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ID:shuosanguo
劉備,我們耳熟能詳的劉皇叔,是東漢末年崛起的軍閥勢力,三國之一蜀漢的奠基者,以仁義著稱,是老百姓心中鋤強扶弱、匡扶漢室的正義化身。
回顧劉備的一生,跌宕起伏,經歷了非常多的失敗,有些甚至是致命性的,直接宣告他被逐出了歷史角逐的舞臺,但偏偏每次他都能化險為夷,靠「貴人」東山再起,最終以不屈的意志、開掛的運氣,登上了三足鼎立的舞臺,開創了一番不朽的功業。
他勵志的一生,值得我們學習。
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但隨著推恩令的執行,到了他這一代,他已「泯然眾人」,靠賣草鞋為生。
15歲那年,在父母的要求下,她與同宗劉德然、遼西人公孫瓚一起拜原九江太守盧植為師。這段學習經歷,除了讓他學識增長外,還給了他一筆「巨大的財富」——他與公孫瓚交好,視他為兄長。這為後來劉備投靠公孫瓚埋下了伏筆。
面對動亂的東漢末年社會,劉備志向不減,匡扶漢室的決心從不改變。他毅然從政,擔任了東漢朝廷的一個小官,跟隨大將軍何進。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何進謀劃清除宦官,但久拖不決,自己反而先遇埋伏被殺。
沒有辦法,劉備只能去投靠公孫瓚,當初求學時認的兄長。此時公孫瓚正與袁紹打得你死我活,有劉備這個小老弟相助,他自然非常歡迎。可是好景不長,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公孫瓚在與袁紹爭奪中落敗,自殺身亡。
此時的劉備,已經投靠了公孫瓚的擁護者、青州刺史田楷,並跟隨他參與了一場大戰——救援陶謙。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以報殺父之仇為藉口,進攻徐州牧陶謙,一路燒殺擄掠,殺死了數萬人,陶謙的老巢彭城(現江蘇省徐州)尤其損失慘重。
收到陶謙的求救信號後,青州刺史田楷的救兵很快趕到了,劉備帶的幾千人也在其中,均受到了陶謙的優待。在權衡利弊之下,劉備拋棄了田楷,改為跟隨陶謙。作為回報,陶謙給了劉備四千士兵,甚至上書皇帝,封劉備為豫州刺史,駐軍在小沛。這是劉備遇到的第一次重大機會。
此時的曹操則運氣不好,他的根據地被反叛的張邈、陳宮迎來的呂布攻下了,只能退兵。
第二年,陶謙病重,對屬下說,除了劉備,誰不能讓徐州安定,有意要把徐州讓給劉備。陶謙死後,劉備死活不肯接受,最終在陳登、孔融的勸說下,才勉為其難地接受,升級成為徐州牧。這使得他第一次獲得了與曹操、袁紹等頂級軍閥並稱的資格。
眼看著當初的敵人一步步平步青雲,曹操也不得不對劉備高看一眼。為了拉攏劉備,曹操又上表請求封劉備為鎮東將軍、宜城亭侯。劉備突然之間,完成了「屌絲逆襲」般的轉變。
可是,好景不長,兩年後的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第挑戰者接踵而來。首先是袁術,他向劉備發起了攻擊。就在劉備在盱眙、淮陰一帶殊死抵抗的時候,屋漏偏逢連夜雨,另一個著名的流浪軍閥呂布偷襲了劉備,奪取了徐州,還綁架了劉備的妻子。
腹背受敵的劉備,走上了顛沛流離的路,下屬互相攻擊爭奪食物,他自己也饑渴難耐,走投無路之下,他向呂布求和,回到了剛來徐州時的小沛。
畢竟求和是權宜之計,劉備不會甘心受辱,很快他就召集萬餘人的部隊,與呂布反目,可惜還是被打敗。沒有辦法,劉備想起了對他青睞有加的曹操,只好夾起包裹投靠了他。曹操很爽快,給了劉備兵馬和糧草,還讓劉備做了豫州牧,幫助他殺死了呂布,完成了復仇之舉。
不過,經歷「煮酒論英雄」之後,劉備深知曹操是難以容下自己的,於是果斷結束了與曹操的「蜜月期」,殺死了曹操的徐州刺史,奪回了心心念念的徐州。
惹了曹操,相當於捅了馬蜂窩。建安五年(200年)春季,曹操親自帶兵討伐劉備,劉備損失慘重,失去了老婆孩子和大將關羽。算上呂布那一回,這是他老婆第二次被綁架,真是命途多舛。
如同喪家之犬的劉備盤算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立刻投靠了曹操的老對手——袁紹。可是,也許是前幾年的好運氣用光了,此時的劉備真是走了黴運,就在這一年,袁紹在決定性的官渡之戰中敗給了曹操,讓曹操在整個中國北方獲得了優勢。自知無法再在北方久留的劉備,又一次踏上了流亡之路,這一次的方向,是往南,投奔親戚——同為漢室宗親的荊州牧劉表。
劉表非常厚道,親自到郊外接待這位本家,還將新野交給劉備把守,使劉備度過了平靜的七年時光。
其實不止新野,就算是整個荊州,在當時的中華文明圈中,也屬於邊緣地帶,偏安此地,相當於放棄了逐鹿中原的資格。雖然不用再嚮往年那樣顛沛流離,但過於安逸的生活,也為劉備所不習慣,至少他內心的雄心壯志不允許他安逸。
於是,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做了一件流芳百世的事情,這事,改變了他的命運,也改變了整個三國、甚至整個後世的命運。
這一年,他前往隆中,以三顧茅廬的誠意,請出了當世奇才諸葛亮,還獲得了後者以《隆中對》為藍本的戰略構想——佔據四川和荊州,利用四川的糧食和漢中、荊州兩條通往北方的通道,以鉗形攻勢反攻中原。
這一思想的開創性在於,確定了南方和長江在中國軍事戰略中的新地位,並向天下宣告,即使是所謂的邊緣地帶,也有統一天下的實力。
在諸葛亮的助力下,劉備總算走上了一條平穩發展的道路,結束了他顛沛流離的前半生。他聯合東吳敗曹操於赤壁,相繼奪取荊州、益州、漢中等要地,並於章武元年(221年),在曹丕篡漢建魏後,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託孤於諸葛亮,不久之後病逝,享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他為什麼能像開掛一般,永遠「打不死」?
可能是由於他是皇室宗親,根正苗紅;
可能是由於他忠於仁義,感動世人。
總之,他對理想的堅守、對忠義的堅持、對困難失敗的不畏懼,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目前1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ID:shuosanguo
合作聯繫QQ:12241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