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開始可以說是內存市場的黑暗時刻,DDR4內存價格持續暴漲,一度被評為裝機圈的年度理財產品「金條」。本來計劃好的16G*2幻光戟套條,一下縮成了兩條8G的銘瑄 ,畢竟又不是不能用嘛。那現在9102年,內存還有固態的價格從神壇跌落,價格逐漸回到了相對合理的價位,這絕對是我們等等黨的勝利!
那其實對於內存容量的選擇,不同用途的電腦對內存容量的需求是不同的,都是一定要滿足需求並留有餘量,我們在三四年前用著4G 8G內存的時候,根本想不到現在對於內存容量的需求能夠翻一倍再翻一倍。對於我自己而言,那自然是越多越好,AE開起來是有多少內存吃多少內存的!!!
當然啦如果你的電腦平時只是用於查看一些文檔、表格或者只是其他單個應用時,8GB內存足以應對還可以用簡單專業軟體。若是你的工作需求用3D設計或者是視頻渲染軟體, 16GB內存都有點吃力了,想要同時打開多個應用軟體的話肯定會卡,這就是我為什麼升級32G內存的理由。哦,順便提一句,由於我是AMD/INTEL多臺電腦用戶,所以內存的兼容性也尤為重要。
既然準備好了那就買唄!集死肥宅+等等黨多重屬性的我,錢包永遠癟癟的,加上剛買了相機預算有限幻光戟就不考慮了,選擇國產品牌阿斯加特也是不錯的。選擇的原因也很簡單,RGB燈條顏值高,機箱亮、風扇亮、水冷亮,就差內存啦,萬一各種RGB配件集齊,性能加成200%也說不定。
這裡提一句在選擇內存插槽上一般來說,兼容性最好的插法是單條內存插第二條插槽,兩條內存插第二和第四條插槽。這是由主板上的布線設計決定的,當然你要隨便插也不是不能用,但在一些主板上就有一定機率遇到奇怪的兼容問題,例如需要開兩次機才能啟動、莫名重啟、無法使用XMP等等。如果你要將主板內存插槽插滿,那自然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的啦,土豪請隨意哦。
如果你買了DDR4 3000頻率的內存條,然後直接插在主板上使用,那麼很大可能開機內存只以2133或者2400MHz的頻率運行,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進行超頻了。內存的超頻也分兩個部分,一個是讓CPU能夠正確識別到內存的默認頻率的超頻,也就是XMP超頻(內存超頻預設)。另一個則是要我們手動去選擇內存設置裡面的各項參數的,包括頻率,電壓,第一時序,第二時序等內容的,這篇文章就不多介紹。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次採用的阿斯加特 洛極 W2套裝,包裝反面有詳細規格:16G,DDR4頻率3000,電壓為1.35V。紮實的做工讓這款內存比市面上單薄的裸條提升了好幾個檔次,鋁合金散熱馬甲非常耐看
在在在提一句,內存的高度與風冷、水冷散熱器有一定要求。我用的AMD原裝散熱器,所以高度沒問題,但如果散熱器在大一點肯定能頂到內存馬甲,就像上面intel平臺差一點就碰到了。其次我們在選購內存時都會對內存顆粒進行甄別,不同品牌或者型號的顆粒體質不同,超頻潛力也是不盡相同。我個人對顆粒倒沒那麼挑,只要能穩定在標稱頻率就好,當然能進行小幅度的超頻也是最好的。
我用AMD平臺作為演示,那戳上內存條在默認XMP 3000Mhz下,阿斯加特 洛極 W2在AIDA64的內存測試項目中跑出的成績非常不錯,讀取性能一度達到45035MB/s,延遲則為85ns,整體性能表現符合預期。AMD一代的延遲確實硬傷,intel會好上不少,時序16-18-18-38。
高頻內存可以較大的提升遊戲的最低幀,若是放在DX12遊戲中,可以預見還有較大的提升。帶來的提升,要比單純處理器多出兩個物理核心,四個線程帶來的提升還要大,確實是令我也吃了一驚。
其實對於內存性能並沒有其他的什麼標準測試,或者單純處理器性能的測試,比如Winrar的壓縮解壓能力,科學計算能力,渲染速度等也可以一定程度展示內存性能,這邊不過多介紹,最後放上一張Adobe 剪輯軟體的實時渲染的內存情況,恐怕不久我就要換64G或者128G內存了。
其實作為阿斯加特這樣的內存品牌,兼容性還是靠譜的,並不會出現雜牌翻車的情況。對我個人而言不會強求3600Mhz這樣的高頻,因為想在AMD平臺上達成這樣的頻率,需要付出較大的成本,相對來說將這些成本加到處理器或者顯卡的預算裡,反而可以獲得更好的體驗。
而Intel平臺對內存性能的依賴並不十分明顯,所以這套阿斯加特內存從容量、做工、性能、燈效等幾方面綜合考慮都比較適合我或者是普通玩家組建平臺,尤其是當前的價格處在相對合理的區間範圍,準備裝機或者升級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本次分享到此結束,朋友們有啥問題可以給我留言,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