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開四代實體店,看耐克對「線下」的理解如何演進

2020-12-23 懶熊體育

隨著今年11月Nike Unite正式營業,耐克在全球的「零售概念店」已經發展出第四代,很多人將其看做耐克這一「營銷公司」的又一營銷噱頭,但結合每一代概念店不同的主題和首推之時的消費環境,耐克更像是以線下門店的方式對當下的消費趨勢做出回應。

所謂「零售概念店」(Concept Store),其實就是以傳遞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價值為主的門店。概念店以區別於其他零售店的設計、裝修,把消費者帶入特定情境,給出完全不同的購物和感官體驗,可以看作品牌在特定主題下的「文化藝術展館」,因此也往往會發展成為網紅店,吸引消費者到店打卡。零售概念店並非新概念,在奢侈品、時尚品牌甚至汽車品牌之間都非常流行。

2017年前後,零售概念店逐漸成為品牌新零售的「實驗場」,越來越多的鞋服品牌開啟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探索。阿迪達斯、彪馬、安德瑪等國際品牌紛紛在國內開設概念店,安踏、李寧等國內一線運動品牌也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不過這兩年,隨著品牌越發強調線下消費者體驗,零售概念店已經和品牌旗艦店、直營店等沒有明顯的涇渭之分,反倒是輕資產的「快閃店」越發成為概念店的接替者而備受品牌鍾愛。例如安踏去年推出的「國旗款」就在三地設置了快閃店,在有限的時間裡吸引不少消費者到店打卡。

相比之下,耐克的每一代概念店都是對潮流和消費趨勢的探索和實體化落地。從2018年至今兩年多的時間,耐克已經為消費者帶來了四代零售概念店,需要加以說明的是,這四代實體店並非升級換代的意思,而是耐克綜合布局,共同推進。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

初代Nike Live的誕生主要是配合其DTC數字營銷戰略,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消費者個性服務「實驗場」,頗有試水性質,為後續的概念店的打造奠定了基準和門檻。

這類門店的啟動正值美國實體零售寒冬時期。2017年,一波關店潮猛然席捲美國零售業,當年門店關閉的數量超過8000家,新開門店卻不過5000多一點;2019年,美國關店數量和新開店數量的差值已經達到4930,再次創下紀錄。今年加上疫情外力因素,數據更不用提。

圖片來源Quartz,數據來源Coresight Research,數據截至2019年12月13日。

國內也在經歷相似趨勢,2019年快時尚遇阻,眾多品牌不是大量關店就是敗走中國。而處於高速發展的李寧、安踏等國產運動品牌也在逐步關閉經銷商門店,加速門店轉型。

Nike Live首家洛杉磯門店在現在看或許不無稀奇,簡言之,當地Nike+會員到店後可以體驗手機App和現實無縫銜接、實時互動。門店貨品陳列、上新皆是依靠數據分析,迎合當地會員喜好。門店店員也比以往更加重視與消費者的聯繫和互動。

Nike Live洛杉磯門店。

顯然洛杉磯的試水是成功的,2019年耐克又分別在加利福尼亞和東京開設了兩家門店。更重要的是,Nike Live的一些線上線下結合的服務方式已經逐漸普及到耐克直營門店,甚至被經銷商門店所採納,跳脫出概念店的範疇,成為耐克門店服務的範本。

而第二代Nike House of Innovation和第一代門店幾乎誕生於同一時期,比起「門店」,這個第二代產品更像是是一個粉絲慕名「朝聖」的地方。兩個月的時間,兩家二代門店分別在上海和紐約兩座「超級城市」的熱門商圈開業——上海門店總面積3823㎡,共4層;紐約門店6317㎡,共6層。「你可以想像成Nike Live,但規模更大。」 Nike House of Innovation的官方介紹中這樣寫道。

Nike House of Innovation上海門店。

二代店瞄準國際超一線特大城市,時尚和藝術並存。對於「創新之家」的定位,門店相比於服務,展示的功能性更強一些,在這裡既能看到品牌的過去,也能看到品牌的未來。

三代店Nike Rise和四代店Nike Unite都是今年下半年開業,服務已經不再主打噱頭,主題已經聚焦到文化和精神層面。

Nike Rise首家門店在廣州開業,官方介紹中,這一代門店看中的是市民對足球、籃球、跑步等運動的熱情都異常高漲的城市運動氛圍,由於門店距離天河體育場不遠,也會根據賽事舉辦相關活動。耐克將門店作為「據點」,將體驗蔓延全城。簡言之,三代店是在城市文化上下功夫。

Nike Rise廣州門店。

近幾年國人文化自信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對所在城市和家鄉的文化認同感不斷加強,並且加速外化,「網紅城市」越來越多。在不少影響Z世代的現象級綜藝節目中,城市文化都作為賣點之一,例如,例如《樂隊的夏天》裡的方言樂隊、《中國新說唱》的各地「廠牌」……這種現象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國潮」趨勢,潮流產品在古代文化符號中找尋靈感的同時,現代社會的市井氣息也提供了創作源泉,例如李寧的潮流系列反伍BADFIVE,就推出了「少不入川」「足不出滬」「惟楚有才」「長安少年」等融合城市文化和特點的系列,掀起了一波話題和潮流。

或許耐克也將城市文化看作一種潮流趨勢,從城市文化與耐克品牌文化的契合點作為切入,從而更好地進入當地消費者的心智。Nike Rise目前只有廣州一家,作為城市文化的試水門店,未來也會在其他城市、其他國家進行布局。

最後是Nike Unite。第四代門店產品在今年11月一口氣開店5家,並有4家已經進入籌備開業階段,這是前所未有的,它更像是今年這個特殊環境下的「特定產物」。其門店面積不大,將目光投放到社區,門店用材皆選用環保型和可持續性材料,店內裝修設計都在反映當地社區的區域特色,同時耐克承諾僱傭社區居民作為員工、支持社區的學校和非營利組織,讓門店與居民的關係更加緊密。

Nike Unite聖安東尼奧門店。

事實上,第四代門店將企業社會責任(CSR)的主題融入其中,耐克也是罕見的將CSR以實體概念店形式落地的國際運動品牌。

這一點從這一代門店的命名便可理解到。面對美國社會當下在政治、經濟、文化、種族等領域出現的巨大分裂,耐克實際上是在用一個實體的空間來表達"Unite"(團結)這一社會性的話題。

美國管理諮詢公司Bain & Company(貝恩公司)曾公布了一份有關美國Z世代的消費者觀察,結論是Z世代更務實、更青睞社會責任感強的品牌。而這兩年耐克一直在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無論是種族問題表達立場,還是全球疫情的積極應對。從碳排放到可持續發展再到青少年和女性的運動參與,耐克從不吝於發聲。第四代門店已然是CSR的一環,還可以幫助耐克拓展新的領域。

總結一下,2018年Nike Live問世,耐克主要是圍繞線上線下結合的消費體驗做功課,奠基門店服務,打造「生活方式」;House of Innovation則是拳頭和實力的展示,是品牌文化和科技力的雙向輸出。2020年隨著概念店的名稱越發抽象,耐克也開始追求一種文化、精神層面的共鳴,Nike Rise號召將耐克積極的品牌文化融入當地城市文化,號召消費者「動起來」、不斷攀登、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Nike Unite則是CSR的實體物化,強調社會責任、促進區域發展。

無獎競猜一下,第五代概念店,耐克又會遵循什麼趨勢,打出怎樣的主題呢?

相關焦點

  • 耐克阿迪達斯加盟的折扣店打造線上線下一體模式發展如何?
    眾所周知,實體店近幾年越來越難做,至於為什麼,相信這個話題已經被無數人討論過了。 如果完全不具備任何競爭優勢的實體倒下,似乎是一種必然。但我們看到,依然有很多線下實體店做得很好,業績也很可觀。他們沒有受到電商的影響,也沒有受到大環境經濟的影響,經營者越戰越勇,銷售業績碾壓很多線上渠道。
  • 如何開一家耐克阿迪達斯加盟店?
    開品牌加盟店,需要一套正規的流程: 首先,聯繫耐克官方公司或者找到耐克中國區的一級代理商(滔搏運動、YY勝道)溝通加盟實體店,取得耐克代理授權的要求。
  • 線下實體店發展趨勢?實體店如何轉線上運營?
    線下實體店怎樣轉線上運營?今年實體行業的發展趨向?伴隨著2020年電子商務法的落地式,促使原本錯亂不堪入目的電子商務還是進入了規範性時期,這也給了如今的實體店一絲喘氣之機了。儘管不清楚零售業能否邁入春季,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現階段看來實體店的確邁入了一個轉暖的機會了,這是為什麼呢?
  • 實體店如何結合線上線下營銷?
    去逛論壇,發帖,提高曝光量,對於實體店所在的城市以及周邊城市,歡迎各位客人去看板,確認。對於實體店的客人,也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在網絡上有做。廣發名片讓老客戶帶新客戶,朝著訂單量不斷前進,只要你的產品有市場,那麼加上你的用心經營。一定可以做好。
  • 運動服裝耐克阿迪達斯實體店如何做好導購銷售
    當下,運動服裝業的發展趨向日趨高漲,在那樣大的自然環境下,每個知 名品牌的運動服裝店都是越開越大,同行業相互競爭都是十分的激烈。開運動服裝店的管理方法者要想獲得理想的發展。在平時開實體店時,還要重視做好銷售工作中了。銷售重要的地區是導購。
  • 線下的實體店如何有效引流?實體店通過什麼方法可以引流?講乾貨
    最近有朋友諮詢疫情過後想開個開飯店,怎麼宣傳,怎麼引流呢?說到線下實體店的流量呢?【拓展流量】:「就是在這兩個流量的基礎之上,通過開展活動,能夠裂變出更多的流量值,你在你的店門口打出第二杯半價,就可以引入更多的新流量,或者說線上搞一個砍價的活動,引流到線下門店,這些都是拓展來的流量」那麼如何增加我們的拓展流量?首先先分析一下顧客為什麼會來到你店裡?有三種原因。
  • 耐克阿迪折扣實體店運營標準有哪些?
    將來兩年的發展趨向,線下門店應當偏重於對目標群體的反映,給顧客出示一種生活解決方法,而不是單純性的銷售產品就自我滿足。便捷顧客,出示個性化服務,顧客必須的不僅僅是產品,還有以下其他的要求。 1、便民利民標準。
  • 第玖生活分享:線下實體店發展趨勢?實體店如何轉線上運營?
    線下實體店怎樣轉線上運營?今年實體行業的發展趨向?伴隨著2020年電子商務法的落地式,促使原本錯亂不堪入目的電子商務還是進入了規範性時期,這也給了如今的實體店一絲喘氣之機了。儘管不清楚零售業能否邁入春季,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現階段看來實體店的確邁入了一個轉暖的機會了,這是為什麼呢?非常簡單,由於如今新零售早已是變成了一種行業趨勢了!
  • 線下體驗線上下單 「蘋果模式」能否拯救家電實體店?
    線上線下的家電銷售數據出現倒掛,這個信號足以引起生產企業和市場的高度重視。面對消費習慣的變遷,如何轉變生存方式?能否也嘗試像蘋果手機體驗店一樣,線下體驗線上下單?15日,經濟導報記者對濟南多家家電實體店進行了調查走訪。
  • 大逆轉:逼死實體店的電商卻爭搶開實體店,傳統的實體店未來5年一定會贏!
    淘寶、京東、噹噹.這些搞垮人家店面後,他們自己卻爭搶著開實體店!而當眾多傳統業態在拿捏「店商」和「電商」的關係時,電商們又殺了個回馬槍:多家線上服裝、面膜等電商品牌又紛紛布局線下,大面積開實體店。時隔不到一個月,在網上賣書的當當網也高調宣布未來3年將開1000家實體書店,涵蓋MALL店、超市書店、縣城書店等多個類型。其首家實體書店將於下個月在長沙開業,將實行線上線下同價。
  • 2021年投資加盟阿迪達斯耐克折扣店選擇開實體店好?還是網店好?
    2020年已經進入尾聲,即將到來的就是令人期待的2021年,眾所周知現在網購的發展趨勢迅猛,實體店在網購的衝擊之下,很多人不是很看好實體店的發展,所以很多人都會有疑惑,2021投資服裝行業選擇開實體店好?還是網店好?
  • 「一條」實體店亮相杭州|線下紅利正在成為公眾號追逐的變現模式
    2019年5月20日,唯品會杭州首家線下店花開運河上街。表面看,四者都是從線上來到了線下,但卻大有不同。網易嚴選、網易考拉、唯品會是傳統電商回歸線下,而「一條」卻是新/自媒體大號的線下擴張。有哪些自媒體大號開實體店?2018年1月22日,「一條」完成了C+輪融資,估值5億美金。
  • 網上買手機和線下有什麼區別?實體店老闆吐露出了心聲
    網購發展迅猛,而線下實體店也依然開了一家又一家。那麼在網上買手機和線下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不妨聽聽看實體店老闆吐露出的心聲。首先,我們在網上想要了解一款手機,通常有4種渠道:品牌官方的相關手機發布會視頻、品牌官方網站或者自營旗艦店的商品詳情頁面、相關手機或者品牌的論壇網站,以及各大評測機構的評測文章或者視頻。
  • 巨頭紛紛回歸線下,那麼實體店到底該怎麼運營?
    實體店簡單理解就是線下有開店,這個是相對於線上網店來說的。 簡單籠統理解就是:線上店鋪為虛擬店鋪,線下店鋪為實體店。
  • 線上線下兩重天 家電實體店能否「蘋果化」
    專家建議,售前體驗和售後維修顯然是離不開實體店的,未來實體店可不再作為銷售的渠道,而是和蘋果體驗店一樣,線下體驗線上下單,改善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數據對比明顯在各種政策拉動和促銷活動的刺激之下,「五一」期間家電銷售回暖跡象明顯,但因為在疫情下,消費者收入受到影響,期望的大幅度消費反彈並未出現。
  • 實體店要完蛋?耐克:那是你不會玩兒
    除此之外,店裡的庫存也是根據當地客戶的線上購物習慣和使用 Nike Plus App 時積累的數據來確定的。因此它的庫存將會變得更加靈活。耐克全球門店副總裁 Cathy Sparks 說,以這種方式為顧客定製實體零售體驗,會使耐克比其它競爭對手更具優勢。「傳統零售業將陷入困境,」她說道。「在耐克,我們談論更多的是,零售業並沒有消失,但是無聊的零售業已經死了。」
  • 阿迪達斯耐克折扣店項目創業,投資者該如何選址?
    現在,投資耐克,阿迪達斯折扣店項目的創業者很多,雖然電商在鞋服領域對實體零售店衝擊很大,但耐克,阿迪達斯這樣的品牌則不同。耐克、阿迪正品貨源本身就是稀缺資源,而且正規的出售許可手續也是很難得到品牌商授權,因此,這就無形地提高了開店壁壘,無論是線上電商還是線下實體,除了品牌方直營的專賣店,其他任何參與者都沒有絕對的優勢,誰有貨源,誰會選址,誰懂經營,誰就能活得很好。 貨源和經營我們講了很多,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選址。選址對應線上電商來說,等於流量採買,沒有流量就沒有生意,原理都是相通的。
  • 社區團購平臺布局實體店,線下傳統菜販若不數位化轉型或將被打倒
    「橙心優選小店」是橙心優選和團長合作的線下自提門店。換句話說:社區團購進入線下開實體店。此外,主打社區生鮮的錢大媽已經正式進入北京,兩家門店均選址通州。另外,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採取的也是線下門店以及線上社區團購的模式。業內人士認為,社區團購是到家模式,線下門店是到店模式。
  • 人民日報:拓展線上線下渠道 實體店順勢謀升級
    拓展線上線下渠道 提供優質便捷服務實體店順勢謀升級(消費視窗·降低疫情影響 穩定居民消費⑤)人民視覺核心閱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消費場景加速向線上轉移,門店到家業務、數位化零售迎來發展新機遇。線下實體店須跟上市場需求變化,開拓線上銷售模式,發揮多渠道、全場景優勢,加快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發力線上場景入駐第三方電商平臺、直播帶貨、微信群營銷、上線小程序商城,實體零售商加快布局線上業務和到家業務「雖然外出減少了,但可以在家看直播
  • 「探究」線上渠道崛起之際 家電實體店將該如何生存
    【前言】實體店日子不好不僅僅是國內,全球實體店都遇到了如此情況。12月1日,擁有230多年歷史的英國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宣布倒閉。網際網路改變了整個原有的商業邏輯,那麼家電零售如何走就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而且像是溫水煮青蛙那樣,不是一下子把線下實體門店殺死,而是一天比一天難過的折磨著。關鍵在於線上像淘寶、京東日漸壯大,加上後續來的拼多多們的出現,線上銷售大增使得線下門店客流逐漸減少。傳統家電經銷商們面臨著有史以來巨大的挑戰。商業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家電實體門店如何打破客流量瓶頸呢?這是實體門店繞不過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