蝦的水溫大致上是在24-28C之間。但是想要繁殖和小蝦生存率高,水溫最好在24-26C之間,最好不要超過27C。水溫高於27C,母蝦可以抱卵,但小蝦出生和存活率將會大大降低。水溫已達到30C或以上,而且持續相當一段長時間,連大蝦也有危險。
2、酸/鹼質 (PH)
鹼性水質並不適合養水晶蝦,適合水晶蝦的PH質大約是在6-7之間。PH 小於 6,水質太酸,對有蝦這種有殼的生物,開始有一定的負面影響。PH 小於 5 的話,不適合養蝦,連生命力強的螺類也不一定能生存。
3、總硬度 (GH)
是指水中的鎂(Magnesium)和鈣(Calcium)離陽離子溶度,基本上多數人都認為養水晶蝦,總硬度4-8 最為合適。GH低稱為軟水,反之GH高為硬水。GH高可幫助水晶蝦換殼時,硬化脫殼後軟弱的新殼。GH太低或太高,蝦兒換殼時很可能會有些不良影響,甚至有可能脫殼有問題而導致死亡。
對繁殖而言,剛出生的小蝦,在成長過程中,脫殼會相當繁密。適合的總硬度可幫助新殼的形成,提高存活率。
4、藻類
水草缸裡,大家都不想看到缸裡長藻類。在水草缸,我們看到玻璃上長了一些褐藻,就恨不得馬上把它刮掉,為了美觀,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在繁殖水晶蝦的環境,卻需要和水草缸背道而馳。
水晶蝦繁殖缸裡,有幾種藻類確實是對大小水晶蝦有相當大的益處,例如褐藻。這些藻類其實是水晶蝦的天然食物。如果讓缸壁長滿這種藻類,將會看到水晶蝦都很喜歡爬在缸壁上食取這些藻。即使沒有餵食,這些藻也能為水晶蝦帶來足夠的食物來源。所以在繁殖缸裡有些許藻類是有益處的。但不是全部藻類水晶蝦都喜歡食用,比如說藍綠藻和絲狀藻類,它們會越生越多,結果蓋滿整個魚缸,雖然不至於影響水晶蝦,但卻很不雅觀,需要除掉。但要記住,水晶蝦很一種很脆弱的水生物,千萬不可用任何藥物來處理藻類。
5、微生物
微生物也是水晶蝦的其中一種食物來源,據說蝦子的食物來源有60-70%是取於水中的微生物和礦物質。健康和穩定的魚缸裡,多少會長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只要水中有足夠的微生物,剛出生的水晶小蝦可吸取水中的微生物來維生,直到長得比較大,能夠自行找些藻類或餵食的食糧。有些報導說,微生物是水晶蝦最重要的食物來源,這道理和海洋裡浮遊生物的角色是異曲同工的。當然,大水晶蝦不必依賴微生物也能生存。但是對繁殖缸裡的小蝦的確是很重要的。
6、水質管理
不管大小水晶蝦,必須儘量保持水質的穩定。突然的劇變對它們來說是一種很大的生命威脅,尤其是缸出生的小蝦。這裡所指的水質包過水中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水溫,PH,GH,等等。所以當為水晶蝦缸換水的時候,要儘量避免換太多水,一次只換水最好是在20%左右,以免水質出現太大的劇變。之前提到的對水方法也是為了避免水質的劇變。
7、參養
很多人都為參養小魚和水晶蝦而煩惱,哪些魚類不會對水晶蝦造成傷害等等問題。答案一定是很不幸和失望。簡單來說,蝦是大部分魚類的天然食物,所以要儘量避免參養。其實也有例外的,小精靈就是很溫順的水晶蝦夥伴。也有些例子,如在水晶蝦缸裡參養幾條鯉科小魚如小丑燈(Boraras maculata),火焰小丑燈(Boraras Brigittae)或同一類型的鯉科小型魚類(最大隻1cm+),對大隻的水晶蝦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威脅。但是水晶蝦繁殖缸裡,相信大家都不會讓小蝦冒這種被魚啄食的危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養蝦館管理方法。以上只是一些個人覺得比較基本的一些飼養和繁殖水晶蝦的要點。只要養蝦人有耐心和恆心,一定可以把蝦養好,享受繁殖和提高水晶蝦等級的樂趣。
- The End -
水族愛好者第一本移動知識寶典
5000+品種資料持續更新中↓
感謝每一天有魚、有景、有您的陪伴!
與50萬水族愛好者共同分享!
一切靜好,而我們一直在!
轉載請獲取授權!
● ● ● ● ●
讚賞是對水族圈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