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人!心!
廣州將崛起一座
獨具嶺南特色的山水田園型教育城!
今日上午11:15分,
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項目
開工建設電視電話動員會舉行。
這也就意味著,
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項目正式開工!
預計,2022年6月底前將完成
所有校區施工並交付學校。
這座科技教育城可是不一般,
不僅顏值高,氣質也是絕佳!
該項目將極大改善
廣州職業院校的硬體辦學條件,
讓廣州職業教育「如虎添翼」!
還將打造國際一流的
教育聚集區及南方職業教育高地!
更驚喜的是,
TA的建設以嶺南風格為指引,
嶺南feel十足,
而且連山通水,
4條聯通水系+2個景觀湖+1個溼地公園也都安排上了,
環境簡直美上天際!
是不是迫不及待
想了解這座科技教育城?
來,今天小編就為你揭開TA的神秘面紗!
選址廣州東部產業集聚帶,可容納學生近13萬人
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項目,選址於廣州東部產業集聚帶,位於增城區朱村街道,距離廣州市中心城區45公裡。
一期控規10.79平方公裡,包括13所市屬職業院校(含技校)、交通及市政配套設施、三大組團共享帶、安置區、四大公園等,可容納學生約12.9萬人。
打造國際一流教育聚集區,廣州職業教育將「如虎添翼」
未來的廣州科技教育城
是什麼樣子的呢?
據悉,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項目旨在打造國際一流的教育聚集區及南方職業教育高地,將極大改善廣州職業院校的硬體辦學條件,讓廣州職業教育「如虎添翼」,成為廣州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增強經濟和人口承載力的重要抓手。
目前,廣州科技教育城安置區現場施工已進入最後實施階段,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項目生活區和運動場館正在開展地基基礎施工,其餘12所院校將於今年底全面開工,計劃於2022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校區施工並交付學校。
五大亮點逐個看
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項目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配套、統一管理的原則,以及實用、美觀、體現廣州特色的要求建設,最終建成具有嶺南特色的山水田園型教育城,並將專業相近的中高職院校進行有效銜接,實現資源共享、開放辦學、高效運作、效益最大化。
規劃設計上,
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
項目具有五大特點:
1 以現狀山水為基底,建設連山通水的綠色網絡
利用現狀西福河、灌溉渠、山塘和魚塘,規劃4條聯通水系、2個景觀湖、1個溼地公園,形成「上部山塘蓄水、中部截洪溝導水、下部溼地公園淨水」的水文安全格局,以白水山為生態核心構建三條聯繫北部山體和西南部河流的生態廊道。
2 以職業教育為特點,組織城校融合的功能布局
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入駐的13所院校按照優勢學科專業相近、中高職銜接、資源共享、開放辦學的原則進行組團布局,分為交通運輸組團、城市建設工程組團、工業製造與信息化組團三大組團。
每個組團以一個高職帶兩到三個中職,為學生晉升預留上升通道,也為未來整合形成職業大學提供空間的可能性。組團間,結合軌道交通樞紐規劃城際共享帶,打造面向區域的產學研共享中心;組團內規劃校際共享帶促進學生交流和設施共享。
3 以集約共享為目標,構建多元高效的服務體系
建立共享帶,提供公共服務、綜合實訓、生活居住三大功能。在校際共享帶,配置校園公共設施、教師公寓和校企合作基地等。將同組團內各學校的圖書館、體育館、文化中心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轉移至共享帶統一配置。
4 以低碳生態為核心,打造綠色智慧的支撐系統
規劃設置了「資源合理利用」「環境質量良好」「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和諧進步」等4大目標、32個分項的指標體系,並將綠色生態指標落實到控規管理單元,同時通過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綠色市政等專項,確保綠色生態城區的開發建設可量化、能落地、看得見。
5 以嶺南風格為指引,打造地域特色的形象設計
通過對通風、噪聲、日照等要素模擬,設計符合嶺南氣候特徵的建築空間布局。結合綜合交通樞紐形成南高北低的空間形態,展現從城市到生態的演進。
先睹為快!13所院校組團來,未來將變這樣
小夥伴們最最關心的問題來了!
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
具體都有哪些學校呢?
TA們各自都有哪些特色?
小編帶你一睹為快~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打造山水書院園林學堂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現有廣園南、廣園北、海珠、越秀、濱江共5個校區,均分布在廣州中心城區,總建築面積202392平方米,總用地面積20公頃。學校位於科教城的新校區佔地面積約940畝。
校區規劃將現代職業技術教育與嶺南、山水、人文、行業、低碳等五大元素相結合,布局一核一軸多組團結構,以行政辦公樓、圖文信息中心、多功能禮堂組成的綜合體建築為核心,通過中心休閒景觀帶串聯高職生活區、實訓樓區等多個功能組團。功能分區明確,交通組織合理,環境舒適美觀。新的校區將打造成為山水書院、園林學堂。
廣州市建築工程職業學校:再次奏響發展新篇章
廣州市建築工程職業學校始建於1958年,新校區規劃總用地面積是212420.66平方米,建設用地面積182268.9㎡,總建築面積121020㎡,擬採用「整體規劃、分期建設」模式建設,預留25%用地以滿足未來發展使用的需求。
新校區將建設基礎教學樓、實驗實訓樓、行政綜合樓、師生閱覽和網絡中心及報告廳、學生宿舍(含教職工值班宿舍)、食堂、風雨操場、生活服務樓及其他附屬用房、地下停車場及室外配套工程等。未來招生規模和教師人數都將大幅度提高,並在以往開設專業的基礎上增設城鎮建設、園林技術、給排水工程施工與運行、土建工程檢測、工程機械運用與維修等專業,形成完整的專業鏈。
廣州市公用事業技師學院:將建成示範性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廣州市公用事業技師學院是全日制國家重點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學院進駐科教城後,辦學規模為12000人,每年招生人數約3000人,年培訓和鑑定量在30000人次以上。
科教城新校區將從根本上解決學院現有教學用地緊張、場地分散、發展空間受限等問題。按照規劃方案,學院科教城新校區總投資約13.2億元,計劃2019年11月底開工建設,2022年12月完成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屆時,學院將建設成為集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實訓、研發、職業指導、創業孵化於一體的示範性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廣州市土地房產管理職業學校:空間提升助老牌名校振翅騰飛
廣州市土地房產管理職業學校,是首批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規劃中的新校區佔地面積增加近4倍,以動靜分離為原則,合理劃分功能分區,形成「多區共享一心、一心滲透多區」「人車分流、串聯交通」「起轉承合、開闔自如」的建築特色。
新校區投入使用後,在校生規模將達到6000人,實訓場地的面積,由原來舊校區的17286.23㎡,增加到34524㎡。據介紹,學校經過多年的辦學積累,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大好背景下,學校正欲振翅騰飛。未來的科教城,將見證這一所老牌名校的再創新高。
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學校:將打造海綿校園
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學校是一所集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於一體的中等職業學校,是全國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新校區位於科教城一期中部核心地帶,將打造海綿校園。
新校區規劃因勢利導,通過傳承文脈、強化綠脈、引入水脈、體現人脈,在總體格局上形成以體育、住宿為主的北部生活大區,和以教學、實訓為主的南部教育大區,並以兩軸構成獨具特色的校園總體規劃結構。入駐科教城後,新校區總佔地面積239743.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0000平方米,可容納在校生8000人。
廣州鐵職院新校區體現鐵路人文特色
作為科教城首批開工建設的院校,目前,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已完成第一批房建工程樁基礎施工,該校新校區在規劃、景觀設計中體現鐵路學院特有的鐵路人文特色。
新校區總體規劃採用「現代教學模式與自然環境相結合」的設計手法,形成「一心、多軸、組團生長」的規劃結構形式。新校區佔地48414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42360平方米,可容納在校生12000—14000人。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馬仁聽說,新校區的建設,在擴展辦學規模的同時,有利於提升軌道交通高層次人才供給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為軌道交通行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為廣州作為全國三大綜合交通樞紐提供人才支撐。
廣州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將打造人文校區
廣州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新校區結合實際地形與學校人文與技能並重的辦學特色,規劃建設「一廊」「一帶」「五區」,「一廊」以展示連廊將教學區各棟建築與生活區宿舍樓串聯起來。「一帶」利用30米寬中軸活力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和地貌,從主校門口依低向上緩行,經教學區、通過中心水體湖放鬆過渡區至生活宿舍區。「五區」包括實訓教學區、基礎教學區、體育運動區、學生宿舍區,自成一體又因環繞山體遊覽區而構成一個整體,形成山水田園人文校區。
新校區總用地面積222287平方米,建築面積242040平方米,教學及實訓場地面積97183平方米,可容納在校學生12000人。
廣州市信息技術職業學校:新空間釋放新活力
由廣州市信息工程職業學校與廣州市電子信息學校整合而成的廣州市信息技術職業學校也將以新面貌與公眾見面,適應廣州經濟發展新要求,為社會輸送更多的信息類專業人才。
新校區地處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東側,屬於第三標段工業製造與信息化組團,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285746.74㎡,總建築面積201700㎡,計劃辦學規模為10000人。本項目總投資為109410.56萬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教室及圖書室、實驗實訓場所、行政用房、學生宿舍及教師值班用房、室內體育用房、食堂、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屬用房、地下室及架空層、室外運動場地、室外停車場、道路廣場以及綠地等。
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蓄勢入「城」創未來
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新校園面積變成變成佔地462.31畝,建築面積242040平方米,空間布局完整而一體化,可容納學生達到12000人,原先校區分散且小所帶來的管理成本高昂、實訓場地難以擴建等多重問題將迎刃而解,師資、教學設備等資源全部可以實現共享。
新校區建設強調地域文化及校園文化特色相結合,建成與城市相匹配、國內一流且達到世界水平的工科職業院校。走過未來的廣州科技教育城中軸線東北面,步入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校園,觀賞到的將是一座獨具嶺南風格、低碳智慧、山水田園型示範性校園,可以體驗到廣府文化及校園文化特色交融,可以感受到層次豐富的山地型景觀,以及「人車分流、步行優先、低碳交通」的網絡交通和無障礙的人性化設計理念。
市工貿技師學院:助力擦亮「廣州技工教育」金字招牌
作為首批入駐的13所職業院校之一,遷建後的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將打造「家」一般的現代書院式校園,加快辦學層次升級,助力擦亮「廣州技工教育」金字招牌。
新校區總佔地面積達418,490.63 ㎡,總建築面積302,545㎡。按規劃設計方案,新校區辦學規模定為學歷制學生15000 人。遷建後無論是總量指標還是生均指標都較遷建前有全面、大幅度的提升,完全滿足高職院校用地指標的相關要求。據了解,該遷建項目以「家」一般的具有嶺南特色且充滿活力的綠色生態現代書院式校園為主題進行規劃設計,打造人文校園、活力校園、綠色校園。
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發展將增添新引擎
新校區建成後的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將藉助硬體條件的改善,為各專業發展增添新引擎,繼續以賽促教,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智能製造業發展。廣州科技教育城新校區規劃建設用地214686.4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983平方米,辦學規模達到6000人。根據使用功能不同,新校區分為教學實訓區、生活後勤區、體育活動區三大功能區。
學校將立足廣州、面向粵港澳大灣區,以智能製造專業群為主體,以具有輕工特色的綠色食品工程專業群、印藝傳媒專業群,和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嶺南文化藝術專業群為兩翼的專業格局,大力發展人工智慧、3D列印、數控技術、機器人應用與維護、電梯維修維護、跨境電商、嶺南風味食品、非遺傳承工藝(廣彩玉雕木雕)等專業,培養具有專業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創業和創新精神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廣州幼兒師範專科學校:創建綠色智能校園
廣州幼兒師範專科學校是一所由廣州市人民政府舉辦,為獨立設置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開展三年制大專教育。學校以師範教育為主體,重點打造學前教育龍頭專業,同步發展藝術教育、體育教育專業群,首批開設學前教育、早期教育、音樂教育三個專業。學校計劃首批招生1200人,辦學初期在校生達到3000人,2024年在校生達到6000人以上。
新的廣州幼兒師範專科學校按照高校設置標準,創建綠色智能校園,讓師生在安全、無阻、健康、一流的環境中生活、學習。建成後,將設有教學綜合實訓室、0-6歲早教實訓室、心理輔導室、美教法實訓室、寫生室、手工室、國畫書法室、陶藝室(含陶窯)、版畫室、雕塑室、現代教育技術實訓室、電腦設計室、動畫實驗室、多媒體欣賞室、學生電視臺、藝術體操室、健身室、室內羽毛球場、桌球場、圖書閱覽室、演藝廳、排演中心等功能場室。
廣州市醫藥職業學校:將有特色藥草園
未來,在廣州科教城中部的廣州市醫藥職業學校校園內,將出現一片高低錯落的「神農藥圃」和一條美麗的「藥田花徑」。這所即將擁有「高顏值」的學校,始終有著「深內涵」。
廣州市醫藥職業學校創辦於1964年,是一所全日制公辦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新校區總佔地面積247145.06㎡,建築面積約121020㎡,辦學規模為6000人(遠期規劃8000人)。依據「山體內聚,綠化外溢」的原則,依託豐富的綠化景觀資源,用生態園林的手法來組建校園空間。
為體現醫藥學校特有的人文氣息和辦學特色,在校內北側建設兼顧實訓及綠化要求的特色藥草園「神農藥圃」,並在教學綜合樓入口處結合高差種植珍稀草藥,形成集美觀與教學為一體的「藥田花徑」特色景觀。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林霞虹、劉曉星 通訊員 曾琳琳 周殷 湯寧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廖雪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賀風玲