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超TMT
已經結束的2020年,是美股最驚心動魄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黑天鵝讓美股兩周內出現四次熔斷,全球金融市場一度山崩海嘯。不過,隨著各個國家經濟刺激政策出臺,貨幣政策變得前所未有的寬鬆,全球迎來史上最大規模的央行幹預,股票市場又迎來了史詩級大漲,市場出現了大量的增長奇蹟,很多投資者都賺了大錢。
這一年,中國科技公司表現如何?
中國科技公司「冰火兩重天」過山車的行情,讓2020年成為投資者最刺激驚險的一年,中國科技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氣象。
瑞幸等公司曝出財務造假醜聞,讓中概股上市變得更加困難;微博、陌陌等明星公司股價表現低迷;大量的中概股市值只有幾億美元甚至低於1億美元,成交低迷,成為名副其實的「殼公司」;58、前程無憂與新浪等公司謀求私有化;在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下,大量公司回港二次上市。
另一邊,AT(阿里、騰訊)市值創新高衝擊萬億美元俱樂部,造車新勢力「三傻」上演資本奇蹟、新三巨頭(JPM)市值高速增長破千億美元……
資本市場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氣象,資源高度快速向少數賽道少數公司集中,好公司越來越好,大公司越來越大,強公司越來越強。後疫情時代黑天鵝滿天飛,當大環境充滿不確定性時,資金避險需求增加,就會自然地向優質標的集中。樓市2020年全國漲得最多的是深圳,深圳漲得最好的是學區房或者核心區,道理大抵相同。
2020年「漲」得最好的科技公司有哪些?羅超頻道(ID:luochaotmt)整理了在美股與港股上市的科技公司「優等生」在2020年的表現,希望能給投資者提供參考。
特別說明:小盤股(市值低於10億美元)的公司成交低迷、漲跌異常,一個交易日就可以增長几倍,不具備任何分析價值,因此不予統計,如瑞幸咖啡、點牛金融、團車網等。
那麼,這些「優等生」都有什麼共同點?
智能汽車出行,成最大風口2020年美股的優等生一個是特斯拉,最高漲幅達962%,有朋友在疫情最低點All In抄底成功,1月5日全部賣出,10個月獲得了10倍增長。
中國科技公司漲幅超越「標杆」的只有一家公司,就是蔚來汽車,最近一年最高漲幅2610.90%,連特斯拉都只能望洋興嘆。從瀕臨倒閉到拿到合肥投資,再到市值逼近千億美元,2020年蔚來汽車上演絕地反擊,李斌再次證明自己是「打不倒打不趴」的企業家。
在蔚來汽車華麗逆襲的同時,昔日難兄難弟小鵬汽車與理想汽車則分別實現最高335.36%與最高233.33%的增長。
造車新勢力縱身越過生死線,與特斯拉這一參照物的猛漲有關。在大眾宣布自己的OTA失敗後,各界意識到傳統汽車正面臨諾基亞當年一樣的窘境,挑戰諾基亞的是iPhone,顛覆傳統汽車的是特斯拉。用戶在開過智能汽車後,就不可能再接受傳統燃油車,傳統汽車銷量下滑特斯拉卻供不應求,再加上智能工廠帶來的成本優勢與落地自動駕駛的場景優勢,讓特斯拉成為資本的寵兒。
造車新勢力「三傻」有著跟特斯拉一樣的故事,一樣的估值模型,它們與特斯拉正面競爭搶奪訂單。根據乘聯會數據,1-11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964,606輛,8家國產造車新勢力1-11月累計銷量238,835輛,市佔率達25%,創新高。特斯拉最新市值近7000億美元,造車新勢力幾百億美元的市值,不算貴得離譜。
很多人未曾注意的是,同樣位於這一賽道的小牛電動,實現了515.79%的增長;沉寂多年的百度2020年底復甦,與「造車」傳言與Apollo業務直接相關;正在衝刺IPO的滴滴出行,或許也會得到資本市場寵愛。AI是網際網路的下一幕,但最先爆發的,是智能汽車與出行。
企業級服務,被疫情加速美股的另一個優等生是ZOOM,作為疫情「受益股」,最高實現了738%的增長,市值突破千億美元。疫情期間,遠程視頻會議成為各行各業的基礎設施軟體,ZOOM業績暴增,但受益的,不只是在線視頻會議系統,整個企業級服務市場,都在被疫情加速。
美股的金山雲最高實現193.65%的增長,港股企業SaaS服務商微盟實現369.33%的增長,老牌企業SaaS服務商金蝶國際則實現了290.84%的增長,金山軟體實現210.36%的增長,沉寂多時的聯想集團在2020年實現135.66%的增長,與企業級服務的落地有一定關係。
細究起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2020年表現不錯的巨頭,同樣都在戰略布局企業級服務市場,且受益於此:
阿里的商業模式本身就是在服務商家,阿里雲作為中國雲計算一哥,正在成為社會數智化基礎設施;
騰訊大舉推進產業網際網路戰略,騰訊雲、企業微信等企業級業務在騰訊財報中的分量越來越高;
百度to B重心放在百度智能雲上,立志要做社會智能化轉型的基礎設施;
京東則有京東「智聯雲」、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京東供應鏈等企業級服務布局。
在消費市場流量紅利消失後,2019年科技行業出現了集體由C轉B的動向。雖然企業級服務是一個「慢市場」,但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很大程度加速了社會數位化進程。企業「觸網」經營、數位化與智能化轉型的需求變得前所未有的強烈,戰略布局企業級服務賽道的玩家均迎得豐收。
大消費賽道,最能扛風險我一直認為具有消費屬性的公司,最能扛得住風險,因為不管大環境怎麼變化,人都要消費,而金融、汽車、廣告等行業則很容易受到大環境或者新政策影響。年中,我發了一條微博:
「A股是大消費,白酒、醬油、榨菜;中概股是大消費,一個是物質消費,電商平臺增長均非常穩健,阿里大象起舞,最近52周最高漲幅65.76%,最新市值7058億美元;另一個是精神消費,包括遊戲、視頻、短視頻等平臺,我覺得這些是當前環境下比較穩健且相對具有增長潛力的公司。」
秉持價值投資理念的巴菲特本人也十分青睞「消費股」,他投資了可口可樂、喜詩糖果等消費股賺得缽滿盆滿,投資蘋果並稱「這可能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好的生意」,邏輯是:iPhone是一種生活必需品。
就科技公司來說,我看好的是具有承接消費需求的平臺,即廣義的電商平臺,比如阿里、京東、拼多多、美團,它們雖然不創造消費品本身,卻通過構建消費平臺以及物流、雲、支付等基礎設施,給消費者提供涵蓋吃喝玩樂、穿住行用的豐富商品和服務供給。
以上,是我在疫情期間的判斷。
2020年,具有消費平臺屬性的頭部科技公司全都榜上有名:
漲得最好的是拼多多,最高漲幅高達520.70%;
本地生活服務消費第一平臺美團,漲幅382.45%;
京東最高漲幅194.19%,最新市值1480.13億美元,正在向2000億美元俱樂部發起衝擊。
拼多多最新市值2295.68億美元,美團最新市值約合2347億美元,兩者競相成為中國第三大已上市網際網路公司。漲得最好的消費類平臺拼多多、美團與京東,正好是騰訊與阿里巴巴競爭的「三駕馬車」。
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相對低調的唯品會,在2020年也實現了大幅增長,最高漲幅151.52%,最新市值196.22億美元,是廣州僅次於小鵬的第二大科技巨頭。
阿里巴巴在2020年漲幅接近翻倍,最高達87.89%。在反壟斷政策與金融嚴監管的「雙重暴擊」下,阿里巴巴股價有所回調,但依然有超過41%的漲幅。
小米算是2020年的一個例外,漲幅最高達290.22%,最新市值約合1101億美元,雷軍在2018年小米上市時「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的承諾終於兌現。小米增長的核心邏輯是什麼?在我看來就兩個:一方面,其生產以消費電子為主,涵蓋百貨的消費品,具有強「消費」屬性;另一方面,小米吃到了華為空出來的市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增量。
精神消費,享受「宅經濟」紅利疫情期間人們宅家,上網時間增多,給網際網路貢獻了更多時間,精神消費平臺直接受益於此,未上市的字節跳動與快手極速狂飆,已上市的明星公司同樣高速增長。
嗶哩嗶哩最高漲幅438.44%,位居文娛類平臺增長前列,整體增幅排名TOP5,最新市值356.16億美元。2020年7月8日,在《美團、京東與拼多多千億美元市值後,誰是下一個新貴?》一文中,我最看好B站,理由是其成功貼上了「後浪」標籤,同時積極破圈二次元成為內容平臺,堪稱「年輕人的精神食糧提供者」,而年輕人+精神消費,均代表未來,「如果增長率能夠保持,B站千億市值就絕對不只是一個夢想。」現在,B站正在用不斷創新高的股價證明我的判斷。
此外,將重心放在全球市場的歡聚實現了162.81%的增長,在波詭雲譎的國際形勢下能夠做到這一點著實不易;騰訊音樂實現了122.13%的增長,閱文實現了169.17%的增長,騰訊則實現了95.37%的增長,這是騰訊豐收的一年;網易是一個「奇葩」,有門戶、文娛、零售等業務布局,但主要營收靠遊戲,因此我將其歸到文娛大類,其實現了95.81%的增長。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提供更加豐富的精神消費類產品是網際網路擅長的,精神消費依然是網際網路的重要增量。
巨頭翩翩起舞,反壟斷不改本色2020年,美國五大科技巨頭FAANG中,Apple、Facebook與Amazon漲幅超過100%,分別為:162.75%、122.22%、118.46%。谷歌與奈飛漲幅分別為98.23%、82.25%。企業增長能力不會因為體量而改變,「規模效應」下甚至會「體量越大增長越快」呈現出 「大象起舞」的現象。
中國兩大科技巨頭,阿里與騰訊的漲幅相對於拼多多們不算大,但依然實現了較高增長。2020年,阿里巴巴最高漲幅87.89%,騰訊最高漲幅95.37%,均接近翻倍。2020年底開始的反壟斷,勢必會對科技巨頭的發展形成一定影響,但反壟斷會讓市場更健康地發展,給科技行業創造更好的競爭環境,科技巨頭的價值底色、增長能力與發展空間不會有根本性改變。阿里巴巴與騰訊正在衝擊萬億美元俱樂部,我認為,這只是時間問題,2021年大概率會實現。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百度,雖然其市值在BAT中已「掉隊」,甚至被拼多多、美團、京東等後生超越,但2020年底股價卻突然起飛,全年最高漲幅高達177.54%,超過阿里與騰訊。穩固的移動基本盤、AI產業化戰略、落地自動駕駛與智能交通戰略的Apollo……均是資本市場看好百度的理由,百度能否實現當年躋身千億美元俱樂部的夙願,也成為網際網路行業2021年的一大看點。
寫在最後:2020年,在資本市場表現最好的中國科技公司就是這些,這份表單中的企業,基本上都在人們的意料之中,只是很多人沒想到有的公司可以增長几倍甚至幾十倍。幸運的是,我持有的股票,全都出現在了2020年的增長榜上。雖然目前一些公司因為種種原因股價出現了回調,但我堅信只要它們在繼續給社會創造正向價值,能夠繼續保持30%以上的年複合增長,其價值就一定會回歸。
在價值投資主導的資本市場,企業的股價一時半會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被低估,甚至長期低迷,但如果我們將時間線到一年甚至更長,就一定會看到我們想要的答案。2020年黑天鵝滿天飛,優秀的中國科技公司們卻披荊斬棘、穿越迷霧,它們證明了「價值」的價值。
註: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