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男子將一條響尾蛇砍頭,而被砍下的蛇頭差點把他咬死。這是怎麼一回事?
對美國男子傑裡米和妻子詹妮弗來說,這本該是他們在家中的一個輕鬆愉快的周日。他們的女兒和孫女即將回娘家,當天下午全家計劃外出野餐。但到這個2018年5月末的一天快要結束時,傑裡米已陷入昏迷。他的身體被響尾蛇毒液嚴重侵害,醫生不確定40歲的傑裡米是否能活下來。
這一切始於花園裡的工作。為了準備這一天的喜事,傑裡米夫婦決定在當天早晨清理家裡的花園。他們家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南部科珀斯·克裡斯蒂湖附近。在一個花壇裡工作時,詹妮弗猛然發現花叢間赫然隱藏著一個比害蟲和雜草危險得多的入侵者——一條1.2米長的西部菱斑響尾蛇。
西部菱斑響尾蛇
詹妮弗回憶說:「當時,我彎下身子去拔草,竟然差點就抓到了那條蛇。那傢伙顯然很不樂意,它抬起頭恐嚇我,我嚇得尖叫起來。」傑裡米聞聲,帶著鐵鍬趕過來,用鐵鍬斬下了這條蛇的頭部。對許多動物來說,被砍頭意味著立即斃命。
但傑裡米不知道的是,蛇頭被砍下至少1小時後仍然能咬和噴毒。10分鐘後,當他去撿起這個蛇頭時,他根本沒想到蛇頭竟然咬住了他的手。已進入室內的詹妮弗聽到丈夫尖叫後,立即衝出去,此時傑裡米已經把蛇頭從手上取下。
10分鐘後,當傑裡米去撿起這個蛇頭時,他根本沒想到蛇頭竟然咬了他的手。
身為護士的詹妮弗,立即扶丈夫進入車中,並且撥打911問詢當地哪些醫院有抗毒血清。她得知,哪怕最近的這樣的醫院也在一小時車程外。詹妮弗開車行駛還不到3千米,傑裡米就失去了意識,視力喪失,身體開始打顫。稍稍恢復意識後,在等救護車的過程中,傑裡米多次對家人說:「要是我死了,我愛你們。」詹妮弗說:「我認為他(傑裡米)嚇壞了。」
詹妮弗也嚇蒙了,但她試圖保持鎮定。她回憶說:「我一直在告訴他,他會好起來。為了讓他醒著,我不停安慰他說救護車就要到了。」傑裡米最終被直升機送到了當地一家有抗蛇毒藥物的醫院。在醫院,詹妮弗被告知她丈夫正進入膿毒性休克,體內出血,血壓持續處於低限以下。最終,傑裡米陷入昏迷狀態,還上了呼吸機。當時,他的臟器開始衰竭。
詹妮弗回憶說:「實際上,在傑裡米入院後的24小時裡,醫生3次下達病危通知。作為護士,我深知這有多麼可怕。在傑裡米處於昏迷狀態時,我一直在跟他說話,一直在告訴他要挺住。結果,他真的挺過來了。」
5 月 31 日,傑裡米終於從昏迷中醒來,此後狀態一直穩定。他被注射了26次抗毒血清。醫生告訴詹妮弗,通常情況下只需注射2~4次就行了。
但詹妮弗說,傑裡米的康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他的腎功能仍然很弱。傑裡米回溯了那個周日的早晨。他說,要是能重來一次,只需做一件不同的事就行:「我其實應該用鐵鍬舀起蛇頭,而不是彎下腰用手去撿它。」詹妮弗說,傑裡米當時沒意識到蛇沒有死定。專家說,更好的選擇是請專業人員把蛇安全地移走,而不是把蛇殺死。
雖然被砍下的蛇頭髮起襲擊看起來不尋常,但美國東卡羅萊納大學布羅迪醫學院蛇傷專家西恩指出,被砍下的蛇頭咬人實際上很常見,因為這是蛇「為求生而做出的垂死掙扎」。
西恩說,爬行類是冷血動物,它們的新陳代謝速度比像人這樣的溫血動物慢,這意味著它們被砍頭後身體臟器能運作的時間比溫血動物的長得多。
詹妮弗說,她希望自己丈夫身上發生的事能夠警醒人們:不要想當然地以為一條蛇看起來死了就真的死了。她說:「人們常常幹這種事,就是拿一把鐵鍬斬斷蛇頭。這其實是人們因為害怕而為。殊不知,一瞬間的做法卻可能貽害無窮。」
關於蛇頭被砍下後還能咬人這個問題,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
專家指出,與其他許多爬行類動物一樣,蛇哪怕在死亡後數小時也照樣能保留條件反射。對毒蛇來說,撕咬反射尤其強烈,因為它們的本能是閃電注毒,然後爬走,等待毒液起作用。對不幸的德克薩斯男子傑裡米來說,這種撕咬反射哪怕在蛇被砍頭好幾小時後依然能被引發。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生物學教授傑恩說,在蛇死後一段時間,蛇的屍體常常還能扭動。這種反射與無頭雞依然能在短時間內走動類似。這一可怕行為背後的機制是:無需大腦發信號,被預設了的神經系統就能做出某些動作。
傑恩教授一直在研究尤其致命的亞洲海洋毒蛇。他說:「蛇死了還咬人一點也不稀奇。事實上,一名研究人員最近就遭遇了這種事。」傑恩處理各種各樣的死亡毒蛇,其中既有在路上被壓死的,也有被鹽水和酒醃製在罐子裡的,但傑恩在處置這些死蛇時依然必須小心翼翼,因為哪怕被一條已經死了很久的蛇的毒牙刺破手指,也可能中毒。
美國每年大約有1萬人被蛇咬,其中5~7人死亡。傑恩指出,在美國,絕大多數蛇傷都是因為人們錯誤對待蛇而導致的。實際上,蛇一般都「害羞」,儘量避開與人接觸。另一方面,人避開蛇也很容易:見到蛇,你只需正常、從容地走路,而不要驚慌地跑。最好不要去打擾一條毒蛇。如果你需要移走毒蛇,那麼必須請專業人士動手。
蛇在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會吃掉大量嚙齒類動物。另外,根據美國馬裡蘭大學的研究結果,一條粗鱗響尾蛇能去除其棲息環境內2500~4500隻蜱蟲(生活在嚙齒類動物身上),這對人類是有利的,因為蜱蟲攜帶萊姆病(由蜱蟲叮咬而出現麻疹、發燒等症狀的一種傳染性疾病)。
一條蛇能去除其棲息環境內2500~4500隻蜱蟲。
被砍下的蛇頭為什麼還會咬人?有專家給出了其他的生理學解釋:蛇是冷血動物,這意味著它們從外部(例如陽光和溫暖表面)獲取熱量。正因為蛇無須維持體溫,所以它們不像溫血動物那樣需要大量能量(維持體溫)。
如果哺乳動物失去頭部,通常它就會幾乎立即死亡。但蛇及其他冷血動物不需要那麼多氧來為大腦提供能量,因此它們在自己的頭被砍下後幾分鐘甚至幾小時裡很可能依然活著。蛇頭在與身體脫離後,可能意識不到自己不再有身體,而是很可能會感受到被砍頭帶來的痛苦,於是試圖保衛自己。
對於毒蛇是否會向較大的動物注射更多毒液,目前仍有爭議。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這是不是蛇有意識的決定?這也有爭議。雖然毒液量問題仍未解決,但科學家依然猜測被砍下的蛇頭的反應只是一種非自主行為,蛇並不能控制注入傑裡米體內的毒液量(所以注入了它的全部毒液),這就能解釋傑裡米為什麼需要比大多數同類受害者多得多的抗毒血清。
專家說,如果你被毒蛇咬了,正確的做法是:
(1)保持鎮定,不要到處亂跑,坐著或者躺著,以免加速血液循環,中毒更深。
(2)儘可能記住蛇的特徵,如果有機會,拍下蛇的照片,便於醫生辨別蛇的種類,對症下藥。
(3)如果在城區被蛇咬了,先不要自己處理傷口,要儘快到附近有醫治蛇傷條件的醫院救治。
(4)如果是在野外,要這樣處理:
a.用乾淨的水衝洗傷口,比如礦泉水、純淨水等。
b.有條件的話,用繃帶、繩子或衣服撕成布條,在中毒部位近心端結紮,鬆緊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