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右一)工作照(資料圖)。
1996年,李蘭毅然選擇到市社會福利院工作,一幹就是24年。24年來,她以院為家,用心用情愛護孤殘兒童,用真情和愛心營造了一個幸福和諧的「大家庭」。福利院的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她為「院長媽媽」。
為愛堅守
1996年醫學專業剛畢業的李蘭第一次踏進了福利院,當看到那些被親人遺棄的孤殘兒童,看到她們痛苦的表情和無助的眼神,她內心深深觸動。她決心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去改變眼前落後的保障條件,儘自己最大努力去挽救孤殘兒童的生命。
福利院的工作是苦、累、髒的,面對的全是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孤殘兒童,需為其倒屎、倒尿、餵奶、餵飯、換尿布、洗澡等等,每一個工作人員負責10多個小孩,一天下來,真是腰酸背疼。與李蘭同時期分配過來的大學生都因為受不了這個苦而先後選擇了離開,而李蘭則堅持了下來。
24年來,福利院成了李蘭第二個家,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她始終把每一名孤殘兒童當做自己的子女一樣精心照顧,默默無聞地奉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從一名普通醫生到院領導,崗位變了,但她對孤殘兒童的心始終未變。為了當好孩子們的「媽媽」,她全心全意地為孩子們服務,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愛,她每天早上都要全院查房,對全院200多名孤殘兒童和100名老人的情況了如指掌,每一個服務對象的特點和需求她都緊記在心。
創造奇蹟
24年來,李蘭風裡來,雨裡去,加班加點忘我工作,視孤兒為親生兒,對任何一個弱小的生命,她從不輕易放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奇蹟。2006年寒冬,一對極低體重雙胞胎女嬰遺棄在福利院門口,兩個孩子的體重加起來不足1.5公斤,頭部還未硬,像軟殼的雞蛋。生命危在旦夕,以她為首的一支黨員專業醫護團隊迅速成立,24小時輪流守候護理。當時,李蘭正處於生育哺乳期,她將自己的孩子斷奶,用自己的乳汁擠出來一滴一滴餵給這對雙胞胎。最終這對雙胞胎女孩被成功救活。
2013年,福利院收進一個肛門閉鎖、先天性心臟病、脊柱膨出的男孩,他腹脹如鼓,生命奄奄一息,茂名當地醫院無法施行手術。李蘭不放棄,趕緊安排專人專車送上廣州大醫院救治。這名男孩也被成功救治。
忘我工作
在福利院,李蘭先後在醫務室、殘童部、半邊天項目、辦公室等部門工作,無論領導安排她在任何一個崗位,她都能兢兢業業,忘我工作。1999年,由於當時棄嬰、孤兒死亡率仍較高,絕大部分孩子生長發育都不能達到正常孩子的標準。福利院在全國率先開展嬰幼兒科學養育試點工作,她作為工作負責人,整整一年時間全部精力都投入試點工作中,忘我工作,使棄嬰的存活率大大提升。2001年全國送養會議現場會在茂名市社會福利院召開,該套養育方法在會上作了經驗介紹及推廣,打造了「茂名養育模式」。2007年她受聘於半邊天基金會在福利院開設項目,僅用9個月時間將茂名點項目打造成全國優秀點,為福利院取得「半邊天」資金支持和長期的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2012年,她負責省居家養老服務茂名示範點的工作,她大膽探索嘗試,摸索出具有茂名特色的居家養老服務,為粵西地區居家養老工作起到了示範推動作用。6年多來,免費為社區老人服務超過10萬人次。
2016年,李蘭通過公推公選,以全票的成績,100%的支持率當選福利院的院長。在她的影響帶動下,這個90%都是女性的單位,以巾幗不讓鬚眉的氣魄,開拓創新,眾志成城,使福利院院容院貌發生較大的改變,每個孩子臉上都洋溢著笑容。2020年1月31日,茂名市社會福利院更名為茂名市社會福利中心。
24年來,李蘭真心對待每一個孩子,無微不至地照顧她們,她用真情和愛心營造了一個幸福和諧的「大家庭」。該院先後被評為「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她本人也被授予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手、廣東好人等榮譽稱號。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梁爽
報料熱線:13828680359 ; 投稿郵箱:66386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