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
這句俗語勵志了無數人
那麼
生活中我們跌倒了
當真立刻站起來就好嗎?
(圖片來自網絡)
作為骨科醫生,
曾經見過跌倒後想迅速站立
卻再次跌倒導致二次損傷的
曾經見過跌倒後走來醫院看病
結果骨折移位的,
也曾經見過跌倒後不以為然
卻在數周后送醫院發現骨折的
也許跌倒後馬上自己站起來是我們的第一反應,然而跌倒後首先自我判斷一下傷情,體現的更是先退後進的智慧。
01
生活中我們有哪幾種常見的跌倒後「親吻」大地的姿勢呢?
手掌撐地
跌倒時常見的自我保護動作之一,依靠手掌撐地來分散應力,保護更重要的頭胸腹部。容易造成腕關節、前臂、肘關節的損傷,嚴重者易致橈骨遠端骨折、肘關節周圍骨折。
臀部坐地
「腳底打滑」往往導致失去重心,而臀部坐地,也是我們常用的自我保護動作,畢竟誰讓咱們臀部肉多呢!然而肉肉並不能完全避免骨折。臀部坐地在年輕人中往往易致骶尾骨骨折,而在老年人群,更易發生股骨頸骨折或股骨轉子間骨折,如果應力向上傳導,更有胸腰椎骨折的風險。有些老人痛覺不敏感,或骨折斷端嵌插壓縮,甚至還可起立行走,應當警惕。
向前跪地
「腳下拌蒜」伴隨的下一步多是向前跪地。「跪地」雖可「求饒」,但殘酷的現實往往並不答應。向前跪地時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和膝蓋前側髕韌帶劇烈收縮,常導致髕骨骨折。
(圖片來自網絡)
崴腳倒地
穿高跟鞋行走、做運動、下樓梯或是走在不平整的路上,都是讓你一瞬間「痛徹心扉「的易發因素。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崴腳的經驗,有經驗卻不代表我們可以處置得當。一些不以為然的處理,往往讓我們延誤了第五蹠骨基底部骨折或踝關節骨折的診治。
肩膀著地
對抗型運動及自行車運動中多見。失去重心倒地的瞬間,我們往往還惦記著手裡的「球」或者「車把手」,也就忘記了手掌撐地等自我保護。著地瞬間應力集中在肩膀部位,易致鎖骨、肱骨近段等部位骨折。
02
那麼在跌倒後我們如何來進行自我判斷,以免加重或貽誤傷情呢?
通常我們可以通過
「想、望、觸、動」四個步驟來進行
(圖片來自網絡)
第一步:想
盡力回憶自己的跌倒姿勢和著地部位。以此為基礎,針對不同倒地姿勢和著地部位易發生的損傷,來進行後續針對性的自我檢查。
第二步:望
仔細查看自己的受傷部位,有無破損、出血,仔細觀察傷處腫脹情況,有無肢體的外觀畸形和肢體位置異常等。如發現傷處短時間內腫脹明顯,和對側肢體相比外觀畸形,即是損傷較重徵象。
第三步:觸
適度力量按壓自己的受傷部位,如誘發明顯壓痛,即需要提高警惕。何為「明顯壓痛」,對於非專業人士,可同時以相同力度按壓傷處對應的對側健康肢體部位,如相較之下傷處疼痛明顯,即可判斷為「明顯壓痛」。
第四步:動
針對自己受傷部位的鄰近關節,以及相應的對側關節,進行活動的對照。動作幅度從小範圍開始逐漸增大,如出現明顯疼痛,甚至關節異常活動,即為傷情較重表現。
(圖片來自網絡)
經過以上四步法操作,我們基本可對傷情心中有數,如發現存在傷重徵象或可疑骨折。即可進行「制動、冷敷、固定、轉運」等必要處理後送醫。
第一步:制動
制動後,可減輕疼痛,避免骨折斷端損傷血管、神經,便於搬運。不可刻意活動肢體,這會加重損傷。
第二步:冷敷
此時急性損傷期,不可熱敷,這會加重出血腫脹。應該冷敷,墊一層毛巾,防止凍傷。
第三步:固定
主要用於骨、關節損傷或較重的軟組織損傷,固定時應注意:
①固定前應進行止血、包紮等對症處理。
②固定材料應就地取材,木板、樹枝等均可,甚至自體固定。
③固定範圍一般包括受傷遠近兩個關節,鬆緊適度。
④傷肢與固定物間,特別是在固定物兩端、骨隆突部位、兩腿間等固定時有可能造成皮膚壓迫的地方應加襯墊,避免受壓。
第四步:轉運
轉運過程中應注意動作輕柔,避免加重患者疼痛和損傷。如無把握,建議尋求專業醫務人員幫助。
(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社會進步、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跌倒」,這樣一個在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事件,我們的重視程度早已不是「靜養幾天就會好」了。尤其在人口結構老齡化的當下,「跌倒」後第一時間科學處理,在老年人群中更是有著特殊的意義。
在世界各地,跌倒損傷都是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話題,老年人因跌倒而受重傷或死亡的風險最大。跌倒後進行科學的自我判斷,實施恰當的自我檢查,正是後續合理診治和快速康復的先決條件。
(圖片來自網絡)
處置得當
進退有據
方可做到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
專家介紹
陳銘吉 副主任醫師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國際AO Trauma組織會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青浦區心理諮詢協會會員。
專長脊柱外科、創傷骨科多發病常見病及骨質疏鬆症的系統化規範化診治。擅長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症、頸椎病、胸腰椎骨折、骨質疏鬆性脊柱骨折、脊柱外科微創手術。四肢複雜骨與關節創傷骨折的微創手術。
參與多項上海市、青浦區科委課題,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篇。2016-2018年連續三年被評為醫院業務能手。
專家門診時間:每周一上午。
相關閱讀
大腸息肉 知多少(一)
做了白內障手術還會復發嗎?
能不能用茶服「藥」?
冬令進補,首選膏方
非油炸食品真的比油炸食品更健康嗎?
原標題:《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