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豬頭少年》無疑是一部十分精彩的動漫,除了咲太師傅的騷話和麻衣學姐的魅力,劇中的「青春期症候群」更是給整個故事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甚至可以說是貫穿整部動漫的線索,那麼這離奇的「青春期症候群」究竟是什麼?是否也在現實中存在?
故事開篇以男主角梓川咲太步入圖書館後遇到一個身穿兔女郎的學姐在人群中晃來晃去,周圍人卻無從發現她。只有咲太是唯一能夠看到她的人,經過一番了解後,才明白櫻島麻衣學姐不僅是高人氣的偶像,還受到「青春期症候群」的困擾。如果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下去,不僅身邊的人無法發現學姐的存在,而且最後還會在這個世界中消失。於是,咲太向好友雙葉理央尋求幫助,而理央便以薛丁格的貓講述目前麻衣學姐的處境。
想必很多人都對薛丁格的貓有一定的了解,指在特定的情況下一隻貓處於死與生的兩種共存狀態。理央正是用這樣形式來說明學姐目前處於這個世界中有與無的共存狀態,外面的任何人都看不到她的存在也聽不到她的聲音,代表無。梓川咲太則是這個世界中唯一能發現她並且能聽到她的人,代表有。
「薛丁格的貓」是在1935年時期提出的一個思想性實驗,並且通過了這個實驗埃爾溫·薛丁格提出了應用於量子力學中的哥本哈根詮釋的宏觀物體產生的問題,並且指出問題與物理常識之間矛盾,利用一隻貓在特定條件下隨著事情發生的隨機性,使其處於生存與死亡的疊加共存狀態。其中,哥本哈根詮釋是量子力學中的一種詮釋方式,量子力學中量子系統的量子態,可以用波函數來描繪。波函數是個數學函數,專門用來計算粒子在某位置或處於某種運動狀態的概率,測量的行為和過程會造成波函數坍縮也就是所謂的變化,原本量子態概率的坍縮成一個測量所允許的量子態。
麻衣學姐因為「青春期症候群」的關係不能被周圍人發現,最嚴重的時刻就連自己的母親都不記得有這樣一個女兒的存在。在大眾熟知的氛圍中漸漸消去,直到最終咲太一覺醒來都將她忘卻的一乾二淨。這種情況雖然劇情中沒有用量子力學來詮釋,其實作者已經用量子力學中的知識點告知了大家,這種情況就是量子退相干。
量子退相干理論在量子力學中可以運用到各種物理體系中,不管是宏觀還是微觀。量子退相干理論都可以完美詮釋宏觀系統的經典現象。量子系統會因為相互作用與周圍環境疊加在一起,這種受到疊加狀態的量子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隨著時間的過度,與周圍環境的持續糾纏,幾個相正的量子彼此疊加在一起,形成一種原量子退變的過程。量子系統的約化密度矩陣對角化,而相干性質就是表示於這約化密度矩陣的非對角元素,所以,疊加態的相干性質會快速消失,無法再被探測到。此時麻衣學姐的處境正是由於不想被人探知的原因引發的量子退相干理論,由於自身散發的被發現的量子能量太小,最終被忽視造成現在的處境。
在日常的生活中量子退相干理論也可以詮釋一些經常發生的事情,例如在平時的工作環境當中有些人往往處於熱點每個同事或者領導都熟知他,而有的人則是默默的無聞不易被發現,都是可以用這種理論來詮釋。
感謝您的閱讀,要是對此有什麼看法,請留言評論。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