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當前正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離我們如此之近,我們想要獲取信息簡直是唾手可得。甚至有時候我們根本沒有去找,信息自己都能「主動」找到我們。
但是另一方面,信息爆炸卻讓我們篩選有價值信息變得異常困難。到底哪些信息值得我們學習?到底哪些信息能讓我們變得更好?我們很難分辨,但我們每個人的精力卻有限。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不斷提升自我能力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我們各自道路上的成功。
其實,最簡單最快提升自我的方法,就是始終與優秀的人為伍,然後不斷學習優秀的人身上優秀的品質,不斷汲取其養分,最終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每個人的視野都受限於自己當前的圈子。
每個人從小接觸的圈子,可能都受限於自己的原生家庭。比如,如果父母是醫生、教師、公務員,那麼孩子對於未來的規劃也多數是找一份類似穩定的工作,雖然他們其中很多都會被父母培養成學習非常好的尖子生,但是如果讓他們去經商、創業,卻會被視為風險極高的非主流選擇,雖然他們其中有些人能力卓絕。
有些人在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受到身邊同學、老師的影響,事業不斷過大,甚至有些被送出國留學後,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於是開始跳出本來的圈子,才讓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廣闊的的選擇。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說:有些人一出生的起點就是很多人奮鬥一生的終點。這句販賣焦慮的話有其內在的邏輯。但是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這個時代給了每個人彎道超車的機會,能不能把握住機會都在於我們自己。而更快走到這條路上的機會,就是不斷向你身邊優秀的人學習,當你優秀到一定程度,你會發現更廣闊的的圈子,如此往復不斷,最終實現你自己的成功。
和什麼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很難變得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很難變得消沉;和樂觀的人在一起,你很難變得厭世。
所以兩個人在一起最好的狀態,就是兩個人一起進步,這樣的關係會更健康,兩個人也能攜手變得更好,然後互相學習,互相勉勵。而如果其中一個人很積極,另外一個人又不跟著一起進步,這種關係遲早會有問題。
科學家研究認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積極的暗示,會對人的情緒和生理狀態產生良好的影響,激發人的內在潛能,發揮人的超常水平,使人進取,催人奮進。和消極的人在一起,經常會變得懷疑自己,經常質問自己努力為了什麼,努力值不值得,在不斷懷疑與否定自己的過程中,逐步消沉。
你只有不斷變得優秀,才能與優秀的人為伍。
與優秀的人為伍,不是說我想和多優秀的人為伍都可以,有時候優秀的人的圈子我們闖不進去,只有當你變得和他們一樣優秀,你才能接觸到比他們更優秀的人。
你多跟優秀的人打交道,你會發現,優秀的人,身上散發出的磁場都不一樣,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也不一樣,跟他們打交道會更輕鬆。而正是這些一點點思維方式上的差別,最後逐漸造就了每個人之間越來越大的差距。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一個最小的好朋友的圈子,這個圈子是自己的避風港,每當失意的時候想跟這個圈子的人一起喝酒聊天釋放壓力,有這個圈子是幸福的。
而每個人也應當有一個讓自己感到有一定壓力的圈子,這個圈子是動態的,一直在迭代著更優秀的人。
有些人覺得,優秀的人千千萬,哪裡學習的過來?其實,那些成功的名人,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其實沒有太大的學習價值,因為圈子差得太遠。我們更應該的是從身邊優秀的人學起,他們才是我們每天接觸到的那些人,跟他們一起溝通、交流、共事,甚至成為要好的朋友,才能不斷地從他們身上汲取到養分,打起交道來也更輕鬆。
還有一句更常見的販賣焦慮的話:最怕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這其實不是販賣焦慮,這其實是一種常態。他的努力不一定是流於表面,能夠讓你輕而易舉地看到,這種努力更表現為一種經常性地對自身進行修正,即優秀的人一定是善於自我教育的人。
優秀的人具備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其一生都會適時地對自己進行修正,使自己變得更有層次和境界。
在跟人交往時,永遠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他人具有的優點會很快地發覺並且學以致用,讓其變成自身的品質。因此,久而久之,學習的人越多,身上的優點也會越來越多。
學習他人的長處,變為自身的優點,這就是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優秀的秘訣。
事實就是這樣,越是優秀的人,越具備學習能力,學習新東西,探索新世界在他們看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