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今年的莎普愛思,絕對是水逆了。
先是和全球人民一起經歷了疫情的摧殘,導致業務受限;年中又經歷了經營主體變更,引來外界質疑猜測;而最新消息又為其帶來沉重一擊——被寄予厚望的一致性評價進入瓶頸。
28日晚,莎普愛思藥業發布公告,稱苄達賴氨酸滴眼液(即莎普愛思滴眼液)一致性評價恐不能如期完成,已向國家藥監局申請延期。消息已經發布,立刻引發輿論震蕩,一時之間關於「或將停產」、「大限已至」等言論甚囂塵上。
可以說給本就進入水逆期的莎普愛思再添一「逆」。
真的是這樣嗎?一致性評價延期,真就直接給一個上市公司宣布「死刑」了?
結論是:當然不可能。
固然,該一致性評價對於莎普愛思來說是今年最關鍵的一項工作之一,它的評價結果是公司直面外界對拳頭產品苄達賴氨酸滴眼液(莎普愛思)爭議的切實有效證明。
評價進程的戰線拖得越長,莎普愛思就越難走出輿論漩渦,對公司本身的影響也就越大。
但影響大不等於起到了決定性影響,一致性工作的評價雖然重要,但有一說一也沒重要到影響公司生死存亡的地步。
首先,大家都知道此次一致性評價工作推遲的原因,最核心的就是疫情導致的國內醫療資源進一步緊缺。受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幾乎所有醫療資源都在不遺餘力地向此傾斜,國內最頂尖、最核心的醫療機構都在無條件支援抗疫工作,包括對已有病例的救治工作、疑似病例的篩查工作、流行病學調查工作,以及最重要的疫苗研發及臨床試驗工作。這些都勢必將得到了國內各大醫療機構的無條件支持。
那麼理所當然,非疫情相關的、非緊急性的臨床試驗工作就勢必會面臨暫停或進展緩慢的結果。
一言以蔽之,實非「人禍」,純屬「水逆」。
既然不可抗力無法避免,那麼這個時候考驗的就是公司應對突發事件的抵抗能力。尤其是實控人變更之後,新東家的動作和態度是給市場傳遞的信號才是直接有效的。
莎普愛思也確實在努力嘗試、彌補損失。莎普愛思相關人士第一時間向媒體表示,莎普愛思苄達賴氨酸滴眼液目前仍在正常生產銷售,並無停產計劃。公告只是按信披要求進行風險提示,公司仍在盡最大努力推進一致性評價各項工作。
公司將繼續加快一致性評價相關工作的進展,採取措施督促CRO進一步加快臨床研究工作,與組長單位積極溝通加快臨床進度。並積極與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匯報溝通,取得同意公司苄達賴氨酸滴眼液延期完成一致性評價相關工作的批覆。
另一方面,莎普愛思已經提前拓展了新的業務線,多項並舉、分攤風險。
9月29日,莎普愛思以5億現金全資收購泰州婦幼兒童醫院,為其大健康版圖再添一項新的熱門領域。
後者的業績無疑是能打的。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泰州醫院毛利率為44.71%,2019年增至46.13%,2020年1-7月為47.52%,略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綜合毛利率。2019年及2020年1-7月的收入分別為17229.09萬元、8401.04萬元,淨利潤分別為2879.02萬元、1773.70萬元。
而在此次收購交易中,泰州醫院也承諾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3108.50萬元、3778.50萬元、4113.00萬元。
對於莎普愛思來說,婦幼板塊的助力算得上一個強有力的業績支撐。
正如每個星座博主都會說:水逆不可怕,沉下心扛過去就好了。對於莎普愛思來說也是一樣,環境的改變和不可抗力已是事實,但只要公司管理層還能拿出合理、有效的措施積極應對問題,那市場就不會對前者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