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吸金少女
最近《新倚天屠龍記》熱播,看到新版的趙敏,大家又開始討論了颯的女性,前幾天少女在微博上和大家討論了關於「颯」的女演員。
首位推選的便是楊紫瓊——我們的Michelle,「颯」的代言人。
她的「颯」不僅體現在《東方三俠》中,更在《臥虎藏龍》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傳統的俠女她們身負重任,或是自願,或是被賦予,她們都無法像普通女人那樣擁有常人一樣的情感,情感深藏內心,更多的是割捨和隱忍。因為她們也要像男人一樣,在江湖中,身不由己!
俞秀蓮正是這樣的俠女。
《臥虎藏龍》改編自民間武俠小說家言情教主王度廬的同名作品,電影經李安之手成功打破了中國傳統武俠建功立業、行俠仗義的刻板印象,而是將人們對個性自由的追求融入電影中,開啟了中國武俠電影闖蕩好萊塢的新篇章。
在這部電影中的楊紫瓊扮演的俞秀蓮,塑造出沉穩寬容、步步謹慎的傳統俠女形象,儼如她的武打動作,一板一眼有張有弛,而並非玉嬌龍那般張揚跋扈。
楊紫瓊長相偏向成熟,向來都是姐姐類的角色,飾演俞秀蓮恰到好處。早期楊紫瓊就因為扮演《新流星蝴蝶劍》中高老大,讓人印象深刻。
她是馬來西亞華人,1962年出生在名門望族,有著深厚的舞蹈功底,77年更是考入英國皇家舞蹈學院。畢業後先後參與馬來西亞、澳洲等選美並獲得冠軍,此後就開始在香港發展。
和洪金寶等人合演出《貓頭鷹與小飛象》進入娛樂圈,隨後還在洪家班習武半年,以《皇家師姐》系列而聞名,還提名了當年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名氣聞名國際,主要是因為007系列的《明日帝國》和李安獲得奧斯卡大獎的武俠電影《臥虎藏龍》。
近幾年在影像中看到她出席活動,走紅地毯。
有稜有角的輪廓,讓人覺得她還能再打10年,依稀見到她在《東方三俠》中的氣場。
在《臥虎藏龍》中其實有三代中國女打星,代表著不同的三類女性。
撕裂男權社會的惡魔碧眼狐狸是由鄭佩佩飾演,這是她首次出演反派,還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其實早在上世紀60-70年代她就已經是香港電影圈內一姐,邵氏的當家花旦。1969年更是被《香港日報》讀者票選為武俠影后。
她自幼學習芭蕾舞,節奏感好平衡感強,以反串《寶蓮燈》出道。1965年胡金栓的《大醉俠》(中國第一部新派武俠電影),因為鄭佩佩有舞蹈功底,大膽啟用,結果大獲成功。
從《大醉俠》到《臥虎藏龍》,鄭佩佩把俠女的「颯」表現出更多層次感。
也許更多90後對她的印象是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中華夫人的形象,其實她的女裝俏麗賢淑,男裝眉宇間有著一股逼人的英氣。
後來武俠電影大師張徹的《金燕子》,成為了武俠電影史上經典的標識,鄭佩佩眉目俊美的「金燕子」形象,也成為了一堆武俠迷心中清晰的俠女形象。在後來糅粹了一堆武俠符號的《功夫之王》中,讓劉亦菲重現這個角色。
鄭佩佩在最紅的時候,1970年遠嫁美國,期間71年拍攝完《鍾馗娘子》後正式告別娛樂圈。對於最紅息影回歸家庭,毫無留戀,直到92年顛覆形象出演「華夫人」。
對比鄭佩佩和楊紫瓊,章子怡的俠女形象就顯得更國際化,身為官小姐心中追求江湖夢,這代表著嚮往追求獨立與自由的女權形象。
中國影視圈的俠女形象太多,但是正在稱得上「颯」的早年還有胡慧中。她是孫儷的姨奶奶,她古裝俠女的角色不多,大家對她熟悉的角色可能是電影《方世玉》中的李小環。
她和林青霞一樣,都是以文藝片出道,後來半路出家成為打女。大多打女都有舞蹈功底,如前面說的鄭佩佩、楊紫瓊、章子怡等,而她是半路出家,硬生生學會的身手,到香港發展後,出演了霸王花系列。
她的巔峰時刻形象是,一頭短髮身手幹練的madam,風風火火的「颯」。(看這張劇照,TVB的蒙嘉惠很像她)
89年拍攝《獵魔群英》時,不幸被捲入爆炸嚴重燒傷,自此演藝生涯就開始走下坡。
很多人會經常把她和林青霞弄混,其實林青霞不是「颯」,而是君臨天下的霸氣。
林青霞以文藝片瓊瑤劇出道,不滿足與瓊瑤劇中清一色不食人間煙火的清秀少女,她還嘗試過邵氏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首次反串賈寶玉,展現出風流瀟灑和俊美。
也許正是這次反串嘗試,開啟了徐克的武俠電影世界。92年《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的東方不敗、《新龍門客棧》的邱莫言,93年《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
她的東方不敗註定是要載入史冊的影壇符號,如果說別人的俠女是英姿勃發,她則是王者的氣場傾瀉。
女裝紅衣眉目清秀、風情萬種,男裝冷峻霸氣、恣肆瀟灑,以至我們忘了原著中東方不敗不過是一個為了權利自宮的變態。
徐克喜歡在前人的作品新編,《黃飛鴻》是,《倩女幽魂》是,《笑傲江湖》是,《新龍門客棧》也是。
林青霞的邱莫言是傳統的俠女,因為身負重任,不苟言笑,實則內心深藏情感,她的身不由心只能任由外冷心熱。
邱莫言最終淹沒在黃沙中,一抹黃土兩行淚,那是那個時代對俠女的不舍吧!
那個黃金年代的「颯」自然少不了梅豔芳,《蘋果日報》提起她:「自她走後,江湖俠骨已無多。」
角色裡,她可以是快意江湖的俠女,恣意人生;現實中真實的她又是一個敢愛敢恨,俠肝義膽之人。
非典那年,她已是癌症晚期,還為了香港人民,三個周未合眼,就是為了「怎樣才能湊到更多的錢」,為答謝捐款的香港人,更是將演唱會加演到了8場,其實那時她的身體早已不堪重負。
最後一場距離她去世不過45天而已。
2003年她最後一個生日,說出的感言是「珍惜眼前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這不正是江湖俠女的真實寫照嗎?
因為凡稱之為「俠」者,必有常人所不及的胸襟與本事,外加心性坦然,才能夠表裡如一,「颯」氣十足。
說到打女,不能不提到的就是惠英紅,而提起她,你們想到的是哪個角色?
是TVB《西遊記》女兒國中的將軍,還是《太極宗師》中的紅姨。
其實對比上面提到「颯」的女星而言,惠英紅不夠英氣,而且憑多添了幾分苦情。正如同她的處女作張徹的《射鵰英雄傳》中的穆念慈。
之前有寫過惠英紅,可以戳→《惠英紅|親愛的,如時代冷酷 也要去上路》
她說她的一生是別人的兩生。
2009年惠英紅在電影《心魔》中成功詮釋一個母親的形象,一舉奪得金像獎影后,與她第一次拿金像獎影后時隔28年。
同時代的出道的女星,像她那樣,還能在《新倩女幽魂》《武俠》等電影中擔任配角,還親自上陣,眼神凌厲,折射出與她年齡不相匹配的幹勁,已經再無一人。
90後的世界中的俠女,是《香帥傳奇》的上官無極,是《霹靂菩薩》的阿舍——楊麗菁。
最近在熱播的《東宮》,讓人想起很久以前「柴先生」還是阿捨身邊的翩翩白衣公子石驚天。不得不感嘆歲月真是催人老,又是如此公平。
她的「颯」除了打女的身手外,功勞還來自於她的大眼睛和稜角分明的輪廓。小時候看《香帥傳奇》覺得俠女就應該是上官無極那樣,明豔大方,白衣飄飄來無影去無蹤。
楹聯專家陳韜先生嵌名做了一副對聯:麗靨張開女俠秀。菁風叱吒美人香。
她父親擅武術,耳濡目染對武術也有一些興趣。8歲開始學習舞蹈,16歲就開始獨自離家去臺北的專修藝術學校學習芭蕾舞、現代舞以及京劇身段,成績都很不錯。
在沒有去香港發展之前,她是想當一個舞蹈老師。
一面讀書,一面做業餘模特,還「玩票」拍起了電視劇和電影,在香港拍出的多是現代女警,回到臺灣後,又大多是古裝俠女。
值得一提的是她還飾演過「東方不敗」一角,這是臺灣經典長劇有著陰間版「包青天」之稱的《天師鍾馗》中單元劇《葵花寶典》。
她的經典角色及古裝扮相,被留在了那個武俠劇昌盛的年代,更是被少女納入「颯」的代表之一。
上官無極,改編自原著楚留香的最愛張潔潔為原型的魔教聖女。
納罕完顏碩明霞,是另類的「敏敏郡主」,雖然結局不甚完美,卻正是她的倔強成就了她的那份「颯」。
趙燕翎,純真又英氣,身邊有兩個護花使者司馬不平和歐陽無敵,雖是情敵卻又肝膽相照,讓人心生羨慕不由想要魂穿。
阿舍阿得都應了名字的劫數,(阿得是徐靜蕾演的)正因為捨得,阿舍最終獲得最圓滿的結局。
只是唏噓的是,最近幾年看到她,大多都是崩壞的照片,美人遲暮卻不能優雅的老去。
聊完大多「颯」的女星,除了都演過俠女外,更多是練習過舞蹈,這點劉詩詩很符合。劉詩詩和楊麗菁一樣,如果沒有進入娛樂圈,理想也是舞蹈老師。
因為相貌先入為主,大多出演的都是溫婉文靜的女性角色,代表作《步步驚心》中的若曦為典型角色。其實少女覺得她演出最好是《怪俠一枝梅》中的燕三娘,英姿颯爽,也將她多年的舞蹈功底展現的淋漓盡致。
其實劉詩詩本人是很男生的性格,她喜歡別人叫她「詩爺」。這樣看來唐人是不是該審視一下給藝人的定位。
「颯」字成就了武俠中的【俠女】,成為這都是武俠電影導演們,念念不忘他們理解的江湖中不可或缺的情懷。
當然不得不提到島國的天海祐希女士,是颯的繼承人。
提到天海祐希,首先想到的《源氏物語》,分分鐘掰彎成蚊香。
《女王的教室》阿久津真矢,除了無數金句的老師。
更是在09年《BOSS》中,演了個女警隊長,集帥氣,美麗,逗比,幹練,可愛,呆萌於一身。
其實28歲的天海祐希,早已是人人豔羨的「寶塚奇蹟」、「TOP大男役」。
但她永遠記得自己的初心-做一個好的女演員,所以她絲毫不迷戀寶塚所帶給她的一切,按照自己的規劃選擇退團成為一名女優。
天海祐希在退團後第一件事便是去西雅圖拍電影,她曾在自傳裡說到:「去西雅圖,對於天海佑希來說,就意味著回到了零點。使一直在高速運轉、極度熱情的自己,以及為這種熱情所激動的周圍的人們,全部冷卻下來,回到零點。」
從TOP大男役到TOP大女優,她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但是20年後的天海祐希再回頭望,也未曾後悔過自己的選擇。
就如同20年的天海祐希曾經說過的:「不管發生了什麼都由自己承擔,抬頭挺胸的生活下去」。
私底下在花絮中、綜藝裡無處不在的男友力
即使50歲了,依然漂亮的閃閃發光
有一份當做興趣來愛的工作
有可以交心的好朋友
讀很多書,有很好的藝術品位
耐得住寂寞,不喜歡安靜的時候家裡有個人的不婚族,一個人活得有滋有味。這樣的女性,她不「颯」誰更「颯」?!
也希望影視劇多一些這樣「颯」的角色,讓我們更加擁有多面的女性角色。
更歡迎大家提名覺得「颯」的女星,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