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市民排長隊參觀辣條博物館
11月1日,中國首個辣條博物館在長沙黃興步行街開館
紅網時刻11月2日訊(記者 唐頻輝)你愛吃的辣條到底用什麼東西生產出來的呢?2020年11月1日,中國首個辣條博物館在長沙黃興步行街正式開館,該博物館由辣條發源地湖南平江縣食品行業協會建造,通過介紹辣條的起源與發展,並用科學的方式展示了辣條的生產與檢測,讓市民近距離了解辣條的前世今生。開館當天,大批遊客和市民排著長隊,等候進入辣條博物館參觀。
平江縣食品行業協會會長徐望輝表示,目前,全國有辣條生產企業1000多家,平江籍企業佔96%。平江縣內共有辣條生產企業126家,產值達200多億元,安排就業7萬人,帶動相關消費150億元。在長沙年輕人聚集的步行街建造一個辣條博物館,是為了讓消費者對辣條行業有更深入的了解,也為了將起源於平江的正宗辣條帶給更多人,希望通過博物館的展示,讓更多人了解平江的辣條文化,讓消費者真正了解辣條,更放心吃辣條。
平江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艾志軍宣布中國首個辣條博物館正式開館。他指出,辣條作為平江的優勢特色產業,對平江縣域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未來平江辣條要進一步發展,就要圍繞「麻辣」二字做文章,立足資源稟賦,發揮優勢特色,繼續用好「辣條發源地」這塊獨一無二的金字招牌,形成「綠色健康、營養美味」的優良產品基因,提昇平江辣條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將發源於本土帶有鮮明「麻辣」基因的正宗辣條傳承發揚,推動辣條產業標準化、品牌化,讓小辣條成就大品牌。
作為中國首個辣條主題博物館,本次黃興步行街辣條博物館通過展品展示、歷史再現、投屏互動、動手體驗等方式,讓消費者身臨其境了解辣條起源的故事,了解辣條的原料、辣條生產工藝、辣條的檢測設備以及辣條行業取得的成果。
據了解,辣條的發明起源於一場事故,1998年洪水讓湖南平江縣的大豆減產,大豆的原料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為了脫貧致富,三位富有創新精神的湖南平江人邱平江、李猛能、鍾慶元在常德一臺生產米線的擠壓熟化機器上找到了靈感,選擇當時不愁缺的麵粉作為主原料,結合平江麻辣豆筋、麻辣醬幹的風味特點及工藝特性進行創新發明了辣條。因為平江人愛吃麻辣,辣條發明之初是麻辣味的,所以平江人叫辣條為麻辣,辣條以麻辣風味的特點,在南方風靡起來。2001年辣條走出平江,走向全國,尤以河南為盛,從平江走出去的辣條企業在平江辣條的基礎上加甜加香減辣演變成了甜辣味辣條,河南辣條與原產地平江辣條有了口味的區別。
走出平江到河南的甜辣味辣條代表品牌衛龍憑藉甜辣味得到消費者的喜愛。從2014年辣條車間的宣傳到產品遠銷國外再到蘋果風格的店鋪設計,多樣化的營銷讓衛龍成了辣條界的網紅。辣條發源地湖南平江正宗辣條的代表品牌麻辣王子在傳承正宗辣條麻辣味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升級,吸引當紅明星楊冪、曾可妮、吳宣儀等喜歡吃麻辣王子,據尼爾森數據顯示,麻辣王子憑藉正宗與健康成為長沙最火辣條,長沙辣條扛把子。
在各地辣條品牌展示區域,展示了全國各地近20種辣條代表品牌:霸王絲、飛旺、饞大嘴、翻天娃、周長江、君仔、皓浩、李小鵬、食為先、東旺、周氏香油條、雙仔、源氏、新林、賢哥、千裡香、林妹妹等等,讓辣條愛好者流連忘返。期間,不少市民在博物館的各區域拍照打卡,還通過現場的設備體驗了動手做辣條的樂趣,辣條博物館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的展示方式,受到了參觀者的廣泛好評。
除了可以參觀到辣條的起源和發展歷史,博物館還特別採用實時投屏,市民在現場可以通過大屏幕觀看到辣條發源地湖南平江代表品牌麻辣王子的製藥級GMP車間生產的實時畫面,近距離感受辣條的現代化生產。
「抱著好奇的心態進來參觀辣條博物館,參觀下來感覺很震撼,作為湖南人覺得很驕傲。」市民王小姐說,「吃了這麼多年辣條,感覺今天才真正了解辣條,沒想到小小一個辣條有著這麼多的故事和科研成果,讓我對辣條又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辣條博物館負責人介紹到,本次辣條博物館展示時間為1個月,11月25日前都將面向廣大市民免費開放,市民可自行前往參觀。同時,博物館還將持續舉行各種公益性活動,以不同形式與觀眾互動,傳播辣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