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 警惕!有人專門騙微信帳號,上當的多是涉世未深的中小學生

2020-12-24 澎湃新聞

小王(化名)是杭州一所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今年暑假,他在家用手機刷短視頻時,偶然看到有博主在做推廣,稱參與活動可以免費送某款遊戲裡的「皮膚」。

愛好遊戲的小王眼前一亮——這款「皮膚」平時是要充錢才能購買的,但爸媽對他零花錢管得嚴,眼看著班上其他同學都買了,他心癢得不得了。

「有機會免費拿,幹嗎不試試?」抱著這樣的想法,小王按照視頻教程,進了一個QQ群。

群裡有上百號人,從對話內容來看,大多是衝著「遊戲皮膚」來的。群主說,只要把帳號和想要的角色名字發給他,回頭就會把皮膚發到遊戲帳戶上。整個過程全部免費,不過有一個小小的條件——申請者要把微信號借給他們用一天。

「你們要借微信號幹嗎?」小王有些疑惑。

群主答覆說,需要微信號,主要是給公司公眾號點讚,完成任務:「你放心,我們只是臨時解綁你的手機,登錄一下帳號點個讚,回頭你再綁回去就可以了。」

見小王有些猶豫,他又補充說,除了送遊戲皮膚,還會發一個紅包表示感謝。

這下,小王動心了,想著微信號臨時借一下問題不大,便同意了,把登錄帳號和密碼都告訴了對方。

等到晚上,小王想重新登錄微信時,卻發現手機號已經無法使用,再去找群主,對方已經把他從好友裡刪除了……

和小王有類似遭遇的,還有數千人。而這個「騙局」之所以浮出水面,還是因為今年9月,杭州西湖公安分局在辦理一起冒充熟人詐騙案件過程中,發現犯罪嫌疑人用的微信號有點怪。

這個微信號過去都是河北的一位小女孩(小學生)在使用,但就在案發前幾天,微信登錄地點卻突然出現在了廣東東莞。

對此線索,民警展開了重點分析,一個專門騙取微信號、售賣的犯罪團夥浮出水面。

今年10月,西湖警方組織警力前往廣東東莞開展專項行動,一舉搗毀該犯罪團夥,抓獲了以陳某、黃某等為核心的犯罪嫌疑人20餘人,繳獲手機卡100餘張,專用卡池設備1臺。調查發現,該犯罪團夥成員全部是「90」後,更令人驚訝的是,被騙微信號的受害者,大多是「00」後的在校中小學生。

據嫌疑人交代,他們會在社交軟體上發布點讚送福利的廣告,進而吸引一些人的關注並與之添加好友。之後,他們便以「借微信給公司公眾號點讚,送紅包」等所謂的福利,向當事人索取微信的登錄密碼或者手機登錄驗證碼,拿到微信帳號以後,立即更改微信的登錄密碼,同時將該微信號與原有手機號碼解綁,這樣一來,事主就完全失去了對自己微信號的掌握。

犯罪團夥拿這些微信號做什麼用呢?

西湖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民警王毅說,嫌疑人在騙得微信號以後,會根據微信號的使用時間,是否有支付密碼等信息對微信號進行標價,一般這樣的一個微信號售價在100元至500元不等,而這些微信號,最終大部分被實施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買去用於作案使用。

在信息交流發達的今天,微信號已經逐步發展成像手機號、銀行卡一樣,載有重要個人隱私信息,微信號被騙對於當事人來說遠不是僅僅損失一個帳號這麼簡單,犯罪分子拿著騙取來的微信號再去實施詐騙等網絡犯罪,很容易使當事人也被動陷入「犯罪」的環節中。比如原微信號綁定的銀行卡,就很有可能因涉嫌詐騙而遭到凍結。

警方

特別提醒

要加強對孩子的反詐騙教育,對於來歷不明的電話、簡訊、連結不要隨意點擊,不用貪圖小便宜,不要輕信兼職、紅包等所謂的福利,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要與孩子做好溝通交流,學校老師、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孩子在碰到侵害時,要及時引導孩子,幫助其正確面對。

要時常檢查孩子使用的手機、iPad等電子設備,檢查孩子的上網情況,對於孩子必須使用的電子設備,要檢查設備上軟體安裝情況,除了一些必要的學習使用軟體外,要儘量少裝一些其他的遊戲、社交、視頻等軟體。

如今寒假馬上就要開始,家長們和孩子一定要留個心眼,不要加任何陌生帳戶,更不要去相信「免費送皮膚」「給紅包」之類的騙局。

長按二維碼

關注大安公安

原標題:《反詐 | 警惕!有人專門騙微信帳號,上當的多是涉世未深的中小學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警惕!有人專門騙微信帳號,上當的多是涉世未深的中小學生
    對此線索,民警展開了重點分析,一個專門騙取微信號、售賣的犯罪團夥浮出水面。今年10月,西湖警方組織警力前往廣東東莞開展專項行動,一舉搗毀該犯罪團夥,抓獲了以陳某、黃某等為核心的犯罪嫌疑人20餘人,繳獲手機卡100餘張,專用卡池設備1臺。
  • 受害人多為中小學生 一專門騙微信帳號的犯罪團夥被警方抓獲
    央廣網杭州12月17日消息(浙江臺記者汪婷 李媛婷)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前一段時間,杭州西湖區公安分局在東莞抓獲了一個專門騙微信帳號的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20多人。這起案件中,嫌疑人騙的不是錢財而是微信號,受害人多是中小學學生。
  • 【反詐課堂】反詐不易,請大家持續提高警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反詐課堂】反詐不易,請大家持續提高警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2020-12-24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槐蔭民警為中小學生講解防詐知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袁野 通訊員 王坤 周繼敏為進一步提高轄區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識別和抵禦電信網絡詐騙的能力,12月17日下午,槐蔭分局興福派出所以「興福相伴你我他、創建平安校園行」活動為契機,開展了反詐防騙知識宣講
  • 【奮戰2020防騙系列】「反詐」宣傳進校園 開學第一課乾貨滿滿
    近日,五桂山公安分局開展了,反電詐宣傳進校園的活動,掀起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熱潮,怎麼「反詐」?一起來看看這堂「公開課」。 公開課中,民警通過播放PPT和反詐宣傳視頻、發放宣傳資料以及解答師生諮詢等形式,向廣大師生宣傳各類網絡電信詐騙犯罪活動的新變化、新特點,講解電信詐騙的種類和危害性,並傳授識騙技巧等。
  • 警惕!井陘警方近期接到多起冒充領導電信詐案,有人被騙1.5萬元!
    警惕!井陘警方近期接到多起冒充領導電信詐案,有人被騙1.5萬元!主動加下屬微信好友詐騙錢財案件請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情景回放10月19日下午3時許,小剛的手機突然收到領導張某添加微信好友的消息,添加後二人簡單聊了兩句,而後對方讓他第二天去找他一下,他同意了。
  • 威脅、恐嚇、詐騙……海南省反詐中心提醒:小心詐騙分子的連環套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0日消息(記者 王燕珍)11月10日,海南省反詐中心發布提醒,最近詐騙分子又出「新招」,瞄準了「異地辦理信用卡,涉嫌洗錢」為由實施詐騙,請提高警惕。
  • 「五一」宅家「防詐」|警惕「攜號轉網」新騙局
    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的「防詐秘笈」第四彈「攜號轉網類詐騙」,由墾區公安反電詐民警給你講講這種新型詐騙套路。全國「攜號轉網」開始實施,也就是說一家電信運營商的用戶,無需改變自己的手機號碼,就能轉成為另一家電信運營商的用戶,並享受其提供的各種服務。
  • 【全民反詐】近期高發!碰上「快遞小哥」加微信要當心!
    【全民反詐】近期高發!碰上「快遞小哥」加微信要當心!碰上「快遞小哥」加微信要小心多地有人中招近期,多地發生多起冒充快遞員詐騙的案件羅女士添加對方微信後點擊其發來的連結,按要求填寫了銀行卡帳號、密碼、驗證碼後,隨即發現銀行卡被轉走一萬餘元。小夥伴,你們發現了嗎?
  • 全民反詐請查收!
    全民反詐請查收!在寫字樓、商鋪、學校、社區、廣場……下城區「反詐」小分隊的身影無處不在。多樣的形式,讓反詐宣傳逐步深入人心。目前,第一批「反詐奶茶」已經在張女士店中出售。很多來買奶茶的人都覺得有趣——哎,這奶茶怕不是跟派出所搞聯名款了?寫著什麼?
  • 高校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反詐情景小品 師生捧腹大笑紛紛點讚
    11月26日下午,重慶市公安局刑事警察總隊的民警走進重慶大學,舉辦了「平安校園·青春無詐」主題宣傳活動。在活動現場,記者注意到,一個由重大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反詐情景小品《風車車的十一月》深受學生們的好評。「600就想買個蘋果10?」「這是專門為學生群體訂製的福利項目,名額有限,先到先得!」「你想一夜暴富嗎?只要一部手機或電腦,動動手指就能賺錢!」
  • 創新宣傳方法,開啟全民反詐新模式
    創新宣傳方法,開啟全民反詐新模式 2020-11-19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反詐宣傳進萬家】微信支付寶提醒:這幾張圖別存手機!
    5、有人悄悄關注了你,點擊了解!如果點擊這些信息中的連結就中了惡意木馬程序。可能會竊取你手機上的網銀、 QQ、微信、支付寶等軟體支付密碼,盜取用戶財產。各種詐騙套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警惕!警惕!警惕!這個是假的,點開你就上當了!已有多地公安機關進行了闢謠,此簡訊為詐騙簡訊,如果收到,趕緊刪除,千萬不要點開連結!
  • 【反詐】雙十一瘋搶後,碰上「快遞小哥」加你微信要小心!
    【反詐】雙十一瘋搶後,碰上「快遞小哥」加你微信要小心!不過,對於收快遞你有警惕過嗎?在我們忙著收包裹時,不法分子也悄悄打起了主意,下面的快遞詐騙一定要警惕!請擦亮自己的眼睛!近期,多地發生多起冒充快遞員詐騙的案件,作案方式是「快遞員」加微信好友,聲稱「您的快遞丟了,可全額理賠」,一旦受害人相信,就發送一個連結或二維碼,市民的錢很快就被轉走。
  • 我把媽媽「騙」到反詐中心
    我把媽媽「騙」來反詐中心,為了她不被騙……12月9日上午,南寧市反虛假信息詐騙中心工作人員接到一個求助電話,黃女士(化名)哭著說,她覺得媽媽可能陷入詐騙陷阱,怎麼勸都不聽,想帶媽媽到反詐中心,讓民警幫忙勸勸……
  • 反詐故事|10分鐘挽回118萬
    其實,這個群裡除了陳薔之外,其餘全都是詐騙團夥控制的帳號,是專門為陳薔而設的陷阱。群裡有一位自稱王國強的講師專門與陳薔聯繫,用貌似高端的股市分析騙取她的信任。她逐漸對「老師」放下戒備,騙子便現出了「獠牙」。
  • 買賣遊戲帳號?小心上當受騙!
    真實案例案例一:4月9日17時許,19歲的鄭某某在手機上玩一款「時空召喚」的遊戲,有一個陌生人在遊戲上聯繫上了鄭某某,問鄭某某是否想賣號,鄭某某想了想決定賣自己的遊戲帳號,並加了對方的QQ號,對方稱鄭某某的遊戲帳號可以賣300元,鄭某某按照對方的要求把自己的遊戲帳號上架到對方指定的平臺上,隨後鄭某某準備提現
  • 【反電詐】GOIP是啥?再不清楚可能就要上當受騙了!
    【反電詐】GOIP是啥?再不清楚可能就要上當受騙了!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反電詐
  • 領導突然添加微信噓寒問暖,小心有詐!
    領導突然添加你的微信,對你的生活噓寒問暖,是你的職業會迎來一個春天?還是領導對你工作的肯定?這時候你一定要提高警惕,也許你已經被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分子盯上了。近日,青海省格爾木市連續發生多起冒充領導進行詐騙的案件,犯罪分子主要通過非法渠道獲取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領導信息及受害人信息,並將微信頭像、qq頭像換成領導照片或微信暱稱、qq暱稱改成領導名字等形式,通過虛假聊天、噓寒問暖、博取信任後,以自己不方便資金周轉、年底考核、職務晉升、財務提款、項目驗收等理由提出讓受害人轉帳到指定帳戶,從而上當受騙!
  • 市反詐中心提醒:警惕「註銷校園貸帳戶」詐騙
    市反詐中心日前提醒,今年以來,犯罪分子以「國家嚴打校園貸,相關帳戶需註銷」為幌子,對風險防範意識不強的大學生及畢業生群體進行詐騙,全國多地已發生多起此類案件,廣大同學和市民要警惕「註銷校園貸帳戶」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