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說唱無論出到第幾季,也永遠比不上有嘻哈

2020-08-28 押韻詩人

上周五,《中國新說唱2020》終於開播。作為做中文說唱的自媒體人,自然需要時刻關注。我立馬搬好板凳和西瓜,準時準點坐在了電腦前。


坦白說,我對新說唱還是有很大期待的,畢竟它從盛夏一直拖到了立秋,實在是吊人胃口。況且,愛奇藝的刁鑽剪輯早已我等吃瓜群眾臣服於它,尤其在今年的形勢下,大家不禁更好奇:這個老牌節目到底會以怎樣的姿態再次重磅襲來?



不出意外,第一期播完,三位主理人立刻就有了讓觀眾吐槽的點:張靚穎太不專業考核似選妃、被魔鬼剪輯鎖定的GAI過於冷酷嚴格、化身為雞湯選手的吳亦凡竟不敵藥水哥迷惑……而真正打動觀眾的,似乎是小白那句「我欠你一個冠軍」。


此話一出,微博話題閱讀量瞬間高達3.7億,討論量也突破過萬。不少網友紛紛感慨:「真的一下子把我拉回了2017年的夏天」、「淚目」、「爺的青春回來了」……


看著現在的小白造型整體風格都變了,感覺低調了許多。曾幾何時,小白是有嘻哈裡意氣風發有態度的Rapper,卻也是那年網友口中最大的混子。


經歷真的會讓人成長,蟄伏沉默了三年,看著現在的小白造型整體風格都變了,感覺低調了許多,那句「失去過的讓我明白什麼更重要」讓人不免覺得有一絲心酸。



隨後我又翻了微博,還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觀眾們普遍認為:好像無論新說唱出到第幾季,也不可能比有嘻哈好看。


17年的《中國有嘻哈》作為一檔選秀節目,一經播出就迅速風靡全國、獲得眾多追捧,它力圖秉持「不媚俗」、「不跟隨」的態度,勢要打造出屬於中國年輕人的Hip-Hop偶像。


這麼多年來,我們看夠了選秀節目裡那些「大家你好我好姐妹情深兄弟」的戲碼,突然有個節目,選手可以指著導師鼻子說:我才不稀罕你的金鍊子,不選我是你的損失好嗎?我看不慣你,你等著我的Diss吧。


而且幾乎所有選手都覺得自己是最牛逼的,是當之無愧的冠軍。只要有人敢挑釁,就有人敢歪著嘴對著鏡頭說:「我想上去打他了。」



一檔好的綜藝節目,最重要就是要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新鮮感和與傳統認知相悖的衝擊感。相比於前三季節目,這季的新說唱在賽制上有了明顯創新,在模式上也有不小的變化:明星製片人全面升級為廠牌主理人,這意味著他們需要為年輕說唱歌手提供更多實現夢想的機會和資源。


除此之外,節目還找來了實力派技術流(樸宰範)、漂亮的臉蛋(張靚穎選的人),有趣的靈魂(藥水哥、暴扣哥、Giao哥)增加收視率。但跟第一季有嘻哈相比,卻依舊是顯得杯水車薪。


因為指導思想的變化加上監管的嚴格,大環境容不下第一季宣揚的嘻哈精神,導致接下來幾季的節目可以說是斷尾求生,rapper和節目組都畏首畏尾。反觀有嘻哈中的參賽選手大多都非常反叛、個性十足。



拋卻外觀和歌詞,有嘻哈的選手在語言和動作的尺度方面,也是最出格的。這也間接讓很多Rapper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無論他們走到節目的哪一步。


走得遠的,有曲風兩極分化的雙冠軍——技術流大魔王PG One、眾多封神曲目中國風「社會」GAI、想當老大的Bridge、你的男孩TT、面具下的嘻哈俠歐陽靖、可愛的花園寶寶艾福傑尼、「愛打感情牌」的黃旭、「追星成功」的大笑……


走得沒那麼遠的,有憨憨等伴奏的法老、忘詞的豆芽、「即興說唱13冠+Time金曲」小青龍、商務說唱孫八一、開心就拍手的徐真真、扭屁股的黃薏帆……總之,幾乎每個有鏡頭的選手都有鮮明的特色,這是後來幾季都無法實現的。



而到了2018年的「說唱寒冬」之後,這種個性化的勢頭卻戛然而止了。新說唱前兩季的第一集,還有能讓人瞬間眼前一亮的3Bangz和Doooboi,今年除了官方請來做熱度的「三大活寶」之外,我就只記住了一個程式設計師高嘉豐。


嘻哈不僅僅局限在塗鴉街舞說唱紋身,它更應該展現的是態度。當Acappella成為表明態度的武器時,拿沒拿到項鍊都已經不重要了。一個頭髮還健在,個性悶沉的程式設計師也可以有快意的人生,也可以大聲的去表達對潮流的定義的時候,這才是真的Real HipHop。


我想觀眾也希望在聽膩了雜七雜八秀Flow韻腳的時候,能有幾個Rapper能真正講點振聾發聵的Real Talk,或者純粹乾脆來點插科打諢,暫時緩解下審美疲勞。



細觀第一季,不光有風格迥異的選手,還有他們帶來的好作品。GAI的《苦行僧》、輝子小青龍的《Time》、PG One的《H.M.E》都令觀眾記憶猶新。


同時在合作上,有嘻哈裡地下Rapper們所表現出來的抱團與相互認同對此也是一種印證,這種情感和文化令觀眾引起了共鳴。相比之下第二季、第三季就顯得過於「平靜+Peace&Love」了。


Rapper一旦成名,很難逃出被翻黑歷史的命運,當年依靠節目成名的選手裡面,有幾個是不帶Beef的呢?GOSH對上HHH的主線劇情,更是極大的滿足了觀眾吃瓜心理。反觀後面兩季,只有第三季硬炒了一個本無Beef的「活死人對CSC」,並沒有什麼大瓜可吃。



藝術的欣賞本就充滿了主觀的成分,因為人並不是冰冷的機器,通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結果。Blow Fever和Doooboi在節目上都走得非常靠前,但他們爭議非常大,因為絕大多數觀眾不願也無法接受新潮的東西。


而且《中國有嘻哈》最有價值的地方,就在於這檔節目第一次讓HipHop這種在中國悄然發展多年的地下文化大規模浮出「地平線」,正式進入了大眾的視線。所以觀眾仍秉持著第一屆先入為主的觀念,一旦新鮮感消失,看透了第一季的套路之後,他們的審美就只想停留在2017年。



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觀眾對「回鍋肉」選手的刻板印象。有時不得不感嘆臉緣這東西真的是門人生玄學,從《中國有嘻哈》開始,蜜妞就成了一個巨大的「輿論黑洞」,受到了來自大部分觀眾的偏見。


不管你看沒看過這個節目,只要罵上兩句蜜妞,絕對能收穫一群節目粉的Respect。「比導師去的都勤」、「走後門」、「別參加節目趕緊回家找個班上吧」.......因為第一印象太糟糕,導致無論蜜妞之後作何努力,結果都是白費。



選手的表現都會在愛奇藝魔鬼剪輯下變得敏感,甚至細微的一點變動都會在觀眾們的心裡激起驚濤駭浪。除了蜜妞,不少Rapper還吃了節目組惡意剪輯的虧,即使解釋了很多次,但觀眾看到的就是節目上最直觀的、他們被誤解的呈現效果。


19年新說唱結束後,沖天小火箭引發了網友的一陣炮轟和奚落,還背負上了「慫X」的罵名,也難怪她會感慨說:「魔幻世界一場鬧劇」。



節目播了那麼多季,水準和編排如何是見仁見智的,但從關注度來看,無疑是取得了巨大成功。它讓大量地下說唱歌手有機會站上舞臺,Rapper們也借節目的東風獲得了更多關注。


但同樣,Keep it Real作為一種理想主義,最後卻總被節目上的現實抽大嘴巴。因為勝之不武,加上跪舔吳亦凡,前年那吾克熱被圈內人瘋狂diss;今年展翅的李棒棒也被嫌棄「油嘴滑舌」。



後面的人都見識過了第一季的火爆程度,看到了成名之後的紅利,從而想要尋求更多的曝光。而想要出名就要承擔當小丑或者是被罵的代價,沒鏡頭就相當於是判了死刑。


拿這季的新說唱來說,暴扣哥這季確實比有進步,以為暴扣哥是認真對待不搞有的沒的,結果拿到鏈子那一刻又原形畢露;還有很多newcomer靠cue很多之前的當紅選手的名字來吹自己牛逼,「比黃旭硬」、「那五隻狐狸」還有「羊和鼠」,卻又沒有相應的水平,這吃相簡直不要太難看。



《中國有嘻哈》最有價值的地方,其實在於「破圈」。拋開愛奇藝宣稱的上億播放數據,在YouTube上,《中國有嘻哈》的相關視頻播放量在幾十萬的比比皆是,從節目中衍生出來的種種流行語更是成為了年輕群體中關於嘻哈的談資。


同時,短時間內大量跟風觀眾的湧入,讓長期以來無法得到社會和市場認可的說唱歌手群體開始被注意。但節目的火爆,帶來的卻可能只是短暫的虛火和無法掩蓋的市場乏力。


一部分跟風觀眾把17年的有嘻哈稱之為「情懷」。炫耀作為有嘻哈粉絲的優越感,感覺只有有嘻哈的選手才是最牛逼的,其他季的都是Fake;評論區大量跟風說懷念17年的夏天;當然也有老粉擺著高高在上的姿態對新粉秀優越感的。



總的來說,觀眾這幾年的不滿,一是因為「初戀效應」——最初接觸的就是最美好的,並且因為時間久遠,有了「選擇性記憶」,記的全是節目有意思的地方,沒意思的自動遺忘了;二是因為對這個節目定位和尺度的改變渾然不知或無法接受,進而產生了與期待值不符的偏差。


實際上,就像每個班主任都會抱怨你們不如上一屆學生一樣,他們更多的只是在表達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當下的無奈,而真正拿具體標準來量化實力,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大家心裡也都有數,每屆之間的差距,並不會大到某種程度。



無論是今年的新面孔還是之前的「回鍋肉」、無論是有嘻哈還是新說唱,三年時間,能改變的事情太多。對於很多年輕觀眾來說,他們結束高中步入大學,或者從大學到步入社會。


而曾經的參賽選手們,也在這裡交匯之後,開始了各自人生故事的新篇章,有人功成名就,也有人銷聲匿跡,但最終他們都會塵封在歲月深處,留給別人的也許只是一段Verse、一個表情、一個手勢......


我們都從那個美麗的夏天走來,對於節目出現的任何Beef也好,吐槽也罷,都會隨著時間慢慢消散。留下的,也只是對Hip-Hop的熱愛。


就像李大奔說的那樣:「你懷念的不是那個夏天,是那個夏天有你。」其實歸根到底,我們懷念的,從來都不是某一個確定的人或場景,而是那段回不去的青春歲月……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新說唱無論出到第幾季,也永遠比不上有嘻哈
    曾幾何時,小白是有嘻哈裡意氣風發有態度的Rapper,卻也是那年網友口中最大的混子。經歷真的會讓人成長,蟄伏沉默了三年,看著現在的小白造型整體風格都變了,感覺低調了許多,那句「失去過的讓我明白什麼更重要」讓人不免覺得有一絲心酸。隨後我又翻了微博,還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觀眾們普遍認為:好像無論新說唱出到第幾季,也不可能比有嘻哈好看。
  • 《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1、中國新說唱2這三季哪季水平高?
    曾幾何時,小白是有嘻哈裡意氣風發有態度的Rapper,卻也是那年網友口中最大的混子。經歷真的會讓人成長,蟄伏沉默了三年,看著現在的小白造型整體風格都變了,感覺低調了許多,那句「失去過的讓我明白什麼更重要」讓人不免覺得有一絲心酸。隨後我又翻了微博,還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觀眾們普遍認為:好像無論新說唱出到第幾季,也不可能比有嘻哈好看。
  • 為何《中國新說唱》就是趕不上《中國有嘻哈》?
    上周五,《中國新說唱2020》終於開播。作為做中文說唱的自媒體人,自然需要時刻關注。我立馬搬好板凳和西瓜,準時準點坐在了電腦前。坦白說,我對新說唱還是有很大期待的,畢竟它從盛夏一直拖到了立秋,實在是吊人胃口。
  • 《中國新說唱》比不上《中國有嘻哈》,看完這個也許你會明白
    《中國新說唱》比不上《中國有嘻哈》,看完這個也許你會明白第二季在開播以來也是備受關注,但是從60秒淘汰賽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一賽季的選手沒有上一賽季強,甚至連拿得出手的人物都沒有,這一季雖然有個類似於歐陽靖的大神,但是從60秒淘汰賽上看,也是有點差距的,最起碼歐陽靖還有個懸念,在剛開始海選的時候就能調動大家所有的氣氛
  • 從有嘻哈到新說唱,中國rapper的這幾年
    唱作人》問王以太:「說唱已經是大眾完全接受的一個流行音樂了麼?」王以太短暫遲疑後的搖頭,似乎印證著中國嘻哈音樂以及地下rapper們如今的現狀。從2017年的《中國有嘻哈》到如今《中國新說唱》即將開啟的第二季,該系列綜藝將rapper從地下推向「地上」,讓rapper們終於熬出了頭。沒人能否認過去兩年裡,由中國嘻哈引起的潮流文化復興。
  • 《中國有嘻哈》第二季將改名為《中國新說唱》
    中國有嘻哈第二季將改名上線網易娛樂4月9日報導要說去年中國最火的節目,那一定非《中國有嘻哈》莫屬,節目組發掘了中國嘻哈市場的空白,包括pgone、gai、jony j在內的眾多地下嘻哈歌手終於走上臺前,也掀起了年輕人追逐嘻哈的風潮
  • 為什麼說中國新說唱沒有中國有嘻哈那麼精彩?
    看回中國新說唱,第一期基本上就是展示,展示,展示,點評,點評,點評,並沒有什麼可以製造出來的爆點。除了事先炒作的,用來替代流行詞語freestyle的skr:且不說這些點評是否專業,單純那製造矛盾來說,有嘻哈真的是完爆了新說唱的第一期。
  • 《中國新說唱》 有說唱,但不嘻哈
    昨日,萬眾期待的《中國新說唱》第一期正式開播並在愛奇藝上線了,鴨鴨第一時間就屁顛屁顛去收看了,鑑於去年第一季的節目表現,鴨鴨這次其實還是滿懷期待的,什麼freestyle啊、diss啊、battle啊,給老子衝就完事兒了~
  • 《中國新說唱2020》選手綜合水平,已經超過了《中國有嘻哈》
    :「《中國新說唱2020》選手的綜合水平,明顯已經超過了當年的《中國有嘻哈》」之前其實就這個問題說過一次,但由於當時《中國新說唱》第三期節目還沒播出《中國有嘻哈》強在新鮮、情懷以及真實上。這一點是後續所有《中國新說唱》系列節目都無法複製的,也是《中國有嘻哈》在無數觀眾心中立足的根本,但是單純從選手個人實力上來說遠沒有「斷層」那麼誇張的地步。
  • 中國新說唱原中國有嘻哈人氣選手大起底
    近日,去年大火的熱綜中國有嘻哈開始播出第二季,本季正式改名位中國新說唱,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下本季有哪些實力大神和人氣選手。周湯豪1988年8月2日,周湯豪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母親是臺灣地區歌手兼演員比莉,父親是演員周禹侯。
  • 《中國新說唱2020》選手綜合水平,明顯已經超過了《中國有嘻哈》
    之前其實就這個問題說過一次,但由於當時《中國新說唱》第三期節目還沒播出,所以整個表述相對片面不完善,如今大量選手表演得到曝光,我們也有了可以對比的標準。 《中國有嘻哈》強在新鮮、情懷以及真實上。 這一點是後續所有《中國新說唱》系列節目都無法複製的,也是《中國有嘻哈》在無數觀眾心中立足的根本,但是單純從選手個人實力上來說遠沒有「斷層」那麼誇張的地步。 「2017年是開始,但不是巔峰」
  • 《中國有嘻哈》改叫《中國新說唱》?
    4月8日晚,一張「中國新說唱」的官博截圖在微博流傳,從截圖可見,該微博加了藍V認證「愛奇藝《中國新說唱》官方微博」。要驗證很簡單,看「中國新說唱」的微博是否存在。「中國新說唱」微博確實存在,但沒了藍V認證,也許是因為提前曝光了,故意取消了藍V認證。
  • 從有嘻哈到新說唱2,為什麼逃不掉被劇透的命?
    /新說唱即將在今夏播出最近網上關於新說唱的劇透
  • 《中國新說唱》的元老「熱狗」為什麼會跑到《說唱新世代》去?
    GAI並成功奪冠,然後就是未接受《中國新說唱》第三季的導師邀請。 其實在第二季的時候我就發現狗哥在節目中經常出現無奈的表情的時候就感覺有點不對勁,果不其然,第三季狗哥直接不參加了… 我當時還不知道狗哥參加了新世代這個節目,只是單純的以為新說唱節目組眼瞎了竟然沒有邀請狗哥。 可是在看到了很多期《說唱新世代》後,才發現狗哥的眼光是真的「毒」。
  • 都2019年了,為什麼大家還是忘不掉第一季的《中國有嘻哈》?
    《中國新說唱2》的彈幕裡,經常有人會提到中國有嘻哈的第一季。都2019年了,為什麼大家還是忘不掉第一季?是因為在觀眾的心裡,第一季的人更像是分類查找時的標籤。不是因為中國有嘻哈第一季的選手,比後面兩季更厲害,是因為觀眾心裡已經有了一個他。
  • 臺灣不僅有嘻哈,臺灣還有新說唱
    相信關注說唱的你肯定知道去年有幾個臺灣年輕人拍攝了一系列惡搞《中國有嘻哈》的《臺灣有嘻哈》。
  • 《中國新說唱》第二季確定製作!
    前兩天,愛奇藝在上海舉辦了一次招商會,透露了明年幾個綜藝節目的計劃,自然包括《中國新說唱》。主講人還是我們熟悉的導演——胖虎AKA車澈。好吧,AI參與在哪,作為觀眾我們倒是沒怎麼感覺到=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車澈透露了《中國新說唱》第二季會產生的兩個變化:一、加入全新製作人眾所周知,《中國新說唱》的三組導師——吳亦凡、潘瑋柏鄧紫棋、熱狗張震嶽是這次節目的流量來源
  • 說唱新世代選手遠遠比不上新說唱,憑什麼作品好這麼多?
    隨著說唱聽我的告一段落,現在的喜歡看說唱的朋友們相信都在追說唱新世代和中國新說唱兩檔節目,兩個節目的粉絲群可謂重疊性極大,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新說唱的關注量大,卻差評如潮,到現在也沒有幾首讓人記住的歌,而新世代的關注量小,卻好評如潮,已經頗有幾首歌被人們記住,這樣的反差,是為什麼呢?
  • 2019《中國新說唱》第二季第一期
    去年夏天我們對《中國新說唱》有很多的意見,幾乎是吐槽壓過了表揚,甚至嗤之以鼻,網絡輿論鋪天蓋地,認為是資本佔據了主動,是資本作為幕後推手操縱著一切
  • 從《華夏新說唱》到《華夏有嘻哈》,張靚穎的定位有些尷尬
    7月29日,《華夏新說唱》終究官宣完了這1季的導師陣容,分別是吳亦凡、潘瑋柏、Gai和張靚穎,與以前網傳的名單相差很大,多次被cue的樸宰範沒有浮現,連此前聽說的Jony J和VAVA也不在其中。這四位導師無論數目甚至於具體含金量,比擬起前面幾季必定是有所下跌的,看得出本年的《華夏新說唱》已浮現了疲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