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2020年股市戰績復盤:「三傻」驚險一躍,巨頭大象起舞

2021-01-08 界面新聞

文|羅超TMT

已經結束的2020年,是美股最驚心動魄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黑天鵝讓美股兩周內出現四次熔斷,全球金融市場一度山崩海嘯。不過,隨著各個國家經濟刺激政策出臺,貨幣政策變得前所未有的寬鬆,全球迎來史上最大規模的央行幹預,股票市場又迎來了史詩級大漲,市場出現了大量的增長奇蹟,很多投資者都賺了大錢。

這一年,中國科技公司表現如何?

中國科技公司「冰火兩重天」

過山車的行情,讓2020年成為投資者最刺激驚險的一年,中國科技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氣象。

瑞幸等公司曝出財務造假醜聞,讓中概股上市變得更加困難;微博、陌陌等明星公司股價表現低迷;大量的中概股市值只有幾億美元甚至低於1億美元,成交低迷,成為名副其實的「殼公司」;58、前程無憂與新浪等公司謀求私有化;在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下,大量公司回港二次上市。

另一邊,AT(阿里、騰訊)市值創新高衝擊萬億美元俱樂部,造車新勢力「三傻」上演資本奇蹟、新三巨頭(JPM)市值高速增長破千億美元……

資本市場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氣象,資源高度快速向少數賽道少數公司集中,好公司越來越好,大公司越來越大,強公司越來越強。後疫情時代黑天鵝滿天飛,當大環境充滿不確定性時,資金避險需求增加,就會自然地向優質標的集中。樓市2020年全國漲得最多的是深圳,深圳漲得最好的是學區房或者核心區,道理大抵相同。

2020年「漲」得最好的科技公司有哪些?羅超頻道(ID:luochaotmt)整理了在美股與港股上市的科技公司「優等生」在2020年的表現,希望能給投資者提供參考。

特別說明:小盤股(市值低於10億美元)的公司成交低迷、漲跌異常,一個交易日就可以增長几倍,不具備任何分析價值,因此不予統計,如瑞幸咖啡、點牛金融、團車網等。

那麼,這些「優等生」都有什麼共同點?

智能汽車出行,成最大風口

2020年美股的優等生一個是特斯拉,最高漲幅達962%,有朋友在疫情最低點All In抄底成功,1月5日全部賣出,10個月獲得了10倍增長。

中國科技公司漲幅超越「標杆」的只有一家公司,就是蔚來汽車,最近一年最高漲幅2610.90%,連特斯拉都只能望洋興嘆。從瀕臨倒閉到拿到合肥投資,再到市值逼近千億美元,2020年蔚來汽車上演絕地反擊,李斌再次證明自己是「打不倒打不趴」的企業家。

在蔚來汽車華麗逆襲的同時,昔日難兄難弟小鵬汽車與理想汽車則分別實現最高335.36%與最高233.33%的增長。

造車新勢力縱身越過生死線,與特斯拉這一參照物的猛漲有關。在大眾宣布自己的OTA失敗後,各界意識到傳統汽車正面臨諾基亞當年一樣的窘境,挑戰諾基亞的是iPhone,顛覆傳統汽車的是特斯拉。用戶在開過智能汽車後,就不可能再接受傳統燃油車,傳統汽車銷量下滑特斯拉卻供不應求,再加上智能工廠帶來的成本優勢與落地自動駕駛的場景優勢,讓特斯拉成為資本的寵兒。

造車新勢力「三傻」有著跟特斯拉一樣的故事,一樣的估值模型,它們與特斯拉正面競爭搶奪訂單。根據乘聯會數據,1-11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964,606輛,8家國產造車新勢力1-11月累計銷量238,835輛,市佔率達25%,創新高。特斯拉最新市值近7000億美元,造車新勢力幾百億美元的市值,不算貴得離譜。

很多人未曾注意的是,同樣位於這一賽道的小牛電動,實現了515.79%的增長;沉寂多年的百度2020年底復甦,與「造車」傳言與Apollo業務直接相關;正在衝刺IPO的滴滴出行,或許也會得到資本市場寵愛。AI是網際網路的下一幕,但最先爆發的,是智能汽車與出行。

企業級服務,被疫情加速

美股的另一個優等生是ZOOM,作為疫情「受益股」,最高實現了738%的增長,市值突破千億美元。疫情期間,遠程視頻會議成為各行各業的基礎設施軟體,ZOOM業績暴增,但受益的,不只是在線視頻會議系統,整個企業級服務市場,都在被疫情加速。

美股的金山雲最高實現193.65%的增長,港股企業SaaS服務商微盟實現369.33%的增長,老牌企業SaaS服務商金蝶國際則實現了290.84%的增長,金山軟體實現210.36%的增長,沉寂多時的聯想集團在2020年實現135.66%的增長,與企業級服務的落地有一定關係。

細究起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2020年表現不錯的巨頭,同樣都在戰略布局企業級服務市場,且受益於此:

阿里的商業模式本身就是在服務商家,阿里雲作為中國雲計算一哥,正在成為社會數智化基礎設施;

騰訊大舉推進產業網際網路戰略,騰訊雲、企業微信等企業級業務在騰訊財報中的分量越來越高;

百度to B重心放在百度智能雲上,立志要做社會智能化轉型的基礎設施;

京東則有京東「智聯雲」、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京東供應鏈等企業級服務布局。

在消費市場流量紅利消失後,2019年科技行業出現了集體由C轉B的動向。雖然企業級服務是一個「慢市場」,但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很大程度加速了社會數位化進程。企業「觸網」經營、數位化與智能化轉型的需求變得前所未有的強烈,戰略布局企業級服務賽道的玩家均迎得豐收。

大消費賽道,最能扛風險

我一直認為具有消費屬性的公司,最能扛得住風險,因為不管大環境怎麼變化,人都要消費,而金融、汽車、廣告等行業則很容易受到大環境或者新政策影響。年中,我發了一條微博:

「A股是大消費,白酒、醬油、榨菜;中概股是大消費,一個是物質消費,電商平臺增長均非常穩健,阿里大象起舞,最近52周最高漲幅65.76%,最新市值7058億美元;另一個是精神消費,包括遊戲、視頻、短視頻等平臺,我覺得這些是當前環境下比較穩健且相對具有增長潛力的公司。」

秉持價值投資理念的巴菲特本人也十分青睞「消費股」,他投資了可口可樂、喜詩糖果等消費股賺得缽滿盆滿,投資蘋果並稱「這可能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好的生意」,邏輯是:iPhone是一種生活必需品。

就科技公司來說,我看好的是具有承接消費需求的平臺,即廣義的電商平臺,比如阿里、京東、拼多多、美團,它們雖然不創造消費品本身,卻通過構建消費平臺以及物流、雲、支付等基礎設施,給消費者提供涵蓋吃喝玩樂、穿住行用的豐富商品和服務供給。

以上,是我在疫情期間的判斷。

2020年,具有消費平臺屬性的頭部科技公司全都榜上有名:

漲得最好的是拼多多,最高漲幅高達520.70%;

本地生活服務消費第一平臺美團,漲幅382.45%;

京東最高漲幅194.19%,最新市值1480.13億美元,正在向2000億美元俱樂部發起衝擊。

拼多多最新市值2295.68億美元,美團最新市值約合2347億美元,兩者競相成為中國第三大已上市網際網路公司。漲得最好的消費類平臺拼多多、美團與京東,正好是騰訊與阿里巴巴競爭的「三駕馬車」。

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相對低調的唯品會,在2020年也實現了大幅增長,最高漲幅151.52%,最新市值196.22億美元,是廣州僅次於小鵬的第二大科技巨頭。

阿里巴巴在2020年漲幅接近翻倍,最高達87.89%。在反壟斷政策與金融嚴監管的「雙重暴擊」下,阿里巴巴股價有所回調,但依然有超過41%的漲幅。

小米算是2020年的一個例外,漲幅最高達290.22%,最新市值約合1101億美元,雷軍在2018年小米上市時「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的承諾終於兌現。小米增長的核心邏輯是什麼?在我看來就兩個:一方面,其生產以消費電子為主,涵蓋百貨的消費品,具有強「消費」屬性;另一方面,小米吃到了華為空出來的市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增量。

精神消費,享受「宅經濟」紅利

疫情期間人們宅家,上網時間增多,給網際網路貢獻了更多時間,精神消費平臺直接受益於此,未上市的字節跳動與快手極速狂飆,已上市的明星公司同樣高速增長。

嗶哩嗶哩最高漲幅438.44%,位居文娛類平臺增長前列,整體增幅排名TOP5,最新市值356.16億美元。2020年7月8日,在《美團、京東與拼多多千億美元市值後,誰是下一個新貴?》一文中,我最看好B站,理由是其成功貼上了「後浪」標籤,同時積極破圈二次元成為內容平臺,堪稱「年輕人的精神食糧提供者」,而年輕人+精神消費,均代表未來,「如果增長率能夠保持,B站千億市值就絕對不只是一個夢想。」現在,B站正在用不斷創新高的股價證明我的判斷。

此外,將重心放在全球市場的歡聚實現了162.81%的增長,在波詭雲譎的國際形勢下能夠做到這一點著實不易;騰訊音樂實現了122.13%的增長,閱文實現了169.17%的增長,騰訊則實現了95.37%的增長,這是騰訊豐收的一年;網易是一個「奇葩」,有門戶、文娛、零售等業務布局,但主要營收靠遊戲,因此我將其歸到文娛大類,其實現了95.81%的增長。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提供更加豐富的精神消費類產品是網際網路擅長的,精神消費依然是網際網路的重要增量。

巨頭翩翩起舞,反壟斷不改本色

2020年,美國五大科技巨頭FAANG中,Apple、Facebook與Amazon漲幅超過100%,分別為:162.75%、122.22%、118.46%。谷歌與奈飛漲幅分別為98.23%、82.25%。企業增長能力不會因為體量而改變,「規模效應」下甚至會「體量越大增長越快」呈現出 「大象起舞」的現象。​

中國兩大科技巨頭,阿里與騰訊的漲幅相對於拼多多們不算大,但依然實現了較高增長。2020年,阿里巴巴最高漲幅87.89%,騰訊最高漲幅95.37%,均接近翻倍。2020年底開始的反壟斷,勢必會對科技巨頭的發展形成一定影響,但反壟斷會讓市場更健康地發展,給科技行業創造更好的競爭環境,科技巨頭的價值底色、增長能力與發展空間不會有根本性改變。阿里巴巴與騰訊正在衝擊萬億美元俱樂部,我認為,這只是時間問題,2021年大概率會實現。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百度,雖然其市值在BAT中已「掉隊」,甚至被拼多多、美團、京東等後生超越,但2020年底股價卻突然起飛,全年最高漲幅高達177.54%,超過阿里與騰訊。穩固的移動基本盤、AI產業化戰略、落地自動駕駛與智能交通戰略的Apollo……均是資本市場看好百度的理由,百度能否實現當年躋身千億美元俱樂部的夙願,也成為網際網路行業2021年的一大看點。

寫在最後:

2020年,在資本市場表現最好的中國科技公司就是這些,這份表單中的企業,基本上都在人們的意料之中,只是很多人沒想到有的公司可以增長几倍甚至幾十倍。幸運的是,我持有的股票,全都出現在了2020年的增長榜上。雖然目前一些公司因為種種原因股價出現了回調,但我堅信只要它們在繼續給社會創造正向價值,能夠繼續保持30%以上的年複合增長,其價值就一定會回歸。

在價值投資主導的資本市場,企業的股價一時半會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被低估,甚至長期低迷,但如果我們將時間線到一年甚至更長,就一定會看到我們想要的答案。2020年黑天鵝滿天飛,優秀的中國科技公司們卻披荊斬棘、穿越迷霧,它們證明了「價值」的價值。

註: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科技股今天能否起舞
    來源:趨勢巡航科技股今天能否起舞昨天大盤最後一小時放量上漲,外圍股市普遍上漲,消息面偏向平靜。消息面上,英國央行維持基準利率0.1%不變 符合市場預期;興蓉環境:擬投建成都市自來水七廠三期配套輸水管線工程項目;富通鑫茂:預中標中國電信集中採購項目;華東重機:翁耀根及華重集團擬向李小龍合計轉讓5.13%股份;文科園林:聯合體預中標湖北藥姑山中醫藥健康科技產業園EPC總承包項目;分眾傳媒業績預告:2020年淨利潤預增105.84%
  • 大象如何起舞?近4000億元市值順豐的奔跑動能
    在消費升級的市場環境之下,這些千億級的「大象」公司們奔跑的似乎比其他公司還快,電動車、免稅店和快遞構成了一個有趣的三角,而這背後的原因,也都和消費驅動、消費升級密切相關,大象只要坐對了風口,也能暢遊起舞。
  • 今日股市行情 每日股市復盤
    今日股市行情,每日股市復盤:隔夜美股三大股指全線收跌,由於投資者擔憂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出現進一步的惡化,以及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推出存在不確定性,美股承壓回落。隨後,三股先後打開跌停板,豫金剛石午後更是一度大幅拉升逼近漲停,但尾盤漲幅再度回落最終收紅8.13%。而天山生物、長方集團尾盤再度封死跌停。目前市場人氣龍頭個股的雙良節能無視公司發布的關於股票交易風險提示,今天逆市5連板為市場目前最高高度。此外軍工個股新餘國科實現連板,安達維爾漲逾17%,華昌達漲近12%。
  • 復盤2018年股市:下跌分三階段 兩大內因一個催化劑
    鳳凰網財經7月28日訊 伴隨著2018半年報的披露,上市公司業績逐步展現在人們面前,而媒體和機構也對A股上半年開始盤點。國信證券最新研報題為《復盤2018年股市,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跌下來的?》,文中認為A股的下跌主要由三個階段構成,第一階段從1月24日至2月9日,第二階段從3月12日至4月23日,第三階段是5月22日至7月5日,而各個階段的下跌又有不同的原因。
  • 復盤2020年中國科技的關鍵詞
    在緊張的國際形勢下,TikTok 在受到強監管的情況下,走出了一條中國公司出海的新路。華為面對的「供應禁令」,也讓晶片成為今年最熱的話題之一。 或許,我們可以用十個關鍵詞,來回顧一下 2020 年的科技行業。 1、直播帶貨 逃得過李佳琦的「買它!」,未必能逃過羅永浩的「安利」。
  • 今日股市財經-股市財經新聞 今日股市要聞匯總(5.29) - 股市要聞...
    隨著巨頭加快布局3D列印造車,產業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公司方面,長城汽車(601633)擁有3D列印技術儲備,相關技術已於日前在科技成果展上展示,針對部分零部件試製等開發工作,已投入使用。光韻達(300227)根據2019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目前多項進行中的3D列印技術在汽車製造領域的應用示範項目獲得政府補助,預計後期進度或加快。
  • 2021年股市預測
    一、復盤:元旦期間復盤發現中國創業板竟然是2020年全球大類資產表現第二名,只跑輸了比特幣。 2020年很多人還沒有反應過來是指數牛,以後強者恆強、弱者恆弱,A股會很確定的逐漸美股化、港股化。
  • 2020年A股十個「萬萬沒想到」 你經歷了多少?_股市直播_市場_中金...
    2020年A股十個「萬萬沒想到」 你經歷了多少?  上證指數3月走勢圖    道瓊指數3月走勢圖      事件三:風來了大象也能飛上天  記憶中,萬億市值個股漲停,還要追溯至2014年底大牛市期間的中國石油。2020年這一幕再度發生,7月份兩市上演逼空行情,成交額節節攀升,7月6日兩市成交額達到15660.53 億元,創出5年來新高,中國人壽、招商銀行雙雙漲停,總市值均突破萬億元。
  • 【美股復盤】復盤美股2020年極與極,透過7個關鍵節點看美股的波瀾...
    文 | 美股研究社2019年末,美團CEO王興在飯否上轉發:「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10年裡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10年裡最好的一年。」如果把這句話用來形容2020年,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進入2020年,因全球遭遇疫情黑天鵝的波及,在給全球經濟帶來較大衝擊的同時,全球股市也遭遇這場蝴蝶效應甚至被放大。
  • 科技公司闖年關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所以,年關當頭,「甲子光年」特別策劃了本篇「闖年關」,和各位科技企業家聊聊做復盤和規劃的故事與方法。 共有10家科技公司參與了我們的訪談,涵蓋雲計算、企業服務、地產科技、智能製造和生物醫藥等多領域。從不到10人的極客團隊,到規模數百的科技獨角獸,再到人員上千的科創板新秀一應俱全;從A輪到上市公司一網打盡。
  • 股市三傻剩一傻!券商、保險飆升,銀行淡定,房地產「扶不起」?
    此外,在證券板塊中,還有錦龍股份、招商證券、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等個股漲幅居於前列。在A股大漲的背景下,有「股市三傻」之稱的保險、銀行、房地產表現不一。Wind二級行業指數顯示,1月12日,保險、銀行、房地產的漲跌幅分別為4.40%、1.38%、-0.08%,僅房地產收跌。進入2021年以來,「股市三傻」也僅有房地產的漲跌幅尚未轉正。
  • IBM:雲計算時代,大象能否再次起舞?
    2020年三季度,IBM營收175.6億美元,同比下降2.6%;淨利潤23億美元,同比增長3%。四大業務中唯一增長的是營收佔比31.6%的雲和認知軟體部,同比增長7%;其他三部門全球技術服務部、全球商業服務部與系統部,同比分別下降了4%、5%、15%。
  • 復盤2020美股IPO:累計融資額破紀錄,估值上演冰與火之歌
    文|美股研究社年末將至,又到了盤點今年股市年度表現的時刻。2019年年末分析師在做2020年美股走勢時,絕沒想到2020年會有新冠病毒這隻"黑天鵝"橫空出世,攪得全球股市波動不已。而全球經濟的震蕩下行,卻並未影響美國股市的"繁榮"。據富途報導:今年融資市場異常火爆,累計籌集資金4350億美元,遠超2014年創下的歷史記錄——2790億美元。其中通過傳統IPO方式上市的融資規模達1000億美元,也刷新了歷史記錄。今年或許稱得上是美股市場IPO的不平凡之年,疫情導致製造業、外貿業損失慘重,但卻讓科技公司迎來了發展的新高峰。
  • 今日股市看盤解析和復盤
    今日股市看盤解析和復盤: 大家發現了嗎? 前幾天,指數一直漲,個股一直跌,今天指數調整,股票卻出現較大面積上漲。 今天上證1131支上漲/ 649下跌 深證 1406上漲 /911支下跌。
  • 2018年股市行情回顧 2018年股市為什麼大跌?
    伴隨著2018半年報的披露,上市公司業績逐步展現在人們面前,而媒體和機構也對A股上半年開始盤點。國信證券最新研報題為《復盤2018年股市,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跌下來的?》
  • 復盤2020美股IPO:累計融資額破紀錄,上市後估值上演「冰與火之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美股研究社年末將至,又到了盤點今年股市年度表現的時刻。2019年年末分析師在做2020年美股走勢時,絕沒想到2020年會有新冠病毒這隻「黑天鵝」橫空出世,攪得全球股市波動不已。今年美股上市的公司有不少科技公司、生物技術行業、還有一些通過SPAC實現上市。美股研究社選擇幾家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進行復盤,帶大家回顧這些公司上市的火熱。
  • 2021年股市投資機會 2021年股市走勢預測
    一邊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導致全球經濟深度衰退,一邊是各國競相印鈔催生股市樓市繁榮,2020年投資品非常態通脹,堪稱貨幣幻覺下的扭曲牛市。從中國宏觀調控前瞻性來看,擴張性調控政策最多催生兩年A股牛市,拐點是貨幣緊縮信號到來。2021年A股上升空間有限,更多是跌出來的結構性機會。
  • 復盤2020年A股:實體經濟支撐下的牛熊邏輯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往往相得益彰。這一必將載入史冊的一年,值得我們回顧、總結與凝視。我們試圖通過復盤,剖析與呈現2020年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2020年,北上資金大舉掃貨A股,成為股市重要的參與力量。統計顯示,北上資金2020年的成交額為21萬億元,同比增長116%,連續4年增幅超過100%,交易活躍度大幅提升。突顯成長價值的創業板指更是從2019年年底的1798點上漲到2020年年底的2966點,漲幅居全球股指之首。
  • 中國科技商業十大關鍵詞|2020 復盤
    在緊張的國際形勢下,TikTok 在受到強監管的情況下,走出了一條中國公司出海的新路。華為面對的「供應禁令」,也讓晶片成為今年最熱的話題之一。或許,我們可以用十個關鍵詞,來回顧一下 2020 年的科技行業。
  • 復盤美股2020年極與極,透過7個關鍵節點看美股的波瀾壯闊
    進入2020年,因全球遭遇疫情黑天鵝的波及,在給全球經濟帶來較大衝擊的同時,全球股市也遭遇這場蝴蝶效應甚至被放大。以美股來說,其在今年經歷了或許是歷史上最為戲劇性的走勢,從年初牛市初現,到3月份因疫情而閃崩出現三次熔斷。為了挽救股市,美聯儲也是接連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