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廣州、上海兩大本土原創女團1931和IdolSchool在廣州聯合公演,在現有的內地近10個女團以及粉絲中引起軒然大波,「這是在對抗日本48系在上海shn48造團四年後,今年4月突然在北京、廣州同時布點的聯合行為」,不少業界和粉絲如是說。
今年將可能出現30多個偶像女團,且現有女團的公演、作品在各大視頻網站、以及直播平臺均已有發布。
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
網際網路大熱,新型的造星模式應運而生,繼而引起了資本的跟風,此前很少被傳統娛樂公司重視過的「偶像女團」市場,如今被「財大氣粗」的各大在線演藝平臺爭相搶奪,也讓沉寂已久的偶像女團產業,開始了新的躁動。而這種躁動的背後,越來越多的女團走向了彼此的融合,她們結成原創女團新勢力聯盟,內地原創女團,在資本追逐的背後,或將成為未來亞洲偶像市場的一股生力軍。
女團市場經過十年沉寂強勢回歸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女團市場,其實從來就是大有可圖之地。
自從1999年初代「青春美少女隊」解散,國產少女偶像組合已經從大眾視野中消失了10餘年。但是就在這10多年中,與我們相鄰的日韓流行樂界,卻不斷湧現出早安少女組、Baby V.O.X、Fin K.L、Wonder Girls、AKB48、少女時代、KARA、桃色幸運草等一批接一批優秀女團。
這些日韓少女組合的走紅,靠的是外形、歌曲和舞蹈,而且,她們還強調團隊文化與社會價值觀,比如「不組團不唱歌」等理念,就體現在日常活動中,形成強大的內伸性張力。
由於這些「少女偶像」不僅在國內名利雙收,也為中國等海外年輕人所熟知,甚至成為了日韓少女國際形象的代言人,可見女團市場是大有前景的。
也正因為基於這個現象,國內的資本,也盯上了這樣的一個賺錢渠道。2011年,中國少女偶像組合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由上海日系女僕咖啡店店員們組成的Lunar登上了當年China Joy的舞臺,並在接下來幾年陸續推出原創歌曲和劇場公演。2012年,主打「中國風」的7人組合「七朵」誕生於深圳。2013年,日本組合AKB48的姐妹團SNH48登陸上海。2014年,納斯達克上市企業歡聚時代(YY)於廣州創建了1931組合。
新型造星模式培養的女團擁有巨大粉絲基礎
一般來說,強大的娛樂事業裡,必定會有一個牛逼的女團或女子組合。香港臺灣遙遠的輝煌且不說,韓國,少女時代大名如雷貫耳,令亞洲偶像市場膜拜至今。
如今面對國內無限大的娛樂市場,電視劇、電影的中國製造都已經有崛起的勢頭,國內的女團也在逐漸被視為中國娛樂向好的時代的一股生力軍。
而中國女團市場的再次崛起,已經不同於以往傳統偶像組合「先封閉培訓,再出道推廣」的形式,造成了橫空出世的突兀。如今國內新型造星模式培養下的偶像女團,已經有了巨大的粉絲基礎,網際網路造星模式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利用網際網路輻射全國的偶像女團養成運作,模式新穎,一出道就有極強的粉絲基礎。令得這些少女偶像組合,一出道就活躍在中國內地,都發展得順風順水。
可見移動網際網路大潮,正潛移默化改變用戶習慣,各個平臺,藉由在線網絡主播歌手,積累下新人運作能力,為各個女團打造的歌曲,也在公演之下開始播遍大江南北。
資本競相參與迭代速度加速聲勢浩大
女團的風潮正在國內湧起,背後均有資本的追逐,說明資本對各路「女團」也是垂涎欲滴。
任何現象,只要有資本大力參與,就說明市場龐大。
除卻女團越來越多,越來越有粉絲基礎的特性外,偶像組合的每年更新迭代速度也變得極其迅速。在日本48系在上海的第一個女團snh48試水四年初露成績的背景下,今年,SNH48姐妹團體BEJ48(北京分隊)、GNZ48(廣州分隊)正式成立,48系的影響力由上海發端,藉助北京、廣州這兩個大城市的力量輻射全國。聲勢浩大,蛋糕擴大數倍。
正因此,女團與女團之間,也開始出現的原創新勢力的聯盟,大家聯手做大市場蛋糕。
這些本土女團的背後,大多都有龐大的製作團隊與環境,上海作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廣州作為毗鄰港澳的一線城市,均受到了女團背後運作團隊的青睞。比如1931女團和IdolSchool ,這兩支分別是廣州、和上海本土自產女團,作品基本原創。
1931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2年,一二期生已日漸成熟,有自己公演劇場。公演次數多,作品從與偶像團成員汪東城合作,到拜師鄭淳元。
女團聯盟 借勢闖出演出新模式
在良好基礎上,1931還積極尋求外部合作。
今年6月,1931和Idol School 兩大原創新勢力在廣州首度舉行聯合公演。這是廣州、上海原創勢力的一個碰撞,更是國內女子組合尋求演出模式一個新嘗試,也顯示了原創女團的合作精神。
總而言之,女團的成功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找到一個可以同時處理好符合科技發展趨勢、靠近主流媒體、融合日韓經驗與中國地域文化、團體內部關係、團員離隊等關鍵的運作模式,是未來中國本土偶像女子團體成功的關鍵。而就目前國內女團的發展形勢看來,內地原創女團很有可能成為亞洲偶像團體市場的新勢力。
如今音樂的表達方式已不限於聽了,網際網路的發展讓音樂有了更多可觸碰、可交互的體驗方式。
中國女子偶像組合,依賴於全新的網際網路概念——全程網絡直播,迅速積累人氣。這種造星模式,站在整個行業的角度進行模式上的推動和嘗試,引領整個音樂行業以全新的思維和模式實現共贏。
這種造星模式的開創,女團經濟的崛起,其商業價值,也將成為共同的期待。逐步走向整個亞洲的造星產業,成為亞洲一股新勢力,也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