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藏古今,港通天下;一見寧波就傾心,阿拉寧波歡迎你!
寧波 (浙江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寧波,簡稱「甬」,是浙江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6個區、2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總面積981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54.2萬人。截至2018年,寧波市下轄6個區、2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75個鎮、10個鄉、69個街道、704個社區和2519個村。 寧波市擁有寧波杭州灣新區、寧波保稅區、大榭開發區、寧波國家高新區、東錢湖旅遊度假區、梅山保稅港區、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臨空經濟示範區8個行政管理區
寧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寧波的名稱為「鄞」,春秋時為越國境地,秦時屬會稽郡的鄞、鄮、句章三縣,唐時稱明州。唐朝長慶元年(821年),明州州治遷到三江口,並築內城,標誌著寧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則波寧」之義,改稱寧波,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國著名的院士之鄉。
寧波菜以海鮮名聞內外,向以蒸、烤、燉製海鮮見長,別具特色,輕形式,重實味,鮮鹹相兼,美味可口。寧波十大名菜為冰糖甲魚、剔骨鍋燒河鰻、苔菜小方烤、雪菜大黃魚、腐皮包黃魚、網油包鵝肝、荷葉粉蒸肉、黃魚海參羹、彩熘全黃魚、炒鱔背。尤以冰糖甲魚、鍋燒河鰻為寧波傳統名菜之最。
此外,各種飯後點心也別具風味。寧波十大名點:豬油湯糰、龍鳳金團、水晶油包、豆沙八寶飯、豬油洋酥塊、三絲宴面、鮮肉小籠包子、燒賣、鮮肉餛飩、酒釀圓子。其中,尤以寧波豬油湯糰為中國聞名小吃。 其他美食則有邱隘鹹菜、寧波湯圓、溪口千層餅、水果楊梅、象山海鮮、奉化芋艿頭、奉化水蜜桃、年糕、尚田草莓、楊梅、三北豆酥糖、河姆渡茭白等。
近幾年來不管是央視還是百度、頭條等權威大流量媒體都在全天候不時播放「阿拉寧波歡迎你:書藏古今,港通天下;一見寧波就傾心!」等幾條優美的創意廣告,惹得想我這樣不愛旅遊的人都想抽時間去寧波,看美景,品美食、體驗寧波的風土人情。寧波是一座美麗的港口城市,參雜著海鮮味的海風傳遞著江南都市的靈秀與時尚。那她知名度最高的十大名優特產、地理標誌產品你知道有哪些嗎?今天小編就帶您了解一下,歡迎種草!
1、寧波湯圓
寧波湯圓又稱湯糰,是浙江省寧波地區著名傳統小吃之一,也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寧波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
寧波湯圓傳說:
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在陽春三月,化為一位賣湯圓的老翁於西湖邊叫賣。這時許仙恰巧走過便要了一碗,一不小心,一個湯圓滾落西湖,被白蛇吞了。於是白蛇成仙,化而為人,與許仙結為夫婦。
另一種傳說,1912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做了大總統,他一心想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一天到晚提心弔膽的。因為「元」和「袁」、「宵」與「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於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袁世凱就下令把元宵改為湯圓。這便是傳說中湯圓名稱的來歷。
那麼寧波湯圓和寧波人的性格特點有什麼關聯嗎?我聽到一種比較有意思的解釋是:寧波湯圓外觀潔白圓潤,白顯示其正直,圓潤柔和顯示其靈活而不死板,我相信寧波人對這種潔白、正直、靈活的品性一定不會推辭。而如果有人覺得圓潤柔和就好欺負,大口將其咬開吞咽,寧波湯圓內中的豬油熱餡一定會給他以極大的教訓,寧波人不是好惹的,呵呵,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2、奉化水蜜桃
奉化水蜜桃,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據史料記載,奉化栽桃已有2000多年歷史,水蜜桃已經成為奉化市的傳統名果,也是中國四大傳統名優桃之一。奉化水蜜桃以其獨特的口感,細軟的肉質,味甜汁多的味道,美觀的果形、濃鬱的香氣而享譽八方,被世間的愛桃人士譽為「瓊漿玉露」、「瑤池珍品」。水蜜桃在奉化已有500多年歷史。奉化為「中國水蜜桃之鄉」,因此奉化水蜜桃可稱國家級名果。
奉化水蜜桃原產地域自然地理範圍位於:寧波市南郊奉化市全境,即北緯29°25′00″—29°47′00″,東經121°03′00″—121°46′00″,東南臨象山港;自南至北分別與寧海縣、嵊州市、新昌縣、鄞州區相鄰,距寧波市25km,距省城杭州市160km。原產地域行政區劃包括奉化市所有行政村。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地域限於奉化市境內6鎮5街道,即溪口鎮、尚田鎮、蓴湖鎮、裘村鎮、松岙鎮、大堰鎮、錦屏街道、嶽林街道、蕭王廟街道、江口街道、西鎢街道。總栽培面積4.6萬畝,總產量4.5萬噸。
3、溪口千層餅
溪口千層餅,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溪口千層餅原是當地生產的一種小餅,後因蔣介石的原因聞名天下。
主要原料有麵粉、芋頭粉、白糖、精鹽、植物油、芝麻仁、苔菜等。
做法是先把芋頭粉和麵粉和在一起,加上海藻,擀成薄片,再折起來用炭火烘烤製成,入口鬆脆香甜。溪口千層餅是奉化三大特產之一,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創始人王毛龍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開始製作至今。如今溪口街頭,千層餅店眾多,其中王毛龍千層餅店有王毛龍第四代傳人王令棋經營,質量上層,生意興隆。
4、餘姚楊梅
餘姚楊梅冠天下,浙江餘姚是中央農業部命名的全國楊梅之鄉,種植楊梅歷史悠久,據境內河姆渡遺址考證,早在7000年前就已有楊梅原種存在,人工栽培歷史亦有2000餘年。現有栽培面積8.1萬畝,目前常年產量1.3萬噸左右,今後隨著幼令樹增長,產量逐年增加。楊梅已銷往北京、上海、廣東、東北等全國各地,部分產品已進入香港國際市場。
在生產上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栽培面積全國最大、產量位居前列,成為全國最大的孛薺種產區;第二、栽培日趨標準化,省級地方標準《餘姚楊梅系列標準》已在產區推廣實施:第三、果品質量好,全市主栽品種荸薺種是國內專家首推鮮食兼加工良種,質量上乘,果均重10克,色豔多汁酸甜適口,富含各類礦質和維生素,擁有「鶴頂牌」餘姚楊梅等省優質農產品品牌。
5、象山大黃魚
大黃魚分布於黃海中部以南至瓊州海峽以東的中國大陸近海及朝鮮西海岸。雷州半島以西也偶有發現。中國沿海的大黃魚可分為3個種群:①東海北部、中部群。分布於黃海南部至東海中部,包括呂泗洋、岱衢洋、貓頭洋、洞頭洋至福建嵛山島附近。②閩、粵東群。主要分布在東海南部、臺灣海峽和南海北部(嵛山島以南至珠江口)。這一種群又分為北部和南部兩大群體。③粵西群。主要分布於珠江口以西至瓊州海峽的南海區。
大黃魚為暖溫性近海集群洄遊魚類,主要棲息於80米以內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層。產卵魚群怕強光,喜逆流,好透明度較小的混濁水域。黎明、黃昏或大潮時多上浮,白晝或小潮時下沉。成魚主要攝食各種小型魚類及甲殼動物(蝦、蟹、蝦蛄類)。生殖盛期攝食強度顯著降低;生殖結束後攝食強度增加。幼魚主食橈足類、糠蝦、燐蝦等浮遊動物。
大黃魚能發出強烈的間歇性聲響,同時對音響也很敏感。它的主要發音器官是鰾及其兩側的聲肌。當聲肌收縮時,壓迫內臟使鰾共振而發聲。在生殖季節魚群終日發出「咯咯」、「嗚嗚」的叫聲,聲音之大在魚類中少見。這種發聲一般認為是魚群用以聯絡的手段,在生殖時期則作為魚群集合的信號。中國漁民早就以此習性判斷大黃魚群的大小、棲息水層和位置,以利捕撈。
6、奉化芋艿頭
奉化芋艿頭,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據《奉化縣誌》記載,芋艿頭在宋代已有種植,已有700餘年歷史。
奉化芋艿頭富含澱粉,香糯可口,可當主食,又可當點心,也可做「排骨芋艿煲」成為一道特色菜餚。歷史上就有「跑過三關六碼頭,吃過奉化芋艿頭」,人們以吃過奉化芋艿頭引以為自豪,可見這芋艿頭非同尋常。
7、慈城年糕
慈城年糕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慈城年糕生產歷史悠久,距今有上千年的歷史。相傳伍子胥在慈城作戰。他臨死前對部下說:「如果國家有苦難,百姓斷糧,你們到城牆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糧食。」伍子胥死後,他的部下被越軍包圍,城中斷糧已餓死不少人,這時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話,就去挖城牆,挖了三尺多深,果然挖到了許多可吃的「城磚」即年糕,結果打了勝仗。原來是當年伍子胥在慈城督造城牆時,已做好了屯糧防飢的準備。從此以後,每逢過年慈城家家戶戶都做年糕,年夜飯就吃年糕湯來紀念伍子胥。
慈城年糕以選料講究、精工製作著稱,年糕潔白如玉,光滑潤口,大小一致,煮而不糊。它用優質晚粳米洗淨後,用水浸泡3—4天或一周,用水磨成粉,壓去水分至不幹不溼之恰到好處,粉碎後置蒸籠中猛火蒸透,或舂或軋成大小均勻的條狀年糕。
寧波一帶民間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諺。人們還用年糕印板壓成「五福」、「六寶」、「金錢」、「如意」等等形狀外觀,象徵「吉祥如意」、「大吉大利」;有的則做成「玉兔」、「白鵝」等小動物,構成真正意義上的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知名名牌有塔牌、如意、義茂、馮恆大等,產品遠銷香港、新加坡、臺灣、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區和國家,深受國外寧波幫的喜愛。
8、南田泥螺
泥螺是個妙物——殼薄味鮮,滋味柔嫩。外鄉人初見泥螺不敢吃,然而鬥膽吃了第一筷後,不少人會喜歡上這一口。醃漬好的醉泥螺,口味鹹鮮回甜。
「南田泥螺」也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其生產地域範圍為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南田島特定生產區域,位於象山半島南沿,處北緯29。09,,東經121。54,。象山縣南田島即鶴浦鎮,島嶼面積102.8平方公裡,淺海區域19.5萬畝,灘涂2萬畝。灘涂潮流緩慢,底質為泥質,底棲生物豐富,近海水質清新,鹽度適中。更兼產地內氣候條件絕佳,養殖條件得天獨厚,非常適合泥螺生長。泥螺,又稱吐鐵,呈螺圓形,殼薄而脆,沿海泥塗均產,以南田塗、水湖塗最盛,質佳。「吐鐵」名稱的來歷,是由於泥螺生長在海塗上「吐舌含沙,沙黑如鐵」,每年要到桃花開時,泥螺的「鐵」才吐完,肚內清潔,味就美了。
據悉,南田泥螺豐產年產量可達到500公斤∕畝左右。成功獲批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對於全面提升擴大南田泥螺的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加快該縣水產品品牌建設,進一步推進漁業產業化進程,都有著十分重要而積極的意義。
9、新風鰻鱉
新風鰻鱉:每年臘冬,正是捕撈海鰻的旺季,此時又是西北風季節,把海鰻剖肚挖髒後,掛在避陽的通風處晾乾,便為佳品。當地居民把這段時間晾制的鰻魚乾,冠以「新風」,故而得名。
相傳春秋末期,吳王夫差與越國交戰,帶兵攻陷越地鄞邑(今寧波)時,御廚在五鼎食中,除牛肉、羊肉、麋肉、豬肉外,巧取當地鰻鯗作菜。吳王夫差食後,覺得此魚味道特別鮮美,與往日宮中常吃的鯉魚、鯽魚不一樣。回宮後,雖餐餐仍有魚餚,但他總覺得不如鄞邑的可口。後來特從鄞邑找來一個老漁民,專門為他烹製魚宴。
老漁民將帶來的魚鯗加調味蒸熟獻上,吳王夫差食後大悅 ,讚不絕口,從此鰻鯗身價倍增。清代民間也嗜食魚鯗,當時浙江台州溫嶺市松門地區出產的「臺鯗」,聞名全國。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上曾經提到:「臺鯗好醜不一,出台州松門者為佳,肉軟而鮮肥,出時拆之,便可當作小菜,不必煮食也。用鮮肉同煨,須肉爛時放鯗,否則鯗消化不見矣。凍之即為鯗凍,紹興人法也。」因為「新風鰻鯗」肉質豐滿,鮮鹹合一,風味獨具,所以很受人們歡迎,民間至今仍有「新風鰻鯗味勝雞」之說。
10、越窯青瓷
越窯青瓷產區地處浙東杭州灣南岸,寧、紹地區之上。慈谿市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帶,為越窯青瓷主要產區。因古代地屬越州,故名越窯。浙東山地,瓷土隨處可見,距地表又不深,易於開採,這就為越窯青瓷的大量生產——坯體的大量製作,及越窯青瓷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原料保障。越窯是中國瓷窯中久富盛名之瓷窯,它以其青瓷產品之精美獨特,在中國前期瓷史上佔據了一定的地位;其制瓷技藝水平、裝飾工藝和造型水平,均極其成熟,成為其他瓷窯模仿借鑑和引進之對象。
越窯是中國瓷窯中久富盛名之瓷窯,它以其青瓷產品之精美獨特,在中國前期瓷史上佔據了一定的地位;其制瓷技藝水平、裝飾工藝和造型水平,均極其成熟,成為其他瓷窯模仿借鑑和引進之對象,加上它有一個從創立、發展、繁榮、鼎盛、衰落的完整歷史進程,使它成為中國古代青瓷瓷窯的代表之一。
好了,由於篇幅的關係。小編本期只能介紹這10種寧波的優質特色產品,歡迎大家拍磚。(特別說明: 以上最終排名以每個人的內心標準而定。你覺得能代表寧波的特產是什麼?小編 在評論區等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