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發憤的草莓
源|發憤的草莓(ID:neverstop201508)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 其次是現在。
——院長大大
走在街上,經過人旁,不時聽到一兩句:「唉,現在老啦~」
扭頭一看,「小菇涼」不過20歲光景,年輕得很。
回頭看看周圍,到30歲開始,不少朋友常調侃自己是老人了。
見到10+歲中學生,內心語是:「年輕人好好奮鬥!我是沒戲了。」然後開始倒騰各種過來人的方法給他們,一副要將人生經驗和盤託出之模樣。
明明正當壯年,為何總說「老了」?
- 01 -
前不久,看到人民日報發表文《明知道衝上去會死,為何義無反顧?》。
點開一看,原來是一位老兵尹吉先,當年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在槍林彈雨中活下來。故事本來到此像是要結束了,但還有後面一段。
將近80歲時,他開始接觸網絡,用殘損的手指一字一句與網友互動,在知乎上回答了很多關於戰爭歲月的問題。
現在,他不僅是知乎上年紀最大的網友,也是年輕人心目中追崇敬仰的「大V」、「網紅」。
健在的老兵還有不少,但能夠這樣與年輕人交流的,恐怕只有他一個。因為他跳出年齡的限制,主動學習掌握了上網的方法。
年初,打算把沒用了10年的英語撿回來,報了英語學習班。學習群裡大家七嘴八舌自我介紹,多為大學生。
此時,一名暱稱為「老奶奶」的人出現,說自己是78歲的退休小學教師。群裡頓時沸騰起來。
一開始還以為她開玩笑,後來,見她認真嚴肅地介紹著,說是自己閒著沒事就來學習英語了。把她頭像點開,只見是一對老夫妻的照片,我相信了。
若說以前見到的學習型長輩都是網絡傳言,這一次在很近很近的地方,在同一個微信群裡。
掐指一算,他們起碼比我們大將近40歲,都沒喊老,都還在學習進步,我們小輩的,怎麼就先以「老」自居?
問題可能首先出在的圈子上。習慣了看同齡人的文章、故事,因為喜歡這種抱團取暖的感覺。看看你關注的公眾號,是不是多為同齡人所寫?看看你的「朋友圈」,是不是基本都是年紀相差無幾或者比自己小的人?
於此一看,這圈子裡不是我們最「老」,還屬誰?
當你開眼看世界,把圈子放大,才知道外面廣闊的天地。
60歲文盲,75歲成為作家,出版4本書,現在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寫作,她叫姜淑梅。
從70歲開始健身,80歲塗口紅、穿泳衣、做模特,比18歲少女還驚豔,她叫盛瑞玲。
騎哈雷、走西藏、穿旗袍,走T臺,73歲的她是中國平民界時尚人士,她叫黃炎貞。
63歲拍孕婦照,68歲拍裸照,還培養了個身家200億的天才兒子,她叫梅耶·馬斯克。
71歲再出發,96歲失戀,100歲攝影獲獎,說自己忙到沒時間去死,她叫笹本恆子。
看看他們,我們怎麼好意思說自己老?
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像這樣的「老奶奶」「老爺爺」,卻一點沒有服老的想法。
他們是一棵棵拒絕老去的白楊,傲然挺拔。世界正在偏袒不服老的人。
- 02 -
給兒子們講繪本時,發現繪本界一位大師李歐李奧尼。他被譽為「二十世紀的伊索」,4次榮獲繪本界的美國凱迪克大獎(如同電影界奧斯卡獎的高度)。
你以為他開始繪本創作應該是20多歲吧?
錯了,他開始創作繪本時已經將近50歲,而且還開創了繪本的新時代。
Yasmina Rossi 1955年出生在法國,現在已經60多歲。有2個孩子和2個孫子了,本是退休年齡的她,現在仍然還在職業模特的圈子裡。
你以為她開始模特之路應該是18歲吧?
錯了,她開始模特生涯已經將近30歲,這個年齡對於很多模特來說是快退休了。
再看看周圍,50多歲的長輩A,別人推薦她多走出去,和別人多聚聚開開眼界,別人勸她把脾氣好好改改,好與他人相處,得到的回應只有她一直搖頭,說:「都等死的人,怎麼可能改掉原來的習慣~」
40多歲的職場人B,不管單位組織任何活動,什麼都習慣性地往後退一退,覺得「老人家」不適合在單位「娛樂圈」混,一副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樣子。
30多歲的青年人C,隔三岔五唉聲嘆氣,自說懷才不遇,好像垂垂老矣,對世界失去熱情和興趣,一模生無可戀的狀態,拿起手機除了遊戲就是遊戲,唯有在那裡還能找到存在感。
20多歲的小年輕D,一臉青春朝氣,卻在生活和工作中躲避問題,書是不會去碰的,遇到要用新軟體新工具,心裡不爽快:「這太難了吧,怎麼學得會?」寧願在那裡拖時間,也不會動手試一試。
然而,這世界才不跟你的節奏,才不由你說老就是老。
人工智慧AI時代正在到來,很多崗位會被它們替代。網際網路的浪潮正在大波湧起,未來我們所在的行業會被顛覆成什麼樣子,誰也不好說,哪怕你現在坐的是鐵飯碗。小微企業的平均生存期是2.5年,樣樣變化都是快。
別說不可能。5年前無法想像智慧型手機人人都有、出門可以不帶實體錢包、成天能騎個單車卻不是自己的、線下超市可以沒有收銀員,現在這些不都實現了?
如果早早地服老,永遠沒有給自己從0開始的機會,沒有給自己重新學習的機會,那就永遠沒有跟上時代的機會。
不怕容顏變老,怕的是心先變老。
怕的是那種對日子毫無盼頭,對生活退卻激情。
怕的是不學習不長進,一副「愛咋咋D」的玩世不恭心態。
怕的是太容易和懶惰、散漫、不上進的自己握手言和。
- 03 -
看過一則新聞,說中國已經進入「銀髮經濟」時代,說直白點,是因為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劇增。
不僅數量劇增,預期壽命也在延長。現在的人均壽命每年增加3個月,到2036年每年將增長一歲或一歲以上。也就是說,到了我們這一代,不出意外,活過100歲是沒問題的。
算算看,假設60歲退休,離100歲還有40年的光景。壽命越來越長,生活不能將就,寫滿「固執僵化」和「因循守舊」的老相。
倘若早早服老,沒有什麼眷戀,每天幾口鹹菜一碗白飯,再加一個電視打發過去,未免太無趣了。
倘若早早服老,沒有什麼寄託,閒著沒事只能盼兒女天天回家,兒女一忙,心裡未免太失落了。
倘若早早服老,沒有什麼追求,似歷盡人生滄桑,對什麼都戴著消極的眼鏡,未免太可悲了。
你說,不是身體老讓心老,而是心已死,是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爐臺,是灰燼的餘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是自己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哪怕生活欺騙了你,讓你內心長滿青苔,也請不要讓心老去,不要把心關在枷鎖裡,深深地封起,和外界隔離。
生活不如意,不要唉聲嘆氣。只要心不老,老到牙掉光還可以折騰,生活一樣精彩。
打開雙眼看看世界,坐上熱氣球飛過科羅拉多大峽谷,穿上潛水服跳入藍色童話的大堡礁,在拉斯維加拉斯的豪華建築裡哼起美國西部鄉村小調,在墨西哥瑪雅古蹟旁感慨歷史的神秘.
精彩的世界等著與你深情相擁,千萬不要過早地放棄自己。
最後,在我要給這篇文章結語時,我看到這張照片,分享給你。
感受一下,這是我們天天在用的百度搜索的CEO。那身板,那顏值,那氣場,滿是男神範,你能想像他有50歲?
年過半百的他完勝20歲小鮮肉,因為每天健身,也有著一顆不服老的心,時光在他身上仿佛靜止了一般。
你還等什麼?不管是健身、閱讀、寫作,還是劈材、餵馬、賞月只要是愛自己的,馬上走起!因為我們都有一顆不老的心!
作者:發憤的草莓,著有時間管理乾貨新書《現在就幹》,職場二寶媽,5點晨起寫作,陪你在柴米油鹽中活出星辰大海。個人公眾號:發憤的草莓(ID:neverstop201508)。
▼
猜你喜歡
--提升實力,拒絕平庸分界線--
身材走樣,臉色蠟黃,明明是剛睡醒,但面容充滿疲憊。陽光打在臉上,不僅沒有增添朝氣,反而老態盡顯。
這是很多職場女性每天都面臨的問題,那些年輕時候偷過的懶,總會一步一步讓你還回來。
她在29歲的那天,開始研究一切變美的方法:堅持營養搭配,好好吃早餐,每日健身,用運動減去身上的贅肉,不熬夜。
僅僅1年,@密思喬 擺脫了曾經的「土肥圓」,蛻變為「逆齡女神」,投身化妝師行業,變成一名健康美麗生活踐行者,她希望和你分享零基礎化妝美顏術。
點個讚=小編多0.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