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過去,馮小剛踏入了網劇時代

2020-08-09 首席人物觀



作者:殷萬妮

編輯:江 嶽


01、25年


馮小剛再度步入電視圈。


7月,馮小剛執導電視劇《北轍南轅》的消息曝光,題材是時下話題度很高的都市女性群像劇。這距離他上一次拍劇《月亮背面》,已經時隔23年。


馮小剛拍攝電視劇比拍攝電影要更早:1995年的《一地雞毛》是他獨立執導的第一部電視劇——或許是巧合,無論是25年前,還是25年後的今天,電影市場都處於低潮。


上世紀90年代,錄像廳、歌廳、遊戲廳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國內電影市場卻遇冷,電影票房和觀眾人次連年下跌。對比1992年,1993年電影觀眾下降了50億人次,到了90年代後期,年均觀眾人數甚至跌至不足10億人次。按照中國當時13億人口計算,每年每人甚至進不到影院一次。


馮小剛也沒能躲過危機。電影導演處女作《永失我愛》在1994年上映之後,由他導演的《我是你爸爸》、《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等幾部電影,不是未通過審查就是中途夭折。


這些電影,都由馮小剛和王朔創辦的「好夢公司」出品。公司由此虧得血本無歸,還被業內冠以「毒藥」之名,1996年底,好夢公司結束了這場噩夢,無奈關張。


那一年秋天,馮小剛住在京郊通縣的別墅區裡,周圍都是莊稼地,白天也好,黑天也罷,永遠都是一片沉寂。別墅區沒有路燈,房前屋後是蓋了一半的殘樓斷牆和比人個頭還要高的荒草。


馮小剛常常裹著軍大衣站在二樓的陽臺上,望著北京城區的方向,心中記掛著遭到「修改」的電影,心情只剩落寞。


與電影頻頻碰壁形成對比的,是馮小剛此前在電視劇市場的順利。


他在1993年等到了導演10集電視劇《一地雞毛》的機會。那是他同作家劉震雲第一次合作,二人在頤和園碰面,在場的還有王朔。劉震雲和王朔交談過後,留下劇本,便匆匆離開。


王朔通讀了劇本,不消一下午,全部看完。頤和園內煦暖的紅日落下,漸漸地,園內只見夕陽餘暉,王朔走進馮小剛的房間,把劇本扔在桌子上,附帶著一句:「這是劉震雲寫的《一地雞毛》,10集。我覺得很好,也適合你拍。你先看看,願意,告訴他們。錢都有了,馬上就開拍。」


馮小剛反應也很快,他看完劇本,回復王朔:「劇本一個字都不用改就可以拍。」


劇組很快搭建起來。劉震雲多年之後還記得馮小剛在片場的模樣:上身穿一件紅色套頭衫,下身穿一條軍褲,脖子上日夜掛著『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工作證。易感動,易激動,易喝大,也易發火,走起路來昂首闊步。


《一地雞毛》福禍相依,獲了獎,也被封了禁。


電視劇聚焦機關單位的蠅營狗苟和公務員小林生活中的一地雞毛,馮小剛用了他擅長的諷刺手法。片頭的設計就充滿了寓意:伴隨著舒緩悠揚的音樂一同響起的,是劇中張處長打著官腔、三令五申的會議內容。


畫面卻毫無相干。片名「一地雞毛」在一堆泛黃的報紙背景中亮相,隨即,國際重要時事新聞畫面一一浮現,閱兵、戰火、飢餓、關鍵外交事件等等。


90年代,國際局勢波譎雲詭,每一件都是時代大事。但在馮小剛的鏡頭裡,柯林頓、非洲兒童、中國街道上湧動的人群都成為背景,而後者恰恰才是《一地雞毛》的主角,職稱、定級、房子、結婚、生子、保姆等等,這些瑣碎的、煩人的、沒完沒了的小事,才是每個平凡人全情投入、為之奮鬥的大事。


劇目製作完成後,先在上海播出,隨後在全國鋪開,好評如潮。然而,好景不長。2000年,它因影射九十年代諸多社會負面影響被禁,直到2008年才被解禁。


時至今日,這部劇豆瓣評分8.7分,在馮小剛導演的所有影視作品中排名第一。


02、女性


如果《北轍南轅》確實是女性題材電視劇,馮小剛這個名字,或許無法為它的收視率保駕護航。


馮小剛擅長拍現實主義題材的影視作品,但很難說他擅長拍女性。在執導《北轍南轅》之前,他沒有拍過嚴格意義的女性題材作品。


他創造的最受關注的女性角色,分別出現在《我不是潘金蓮》和《芳華》兩部電影裡。


在《芳華》裡,馮小剛把鏡頭對準了上世紀文工團的文藝女兵,她們朱唇皓齒,一頭烏黑得好似錦緞般的頭髮自然垂落,還有著堅挺圓潤的乳房和筆直雪白的長腿。



跳舞時,女兵們的臂膀向一切方向伸展著,彎曲的足弓和聳動的肩部則是另一種力量,讓這曼妙的舞姿不至於因少了氣力而顯得小家子氣。


馮小剛毫不吝嗇地把鏡頭對準了女性的身體,而這一具具雜糅著美與力的身軀,對於他來說,承載的恰恰是他不再年輕的欲望。


馮小剛20歲進入文工團,到27歲之間這七年都是在文工團度過的。後來他說過很多次,文工團記錄著他青春的最美好時光。


在他唯一一本自傳《我把青春先給你》裡,他毫不掩飾地表達這種「濾鏡式」回憶——


「女兵這種穿軍裝的方式在夏天裡很普遍。洗完澡,披著溼漉漉的頭髮,光著脖子空堂穿上軍裝,把軍帽塞進軍挎包裡走出軍營。嚴格地說,這種著裝方式是不符合條例的,但看上去卻是楚楚動人。直到今天我都想為這樣一個細節拍一部電影,抒發多年來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女兵情結。」


如果說對女人肉體和外表的審視是鏡頭美學需要,當馮小剛把這種審視貫穿到戲外,顯然是不妥帖的。比如他在選女演員時,明確「拒絕整容臉」,並且以此為前期宣傳電影的賣點。


《芳華》上映時,馮小剛59歲,他如願以償地在60歲之前完成攝製這樣一部電影的心願。如果說《芳華》是馮小剛對自己青春時代的追憶,那麼《我不是潘金蓮》則是以點切入,解構中國式社會。


李雪蓮就是這一個「點」。電影裡,她是一位被丈夫污衊為「潘金蓮」的農婦,為了糾正這一句話,她走上了十多年申訴之路。


電影表面在講李雪蓮,其實是在講二十八個男性。李雪蓮幾乎可以說是電影裡唯一一個有重頭戲份的女性角色,除此之外,審判員是男性,縣長是男性、市長是男性、老同學是男性,就連最後勸誡、開導李雪蓮的路人也同樣是男性。


而李雪蓮是一條線索,牽扯出官場中上上下下的官員及官僚系統中微妙的規則;她也更像是一個被雄性動物包圍、攻獵的對象。



電影海報中,李雪蓮居於位置的正中間,正視前方,表情是委屈、執拗於某種結果而不得的,而與她上訪路構成關係的九個男人將其包圍,眼神自然而然落在李雪蓮身上,每個人的眼神都很值得玩味,不管是昔日愛人的冷漠,還是政府官員的輕視,但從形式來看,已然構成一種權力的天平傾斜。


馮小剛電影裡的女性,幾乎沒有實現過個人價值。


他鏡頭下的已婚女性,大多具備賢良淑德的特質,她們極大地將個人價值依附於男性價值,表現在角色行為上來說,她們大多對男性是包容的、順從的,甚至願意做出讓步乃至自我犧牲。《一聲嘆息》裡,妻子宋曉英面對丈夫出軌,選擇用忍耐和愛去感動丈夫,最後讓其回到自己身邊。《一九四二》裡,逃荒途中,花枝為了給孩子換袋糧食,不惜賣身於人,只為護夫家和孩子周全。


圖:《一九四二》電影截圖


在馮小剛電影裡,崇拜男性權力,並企圖藉助男性力量實現某種目的的女性角色亦不少見。比如《手機》中,武月一角是嚴守一的情人,她習慣於通過以男性發生肉體關係來獲取利益,便以此為條件試圖換取電視臺主持人的工作。在《我不是潘金蓮》裡,李雪蓮在一路告狀的過程中,兩次尋求幫助的對象是男性,而性同樣作為她的籌碼。


依靠自身的智慧、理性和格局,哪怕是通過藉助外界的女性力量去解決問題的方式,很少發生在馮小剛電影裡的女性角色身上,男性仿佛成了女性立足於世的拐杖。


試問,這樣的創作意識和創作方式上的慣性,又會讓外界對其產生什麼新的期待呢?


戲外,馮小剛關於女性和兩性關係的言論,亦總是引發爭議。


03、老去


馮小剛曾感慨自己已經老去。


去年年末,他最新的一部電影《只有芸知道》在賀歲檔上映,五天票房破億,最終票房停留在1.56個億。對比同檔期來看,這個數字並不樂觀:《葉問4》、《誤殺》票房都破了十億,是前者的七倍。


馮小剛的心境,可想而知。


電影上映第五天,他發了一條微博,追憶起十五年前自己執導的、同樣在賀歲檔上映的《天下無賊》


那是第一部票房破億的馮小剛電影,它成為2004年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三名。那一年,國內票房破億的也只有前三名。


彼時,還不流行以更新海報慶祝票房。劇組便包了兩節車廂,命名「天下無賊」號,葛優、劉德華、劉若英、張涵予等主演,還有一眾媒體人,浩浩蕩蕩奔赴香港做首映。一路上不斷傳來票房刷新的捷報,大家在鐵路上徹夜狂歡。


可惜,今時不同往日。


熟悉的檔期,卻指向不同的結果。如果把電影市場看作一部舞臺劇,那麼,劇目的大背景便是,馮小剛和他的賀歲片時代正在緩緩落幕。


截至2010年,馮小剛依舊是商業電影的領軍人物。2010年及其以前,這個名字在年度內地電影前十名的排行榜單中,出現了十二次。單是2010年,他就憑藉《唐山大地震》和《非誠勿擾2》躋入年度票房榜單前五強。


但進入2010年代以後,這個數字就變成了兩次。


事後看來,這是轉折性的一年。第五代及同時代的導演們,開始在票房方面表現出力不從心。


2010年,姜文的《讓子彈飛》票房僅次於《唐山大地震》,是其近十年來商業上和口碑上最叫好的一部電影。然而,巔峰之後的滑落隨之而至,此後的《一步之遙》、《邪不壓正》引發的非議比好評更多。


同樣的困境也出現在陳凱歌身上。2010年後,年度票房總榜前十的名單裡,再沒出現過這位導演的名字。


極大的票房號召力不再是大導演們的特有的能力。


寧浩、徐崢、陳思誠、黃渤、吳京等新一代導演層出不窮,觀眾需求在變化,賀歲電影類型也開始多元化——從以前單一的喜劇題材變如今的喜劇、動作、青春、文藝、武俠等多種題材。


馮小剛正在失去他曾經最引以為傲的市場,儘管他一度因為勇於轉型和敢於嘗試,成為勝利者。


姜文說過一段評價馮小剛的話,很精準,「電影應該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你拍的東西是葡萄,很新鮮的葡萄,甚至還掛著霜。小剛,你應該把葡萄釀成酒,不能僅僅滿足於做一杯又一杯的鮮榨葡萄汁。」


言下之意,馮小剛的電影失之單薄,賦予的意味不濃,經不起細細去品乃至回味。


馮小剛自有主意。在最初的日子裡,馮小剛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專業做葡萄汁的,等葡萄汁足夠暢銷之後,再籌劃釀酒。


《天下無賊》可以看作是馮小剛從賀歲片時期轉向風格試水期的作品之一。


他聚焦了一個荒誕的悲劇故事,傻根單純地相信「天下無賊」,而劉德華飾演的王薄和劉若英飾演的王麗是一對小偷情侶,他們一路守護傻根的錢包和信仰,最後王薄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這份悲情與荒誕,讓觀眾看見了「馮氏喜劇」以外的可能性,而藏區外景地和火車車廂,也淡化了地域性的色彩,它打破了馮氏喜劇因京味導致的「南冷北熱」的限制,自此,馮氏賀歲片從北方市場真正走向了全國。


隨後馮小剛又嘗試拍更為宏大的歷史題材,《集結號》、《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皆是這一時期他的代表作,他瞄準了時代之殤下個體的離合悲歡。

與觀眾的「對抗」同樣發生在《一九四二》上映的2012年。電影票房失利,馮小剛將怒氣撒向觀眾。面對外界對於電影的質疑,他又怒斥某些批評緣於「人性的惡」。


馮小剛的商業故事也不再風光。


自1999年《沒完沒了》開啟和華誼的合作,雙方創造出「16部電影累計40多億票房」的碩果,馮氏電影曾是華誼引以為傲的殺手鐧。但沒有人能處於長盛不衰的位置,從《一九四二》開始,馮小剛的電影就再也沒進過票房排行榜前三。


馮小剛電影時代的落寞並非突然而至。年齡並非一切問題的根源,當創作、商業、資本、個人等各個方面開始出現潰敗,再怎麼修補也無力回天。


04、網劇


觸網,對於馮小剛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操作。


早在2017年,馮小剛便擔任了網劇《劍王朝》的總監製,還為該劇的開機儀式等宣傳活動站臺。


《劍王朝》開機時,馮小剛時隔20年再次出現在橫店,他的裝扮與拍電影時無常,穿著灰黑色的羽絨服,戴著棒球帽。



在那次開機儀式上,他說道:「1997年第一次來橫店,那時候秦王宮剛蓋完,20年之後這是第二次來,很多導演常年住在這兒,好多人說你是拍電影的嗎,橫店都沒去過,終於補上這一課了。」


然而,這部由當時的頂流小生李現主演,又有馮小剛背書的網劇沒能掀起半點水花,豆瓣評分也剛過及格線——6.2分。


電影大導演掛名網劇監製並非個例,今年6月,由陳凱歌擔任總監製的網劇《民初奇人傳》在愛奇藝平臺上播出。


大導演或因人情、利益為網劇站臺,同時也可以以此為契機觀望網劇市場,觀眾對此不足為奇。可一旦他們在電視劇中以深度合作的形式參與創作、甚至親自操刀進行執導,那麼對於觀眾的意義便大不一樣。


近來,另一則關於大導演執導電視劇的消息引發了關注。


王家衛監製並擔任總導演的劇版《繁花》即將開機,因為故事背景發生在九十年代的上海,劇組正在如火如荼地徵集舊物。


讓觀眾就此落定心思的,大概是王家衛自己拿出一件舊物,即1990年的沈永和「天女」紹興黃酒。那一年,剛剛完成第二部電影《阿飛正傳》的王家衛回上海探親,住的是花園飯店,飯店一樓的一家百貨商店裡,這瓶酒的包裝吸引了他的目光。王家衛買了三瓶,卻至今都捨不得喝。再次翻找出來,已經是三十年後,他即將執導的第一部劇時。


眼下,受疫情波及,電影等待春天,院線渡劫。不管是從時代和行業大環境來看,還是聚焦在電影身上,多元跨界不失為最優選。


於馮小剛而言,他的情況又更加複雜。稅務風波後,他在重新面對公眾時,似乎不那麼苛刻、也不那麼據理力爭了。態度上,他軟下來了;在創作節奏上,他也慢下來了,除了生死未卜的《手機2》,其作品列表裡顯示的最新一部由他執導的電影作品,是定檔在2025年的《婚姻實驗室》。


很有意思的是,馮小剛早在2017年許知遠的採訪中談到一個預設,即如果自己冒犯了什麼,有一種強力幹預禁止拍電影,怎麼辦?馮小剛的回答是,「我現在覺得,那可能是我就解脫了。」


他又補充道,「(不過)你一直被綁在一個戰車上,當你不能拍的時候,基本上也是別的玩不動的時候。」


今年,62歲的馮小剛仍被「綁」在電影這一駕戰車上,他無法為自己鬆綁,只能任由這架戰車駛去,駛向未知的遠方。

相關焦點

  • 網劇《心宅獵人》11月23日上線,馮小剛擔任總監製
    新京報訊 11月18日,侯明昊、劉冬沁、祝緒丹主演的網劇《心宅獵人》宣布定檔,該劇將於11月23日起在愛奇藝全網獨播。該劇由馮小剛擔任總監製,李澤露執導,改編自作家貳十三的小說《兇宅筆記》,該劇講述了失憶的房屋買辦江爍(侯明昊飾)與心理醫生秦一恆(劉冬沁飾)及女警員元慕青(祝緒丹飾)利用讀心秘術,進入他人心理時空尋求真相,並與幕後神秘人「六指」對抗的故事。新京報編輯 徐美琳校對 劉軍來源:新京報
  • 馮小剛的真.網劇可期嗎
    (文章來源於影藝毒舌)時隔25年後,馮小剛重回劇集領域。7月9日,在愛奇藝悅享會上,馮小剛新劇《北轍南轅》曝光,引起人們關注。原因無他,對於老觀眾來說,馮小剛在職業生涯早期執導的《一地雞毛》《月亮背面》《情殤》等電視劇是留給他們的螢屏記憶。
  • 電影大導馮小剛拍網劇,上次拍劇是姜文演的北京人在紐約
    引子 馮小剛導演過去的票房扛把子,但是奈何世界變化太快,馮小剛這幾年票房不行了,不管是芳華,還是只有芸知道,票房都非常不理想。所以最近馮小剛轉型拍網劇了,昔日電影大導演拍網劇,是落魄了嗎?
  • 馮小剛時隔23年再拍電視劇!金晨藍盈瑩王珞丹主演,劉曉慶徐帆...
    抄襲者一概舉報 近日,馮小剛在社交平臺中宣布《北轍南轅》正式殺青,並且還表示「第一次拍網劇,要學習的還很多。感謝全體演職員的精誠合作,感謝攝影指導趙小丁的全程陪伴。四個月,一點不將就一定不湊合,真累」。這部作品也是馮小剛時隔23年再次拍攝的電視劇,不少網友都直呼期待。
  • 回顧《老炮兒》主演馮小剛:時代變遷,六爺時代已成過去
    主要人物是馮小剛,李易峰,許晴,觀眾都知道廣為。作為2015年最受關注的電影賀歲檔,這部電影可謂轟動一時。雖然這部電影的片名是《老炮兒》,但它不僅展現了老炮兒的生活,也展現了父子之間的衝突。不僅有救贖,還有犧牲和溫暖。它把北京老炮的生活情況展現在觀眾面前,一些著名的場景更是觸目驚心。
  • 時隔23年,馮小剛為什麼又重新拍劇了,還請來了兩個「浪姐」
    眾所周知,馮小剛是第五代導演的代表性人物,這些年基本專注在電影上的創作,從《甲方乙方》到《天下無賊》《唐山大地震》,從《集結號》到《一九四二》,近年還有《芳華》《只有芸知道》等作品。雖說馮小剛的為人爭議比較大,但在電影的水準上還是值得稱道的。
  • 馮小剛老了
    01 25年馮小剛再度步入電視圈。7月,馮小剛執導電視劇《北轍南轅》的消息曝光,題材是時下話題度很高的都市女性群像劇。這距離他上一次拍劇《月亮背面》,已經時隔23年。如果把電影市場看作一部舞臺劇,那麼,劇目的大背景便是,馮小剛和他的賀歲片時代正在緩緩落幕。截至2010年,馮小剛依舊是商業電影的領軍人物。2010年及其以前,這個名字在年度內地電影前十名的排行榜單中,出現了十二次。單是2010年,他就憑藉《唐山大地震》和《非誠勿擾2》躋入年度票房榜單前五強。
  • 馮小剛老了
    7月,馮小剛執導電視劇《北轍南轅》的消息曝光,題材是時下話題度很高的都市女性群像劇。這距離他上一次拍劇《月亮背面》,已經時隔23年。馮小剛拍攝電視劇比拍攝電影要更早:1995年的《一地雞毛》是他獨立執導的第一部電視劇——或許是巧合,無論是25年前,還是25年後的今天,電影市場都處於低潮。
  • 網絡劇6月備案:馮小剛入局網劇,「標點符號體」劇名成新潮流
    8月7日,廣電總局公布了2020年6月重點網絡影視劇規劃備案情況,其中通過規劃備案的網絡劇共105部2419集,部均集數23集,通過上線備案的網絡劇共21部。105部的規划過審,創造了2020年的最高數量,即便放在2019年也相當亮眼。21部網絡劇取得上線備案號,上線過審數量同樣令人振奮。
  • 網絡劇6月備案:馮小剛入局網劇,「標點符號體」劇名成新潮流
    8月7日,廣電總局公布了2020年6月重點網絡影視劇規劃備案情況,其中通過規劃備案的網絡劇共105部2419集,部均集數23集,通過上線備案的網絡劇共21部。6月份共4部重大題材網劇備案,其中《永不消逝的電波》兩季共24集。《永不消逝的電波》取材於革命烈士發報員李白的真實故事,已經是諜戰片裡的老IP,1958年八一廠拍過電影,2010年拍過電視劇,2019年還改編成舞劇為建國70周年獻禮,可謂經久不衰。
  • 馮小剛等電影人打造IP 觀眾離超級網劇還有多遠?
    不過,在2014年左右,這還是被一些人瞧不起的領域,拍廣告、短視頻、微電影的人在做網劇,很多網劇是「無明星、無質量、無表演」的「三無」產品。所以,網劇《暗黑者》請來郭京飛做主演已經是大新聞,破3億的點擊量已是一個了不起的數據。2015年的網劇《盜墓筆記》,集合了李易峰、楊洋和唐嫣三位人氣偶像,但是該劇的水準遭受差評,無論是敘事、節奏,還是表演、特效等都無法令觀眾滿意。
  • 馮小剛「裂變」
    都說馮小剛變了。而且變化還挺大的。從兩件事可以看出。一件是,新戲開機了,竟然是一部網劇。還是他此前從未涉獵過的都市女性題材。電影結尾留下了一句經典臺詞:「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他在短片裡說道:「2001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 馮小剛「裂變」
    放在兩年前,不可能想像,馮小剛作為內地一線導演,會跑去拍網劇的。早在1997年,馮小剛拍完《月亮背面》之後,就再也沒有拍過劇了。那一年,他還拍了《甲方乙方》,奪得了中國電影年度票房冠軍,之後,就不混電視圈了。
  • 馮小剛導演拍網劇?你的十二月男友即將上線
    轉眼之間,2019年已經進入到了尾聲越是到了年底驚喜就變得越多甚至說很多重磅級的驚喜都被刻意安排在了年底各位「現」女友你們準備好了麼?今天小編要宣布一個大消息終於!《劍王朝》正式定檔啦!《劍王朝》實在是一部「江湖氣」含量過高的武俠劇它講述了一個以劍說話的時代
  • 馮小剛首部網劇順利殺青了,名導嘗試拍電視劇態度也如此謙虛
    更早一步進入電視劇圈的則是馮小剛,之前的電視劇《劍王朝》,就是馮小剛監製的,而當時他沒有自己拍電視劇,只是擔任監製一角,而就算是這樣,《劍王朝》的一大賣點都是馮小剛監製,而那個時候其實就說明對於電視劇已經有人有所意動了。
  •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2020年紅火的國慶檔仿佛過年一樣,《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票房雙雙破10億,《一點到家》又有黑馬之姿,給電影市場帶來一片歡騰。1995年的《紅番區》算是內地春節檔的鼻祖,當年賣了9500萬票房,賺得了滿盆缽。看到香港電影如此賺錢,內地電影人開始著手拍「賀歲片」,不選擇春節主要還是避開成龍電影。
  • 2018年10大期待網劇
    2017年,以《白夜追兇》《無證之罪》《河神》為代表的網劇給中國觀眾帶來了不少驚喜,標誌著網劇逐漸走向成熟。
  • 張藝謀馮小剛王家衛紛紛轉戰電視劇,到底是降維還是突圍?
    在過去的七年空窗期裡,王家衛一直在籌備電影版《繁花》,但由於今年受到疫情影響,王家衛優先啟動了劇版《繁花》。 緊跟王家衛步伐的是馮小剛,今年八月馮小剛宣布拍攝電視劇《南轅北轍》,題材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女性群像大戲,主演陣容為王珞丹、藍盈瑩、金晨、啜妮、韓庚、李光潔等。
  • 代言手遊、拍電視劇,馮小剛服老?
    / 25年 /馮小剛再度步入電視圈。7月,馮小剛執導電視劇《北轍南轅》的消息曝光,題材是時下話題度很高的都市女性群像劇。這距離他上一次拍劇《月亮背面》,已經時隔23年。如果把電影市場看作一部舞臺劇,那麼,劇目的大背景便是,馮小剛和他的賀歲片時代正在緩緩落幕。截至2010年,馮小剛依舊是商業電影的領軍人物。2010年及其以前,這個名字在年度內地電影前十名的排行榜單中,出現了十二次。單是2010年,他就憑藉《唐山大地震》和《非誠勿擾2》躋入年度票房榜單前五強。但進入2010年代以後,這個數字就變成了兩次。
  • 馮小剛執導網劇,陳可辛監製扶貧片,張藝謀在忙這三件事
    日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馮小剛將重回電視劇界,而且將執導一部網劇《北轍南轅》,陳可辛則繼續探索內地電影脈搏,監製扶貧影片《一點就到家》,陳凱歌和兒子陳飛宇合作,開始籌備新片《我的少年時代》,在這些名導演中,最忙的要數張藝謀了,下半年他起碼有三部影片提上了上映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