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新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馬上就要上映了。我想,如果現在不是在封校期間我一定會去看。剛在某音上看了電影解說,便打消了我這一定要去的念頭。
如果以下觀點與你有衝突,請你看看就好,不必當真,我也只是在發表自己的看法。真的接受不了您自便。
解說的開頭,便是女主被繼父偷看洗澡部分,後來女主的母親在失誤之中把繼父推搡墜樓,母親被上了殺人犯的罪名,這便是女主童年陰影噩夢的開始。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抑鬱症成了熱詞,網抑雲一詞也成為大家調侃的對象,就在近幾年,抑鬱症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對於抑鬱症的爭議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確實,抑鬱症很多時候都事出有因,但更多時候是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反而是一點點的小事積累壓垮了自己。
電影後來便是女主跟男主的愛情故事,男主對女主進行救贖,不得不提的一點是,男主是一位超能力者。反正就挺……你懂的……
如果郭導真的想為抑鬱症患者發聲,我希望抑鬱症的素材真的要來源於大部分抑鬱群體他們的真實生活,很多時候,抑鬱症患者是不會碰到所謂的救贖的,如果真的有救贖,那就不會因為抑鬱症而帶走很多生命了。
再一個,我覺得是整個中式電影的通病,我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
古裝劇,就是古人跟古人談戀愛,現代劇,就是現代人跟現代人談戀愛,穿越劇,就是古代人跟現代人談戀愛……真的這種現狀也挺無語的……
我不知道為什麼抑鬱症也得要用愛情來拯救!
我承認男主是女主的救贖,他在用他的愛來拯救女主,但是很多抑鬱症患者得不到愛情啊,愛情對社交困難的他們來說就是奢侈品啊,如果真的要為抑鬱症發聲就不要非要把他拍成愛情劇好嗎,求求了!
這部電影集多梗於一身,車禍,雨天,失憶……如果僅僅是外星人跟地球人戀愛也就算了,為什麼非要扯上抑鬱症的幌子,別蹭了,真的求求!!!!
我打賭,等這部電影上映之後必定叫好聲一片,但時候會有大量的營銷號紛紛出來叫好,還會有一部分自以為自己患有抑鬱症的無腦網友喊到反映出了自己的內心,有一說一,但是它真的不會真正地去反映抑鬱群體的生活。
抑鬱症,只能靠自己,不能靠別人。發病的時候誰都幫不了,有一個人的救贖無論怎麼說,都是一種理想化的奢望,是一種電影的藝術效果。
真正的抑鬱患者看這種電影不會有治癒的感覺,看著的時候只會增加發病的概率。非抑鬱患者的正常人會覺得自己了解了抑鬱症,感覺抑鬱群體非常可憐,但一切都是無稽之談。
我寫這篇文稿的時候真的很無奈,我不會說奢望著每個抑鬱患者都能走出來,我只希望這種片面的反映抑鬱群體的文化碟片可以認真去做。如果你真的想為抑鬱群體發聲,就請你好好做,請你好好了解抑鬱群體的真正生活,而不是因為這是一個熱度就去蹭,就去捧紅一個明星,捧紅一個故事,捧紅一個導演。
什麼是真正的抑鬱群體?沒有希望,沒有未來,時時刻刻都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一天天在痛苦之中苟活,用語言我真的沒有辦法形容。三年重症雙向史、妄想史和分裂史。我真的比那些空口無憑的假患者更有發言權!我比那些正常人健康人更有權對反映抑鬱群體的人做出評價,因為那是我真真正正所經歷的日子。
當這個群體真正被看到了,這部電影也許會改變一些人的看法,肯定會帶來一定的改變,但是在反映生活上真的還少點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