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吃狗了?網友在熱搜吵翻了?都該看看這部《野性的呼喚》!

2020-10-10 好劇邦

上周四,#狗為伴侶動物擬禁食#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因為在4月8日,農業農村部官網公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目錄》對於狗的說明: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國際上普遍不作為畜禽,我國不宜列入畜禽管理。

到底狗是否屬於「伴侶動物」?或許看了近期的一部新電影,你會有所啟發。

筆者小時候看過《野性的呼喚》原著小說,你們體驗過那種沉迷得不可自拔,非要通宵看完的感覺吧?原著有這種吸引力,所以2020版的電影一出來,也「呼喚」著我去看。

很多關於狗的作品都是以人類的視角去看狗,而本故事以一個第三者的角度看狗和人,跟隨著主角狗「巴克」的視角,去適應原始的生存規則,去滿足人類的需求,去感受人情的冷暖,最後回歸自然的本性。

對,結局也和其他狗歷經千辛萬苦得以「回家」的感人結局不一樣,他回的不是人類的家,而是自然的家。

為什麼哈士奇會被成為「二哈」呢?就像巴克開場的活躍,一間房子完全無法釋放他好動的性格,「拆家」之後被主人懲罰,釀成被狗販子偷走的「慘劇」。

以前,人類把狼馴服為自己所需的狗;今時今日,人類依舊以自我的要求去禁錮狗的天性、以人類的標準判斷狗的對錯。這讓我想起網上流行一句話:「我不是真的人,但你是真的狗。」

電影裡也有一句旁白:「第一次,巴克比他的主人懂得更多,但鞭子沒有給他選擇。」

是的,巴克被偷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並不好過。

「狗是人類的朋友」?根本沒有永恆的敵人和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在淘金熱的背景下,雪橇犬成為了人類的交通工具;在電報取代書信的年代,雪橇犬成為了被人類拋棄的舊物;所幸當他最後一次拉動雪橇為了一個愚人送命前,被一個有緣人救走了。

命運給了他兩個選擇:成為一個好心人的伴侶,或是成為狼族的一員。

前者經過若干個主人的對比下,顯然是有說服力的:第一任主人法官,前面說了,嫌棄他好動,嚴厲懲罰;第二任主人郵差,雖然把他當好「員工」,但是他和其他「同事」相處得並不愉快,郵差也不會讓他和自己一起睡,任由他在冰天雪地自生自滅;

第三任主人就是個憨憨,有欲望沒頭腦,把狗往死裡使,最惡劣的一任,虐待動物……而最後一任是獨居老漢,不把他當動物而是家人,允許他一起睡覺,和他一起冒險。同樣是冒險,以前的場景是惡劣黑暗,和老漢的的冒險則是美好陽光,簡直切換成了不同的世界

但其實,前面一直有伏筆暗示:巴克心中有一頭狼,引領著他前進。而好主人也希望他自由。可惜,這位好主人即便自己放下了貪慾,也沒落下一個好下場。

巴克對人類最後的眷戀消失了,他重拾了野性,成為了自然的霸主和人類社會的傳說。

電影雖然難以還原小說豐富的情節,但是他最能打動人的核心精神——戰勝困境、追求自由,依舊能夠觸動每一位觀眾,這也是原著成為經典的魅力,多次被翻拍成電影的原因。

不管時間怎麼推移,文明怎麼演進,人類心中的野性,就像巴克心中的狼,時不時會跳出來呼喚

或許,正是弱肉強食的野性殘留在這個社會,才會依然有眾多人對狗肉著了迷。

相關焦點

  • 《野性的呼喚》野性的呼喚
    《野性的呼喚》,又名《荒野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是美國作家傑克·倫敦創作的中篇小說。該作延續了傑克·倫敦小說的「生存」主題:生命總是在不斷掙扎求存的過程中獲得意義與力量。作品講述巴克原是米勒法官家的一隻愛犬,經過了文明的教化,一直生活在美國南部加州一個溫暖的山谷裡。後被賣到美國北部寒冷偏遠、盛產黃金的阿拉斯加,成了一隻拉雪橇的狗。
  • 《野性的呼喚》:為什麼被稱為最偉大的狗故事?
    這些年看過的狗片很多,也向大家推薦了不少,比如,《忠犬八公的故事》、《一條狗的使命》等等。但今天這部狗片絕對特別,因為它講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充滿獵奇色彩但又引人深思的故事。這部電影就是由美國作家傑克·倫敦同名小說改編的《野性的呼喚》。
  • 《野性的呼喚》:為什麼被稱為最偉大的狗故事?
    「《野性的呼喚》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狗的故事,同時也是對人類靈魂最深處那奇異而又捉摸不定的動機的探討。我們越是變得文明,就越是感到恐懼。」 ——美國詩人卡爾·桑德堡作為一名正宗鏟屎官,看狗片是我的興趣愛好。
  • 野性的呼喚:一部優點和缺點同樣明顯的狗片
    關於狗的片子,我們看過不少,從《忠犬八公》到《一條狗的使命》再到《忠愛無言》,讓我們看到了狗對人類的忠誠。不過,狗除了忠誠之外,作為犬類,它們身上還固有著動物的野性。關於這部電影,如果作為一部純粹的家庭片來看,其實還算是一部不錯的片子,當然,如果相比較於傑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那還是有一些距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片子。
  • 《野性的呼喚》1億美金,卻把這部經典名著改成了垃圾
    其實《野性的呼喚》真是一部世界文壇的經典作品,這部以美國阿拉斯加淘金熱為大時代打背景的作品,用一隻聖博納德犬和蘇格蘭牧羊犬的混血犬布克(Buck)為第一視角的主角,描繪了它從美國南部溫暖舒適,養尊處優的寵物生活,到被狗販子設計偷走賣到市場上變成了一隻雪橇犬,在其後的歷程中見識到了荒野生存和競爭的規則和殘酷,歷經生死搏殺,成長為一隻具有強大生存力的雪橇犬;更在之後的歷程中,幸運的碰上了自己最好
  • 「野性的呼喚」:如果用真狗拍會更好看
    適合全家人觀看的《野性的呼喚》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雖然這部電影在技術方面走向的是另一個極端。如果說《美國狙擊手》中東木老爺子無論是拒絕等待、還是拒絕用真的嬰兒演員來拍攝(可以讓人理解的是,嬰兒在拍片現場有各種各樣的規矩),又或者是先用一個塑料娃娃拍攝,然後再進行後期CGI處理,不管怎樣,這部片子都是使用過時技術,從而對電影成品造成損害的典型代表。
  • 這是迪士尼的「老人與狗」,卻不是傑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
    這一個星期,看了兩部傑克·倫敦作品改編的電影,一部是義大利導演皮耶特羅·馬切羅拍的《馬丁·伊登》,另一部就是今天我要說的《野性的呼喚》。這兩部都是傑克·倫敦的代表作,一部寫一個作家,一部寫一條狗,但主題是一致的,都是傑克·倫敦標誌性的特立獨行的陽剛堅毅形象。
  • "野性的呼喚":如果用真狗拍會更好看
    適合全家人觀看的《野性的呼喚》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雖然這部電影在技術方面走向的是另一個極端。如果說《美國狙擊手》中東木老爺子無論是拒絕等待、還是拒絕用真的嬰兒演員來拍攝(可以讓人理解的是,嬰兒在拍片現場有各種各樣的規矩),又或者是先用一個塑料娃娃拍攝,然後再進行後期CGI處理,不管怎樣,這部片子都是使用過時技術,從而對電影成品造成損害的典型代表。
  • 《野性的呼喚》野性 不野
    但是細究大部分人的生活,除了生活必備,大部分人的瑣碎時間都被手機那5.5寸的屏幕佔據著。刷微信,刷抖音。看看朋友有哪些新鮮事,沉迷在幾十秒的短視頻裡。 尤其是短視頻,總能在幾秒內抓住你的興奮點。這些內容仿佛知道如何在短時間內喚起人腦中的注意力,並且持續不斷的強化這種注意力,幾十秒內就能將一部電影說個大概,看完之後,我們仿佛已經看過整部電影。
  • 《野性的呼喚》自由與馴服
    《野性的呼喚》是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代表作,這是一部中篇小說,其內容也比較符合美國的「硬漢文學」的文化,所以稱傑克倫敦為美國文學代表之一併不為過。這部小說分別在1935年、1972年、1992、1997年以及最近的2020年改編過四部電影外加一部1981年的日本動畫電影,當然每一部都有各自的優點與缺點,如果硬要說哪部更為受歡迎並且還能輕鬆的找到大概就是1997的版本,不過既然已經有了2020版,當然要說的還是這部老酒新裝的2020版《野性的呼喚》。
  • 傑克·倫敦:《野性的呼喚》
    這部小說讀得很早,記憶深刻。近期還被拍成了電影,哈裡森•福特主演,畫面很美,充滿了人性的力量啟示。
  • 《野性的呼喚》
    如果你讀過傑克-倫敦的原著小說,就不是很建議你看這部電影。總是覺得像少點什麼,真要看動物的真實故事,以後還是選擇紀錄片吧。因為從熒幕上看那些動物做出的一些動作,總覺得少了那麼一種真實感,我想,要是再給他們配上配音或者內心的獨白,那就成了十足的動畫片。讀書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傑克-倫敦的小說,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淘金者和那頭老狼的故事。
  • 《野性的呼喚》謝罪警告
    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野性的呼喚》這麼一篇世界名著,這樣一部《舌尖上的阿拉斯加》,這樣一個《心機狗一心想做平凡上班族,最後卻陰差陽錯超越了犬類》的硬核野外生存故事,你把它改成一個童話故事《狗子王》,這部片的主創是要向本國人民謝罪的!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有了自己的文化不去弘揚是可悲的,有了自己的優秀文化卻用低幼兒童片的方式來糟蹋它,這就是可恥的。
  • 野性的呼喚:寵物犬被人「騙」到阿拉斯加當拉車狗的電影!
    《野性的呼喚》是美國作家傑克·倫敦最好的小說之一。看到這部由同名文學改編的電影,感覺很有趣。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部關於可愛的巴克的電影,夥計們。故事情節:巴克是美國南部一位權威法官的寵物狗。然而,有一天,她被騙去了遙遠、寒冷的阿拉斯加,成為了這一地區一對郵差的拉車狗。
  • 《野性的呼喚》狼狗同宗
    2020美國真人動畫片《野性的呼喚我沒讀過原著小說,也沒看過同名電影,本片是我第一次接觸《野性的呼喚》,故事很有意思,講述了一條體型碩大的狗巴克跟隨狼性的呼喚、先後與人類為伴、最終回歸大自然、成長為狼群首領的故事。
  • 《野性的呼喚》再曝預告 哈裡森·福特赴極地冒險
    《野性的呼喚》再曝預告 哈裡森·福特赴極地冒險 藉助當今影壇最尖端的視覺特效與動作捕捉技術,《野性的呼喚》的金牌製作團隊真實還原了書中雪花紛飛的蠻荒之地,也將倫敦筆下機敏勇敢、靈性十足的雪橇犬巴克完美呈現於觀眾眼前。這部改編自傑克·倫敦同名經典作品的影片,更是集結了好萊塢豪華卡司,成為11月最值得走進影院體驗的好萊塢大作之一。
  • 適合全年齡觀看的野性覺醒——《野性的呼喚》
    《野性的呼喚》過於著名,十餘次被改編搬上大熒幕,2020年福斯版是最近的一個版本。影片主角是一條名叫巴克的大型犬,在淘金熱背景下,它的五段狗生經歷坎坷曲折,即便時過境遷,依舊能讓人們看到閃光點。巴克是一隻串串,老爸是一隻聖伯納犬,老媽是一隻牧羊犬,巴克十分幸運地結合了父母優點,繼承了老爸聖巴納犬的巨大體形,融合了老媽牧羊犬的高智商,一出生就成了狗生贏家。有《獅子王2019》作為集大成者,《野性的呼喚》中栩栩如生的CG也不會顯得令人驚嘆了。各種動物在熒幕上活靈活現地上躥下跳時,觀眾幾乎找不到一點瑕疵。
  • 電影《野性的呼喚》——愛狗人士必看電影
    《野性的呼喚》。電影《野性的呼喚》這部電影改編自傑克·倫敦同名經典世界名著,主要講述的是一條大狗巴克被拐賣到加拿大育空地區的荒野中,從貴族寵物變成拐賣犬、雪橇犬、森林犬等系列冒險經歷;而且在野性的一次次呼喚下,這個只知聽主人吩咐、討好主人的狗,蛻變成聽從自己內心聲音、找回自我的森林之王。
  • 《野性的呼喚》影評:每人一生都在追尋的答案
    然而雖然這次《野性的呼喚》從片名到海報都給人跟上述作品類似,講述人狗一同經歷的冒險故事,但事實上電影突破過去「寵物電影」框架,對生命的獨立自主做出不同的詮釋。《野性的呼喚》好看嗎?我喜歡《野性的呼喚》以狗狗為主要視角,就好像是更為獨立的《南極大冒險》,透過這段它一路走來經過數次命運捉弄、換了許多主人,最後遇上隻身來到北方的哈裡森·福特,一人一狗踏上未知道路的旅程,呈現出電影不管是狗是人都需要找到自身目標的主題,都讓我深刻感受到原作者傑克·倫敦與編導分別在創作這兩部作品時,都希望讀者與觀眾能藉此審視自己人生的根本出發點。
  • 《野性的呼喚》宿命
    野性的呼喚,不只是對巴克的介紹吧?那個老頭的歸宿死在了淘金的終點,他一一直沒想到自己的歸宿會如何,現在找到了,那就是放不下死去的孩子,就去陰間找他團聚。還有唯一一個反派的歸宿,他也算個可憐人,自作孽不可活,拿著打狗棒,被狗弄死在小木屋。最完美的結局莫過於此了,雖然沒講到他以前的法官主任在丟狗後的情形,但是能想得到,畢竟是寵大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