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一路爆火!
節目剛播出兩期,但在這些乘過風、破過浪的姐姐們身上,卻仿佛看到了女人這一生的縮影。
31歲的張含韻,15歲超女出道,卻近乎沉寂了15年。
但她挺了過來,一襲露背裝驚豔亮相,鋼琴彈唱全場爆贊!
她說:「30歲之前,我們的青春、美好是天生的;30歲之後,都是自己創造的。」
36歲的吳昕,10年前有人找她演戲,但她覺著不合適,就這樣錯過了大好的黃金時期。她說:「我不能再回到以前那種狹隘的視野,我其實可以做很多事,只要有機會,我就去爭取。」52歲的伊能靜,當了幾年的家庭主婦,現在也開始鼓起勇氣,重新做回那個熱愛音樂事業的自己。 她說:「媽媽不只是要在家裡,你同時肯定要有一個自我價值。」無論30歲,還是50歲,姐姐們的每時每刻,都在逆風而行!
職業壓力、家庭責任、社會輿論……個個都足以讓人一秒崩潰。
但經歷了大風大浪姐姐們,也都意識到了至關重要的一點:女人,什麼時候都不能丟了自我價值!
和《乘風破浪的姐姐》相似,最近我也聽了一部蒙曼老師講的《50個傳奇女子》。
聽後才發現,原來古代的姐姐們,也個個都是興風作浪的一把好手。
特別是春秋第一白富美:莊姜。
蒙曼老師特意用古詩詞,真實還原了她到底憑什麼,活成了後人眼裡的一束光?
看古代白富美
如何從悽冷後宮中,活出自己的一片天
莊姜的人生,從小就自帶高光!
老爸是齊侯,親哥哥是齊國太子,妥妥的大國撐腰。
兩個姐夫,一個是邢國國君,一個是譚國國君,勢力層層疊加。
出身貴族的莊姜,還天生就是個美人胚子。
《詩經》裡寫的」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說的就是她。
不過啊,自古紅顏多薄命。
莊姜後來嫁給了衛國國君,雖然她美若天仙,但老公就是不喜歡。
但她和一般的紅顏薄命還不一樣,因為她會寫詩。
據說《詩經》裡,有5首都是她寫的:
一詞一句,吐氣如蘭,足以看出莊姜的滿腹才情。
也正是詩詞養出來的優雅,讓她在糟糕的皇室婚姻中,依然可以悠然自處。
所以後人每次提到莊姜的時候,都會說她「既美,且賢,還是個才女。」
不過也有人吐槽,說她就是太完美了,所以感情上才不容易幸福。
真是這樣嗎?
蒙曼老師的解讀,也許會給你一些啟發:
「莊姜的一生,其實正是用完美,來對抗不完美的命運。
她的詩詞、她的美,更是一種力量,雖然潤物無聲,但它抓鐵有痕。」
寥寥幾句,卻一語驚人!
女人的自我價值,從不是依附於他人。
被愛或不被愛,都照樣可以活出精彩!
後來又聽了蒙曼老師講:
武則天寫:「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一代女皇也寫過情詩; 李冶寫:「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一句話點破夫妻相處之道。一個個傳奇女子的跌宕人生在眼前徐徐展開,聽得我入了迷。
她是「國民詩詞女神」
一開口,就有指揮千軍萬馬的氣場
而我最初認識蒙曼老師,還是因為看《中國詩詞大會》。
每次她的解讀,總能給人驚喜。
她說,元稹雖然寫出了「曾經滄海難為水」,但他卻是「歷史上著名的一個深情但不專情的人」。
她講李清照、趙明誠這對詩壇CP,除了講小兩口「賭書潑茶」的鬥詩遊戲,還講到了那個時代的歷史背景。
所以後來李清照才會寫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壯麗篇章。
寥寥數語,卻幾乎還原了整個宋代史。
功力深厚,可見一斑。
從此,我也徹底迷上了這位「詩詞女神」。
32歲起,她先後5次登上《百家講壇》——
如此年輕就登上這樣的舞臺,而且還得到了易中天、孟憲實等眾多同類學者的讚譽。
觀眾更是用評價李白的話盛讚她: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蒙曼在百家講壇
所以聽蒙曼講課,你總會想一字不落地聽完,而且一聽就很上癮:
「正史看起來太枯燥,蒙曼老師卻偏偏有本事把正史上的史料講活了;」「聽蒙曼老師講詩詞和歷史,有聽評書的感覺,就像追劇一樣停不下來;」「條理清晰,從不東拉西扯;旁徵博引,從不妖魔化歷史。有理性的大家風範!」
▲蒙曼老師
50個傳奇女子,50首千古名篇
一部你從未聽過的女性詩詞文化史
身為女性,蒙曼在研究歷史的幾十年中卻發現:女性在史書記載中,太沒有存在感了!
關於女性的正史,我們僅可以在《后妃傳》《烈女傳》中看到。
那其他在各方面有成就、有影響力的女性,她們又身在何處?
於是她開始翻閱大量歷史典籍,去尋找答案。
在一遍又一遍的琢磨、研究中,她發現一個規律,在詩詞歌賦中,處處都有很多記載女性傳奇的足跡。
從三皇五帝時期的娥皇、女英,到近代的女傑秋瑾。
每一個女子的背後,都是一首錦繡詩篇, 一段傳奇人生:
「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薛濤的朋友圈有半個大唐才子,為何卻被文壇「渣男「辜負半生?
在蒙曼看來,這些古代姐姐們的快意人生,每個都特別值得拿出來好好聊聊。
因為她們的為人處世、人情練達,完全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參考範本啊。
從女性歷史中,照見自己
從詩詞歌賦中,修鍊氣質
於是我們特意邀請到了蒙曼老師,為大家帶來這堂《50首錦繡詩篇,50個傳奇女子》的詩詞歷史大課。
既講女性,又講詩詞。
50位傳奇女性中,有賢良淑德,也有肆意妄為;有金戈鐵馬,也有凌波微步;有巾幗英雄,也有紅顏禍水。
但在這裡,她們都有一個共性——真實。
這種真實,給了我們一個看待歷史的全新視角,也給了我們解決生活難題的有用之法:
面對中年婚姻危機,管夫人用一首詩就能體面地化解——
這種柔軟又不失尊嚴的力量,是智慧女人必備的婚姻課程;
孩子貪玩、叛逆、難溝通,孟母用她的教育觀給出了答案——
學會體面地介入和體面地退出,才是父母養出牛娃的第一步;
人到中年只能陷入平庸,許穆夫人卻堅持要搏一把——
不到最後,成敗未知!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是如此;
古往今來,有才情、有智慧的女人,才活的更有價值、更有尊嚴。
曾經讀過的詩,看過的故事,雖然不能讓我們變成詩人,成為作家。
但那些被時間帶走的歲月,都會通過詩詞,藏在你的氣質裡。
散掉你生活中的焦慮,還你清風朗月、如蘭芳華。
50節音頻大課,每天20分鐘
提升文化素養,腹有詩書氣自華
你值得擁有它的3大理由:
唐太宗曾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這50位傳奇女子,歷史上對她們的評價褒貶不一。
但她們在各自所處的時代中,都發揮著重要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延續至今。
我們參照她們的人生,便可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做有賢德,有情義,有才華,有智慧,有勇氣,有姿儀的中華兒女。
這堂課還會給你帶來些新的認知。
西施真的是害吳國滅亡的紅顏禍水嗎?
其實她也只是被時代裹挾的權力犧牲品;
從李清照的詞看來,她真的是一位婉約女子嗎?
其實她不只敏感細膩,更是有一種豪情風範;
看孝莊秘史,忍不住為她與多爾袞愛而不得的結局神傷?
其實在詩詞中,也給出了另一種可能;
這門課以詩詞入手,以歷史為證,深入解讀,給你一些有趣的知識。
這是一門孩子也愛聽的詩詞課,每一篇人物的解讀,至少輔以三首詩詞。
從小培養孩子對詩詞的興趣,學習語文、歷史自然不再是難題。
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再到近代詩歌,跟著蒙曼老師,撥開歷史的雲霧,聽懂詩詞背後的人生感悟
每天20分鐘,把時間還給自己,躲進詩詞的天地中,便更有力量抵禦世事磋磨,因為:
詩詞柔情似水,卻使人有金剛不壞之心。
提升文化底蘊,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