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世界上有一件事,
讓任何女人都無法拒絕,
那麼這件事,
只能是「買買買」。
心情不錯買買買,
一不高興買買買;
周末放假買買買,
加班太累買買買;
天氣冷了買買買,
天氣熱了買買買……
已經沒有什麼不能被她們拿來,當「買買買」的理由,以致於許多男同胞一提起媳婦、女朋友,都會不約而同的用「敗家娘們兒」來形容。
但是,今年37歲的董琳,顯然不屬於「敗家娘們兒」的行列!千萬別理解成她不買或者買的少。相反的,身為工薪階層的她,比身邊大多數的同齡女性都要買的多,而且基本上都是撿好的買。
圖片來自網絡
一家人的吃穿用度,不是知名品牌就是原裝進口,而且這兩年,她還陸續給自己買了幾件奢侈品,比如Burberry的風衣、Versace的裙子,MaxMara的外套……
更神奇的是,前幾天她居然一次給自己買了兩個LV——一個錢包,一個手提、肩背兩用包。那天部門聚餐她背著LV剛一出現,就惹得同事們眼光意味深長,有羨慕、有嫉妒、有探尋……
圖片來自網絡
有個女同事甚至毫不掩飾地問她:「董琳你這包真的假的?你背這麼奢的包,你老公沒意見呀?」一句話問的全場氣氛尷尬,幾個和董琳關係好的同事急忙站出來解圍。
董琳笑了笑,從容優雅的掛好包和外套,落座之後才對問話的女同事說:「假的我沒見過,你要有改天拿來我對比一下。至於我老公,他當然沒意見了,買包的錢是我從預定的家庭開支裡省下的,他支持還來不及呢。」
女人之間的談話,真的是很容易get到相同的重點。一時間,女同事們都圍了過來,向董琳請教「省錢秘笈」。
「也談不上什麼秘笈,不過是購物習慣不同而已,我這幾年習慣了網上買東西,一年下來能省不少錢」,董琳淡淡的說。
這個答案一出口,不少同事都表示「不信」。而且有人說,自己也網購,但每個月花的比不網購時都多,有時候買的東西質量還不行,挺氣人。
見一句兩句說不清,董琳乾脆拿出手機,調出了自己的網購訂單:
16盒裝特侖蘇牛奶,一箱69,買了2箱;
24盒裝蒙牛純甄酸奶,一箱92.9,買了1箱;
魯花5S壓榨花生油,一桶109,買了1桶;
全棉時代嬰兒棉柔巾,5折價3提一箱162,買了4箱;
大王天使紙尿褲L 50片,810塊錢買了6包;
嘉寶米粉,一桶26.2,買了2桶;
美素佳兒金裝幼兒奶粉,165,買了2桶;
……
「這都是我最常買的東西,我們和父母同住,四個大人,兒子上中學,女兒一歲多,我按家裡的日常消耗,先把這些算算給你們看」,董琳說著出手帳,寫了起來:
牛奶:
超市12盒裝售價68元,網購16盒69,一盒便宜1塊3
4個大人每人每天一盒奶省出:4×360×1.3=1872
酸奶:
超市12盒裝66元,網購24盒裝93,一盒大概便宜1塊8
兒子每天早晚各一盒省出:2×360×1.8=1296
花生油:
超市售價169,一桶比網購貴60,每月一桶油省出60×12=720
棉柔巾:
女兒一年用8箱省出:162×8=1296
紙尿褲:
原價210,我買的135,一包省75,女兒一個月用4包
省出:75×4×12=3600
米粉:
一桶26,實體店48,一桶便宜22,一個月2桶
省出:22×2×12=528
奶粉:
實體店208,網購165,一桶便宜43,一月4桶
省出:43×4×12=2064
這幾樣東西每年大約可以省下來:11376元
這個帳剛算完,身邊的女同事都驚訝的喊了起來,但董琳說這還只是常用物品節省出來的,而他們家的肉菜水果、衣服鞋包大部分也都是她網上買,因為每天都有不同的大牌商品或進口商品在做活動,她精挑細選總能買到優惠的,這些東西加起來,一年至少要比在實體店買省下1萬2。
加上前面的,一年總共能省兩萬多,她買一兩件不是特別貴的奢侈品,綽綽有餘了。而且奢侈品也是她託在香港工作的表妹,趁免稅店打折的時候買的,比起國內專櫃,一件也能便宜兩三千。
「我幾乎都網購成癮了,為啥沒有你這麼能省?你都是在哪兒買的?」一個同事急切地問董琳。
「網購90%的東西,我都是京東超市或京東自營,畢竟花的都是血汗錢,還是要選個放心的平臺保障品質。」董琳說。
「菜上齊了,開吃了,你們這幫女人,聊起買東西就沒完!」部門一位男同事喊了起來,「真這麼能省錢,回去讓我媳婦也學一下。」
近期還有重磅福利!
1.1-1.7,京東百城行第二季,
在銀川再次開啟,
專屬颶風優惠,
新年盡享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